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附解析.docx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附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附解析
一、选择题(24分)
1.(2分)七年级的李梦同学暑假参观了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参观的是________遗址(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2分)《史记》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
”反映的是( )
A.女娲造人
B.大禹治水
C.牧野之战
D.涿鹿之战
3.(2分)著名学者夏鼐说: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修筑了都江堰
③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④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分)据史料记载,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这些记载说明夏朝( )
A.社会治安混乱
B.国家特征明显
C.外敌入侵频繁
D.等级界限森严
5.(2分)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6.(2分)“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7.(2分)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虽然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下列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女娲补天
B.大禹治水
C.武王伐纣
D.炎黄战蚩尤
8.(2分)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9.(2分)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
“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遭到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对秦国变法
D.商鞅对于秦国没有贡献
10.(2分)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
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冶铜业十分发达
B.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D.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11.(2分)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
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
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2.(2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作,指贵族役使劳动者在封地田亩中集体耕作;分地,指地主把土地分给个体农民耕种,收取地租。
)现象,其原因是( )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D.周王室的衰微
二、判断题(6分)
13.(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秦朝。
14.(2分)秦王嬴政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
他所创立的郡县制给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15.(2分)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也就是说春秋争霸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破坏,毫无进步可言。
三、综合题(20分)
16.(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诸侯国示意图
材料二 克盉
在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克盉,内有43字铭文,大意是:
(周成王)命克(召公之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
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商鞅),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西周的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材料一,归纳周王分封的对象主要包括哪几类人?
(2)依据材料二,概括受封者的权利。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4)东周时,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
依据材料三中的变法内容,选择任意两项措施,分别解释其作用。
17.(6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图1 图2
(1)战国时期,主张人“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和自由”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2)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
居住图1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图2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3)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谁治水成功?
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是修建了什么工程?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
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一个事例。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规定五家为一伍……但是这样做后,先王的制度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
——《史记》
(1)结合材料一中图一,分析该时期采取了哪一政治制度?
结合材料二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
周朝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一中图二所示各国中,哪一诸侯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
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
哪位杰出帝王结束了以上两幅地图中诸侯争霸战乱的局面?
(4)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变法的主要内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李梦同学暑假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应该是元谋人遗址。
故选A。
2.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禹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故选B。
3.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商代时人们创制了“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①符合题意;都江堰修筑在战国时期,②不符合题意;铁制家具和牛耕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③不符合题意;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已经相当高了,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④符合题意。
故选C。
4.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军队、刑法、监狱等都属于国家机器,目的是镇压人民和奴隶的反抗。
所以这些记载说明夏朝的国家特征明显,故B符合题意,ACD错误。
故选B。
5.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支持正义战争,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选项B“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选项D“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6.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故选B。
7.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神话传说的故事是由人们幻想着编造出来的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炎黄战蚩尤都是传说,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武王伐纣发生在前11世纪中期,是有文字记载的,是历史事实,故选C。
8.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黄河流域,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居住的是住半地穴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的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征。
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9.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客栈主人严格贯彻遵守商鞅之法,这实际上说明商鞅之法已经深入人心,故选A。
10.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如西周时期,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现象。
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中的规定反映的本质是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选D。
11.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形成诸侯,诸侯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再进行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故选C。
12.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单位生产和个体经营的特色的小农阶层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中“千耦其耕”的奴隶集体耕种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故选C。
二、判断题
13.
【答案】×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
14.
【答案】×
【解析】【略】。
15.
【答案】×
【解析】春秋争霸战争虽然带来人员伤亡、财物损耗、生产破坏的恶果,但是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形成了统一的趋势;为逃避战乱,人民大量迁徙,各地区、各民族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实现富国强兵,在各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并非“毫无进步可言”。
三、综合题
16.
【答案】
(1)宗亲、功臣、古代先王后代。
(2)管理土地和人民。
(3)局势:
确保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疆域:
扩大统治范围;制度:
确立了周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4)措施:
废除井田制;作用:
建立地主土地私有制或促进经济发展。
措施:
奖励耕织;作用:
增加了国家收入。
措施:
奖励军功;作用: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解析】第
(1)问,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所以周王分封的对象主要包括:
宗亲、功臣、古代先王后代。
第
(2)问,依据材料二“(周成王)命克(召公之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
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管理土地和人民。
第(3)问,结合题干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确保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第(4)问,依据所学可知,东周时,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为实现自己的愿望,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建立地主土地私有制,促进经济发展;奖励耕织,增加了国家收入;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17.
【答案】
(1)庄子。
(2)图1:
半坡居民。
图2:
干栏式房屋。
(3)治水:
大禹。
工程:
都江堰。
(4)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低碳出行,从我做起。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人“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和自由”。
(2)依据所学可知,图1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图2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
(3)依据所学可知,传说时代的大禹治水成功;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天府之国”美誉。
(4)依据所学可知,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是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8.
【答案】
(1)制度:
分封制。
原因:
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
(2)国王的后裔和亲戚、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或功臣。
作用:
保证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秦国。
商鞅变法。
秦始皇。
(4)内容:
推行县制、承认土地私有、改革户籍制度。
作用:
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解析】第
(1)问,读图一,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秦始皇建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的军政要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地实行郡县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
(2)问,根据材料二“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国王的后裔和亲戚、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或功臣可以被分封为诸侯,分封制保证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第(3)问,读图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实行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秦国经济和战斗了的增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奠定了基础。
第(4)问,依据材料三“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规定五家为一伍”,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推行县制、承认土地私有、改革户籍制度;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