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470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证书教案doc.docx

绿色证书教案doc

养鸡

(一)

教学要求:

1、 了解科学养鸡生长快、产蛋多的经济意义,并掌握良种鸡的品种和雏鸡的挑选方法。

2、 学习建造简易鸡舌应遵循的原则,为科学养鸡准备条件。

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1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讲述有关知识

1、选用优良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不断出现一些好的品种,要及时更换,确定鸡种以后,挑选雏鸡很重要。

雏鸡挑选的好,可以减少死亡,提高成活率。

雏鸡应选肚子不大,脐带不带血,肛门周围没有白屎,腿、爪没有毛病,有精神的。

2、建造好鸡舍

鸡舍应建造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以利于光照、通风、保温、排水。

鸡舍面积,应根据养鸡多少确定,栖宿可以按照每平方米8~10只安排,蛋舍另外建造。

鸡舍要有良好的通风和保温条件,粪便要经常清扫,保持鸡舍卫生。

夏季要注意遮荫,避免强光暴晒。

冬季要保持鸡舍内的温度,最好用塑料薄膜把四周和顶部封严,以免寒气侵袭,影响产蛋。

三、巩固所学内容:

说一说怎样选雏鸡,建造鸡舍应该注意那些注意事项。

四、课外延伸:

到农村去看一看,转一转,实践一下。

 

养鸡

(二)

教学要求:

1、学习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2、利用已有的养鸡知识指导家庭养鸡。

3、养成不怕脏、不怕累的劳动品质。

教学重点:

养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板书题目,齐读

准备好长杆、钩子、保险带、数包、布袋等工具。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安排好小组内人员的分工。

二、新授

1、科学的饲养管理

鸡的饲喂最好用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按照鸡的营养需要配合而成,适合于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

一只产蛋鸡,每天平均需要配合饲料90~150克。

喂鸡伴入青饲料,每天喂3~4次.鸡舍内还要经常洒些沙子,供鸡着实,帮助消化。

冬季天冷时,要饮温水,傍晚要增加一些颗粒饲料。

一遍增加热两,提高鸡的御寒能力。

2、注意防疫

(1)养鸡还要注意防止疫病发生。

一旦发生疫病,就会导致大批鸡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2)预防鸡病首先要搞好鸡舍的卫生,注意鸡舍消毒。

另外,还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有计划低在饲养和饮水中加入抗病药物。

三、作业。

 

养猪学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国内外养猪业概况

第二章 猪的品种

第三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习性

第四章 猪的育种

第五章 种猪的饲养管理

第六章 仔猪的培育

第七章 肥育猪的生产

第八章 工厂化养猪生产与经营

 

 

养猪学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国内外养猪业概况

3

第二章

猪的品种

3

第三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习性

3

第四章

猪的育种

5

第五章

种猪的饲养管理

8

第六章

仔猪的培育

5

第七章

肥育猪的生产

5

第八章

工厂化养猪生产与经营

4

 

第一章 国内外猪业概况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养猪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具体分三节:

一、国外养猪业概况

二、国内养猪业概况

三、国内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目的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养猪生产发展简史,国内外养猪业的生产发展的基本状况,掌握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学习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在总体上把握线索和明确学习目的。

学时与教法:

本章理论讲授了3学时。

思考题:

1、国外养猪业发达国家与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相比有何优点?

2、我国养猪业存在哪些问题?

应如何解决?

 

第一章 国内外猪业概况

第一节 世界养猪业发展简史

 

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成分之一,养猪业又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养猪的历史久远(我国约有7000年之久),猪作为一种肉畜,养猪业一向在畜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猪肉是人类生存,延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营养食品,是世界消费最广注的红肉。

表1-1    世界肉类构成(占总肉量%)

年 代

猪 肉

牛 肉

禽肉

羊肉等

中国(猪肉)

71年前

38.2

39.4

15.2

7.2

 

81年前

38.4

33.1

19.4

5.5

85.89

91年

39.6

28.8

22.9

5.4

77.99

97年

39.76

25.77

27.59

5.04

66.64

98年

38.9

26.4

28.0

5.1

65.7

99年

39.2

26.1

28.0

5.1

65.8

2000年

39

24.5

28.5

4.85

64.5

2001(中国)

64.1

11.8

22.2

5.1

64.1

 

由表1-1可见,近三十年来世界肉类构成的变化,猪肉作为人类主要肉食来源,并来因猪肉是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品而改变其主导地位(尽管其消费量有所减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猪肉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猪肉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性蛋白,也是人类的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猪由于①适应性广,饲养地区范围大,②多胎高产、饲养期短、产肉多,③杂食性、饲料转化率高等优越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给生产者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深受生产者的欢迎,养猪业为人类提供了肉食、肥料、轻工业原料,还可作为实验动物和出口创汇等用途,所以,养猪生产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始终占居重要位置。

