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134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doc

根据产品采购的金额、价值,与能找到的合格供应商数量进行组合分析,不管是什么行业,都可以把采购的产品分成四大类,一般产品、瓶颈产品、杠杆产品、战略产品。

四类产品是根据采购金额与供应风险及合格供应商的数量来划分的,具体特点分析如下:

1一般产品的采购:

低采购金额,供应风险低,合格供应商多,产购的品种繁多.

    指的是产品上的小部件,办公用品以及请购的一些很零碎的东西(特点是急,尽快)比如

  A,像手套之类的产品:

常用,价格波动小,用量和消耗相对稳定.低值易耗,易采购,可长期保存.

  B,灯管,刀片,钻头之类的产品:

常用,价格波动小,低值易耗,易采购可长期保存,用量和消耗很不稳定.

2杠杆产品的采购

高采购金额,低采购风险,在批量上的优势明显,为了维持价格的竞争性,同时也为了分散风险,2-3个供应商.

3瓶颈产品:

低采购金额,高采购风险,即市场供应商少,属于垄断类产品,采购金额低,但又不得不用的产品,无相关的替代产品.

4战略产品的采购:

高采购金额,高采购风险.高值又垄断类产品,产品的品质要求较高,相关的供应商少.

概括来说,低采购金额,低采购风险的产品可归类为一般产品;低采购金额,高采购风险的产品可归类为瓶颈产品;高采购金额,低采购风险的产品可归类为杠杆产品;高采购金额,高采购风险的产品可归类为战略产品。

  不同的产品采购方法也不同,其采购策略如下:

一、杠杆产品的采购策略

1、建立采购产品的成本模型。

通过分析、控制来降低采购成本,而不是依靠纯粹的谈判技巧。

2、尔文式的采购。

说到达尔文我们就会想到“进化论”,就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行情稳定时,都要强调优胜劣汰,以促进供应商得到进化。

3、通过采用双轨制供货达到不断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双轨制供货就是由两家供应商供货,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多买一些,甲供应商的产品少买一些。

如果我们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使供应商心服口服,从而更注重提升品质,改善管理,努力在竞争中做得更好。

实践证明:

促进供应商进化,优胜劣汰的操作方法,不仅交货无风险,而且关系也会更长期稳定。

二、战略产品的采购策略

1、摆脱“工厂采购经理”的局限性,建立采购和供应双方双赢的理念。

2、加大供应商对我方的专有投资,加强对供应商的控制。

三、一般产品的采购策略

1、减少采购次数;

2、进行资源整合;

3、采用签订长期合同,总订单采购

四、瓶颈产品的采购策略

1、给供应商及时快速、更短周期地付款

2、可以适当的给供应商更好的利润

3、与杠杆产品搭配采购(把“肥肉”与“骨头”捆绑)

4、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价值分析,提高标准化,评估生命周期成本

5、提高与稀缺资源掌握者的合作能力,学会利用资源。

在日常采购行为中,我们通常会为公司的几十甚至几百种产品,面对几十上百个供应商而头痛不已,不知道如何以高效率采购回好的产品。

通过上面产品特点的分析,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不同的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

       不同的产品采购方法也不同,比如采购瓶颈产品,核心方法是:

       1)给供应商及时快速、更短周期的付款,改善“缠脚布式”的付款流程。

       2)可以适当的给供应商更多的利润。

       3)与杠杆产品搭配采购,把“肥肉”与“骨头”捆绑。

       4)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价值分析,提高标准化,评估生命周期成本。

       5)遵循原则:

降低瓶颈产品的采购风险,保证供应。

在日常采购行为中,我们通常会为公司的几十甚至几百种产品,面对几十上百个供应商而头痛不已,不知道如何以高效率采购回好的产品.

很多产品,不管是什么行业的,都可以分为四大类产品:

一般产品,瓶颈产品,杠杆产品和战略产品

今天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博文,对工作很有启发,所以转载过来。

--原文出自史永丰的空间,2010-1-31.

