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306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docx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

在安全工作中引入并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是铁路旨在提高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运输安全稳定而采取的创新之举和强基之策。

两年多的推行实践表明,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已经落地生根、初见成效,有效夯实了铁路安全基础,有力推动了铁路安全发展。

结合太原铁路局实际,要突出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和检查整治常态化“三化”重点,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需要我们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从认识的高度、推进的广度、落实的深度、切入的角度等四个维度认真分析、仔细考量、创新推进。

   一、认识的高度:

从认知到认同

   认识的高度决定推进的广度和落实的深度。

干部职工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渐进提高,也是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的螺旋式提升。

两年多来,我们坚持用正确的安全理念引导思想、规范行为,全员研判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意识明显增强,干部职工对风险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有了普遍的认知认同。

同时,实践中发现,部分干部职工在认识上还有差距和偏差,集中表现在理论认知片面、肤浅,风险意识薄弱、狭隘,防控理念滞后、被动等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让干部职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升认识高度,在认知基础上达到思想与实践的高度认同。

   1.学习先行。

始终坚持把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必修课”,运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政治理论学习日等载体和平台,经常性地组织学习研讨,真正把握本质内涵,厘清认识要求;针对变化了的实际,结合太原铁路局重载、高铁并重的管理格局,加强高铁、重载、客车风险的理论探讨与研究,为安全风险管理的深化提供理论支撑。

   2.教育推动。

加大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以职工为主体,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通过“我给自己画个像”“我给幸福晒个单”“我给违章拍个砖”“我给管理支个招”等“十个我”的载体,让职工主动参与、自我启发、互相教育,形成“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风险我防控、我的安全我享受”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风险意识,打牢深化管理的思想根基。

   3.文化引领。

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认识高度、深化风险管理的创新性、战略性、引领性工程,以重载圈、高铁圈、职场圈、站区圈为重点,打造好“八个圈”,构建好大文化格局,以文化人,让“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文化软实力凝结成工作向心力、制度执行力和发展内动力。

   二、推行的广度:

从全员到全方位

  推行的广度指风险管理所能覆盖的空间跨度和层级。

视野越开阔,覆盖的层级和系统越全面,风险管理的综合效能越好。

太原铁路局在风险管理推进中,始终坚持严爱一体、全员推进、全过程卡控的工作思路,取得了安全生产2600天,第六个安全年的优异成绩。

当前,太原铁路局处于高铁、重载并行的变革期,新线投产运行和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大量上马的集中期,职工队伍和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关键期,风险管控压力更大,任务更为艰巨。

加之系统、部门之间推进不平衡,部分单位部门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建章轻落实、重结果轻过程、重治标轻治本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推进效果。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从管理、过程、现场、干部入手,全方位管控风险,切实提升风险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1.管理方位,突出源头防范。

深刻认识管理问题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从管理源头入手,动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程序标准、职能职责,形成科学严密、简洁管用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解决好职责不清、责任不明、规章制度不科学、作业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2.现场方位,夯实岗位基础。

深刻认识不按标作业是现场安全的最大风险点,以岗位为基点,完善现场作业标准和流程,强化职工业务培训,深入开展“立标、学标、对标、达标”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形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说标准话”的岗位行为习惯。

   3.过程方位,加大管控力度。

深刻认识常查常整是现场安全的风险阀,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和强化现场控制为目标,把握住容易砸锅惹祸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紧紧抓住生产作业过程、工作落实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改进安全检查方式,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一盯到底,久久为功,真正形成安全风险的闭环管理。

   4.干部方位,抓实作用发挥。

深刻认识“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绩效考核、作风督查、安全问责等方式,从制度上杜绝各级管理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引导各级干部聚力安全,打造一支有思路、守规矩、抓落实、求实效的干部队伍。

   三、落实的深度:

从自发到自觉

   落实的深度关系深化效果。

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长期实践证明,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落实过程,势必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步提升的过程。

当前,在安全风险管理的深化落实当中,还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土做法、旧经验、老习惯式的管理,表面化、浅层化、换汤不换药式的落实,严不起来、深不下去的问题。

进一步挖掘落实的深度,关键是要注重虚与实的结合、上与下的协同、远与近的兼顾,全方位增强干部职工深化管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虚实结合。

风险管理落实中要切实避免只“务实”不“务虚”的不良倾向,既要重视“务实”,踏踏实实把各项部署要求落下去,埋头拉好车;又要善于“务虚”,认真学习增强理论认同,广泛宣传凝聚深化共识,抬头看准路。

只有“务虚”与“务实”有机统一起来,以知导行、以行促知,深化风险管理才能既防止“蛮干”,又避免“空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上下协同。

深化落实必须上下协同、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到位。

各级领导干部既是“设计师”又是“推进者”,既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做好顶层设计;又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带领干部职工“齐步走”,形成上下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合力;管理干部是深化落实的中坚力量,要提升执行力和落实力,切实打通上下之间的“隔热层”、“绝缘带”,消除“中梗阻”;一线职工是落实风险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要引导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防止“末梢坏死”,切实把风险管理落到实处、落到深处、落到细处,见到实效。

   3.远近兼顾。

既立足当前,紧扣“三化”建设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确保运输安全稳定;更要着眼长远,满足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高铁迅速发展、新技术装备大量投入使用等新情况对运输安全工作更高的要求,达到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

尤其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安全业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和境界,切实夯实管理基础、制度基础、设备基础、素质基础,切实打基础,利长远。

    四、切入的角度:

从共治到共赢

    切入的角度体现深化思路。

找准正确的角度深化风险管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深化风险管理,抓住关键环节、找准风险隐患,切实推动风险管理从浅到深、从表面到核心、从显性到隐性深度发展,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的共建、共享、共赢。

   1.从问题切入。

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突出问题导向,以问题的解决深化风险管理。

要有正视问题敢于担当不回避的勇气,直面问题主动作为不绕弯的自觉,着力发现解决影响高铁、客车安全等“砸锅惹祸”问题,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等基础问题,“看惯了”“干惯了”等惯性问题,“黑施工”“两违”等“顽症”问题,春暑运、防洪防汛等季节性问题,咬紧问题不放松,镜头不换、力度不减,使一切安全风险得以及时消除,处在可控之中。

   2.从“红线”切入。

要按照“零容忍”的要求,对高铁安全、客车安全、重载安全、施工安全、人身安全等安全关键实行“红线”管理。

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及时明确“红线”范围,进一步建立健全“红线”管理制度,实施“红线”退出机制,切实让“红线”成为干部职工日常行为的“警戒线”,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保障安全的生命线。

    3.从结合部切入。

铁路运输生产设备联网、生产联动、作业联劳的特点,决定了结合部的管理风险不容小觑,必须高度重视结合部的安全风险防范。

要从职责入手,制定好《安全风险控制流程图》,重点解决部门之间横向结合部问题,形成权责明晰、运转高效、落实到位的安全风险管理体制。

要在新开通的高铁站开展“共建标准站”活动、在秦皇岛地区开展“路港联创”活动,在太中银铁路开展“联建共创”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引导系统单位间携手控风险,共同保安全,筑牢安全屏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