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368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docx

社会学概论习题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说明:

第一次作业是“第四章社会化”教学结束之后的形成性考核。

请以自己的社会化历程为例,说明不同类型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并阐释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化中,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具体作用和影响。

字数要求:

不少于2000字。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2说明:

平时作业2是“第七章社会制度”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

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第一个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来描述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的社会学理论家是孔德_。

2.核心家庭又被称为小家庭,其成员主要包括一对已婚夫妇及其未婚子女。

3.家族式企业是初级群体和正式组织相互交错和相互缠绕的结果。

4.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对社会互动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印象管理,这一理论认为世界是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

5、影响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容性程度。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1、人的社会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A、从出生开始B、出生后3-5个月C、出生后12个月D、出生后18个月左右2、哪种群体的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和浓厚的感情色彩?

(B)A.内群体B.初级群体C.所属群体D.参照群体3.就网络密度而言,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密网和松网。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拥有的社会网络通常是那种网络?

(A)A.密网B.近似密网C.近似松网D.松网4、社会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与行为模式不清楚,这种社会角色的扮演失调被称为什么?

(D)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C、角色中断D、角色不清5.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而取得的角色,如发明家、军人等,是什么类型的角色?

(A)A、自致角色B、开放角色C、先赋角色D、规定角色6.在消费社会,人们选择商品的时候,关注的是商品的什么价值?

(B)A、劳动价值B、符号价值C、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ABCD)A.参与观察法B.抽样问卷方法C.深度访谈法D.文献法2.下列哪些是社会群体?

(ABCD)A.结婚少于一年的夫妻;B.微软股票的持有者C.考场里所有身高超过1米70的同学;D.各种球迷俱乐部3.规范是调节人们行为、关系的准则。

以下哪些属于规范?

(ABD)A、民德B、民俗C、价值观D、法律4.以下哪些是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

(ACD)A.活动空间接近B.群体成员的自主性C.交往的感情性D.互动的持续性5.以下哪些是社会化的环境因素?

(ABCD)A、学校B、家庭C、工作单位D、大众传媒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文化模式文化模式。

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整合的动态过程,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逐渐趋向合法化、制度化,另一些被抑制、排除、摈弃。

文化的这种内聚、整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内部构成各个部分协调稳定的模式。

2、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

3、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最初是指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

目前的社会网络概念已经超越了个人间关系的范畴,网络行动者可以是社团行动,如商业公司,甚至可以是民族或国家。

关系既包括把行动者连结起来的联系,也包括社会群体或组织之间的交易关系,以及金钱、信息和群体成员的流动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指的是什么?

血缘群体是因婚姻和生育关系而结成的群体,包括有家庭、家族、宗族等形式。

地缘群体是因长期相邻居住或居住上互相邻近而结成的群体,其基本形式是邻里。

业缘群体是由于事业或社会劳动分工或为谋取共同的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群体,其基本形式是各种经济组织。

在对1949年后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中,多元主义范式强调什么?

3.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根据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影响、被接受的广泛程度,可将其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类。

主文化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被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可,并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文化。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只为某些特定的人群、群体所接受。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的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规范上与其他群体之间形成了明确的区别,继而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

当亚文化对抗、排斥主文化的价值规范、生活方式及其标准时,就演化为反文化。

反文化可以视为亚文化的一种。

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请以单位制为例,阐述你对庇护主义的理解。

家族式企业与庇护主义关系——初级群体与正式组织的交错现象(1.家族式企业——初级群体中的正式组织现象(2.庇护主义关系——正式组织中的初级群体现象2.什么是角色丛?

举例说明你对角色丛的理解。

P74角色丛。

角色丛又称角色集,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

关于角色丛,一般有两种理解:

第一,由多种地位所产生的多种角色之和称为角色丛。

第二,由一种地位所产生的多种角色之和也称为角色丛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3说明:

平时作业3是“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

结合实例,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出来新趋势。

字数要求:

不少于2000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

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和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三)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社会资源从类型上说可以大体分为三类:

一是物质性的财富,即经济资源;二是政治上的权力;三是社会威望或社会声誉。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

但在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资源由弥散型配置向一体化配置的转变,社会中各种资源日益集中到强势群体的手中,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

(四)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2.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3.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概括地说,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

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

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

  我们先看第一个趋势。

社会分化越来越细现象原来一说就是工人、工人阶级。

细分一点也就是全民所有制的工人和集体所有制的工人。

而在今天,工人的概念虽然没有消失,但是凡是用到工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前面都加上了修饰词,比如国有企业工人、三资企业的工人、乡镇企业工人、下岗工人和失业工人,笼统地讲工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很少了。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分化或社会的分层结构也越来越细化。