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是随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提高的。

现代家猪都是从人类狩猎所余的野猪驯化而来,野猪驯养不是开始于一个中心,而是由居住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程度进行着。

我国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就已驯养猪,埃及于三千五百年前才开始养猪,欧洲于罗马时代后猪才成为主要家畜,美洲大陆本来没有猪,是十六世纪欧洲移民带入的。

人类驯养野猪不仅因为它是一种小型的产肉和产仔较多的动物,更因为它具有杂食性,驯养后的猪,在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活需要的不断变化中,家猪一直朝着肉用家畜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变化成现代肉多脂少,耗料省和繁殖力强的瘦肉型猪种。

(2000多年中国两汉)中国古代优良猪种   欧洲罗马猪  

(18世纪英国)巴克夏、约克夏猪   (欧美等)杜洛克、波中猪                  

(20世纪60年代丹麦)瘦肉型长白猪(见《养猪学》P5)

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起始于西方,二次大战后的40年代国外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商品猪生产,至70年代开始了趋向于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称为康法门特饲养方式),养猪生产才有了很大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型养猪工厂,并随动物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养猪生产从种猪繁育到肥育,从屠宰到产品加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

所以,养猪界认为,1971-1981年是养猪存档数大发展期,增加了49.11%猪肉产量增加34.31%,而1981-1992年为养猪生产效益提高期,存栏数增加21.3%,猪肉产量却增加了99.84%,几乎翻了一翻。

这以后至今,养猪业继续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不断的提高。

 

第二节  国外养猪业的概况

一、国外养猪数量及地区分布特点

1、养猪数量  从70年代开始,至今近三十年来,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无论是猪的存栏量和产肉量,还是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汇编的《粮农组织生产年鉴》上可看出世界各国养猪数量及猪肉产量(见表1-2)

2、地区分布特点

亚 洲:

中国、日本  

欧 洲:

丹麦、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

北美和中美洲: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南美洲:

巴西      大洋洲:

澳大利亚

非 洲:

养猪业欠发达

 

项目

国家

存栏头数(万头)

猪肉产量(万吨)

1981

1991

1999

2001

1981

1991

1999

2001

全世界

77878

85709

91270.8

117234

5200.1

7085.2

8858.5

9119

中国

29370

36397

42910.2

4.57亿

1655.0

2567.7

4001.1

4.49亿

日本

1027

1133.5

987.9

 

143.0

149.0

128.2

 

美国

615.

5442.7

6220.6

 

722.0

717.0

844.6

 

加拿大

992.2

1051.6

1240.3

 

87.0

118.8

185.1

 

墨西哥

 

1590

1385.5

 

 

54

96.6

 

巴西

3350

3500

2742.5

 

94.9

115.9

175.1

 

欧洲

17338

18101.6

20651.0

 

1922.6

2189.2

2570.8

 

法国

1170.9

1223.9

1619.0

 

164.5

184.5

236.0

 

英国

818.9

737.9

728.4

 

96.1

1027

105.0

 

德国

330.5

3081.9

2629.4

 

411.3

415.7

374.4

 

丹麦

928.9

948.9

1199.1

 

89.8

125.7

177.8

 

荷兰

6059

1378.8

1341.8

 

118.4

199.6

195.6

 

匈牙利

 

800

547.9

 

 

105.2

60.3

 

澳大利亚

 

253.0

268.0

 

 

32.3

35.6

 

新西兰

 

40.0

41.3

 

 

4.3

5.0

 

前苏联

7358.8

7560

1730.0

 

522.3

617

120.3

(俄)

 

发达国家

总 计

33486

33741

 

 

3445.8

3841

 

 

发展中国家总 计

44392.5

51968

 

 

1754.4

3311

 

 

表1-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养猪的存栏数及猪肉产量

 

二、国外养猪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和特点

1、生产水平:

养猪生产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出栏率和平均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后者又是最关键的指标。

出栏率是衡量母猪年生产力,肉猪生长速度和设备利用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为:

出栏率=当年出售、屠宰头数  年加(上年来)存栏数────×100%

从表1-3、1-4看,出栏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主要有:

英国、丹麦、法国、日本、美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平均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都是这些国家;世界猪肉和猪肉制品的生产和贸易主要就依赖于这些国家。

其中出栏率最高的是英国、丹麦,多年以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第二,而平均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较高是法国、德国、美国。

中国在这两项指标中均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表1-3   世界主要国家猪的出栏率年度表(%)

国别

1990

1992

1994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世界

105

109

116

122

124

114

124

124.