===================================================================================================

瓶颈产品采购

瓶颈产品,具有低采购金额,高采购风险的特征。

围绕降低风险、解决问题、保证供应我分析了瓶颈产品的供应关系与采购状况,总结了5个瓶颈产品采购的方法。

   瓶颈产品采购改善的第一个方法:

给供应商及时快速、更短周期地付款(改善“缠脚布式”的付款流程)

   曾经有采购问我:

“如果没有办法向供应商及时快速地付款,能不能做好采购?

”通常我都很干脆地回答两个字“没门!

”要知道,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是通过诚信互利的合作达到的,其中采购付款的及时程度就是很重要的标准之一。

如果采购在供应商的心目中有良好的信用纪录,采购不仅能提高谈判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在供应商中的客户地位。

没有及时的付款,就算采购请供应商帮忙也会难于启齿。

但是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却无视此关键原则,整个公司的财务支付流程很长而且慢。

   事实证明:

瓶颈产品快速地付款,对公司现金流没有太大的影响。

改善瓶颈产品的付款期和简化流程也不会造成财务控制上的风险。

   “缠脚布式”的付款流程的改善,会使我们在后来瓶颈产品的采购上获益匪浅,不仅在物料短缺时,依然能够及时保证供应而且价格也相对合理,而且在供应充裕时,还能常常得到供应商优惠的价格。

   瓶颈产品采购改善的第二个方法:

可以适当的给供应商更好的利润

   我们可以通过给供应商更多的利润,来提升保证供应的安全系数。

比如采用主动涨价的策略,但不是所以的瓶颈产品都适用。

比如有一次我去采购,供应商开价10块钱,我却给他12块钱。

因为当时我采购的是一个高负荷运转的设备配件,配件本身没有多少钱,但由于当时处在生产旺季,设备供应商的配件供应非常紧张。

供应商可以不和我说涨价,但是他却会说“没货”。

如果没有设备的配件,整台设备就都要停产。

有时候瓶颈产品的采购成本也许不是最大的成本,但如果没有保证供应,一旦造成停产,可能会付出更多的成本,也许是配件成本的100倍、1000倍、1万倍。

当然,针对瓶颈产品主动给供应商更好的利润,并不代表不控制瓶颈产品的成本。

要点是:

务实与适当平衡。

   其实供应商最关心的不是利润,而是长期的投资回报。

供应商长期投资回报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

(1)利润率  ×供应商应收周转次数

                                                                   

(2)资产的周转次数   库存周转次数       付周转次数          =投资回报率

     +

(3)长期稳定的合作

     +

(4)采购量

   第一大因素是利润率。

利润率绝对不能为负,如果供应商和我们做生意利润率为负,那么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最后固定资产都会亏光了;第二大因素是资产的周转次数;第三大因素是长期稳定的合作。

大家要注意的是长期合作和长期稳定合作是有区别的。

我们和供应商长期合作,五年才合作一次,这也属于长期合作,但供应商不会在乎,因为不稳定。

如果是每周都有合作,这才叫长期稳定的合作,供应商才会在乎。

第四大因素是我们的采购量。

利润率乘以资产的周转次数,加上长期稳定合作,加比较大的采购量,就能够确保供应商的长期投资回报。

   利润率乘以资产周转次数等于投资回报率。

资产周转次数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

第一大因素是供应商的应收周转天数;第二大因素是库存周转天数;第三大因素是应付周转天数。

   

   资产周转次数,更确切说是现金周转次数:

一年中现金的周转次数,即供应商从他的供应商处购买材料到销售产品收回现金的时间。

如果现金周转次数越多,供应商的现金需求量就越少。

   我们采购方的应付天数,影响供应商的应收周转天数;采购方的订单计划性,影响供应商的库存周转天数;供应商原材料采购行业特征或供应商的信用等很多因素,影响供应商的应付周转天数。