其他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和过程。

这种社会分化越来越细的趋势对社会生活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我觉得,在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阶段上,仅仅看到这样一种趋势还是不够的。

因为在这种趋势演进的同时,还有一个表面上看起来与之非常相反的趋势也在发生,这个趋势就是聚合的趋势。

也就是说,一方面社会分层结构越来越细化,越分越细的群体犹如碎片一样,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细化的碎片又正在开始往一起积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我们先来看这个强势群体。

首先是资源和财富正在向这个群体集中。

我在有关的文章中曾经指出过,在80年代,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呈现出一种扩散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在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改革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

但在进入90年代之后,社会资源配置反转过来,呈一种重新积聚的趋势。

其结果是,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地区、少数城市、少数群体甚至少数人的手中。

这一点首先表现在收入和财富的占有上。

根据樊纲教授提供的数字,截至2000年底,我国社会资产性财产总量共有38万亿元。

在这当中,国有资产占26%,国内居民个人拥有57%,另外,集体和港澳台商人及外商占有量都不到一成。

再看金融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等,从政府、企业、住户3个部门看,占国内金融资产比重分别为18.6%、31.7%、49.7%。

也就是说,原来几乎是国家垄断了几乎所有重要资源的状况,已经转变为社会一半以上的财富由私人拥有了。

但这种财富的拥有是相当不均衡的。

在20万亿元的国内金融资产中,80%为占总人口30%左右的城市居民所拥有,其中近一半又被只占城市人口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

也就是说,占总人口6%的人占有了40%的金融资产。

其他的一些调查也证明了这种财富拥有格局的存在。

不过,另外一些调查表明,财富的集中程度要更高。

比如,一项在1999年进行的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表明,不足5%的富人占有当时全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6万亿元的一半,即3万亿元人民币。

而且,资源的集中还不仅仅表现在财富和收入的拥有上。

资源的积聚同时也表现在政治资本、文化资本,以及各种机会的占有上。

  因此可以说,自90年代以来,一个拥有了社会中大部分资本的强势群体已经成形。

构成这个强势群体的,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部分精英不仅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了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对整个社会生活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个强势群体的社会能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

在90年前中期实行经济紧缩的方针时,一些房地产商赞助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研讨会,由经济学家出面呼吁政府实行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开端。

第二,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和话语形成的能力。

在90年代中期之后,传媒更多地受这个强势群体的影响。

而由知识分子制造的主导性话语也更直接地体现了这个群体的价值和主张。

第三,形成了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依附型关系。

因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弱势群体的许多机会,是由强势群体提供的。

  而在另一方面,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弱势群体。

这个弱势群体主要是由如下的几个部分构成:

除了部分富裕农民之外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

这三部分人几乎构成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这个群体首先在经济上处于弱势。

农民的收入在90年代中后期处于停滞的状态,特别是1997年之后,大部分农民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按照官方的数据,目前农民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已经扩大到3倍,而据有关专家的估计,实际上已经达到6倍。

农民工的工资,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九五”期间全国城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减少315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1648万人,两者合计减少4807万人,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形成了以失业下岗人员为主体的城市贫困阶层。

根据有关资料,1999年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在1500万-3100万之间(而专家们估计的数字则是5000万人左右),其中主要是失业和下岗人员。

而且应当注意到的是,国际上公认的贫困线一般是社会平均收入的一半,而我国城市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一般只是当地社会平均收入的20%—30%。

同时,这个群体在政治和文化上也是弱势的。

根据1999年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1998年初选出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79名,其中,工人农民占18.9%,知识分子占21.08%,干部占33.17%,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占15.44%,解放军占9%,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占1.17%,归国华侨占1.24%。

而且,在利益已经高度分化的情况下,这些群体既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在媒体上也很难发出他们的声音。

我觉得说社会分层结构开始定型化,具有这样的几重含义:

  第一,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

阶层之间边界的形成,是阶层结构定型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阶层之间的边界,往往是通过多种方式建构起来的。

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

我们还记得80年代时的情形,虽然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贫富差别了,但穷人和富人在居住上并没有分开。

在普普通通的住宅区当中,暴发户与贫困的邻居毗邻而居。

但到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富人区。

从全国来说,中国的富人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

在北京,则主要集中在亚运村、中关村、燕莎附近。

郊外的富人区集中在亚运村北部、西山地区、京顺路、机场沿线。

广州著名的富人区主要有三个,早期的富人集中在珠江二沙岛,后来的主要集中在天河北,新起的富人很多选择住在番禺。

这些贫富在居住上的分区,从外表上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或者说这是最表面化的“社会区隔”的标志。

  如果说由居住分区形成的阶层边界是可见的,那么,由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成的阶层边界则是无形的。

