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社会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856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社会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讲 社会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讲 社会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讲 社会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讲 社会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讲 社会化.docx

《第三讲 社会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社会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讲 社会化.docx

第三讲社会化

 第三讲社会化

1.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具有怎样的功能?

2.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3.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有哪些,它们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如何?

4.如何理解继续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

5.关于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理论?

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6.如何正确认识在转型期中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cognitivedevelopment认知发展

cognitivestructure认知结构

ego自我

superego超我

generalizedothers一般化他人

significantothers重要的他人

I主我

Id本我

looking-glassself镜中我

me客我

norms规范

psychoanalytictheory精神分析理论

self-identity自我认同

socialexpectancy社会期望

socialization社会化

developmentalsocialization继续社会化

resocialization再社会化

reversalsocialization逆向社会化

 

人为什么能够成功扮演社会角色?

或者说,人到底怎样成其为人?

本章通过对社会化的讨论回答了这一问题。

人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基本的社会化过程,而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不同性质的社会化。

个人通过社会化获得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社会本身则通过社会化保证了自身的延续。

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流传很多年的游戏,这个游戏读者也不妨试一试,看看结果如何。

这个游戏就是:

让每个学生找一张白纸,在最上端写上“我是谁?

”然后在后面尽可能多地写出自己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最后把不同学生的答案收集上来念给大家听。

他们对自己的描述各种各样,如“我是昆仑山上一棵草”、“我是风我是云”、“我是父母的好儿子”等等。

学生们在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答案时往往会开怀大笑。

在他们笑过之后,我就和他们一起来分析这些答案的共同之处:

当我们在描述“自我”时,我们只能借助于类比、陈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陈述自己爱好等方式来进行,离开这些描述方法,我们就无法说清自我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自我”的定义只能取决于社会已经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已经赋予我们的关系。

人们在学习知识、领悟关系中获得“自我”。

只有获得了“自我”我们才能算做是“人”。

社会学就把获得“自我”的过程称为社会化。

2.1社会化的双重意义和基本内容

2.1.1社会化的双重意义

社会化就是人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获得个性,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对社会成员个人而言,人从呱呱坠地时与动物没有太大差别的婴儿变成能说会写、通情达礼、衣冠楚楚、独立生活的成年人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有的人不能经历完这一过程就结束了生命,有的人虽然生命延续下来了,但是没有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对于社会而言,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的成长必须是顺利的,因为只有这样社会运转才能够持续,社会本身才能延续它的历史。

这就是说,社会化具有双重意义:

其一,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化方式获得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本;其二,社会通过社会化获得合格的社会成员来实现自身存在的延续。

社会成员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本中,最基础的是什么?

是人格(personality,也称个性)。

人格是具体化的,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格是指其自身特有的相对稳定的感觉模式、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

人格是在社会化中培育的,是社会化的成功的标志。

只有获得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才能够获得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入门条件。

而在人格中,最核心的是什么?

是“自我(self)”的形成(在本章第3节会专门介绍“自我”如何形成的理论)。

社会成员只有具有独特的“自我”认知,才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来,才能够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差异性(他人就是有着不同“自我”的人),从而才能够获得独立的人格。

我们可以观察儿童对自己的称谓来理解这一点。

一般地,儿童在2岁以前,是用名字来称呼自己的,而在这之后他们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

当他们用“我”的时候,也恰恰是他们早期“反抗”表现开始的时候----独立人格的养成从此开端了。

社会的延续,或者叫社会继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是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培养,即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符合社会基本要求,能够传承社会那些标志性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社会成员。

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仰赖社会自身形成有效的培养机制,也就是社会化机制。

传统社会中,社会把培养合格成员的任务主要委托给家庭完成;现代社会中,社会通过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自身承担着培养合格成员的重任,而家庭的作用有所下降。

正是社会化,把单个的社会成员个体和社会密切联系了起来。

【补充阅读】

青年期社会化仪式——中国古代的成年礼

成年礼最初是男孩、女孩进入社会的仪式,通过仪式确认男孩、女孩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

根据平章起的介绍,在中国古代,成年礼仪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冠礼”。

中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就进入“弱冠之年”,要举行加冠礼。

冠礼当天早晨,冠者之家把仪式上所用的器物一一陈列妥当,称为“冠日陈服”。

除主人(冠者家长)、冠者外,参加冠礼的人员还有亲戚朋友等来宾。

3天前,主人要从来宾中选定一个赞者----即司仪,一个大宾----在仪式上为冠者亲自加冠的人。

冠者身着童子服(以彩色大花纹的锦为料子的衣服)首先出场,朝南站立。

宾主互相施礼揖让后,冠者便跪坐在席上。

跪坐在一旁的赞者,把冠者的发式梳理成成年人的式样,并用黑绸带将发髻包起来。

这时,大宾放声祝愿道:

“在今天这个良辰吉日,为你加冠。

从此,你就是一个成年人了。

你要摈弃幼年习气,成就你的德性。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完,大宾为冠者戴上缁布冠----一种用黑麻布制作的帽子。

接着,冠者到家庙的厢房换上与帽子相配的衣裳、鞋子,向所有参加典礼的人致意,表示自己在外表和举止行为上已是一个标准的成年人了。

与男子冠礼相同的成年礼是女子“及笄”礼。

古代女子16岁,行“及笄”礼,“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女子及笄,即够资格用的这种簪子,标志着已经成年。