 

美国

158

163

165

1542

157

164

 

156.6

 

日本

177

175

177

1632

167

166

 

167.2

 

法国

177

177

185

170

166

173

 

172.2

 

英国

192

190

188

180

205

197

 

205.

 

丹麦

174

178

187

178

184

174

 

183.5

 

加拿大

140

147

137

131

129

133

 

128.7

 

中国

89

95

104

122

125

97

118

129.6

110

 

从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的猪肉主要产地仍是西欧、北美和中美洲、亚洲主要是中国、日本、台湾等,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猪的生产力已相当高,猪肉生产趋于稳定,而发展中国家猪肉生产和消费正在快速增加,这是因猪肉的产量和消费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养猪生产力的水平提高。

 

2、发达国家养猪生产的发展特点

随着养猪业持续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发展,世界养猪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结养猪发达国家生产经验,在养猪业的发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养猪业趋向工业化

发达国家养猪业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养猪生产水平的差距产生起源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康法门特饲养法(即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产生,促使这些国家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现在由家庭经营的养猪场因猪圈存多在200头,年出栏肉猪4000头,养猪合作场多以圈存2000头母猪的猪场,在美国最大的养猪公司(在科罗拉多州),圈存母猪28万头,年出栏肉猪达500多万头;日本平均每户生猪饲养量1985年129头,1989年236.4头,1996年618.8头,1999年上升到790头,且饲养千头以上的肥育猪场数量逐年上升。

在这种为追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2)猪品种和类型的消长转变快

由于市场和人们食肉品结构的变化,世界上猪的品种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在养猪发达国家这一点表现极为明显,如世界上第一个瘦肉型猪种―丹麦长白猪的育成和推广是在1961年,至今世界上已广泛饲养的瘦肉型猪种有6-7个品种,但发达国家饲养和出栏的生猪85-95%以上都为瘦肉型品种,如德国长白猪占90%左右;法国约克夏占63%、长白占14%以上;丹麦、荷兰等长白猪占85%以上;日本纯种公母猪中,四个主要瘦肉型猪种占97%。

而原来脂肪型猪种因饲养逐渐减少而消亡,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在世界上努力把以前脂肪型猪改良培育成瘦肉型猪成绩显著的国家有:

丹麦、荷兰、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

(3)饲料工业发达

发达的饲料工业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根本保证和物质条件。

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目前世界饲料工业最先进的国家―美国的饲料工业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成为美国十大工业产业之一,年产值220亿美元以上,无论在动物营养、饲料添加剂的开发运用、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等方面都超过世界各国的水平,其饲料工业特点:

a.饲料业现代化程度高、规模大、生产效益高

b.饲料工业专业化和一体化相结合

c.生产饲料的品种和类型多样性,本文设计科学化

d.饲料的质量和监控等法规健全,企业管理科学合理

(4)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不断开发并迅速运用

由于现代化养猪导致的猪群对外界环境和营养条件需求很高,因此,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猪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及提高,建立完善合理的饲养方案和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实现高效率生产的目的,而且这类方案和技术一旦形成,就会很快地运用于生产实际并迅速推广,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60-70年代以来,猪的人工授精在国外被广泛采用,使母猪受胎率由自然交配的40-70%提高到80-90%,尤其是“颗粒冷冻精汇”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良种公猪的利用效率和减少了种公猪的饲养量。

通过杂交肥育提高肉猪的瘦肉率和生产水平在所有发达国家都极为普及,甚至连生产肥育猪的公母猪都采用杂种(采用四元和五元配套系生产)。

 

第三节   国内养猪业概况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养猪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约7-8千年之久),养猪一向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养猪只是为了解决人民生活肉食需要,农民养猪是为了解决农田的有机肥源和猪肥育出售后挣点零用钱,养猪虽然扎根于千家万户,但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是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正向着质量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一、养猪数量和猪肉产量增长迅速

自80年以来,我国猪的年来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表1-5),猪肉全国人民肉类食品的消费中仍占主导地位(表1-6),1979年中国猪肉产量仅为1001.4万吨,1995年达到4037万吨,2001年为4240万吨。

猪肉产量约占世界一半(2001占46.1%):

由1000万吨——2000万吨——3000万吨——4000万吨

    (1979)-9年-(1988)-5年-(1993)-2年-(1996)

虽然,随人们食品结构的改良,猪肉在肉类总消费量中比例下降,但仍就是人们的重要肉食品,养猪数量一直有增无减地发展,1991-2001年生猪存栏数和产肉量增长率均保持在3-4%。

不仅如此,我国养猪数量,猪肉产量及生猪出栏数,到目前为止,一直位居世界首位(见表1-1)