但这种无形的边界,不仅可以作为阶层边界的象征,而且,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说,还是阶层结构再生产的机制。

因为甚至像品味和审美等这样的因素,都可以因为专属于某一个阶层而起到强调和维护阶层之间边界的作用。

依据交通工具,有人将人群划分为私车族、打车族、公车族和骑车族。

在吃的上,有钱人和公款消费的高档饭店、工薪阶层消费的一般的饭馆,打工者消费的小食摊,泾渭分明。

就是娱乐也开始呈现明显的阶层特征。

近些年来,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现了一批贵族俱乐部。

比如,在有北京,就有所谓“四大俱乐部”的说法。

“四大俱乐部”的会员费一般在1.5万至2万美元之间,除此之外,每年再缴纳1200美元至1500美元不等的活动费。

与特定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就是同质性的社交圈子。

在作为建构阶层边界机制的特有生活方式形成方面,还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大城市白领文化的出现和所谓“小资情调”的复兴。

尽管就全国而言中产阶层的人数相当有限,但在一些特大城市中,中产阶层的人数还是占相当比例,并具有较强的消费实力。

而白领阶层的文化,特别是其消费方式、审美趣味以及体现这种审美的消费物品,其专属性是非常强的。

  前些天曾看见一篇报道,说目前在大学的校园中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分层现象。

有人将其概括为大学里的5大部族:

大富之家、小康子弟、工薪阶层、困难生、特困生。

这些学生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住的地方不一样,吃的、用的也不一样。

甚至不同背景的学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

其实这不是学生本身的分层,而是学生的家长和家庭的分层。

但这种分层体现在其子女身上,特别是在平等化氛围最浓重的大学校园中体现出来,也足可以说明这种阶层之间的边界已经是相当的清晰和深刻。

  第二,内部认同的形成。

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是与阶层之间的边界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人们正是从这种边界中萌发“我们”与“他们”的概念和意识的。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谈论阶层内部的认同问题,还是很困难的,因为缺少有关这方面的全国性的系统的调查研究。

但我们可以运用另外的一些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大致的分析。

首先,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在局部地区进行的调查。

有的调查是直接就阶层意识进行的,有的则是间接涉及这个问题。

在1991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曾经对上海市民的阶层意识进行过调查,得出的结论还是“有阶层化差别但无阶层化意识”。

而在1996年在武汉进行的调查则表明,绝大多数市民已经具有阶层认知,其中3/4的人认为自己是处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当中。

在这个调查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就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将职业作为区分社会分层的最主要的标准,而是将财富和权力作为首要的标准。

这可能也大体反应了目前我国在社会分层上的某些特征。

其他的一些研究还表明,在像失业下岗人员这样的群体当中,也具有一种很强的“我们感”。

而我们知道,“我们感”与“他们感”是群体或阶层认同的最基本的因素。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的分析,来间接地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心态及其阶层认同。

这当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所谓仇富情结。

当然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这是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一些非常不同的内容。

但尽管如此,但从这里面,我们还是可以窥见贫富意识的某些重要变化。

我们都知道,在90年代初期,在社会中曾经出现对贫富悬殊强烈不满的情绪。

在许多次调查中都发现,在人们不满意的各种现象中,贫富悬殊往往是处在最靠前的位置上。

但在最近的几年中,人们对贫富悬殊现象的议论反倒是比原来减少了。

有人认为,这表明人们对贫富悬殊现象已经无奈地接受了。

但事实上,无奈与不满往往是同时并存的。

在去年,至少有三件事情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是刘晓庆偷漏税案引起的广泛议论,在这些议论中,虽然抨击的是偷税漏税现象,但也夹带着许多其他的东西,如富人都是偷税漏税的等,甚至不时出现打杀之声。

二是牛群裸捐产生的广泛怀疑和非议。

三是山西著名企业家李沧海被害案所引起的社会反响。

本来一个人遇害,大家表示的应当是同情和悼念,但互联网的贴子中却出现许多对死者的攻击和怀疑,最主要涉及的是财富的来源。

尽管我不同意将企业家的被害与仇富情结联系起来,因为其被害的事情本身与仇富情结并没有什么联系。

但就整个事件中社会的反响而言,贫富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对“您认为在如今社会上的富人中,有多少通过正当手段致富?

