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1937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部分 经济学.docx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部分 经济学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市场需求

(一)掌握需求的含义

注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

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二)掌握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对需求的影响

(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

(3)产品价格

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6)预期

(7)其他因素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三)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掌握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

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注意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二、市场供给

(一)掌握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

对供给的影响

(1)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3)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将增加产品供给。

(4)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它因素

(二)供给曲线

掌握供给规律:

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注意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三、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掌握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二)掌握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

定义

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目标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措施类型

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与均衡价格的关系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产生的影响

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

往往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保障措施

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

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注意事项

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四、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1.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定义:

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掌握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熟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1)点弹性

(2)弧弹性

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Ed>1

(2)需求单一弹性。

Ed=1

(3)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Ed<1

4.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重要性

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5.熟悉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类型

与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趋势。

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

(2)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3)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二)需求交叉弹性

1.掌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动

2.掌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1)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时,则Eij〉0。

(2)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则Eij〈0。

(3)Eij=0时,说明i、j两种商品是无关的。

(三)需求收入弹性

1.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

2.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Ey>1,高档品;Ey<1,必需品;Ey=0;Ey<0——低档物品

(四)供给价格弹性

1.掌握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

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Es为正值。

2.掌握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s>1,供给弹性充足;

(2)Es<1,供给弹性不充足;(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完全无弹性;(5)Es=∞,供给完全有弹性。

3.掌握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对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

(1)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时间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

(2)资金有机构成

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低,短期供给弹性较大,而长期供给弹性则小一些。

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高,短期供给弹性较小,而长期供给弹性则大。

(3)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无差异曲线

(一)效用理论

1.了解经济人假设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2.掌握效用的定义

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

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4.边际效用理论

熟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定义。

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

边际效用

TU上升

MU〉0,但递减

TU最大

MU=0

TU下降

MU〈0

(二)无差异曲线

1.掌握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1)完备性:

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2)可传递性:

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2.无差异曲线

定义:

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掌握商品边际替代率:

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边际商品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是因为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

掌握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二、预算约束

掌握消费者预算约束的涵义: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

,即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

掌握影响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因素:

收入、商品价格。

(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同比例或不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向内旋转或向外旋转。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

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一)消费者均衡

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实现效用最大化。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

掌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二)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

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

掌握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在个人企业中,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在合伙制企业中,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按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

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掌握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二)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

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2.熟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能够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总产量(TP)是指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平均产量(AP)是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

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1)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2)总产量曲线的图形

MP>0时,TP上升;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

(3)平均产量曲线的图形

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

(四)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也称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三类:

(1)规模报酬不变;

(2)规模报酬递增;(3)规模报酬递减。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掌握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的含义

机会成本: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

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

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

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二)掌握各种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成本函数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掌握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含义。

注意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

(三)短期成本曲线

熟悉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等成本曲线

注意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一)掌握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市场结构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掌握市场结构的划分依据:

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主要依据有三个:

(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这是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3)进入障碍的大小。

根据以上三方面因素的不同特点,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类型。

(二)掌握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的特征

四种市场结构分析表(按竞争程度由高到底、垄断程度由低到高排序)

市场结构

生产者的数量

单个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

产品差别程度

进出的难易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

很多

价格的接受者

无差别

容易

垄断竞争市场

较多

对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有差别

比较容易

寡头垄断市场

少数几个

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比较困难

完全垄断市场

一个

价格的决定者

无相近替代品

非常困难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一)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

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熟悉各种收益概念的含义及其公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AR、MR是相等的。

单个企业的AR、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

(三)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MR=MC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

单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

(三)掌握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MR=MC,利润最大化原则。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四)价格歧视

熟悉价格歧视的含义。

价格歧视一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价格歧视(因人因量而异)、第二类价格歧视(因量而异)、第三类价格歧视(因人而异)

熟悉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1)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2)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注意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掌握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注意帕累托改进的概念:

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

熟悉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一)掌握垄断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掌握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存在正外部性时,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掌握公共产品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导致市场失灵。

(四)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掌握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三、掌握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市场失灵的原因

政府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垄断

(1)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2)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如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外部性

(1)税收和补贴手段;

(2)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

掌握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公共物品

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信息不对称

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国民收入核算

(一)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二)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1.支出法

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GDP=C+I+G+(X-M)

2.收入法——也称为要素成本法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考试内容:

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

从支出角度看GDP

从收入角度看GDP

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

消费者(居民)和企业

C+I

C+S

I=S

三部门经济

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

C+I+G

C+S+T

I=S+(T-G)

四部门经济

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C+I+G+(X-M)

C+S+T

I=S+(T-G)+(M-X)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一)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0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消费函数:

即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

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一个家庭的收入函数: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该理论认为,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二)储蓄函数

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掌握储蓄函数:

为边际储蓄倾向(MPS),0

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APC+APS=1;MPC+MPS=1

(三)投资函数

凯恩斯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函数为:

e表示自主投资,-dr表示引致投资。

(四)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的公式:

s为边际储蓄倾向。

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掌握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

(2)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二)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效率。

(三)熟悉经济增长因素分解的模型的含义和内容

1.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2.三因素分解法

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叫“索罗余值"。

——能够利用该公式计算“索罗余值”

(四)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1.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1)熟悉经济周期的含义

注意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

(2)熟悉经济周期的类型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

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古典型周期

增长型周期

2.熟悉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可以把经济周期首先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张阶段和紧缩或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

扩张阶段又可以再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

熟悉各阶段特征。

二、价格总水平

(一)掌握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二)掌握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三)熟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对工资的影响

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2)对利息率的影响

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3)对汇率的影响

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

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低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币就会升值。

(4)间接效应

三、就业和失业

(一)掌握就业和失业的一般含义

(二)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注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概念。

(三)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熟悉失业率和就业的计算公式。

注意: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四)掌握失业的类型

自愿失业和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形式,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五)熟悉失业的经济影响

熟悉奥肯定律:

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