表1-5     各年度猪存栏数、出栏数、产肉量(亿头、万吨)

年 度

1980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1

存栏数

3.054

3.624

4.417

4.522

4.681

4.857

4.291

4.57

出栏数

1.986

3.220

4.805

5.185

5.667

4.722

5.094

5.49

产肉量

1134.1

2372.5

3648.4

4057

4327.5

3746.1

5935.7

4240

 

表1-6     我国人均年猪肉消费量(kg)

年 度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1999

2000

2001

总肉量

12.3

18.44

24.99

44.4

51.4

46.52

50.6

 

猪 肉

11.6

13.99

19.40

29.2

34.8

31.58

33.8

33.25

猪肉所占肉类比例

94.1

85.0

80.1

69.4

67.6

67.88

66.8

64.1

据估计:

2000年时,人们肉食结构比例:

猪肉41%、食肉28%、牛肉27%,余为其它肉类[《国际养猪》1993(6)]

二、我国猪品种资源和种质

1、品种资源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加工养猪历史悠久和长期交通不便利而形成的封闭生产,群众在长期养猪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种猪选育的方法,并培育出适应各地地理、气候和饲养条件等不同农业区域的优良猪种,据建国初统计,我国地方猪种达一百余个,占世界猪种总数的3∕1,现编入《中国猪品种志》的有48个,而且近20年来培育了近20多个新品种,起步丰富了我国猪种资源。

2、我国猪种繁殖力强,高繁殖力猪种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猪种与外国猪种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我国地方猪种大多数都具有产仔数多,平均12-16头∕窝(而圈外猪只有10头左右、少近20-40%),尤以太湖流域的太湖猪繁殖力最高(有记录的是33头),堪称“世界之最”。

另外,中国猪繁殖力强还表现在具有性成熟早、发情征状明显,易配准胎,母性好,利用年限长等优点。

3、我国猪种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地理条件和长期的散放式饲养所形成的特点,能适应各种气候和以育粗饲料为主的日粮结构,而正常健康生长引进和培育品种却难以适应。

4、我国猪种肉质好,在我国猪种中至今尚未发现因应激敏感而导致的应激综合症(PSS症);并且肉的风味好,肌纤维细,肌肉间脂肪含量高,肉嫩味香,而养猪发达国家因极度追求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导致PSS症发生率较高。

我国地方猪种的这许多优良性状,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猪种望尘莫及,故养猪发达国家至今也不断引进我国优良猪种来改变本国猪种的不足。

三、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

近二十年来,我国养猪生产发展速度较快,无论品种改良,猪的饲养管理,营养的调控(FS加工),疾病防治和猪肉加工疏通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尤其是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极大地推动养猪生产走向规模化、集中化的饲养模式,生产力水平也在稳步的提高。

a.出栏率提高幅度大:

70年代前我国生猪出栏率一直在50%左右,但近二十年来,有了较大的提高:

(见表1-7)但目前不到110%,而发达国家在140-150%以上。

表1-7

年 度

1990

1991

1992-93

1994

1996

1997

1998

2001

出栏率

89.05

93.3

95.3

104.7

122.1

125.3

97

中国110

105.5

108.8

110

115.7

121.9

124.1

113

世界

胴体重

74

75

76

78

78

76

78

 

77

76

76

80

78

77

78

 

存栏猪

65.8

 

 

 

96

96

77

 

年均产肉量

81.1

 

 

 

95

95

88

97

b.胴体重和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增加明显,胴体重的大小与产肉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它本着与屠宰猪的体重大小和屠宰率的高低有关。

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则不仅包含有胴体重的内容,还与出栏率等指标有关,能更准确反映生猪的生产力,我国的肉猪胴体重和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近年来已逐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前列。

但发达国家如美国与欧盟144Kg,日本129Kg韩国140Kg,此外瘦肉率我国平均50%,而世界先进国家达60%以上。

第三节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一、养猪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见教材P9)

1、存栏数多而出栏率低:

生长慢、增重低、FS利用低。

2、出栏肉猪平均胴体重低。

3、胴体脂肪率高而瘦肉本低:

沉淀脂肪耗能量沉积相同重量的蛋白质耗能的3.5倍∕左右。

4、养猪业上猪粮比价不合理:

猪价≥3.24×FS价+1.36

5、养猪业上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时间上的不平衡性:

主要表现在养猪数量和经济效益上呈波浪式的变化,这是因市场放开,养猪业也受价值规律的自由变化而形式。

同时,也反映了国仙的养猪业集约化、现代化的程度较低,政府不能从宏观上控制或指导生产、造成完全受经济或价值规律的控制,使生产出现巨大的波动现象。

②、地域上的不平衡性:

我国的肉猪饲养因各省市的经济和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