”的问题,仅有5.3%的人回答“有很多”。

2000年7月,根据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城调队联合对6个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前收入差距拉大不太能接受和完全不能接受的占被调查者的36.5%,认为一般的占40.8%,认为勉强可以接受和完全可以接受的只占19.7%。

上述情况也许表明,对目前贫富悬殊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社会分层的认知,已经在形成的过程中。

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非常清晰的阶层意识,但一种与社会不满联系在一起的分层意识,已经是依稀可辨了。

  第三,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

在80年代,包括在90年代初期,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相当频繁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大致的流动情形。

在农村,大约上亿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由过去种田的农民,成为农民身份没有改变的工人;还有上亿的农民,直接进入城市,或是从事小规模的经营活动,或是打工。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农民,在一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以部分时间从事多种经营。

对于上述流动而言,一般都伴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状况的改善。

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上向流动。

在城市当中,原来没有固定职业或职业不理想的人,开始从事个体经营,有的成了最初的富裕户,即当时的万元户。

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一些国有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还有一些国家干部,辞去了原来的职务,从事经营活动,做起了或小或大的老板,成为私营或民营企业的创办者。

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上述路径的社会流动已经在明显减弱。

自90年代后期以来,乡镇企业就业的职工减少了2000万之多。

农民外出打工的人数,在进入90年代后期后保持缓慢增长(90年代初流动劳动力就已经达到7000-8000万人,90年代中期超过1个亿,现在也只有1。

3亿人)。

下海的大潮已过,由于经商的门槛越来越高,白手起家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指出,“在转型前和转型过程中,工人阶层成员具有向较高的办事员阶层和管理阶层流动的较多机会。

随着转型的深入和定型,这种流动机会逐渐减少,不仅在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机会减少,而且在社会经济组织内部劳动市场上的流动机会也减少。

工人阶层成为相对凝固的社会群体”。

  当然,即使是在今天,社会流动仍然是相当频繁的,但相对于80年代而言,则有明显减弱的迹象。

  第四,社会排斥以及阶层的再生产。

在阶层结构定型化的社会中,社会的主要阶层处于不断地再生产自身的过程中。

其中,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指出的,教育是阶层结构再生产的重要机制之一。

因为所受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在80年代的时候,由于各级教育都是不收费的,因而各个社会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比较平等的。

尽管在接受教育的条件和录取政策上存在种种影响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因素,但总起来说,受教育机会是比较平等的。

在80年代,每年录取的高等院校新生中,农村中的生源占到了30多。

而在某一个具体的城市内部,并不存在受教育机会的歧视问题。

而到了90年代,各级教育的收费直线上升。

特别是大学的学费上升尤快。

这样就造成两个问题,一是贫困农村地区的部分孩子过早地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辍学。

二城市中较贫困家庭的孩子或是在中学择校时处于劣势地位,或是因家庭困难而放弃了升入大学的机会。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则是城市中外来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在许多城市中,为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设置了种种障碍。

而一些专门招收这些孩子的学校又因为条件不完全具备而被取缔。

在这种情况下,阶级阶层结构再生产的现象出现了。

概括地说,90年代以来新形成的社会分层结构对于促成社会稳定机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以社会的不公正为代价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如何为弱势群体创造必要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使得稳定与公平能够相得益彰,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所面对的一个问题。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4说明:

平时作业4是“第十三章全球化与本土化”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标签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罪犯”,所以容易再次犯罪。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并没有完全消除,同时一种新的二元结构即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又在生成。

3.全球化指的是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是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

4.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被称为水平流动。

5.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社会变动将导致社会分层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有一部分社会成员不适应变化而在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边缘地带。

这些社会成员被称为什么?

(B)A.越轨群体B.社会性弱势群体C.自然性弱势群体D.排斥群体2、城市数量的减少和城市规模的缩小,被称为什么?

(D)A、城市化B、城市发展不平衡C、城市病D、逆城市化3、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向社会成员说明“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的控制类型,称为什么?

(C)A、外在控制B、硬控制C、正式控制D、积极控制4、韦伯认为,在近代史上,西方社会变化的核心是什么?

()A、工业化B、经济现代化C、理性化D、城市化5、个人或家庭无法摆脱或不愿摆脱贫困地位的情形,被称为什么?

(B)A、自愿贫困B、阶层性贫困C、绝对贫困D、长期贫困6、在现代化进程中,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会出现一些与现代因素极为相像的,但实质上却与现代化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什么?

(C)A、倒流效应B两难现象C、畸变现象D、错位现象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农村社区的形成途径主要有哪几种?

(ABA.自然起源B.社会组合C.农村建设D.城市衰退2、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D)A.越轨不等同于犯罪;B.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C.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D.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

3、以下哪些是社会运动?

(ABCD)A、改革运动B、抵抗运动C、表意运动D、革命运动4、社会控制体系中的正式控制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C)A、政权B、宗教信仰C、法律D、社会舆论5、韦伯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以下哪些?

ABDA.财富B.威望C.家庭背景D.权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社会控制的正功能社会控制的正功能是保证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