应收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是供应商本身的投入。

应付周转天数是供应商的收益。

供应商的年资产周转次数=365/(应收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应付周转天数)。

   当供应商资产周转次数很慢时,一定要通过提高利润率才能保证投资回报率;反之,当供应商资产周转次数很快时,供应商也可以通过降低利润率,来保证投资回报率。

在供应商资产周转次数上,采购可以通过调整应付款天数与提高计划性来改善。

   满足了供应商的投资收益,毫无疑问会降低采购风险,自然就容易保证供应。

这也是第一和第二个方法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瓶颈产品采购改善的第三个方法:

与杠杆产品搭配采购(把“肥肉”与“骨头”捆绑)

   如果把瓶颈产品这种“骨头型”的产品交给供应商生产,因为没有规模优势,大多数供应商都不太愿意接单。

但是如果能把“肥肉型”的产品和“骨头型”产品合并给一个供应商,供应商就很难只吃“肥肉”,不吃“骨头”。

这样也就减少了没有人要的“骨头”。

   瓶颈产品采购改善的第四个方法:

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价值分析,提高标准化,评估生命周期成本

   如果说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方法是治标的方法,那么第四个方法则是治本的方法。

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尽可能避免过剩的质量,尽可能提高标准化程度,减少高技术、高质量要求的定制零件总数,也就是要在产品设计阶段减少瓶颈产品数量。

在设备采购方面,要尽量去考虑设备标准化方面,同时评估设备生命周期成本。

这样不仅仅减少瓶颈产品数量,还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材料的生命周期成本匹配,设备寿命和配件成本匹配。

   瓶颈产品采购改善的第五个方法:

提高与稀缺资源掌握者的合作能力,学会利用资源。

   对待瓶颈产品供应商,“巴结策略”不能真正有效果,不要认为和供应商说尽好话,就能保证获得资源。

我的一些经历表明:

“自己创造、积累资源,不如利用资源。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获取瓶颈产品服务时,应该利用现有的和市场中的资源。

要知道有时候你在利用瓶颈产品供应商的资源时,瓶颈产品供应商实际上同时也在利用我们的资源。

比如企业的品牌,地区、行业的影响力,或者其他瓶颈产品供应商可能在乎的资源。

动之以情,说之以理,绳之以法,也是我和稀缺资源掌握者合作,常用的方法。

杠杆产品

杠杆产品采购的2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建立采购产品的成本模型。

通过分析、控制来降低采购成本,而不是依靠纯粹的谈判技巧。

   针对采购批量大,采购风险低,成本容易核算的采购产品,一定要做产品成本模型,利用产品成本模型控制与降低成本,不能用技巧。

   我发现杠杆产品供应商非常善于“哭穷”,后来通过建立采购产品的成本模型,我改变了对采购的认识。

过去一直认为:

“采购工作技巧性很强。

”后来才明白:

“采购工作原来技术性很强,只懂采购技巧,而不懂采购技术的,根本就很难成为专业采购人员。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国内培训与咨询行业,一直在推动“采购技术的概念,而不是采购技巧。

”目的就是希望国内的采购经理都能知道,仅仅依靠技巧很难有效降低成本。

   杠杆产品采购降低成本的第二个策略是达尔文式的采购。

说到达尔文我们就会想到“进化论”,就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行情稳定时,都要强调优胜劣汰,以促进供应商得到进化。

通过采用双轨制供货达到不断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双轨制供货

   采购人员使用“达尔文式”采购策略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例如:

供应商甲的性价比是现在最好的。

但过一段时间,也许乙供应商,不仅能在产品质量超过甲供应商,而且价格更低,该怎么办?

选甲还是选乙?

如果选乙,那和甲供应商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再过一段时间,很可能又有丙供应商能超过乙,那要不要换掉乙供应商呢?

我采用双轨制供货来解决这个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