青年女子在及笄及出嫁前要受到严格的家教礼仪训练。

中国古代早在奴隶制时期就形成了一套礼教规范,古代社会要求女子要以柔顺为生活标准,在家庭中要学习事父母之道、事婆之道、事夫之道。

3.1.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究竟要学习哪些内容才能确保自己有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掌握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包括对个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理解和基本生活技能。

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顺利维持依赖与我们对自身所接触的周围的人和事的适当的理解。

获得这种理解需要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的长辈们的耐心示范和引导,也需要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的自身体验和感悟。

基本生活技能就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我料理能力,它需要接受社会化的成员通过模仿的方式以行动来积累经验。

·获得职业生涯必须的专业知识。

社会成员的独立生活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职业报酬,而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专业知识。

因此,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甚至专业理论。

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获得职业生涯必须的专业知识主要依靠社会的国民教育体系来实现。

·掌握基本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社会向全体成员所要求的基本行为规则,它是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的基础。

只有大多数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掌握并“内化”了社会规范,社会成员的个人正当利益才能获得保障,而社会秩序才能够稳定。

社会成员通常是在不断被“奖励”和“惩罚”的过程掌握和内化社会规范的。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要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符合要求的社会成员就是有资格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角色,并按照相应的角色规范行事。

因此,社会角色的培养是社会化的最终目标。

3.2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3.2.1基本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未成年人所经历的对未来角色的学习称为基本社会化,这是社会化中最基础、最一般的部分。

经历了基本社会化,个体将掌握为未来承担各种成人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初步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基本社会化的一般过程可分为: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少年期)、青年期五个阶段。

1.婴儿期(0—3岁)

处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理机能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的组织不完备,使其心理活动处在萌芽阶段,也可以称之为感知运动阶段。

所谓感知运动,即靠感官、知觉的活动来了解世界、适应外界,以达到个人生存的目的。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所谓的耳、目、口、鼻、身五官,也即生物学、生理学中所讲的感受器,来了解世界,掌握环境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的物体来为自己服务。

在这一时期,对婴儿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身体上的接触,像喂奶、搂抱等。

通过身体的接触,婴儿认识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3个月的时候就能认出父母及亲人的面孔。

此时,能够发生和接受强烈的情感信息,是他们日后能够经由社会化而发育成情感健康的人的前提。

在婴儿期的第二年,婴儿的语言能力开始得到发展,并且语言沟通逐渐取代感官接触等非语言沟通方式。

2.幼儿期(3—6岁)

在幼儿期,个人的生理机能快速成长、完善,同时心理活动基本萌发并蓬勃发展,个人生活经验开始积累并初步运用。

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

弗洛伊德甚至认为,幼儿期是形成人格的时期,人格在5岁左右就定型了,以后不再会有大的改变。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环节是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得到充分的发育,词汇量不断增加,对语法的辨别力和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在增强,初步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也就是学会运用象征符号——语言来代替其在前一阶段所感知的具体事物。

这种将象征物与具体事物相区别的能力意味着儿童能够区分事物并能将之归纳成一般原则,即概念。

但在这阶段,这一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概括的能力还比较差。

⒊学龄初期(7~11岁)

这一时期是儿童从家庭生活走入学校生活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学习阶段。

这是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次较大的质的转变过程。

儿童在这一阶段具备了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思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

他已经能够进行较为系统的抽象思维活动,并将这种能力初步运用到语文、自然、数学、历史等学科之中,运用到实际的预测和道德的评价上。

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其一切活动便转移到以学习为中心,社会化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潜能。

这一时期的社会化过程有如下特点。

其一,从组织性、强制性较少的家庭教育或幼儿教育为主导的社会化,转变为有目的、有系统、组织性较强、强制性较大的学校教育为主导的社会化。

其二,在语言学习方面,逐步从口头语言向更高级的书面语言学习过渡,这使得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其三,更加有计划、有意识地促使儿童参加范围更大的集体生活,得到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集体锻炼。

⒋学龄中期(12~14岁)

学龄中期,也叫做少年期,相当于初中学习阶段。

少年期是人的世界观形成的萌芽时期。

这是道德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少年已经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

少年期个人社会化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自觉性开始鲜明起来,个体的生理、心理因素在社会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少年期是个人身体发育的迅猛阶段。

主要表现在:

一、性器官和性机能迅速发展,少年的面貌发生改变,身体结构的一半比例已经接近成人。

二、各内脏器官和各系统的机能健全起来。

随着身体的迅速成长,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日益增强,心脏容积和肺活量增大,内分泌腺的组织和机能也得到增长,脑容量已经接近成人,大脑神经活动机能进一步完善,人的大脑发育基本健全。

生理的发展为少年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少年的自我意识产生了新的觉醒,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们开始用社会上流行的审美尺度感知自己的生理面貌,开始注意到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品质。

他们开始对自我提出一些要求,并从与他人的比较中逐步对自己的品质作出独立的评价,开始了对自我世界的关注。

在对自我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比较之中,少年的独立性大大提高,渴望并要求在行为上、情感上、价值标准和评价上全面自治,他们有了自立的人格,要用自己的力量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

⒌青年期(15~20岁左右)

青年期是指人的成长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基本社会化的成熟阶段和最后阶段。

越过这个阶段,人才算真正进入了社会,取得了一个社会成员的资格,走完了基本社会化的一般历程。

心理学家把人的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或者“心理上的断乳”(相对生理上的断乳而言)。

青年期社会化是青年脱离各方面的监护,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面对人生挑战的新开端。

这种转变必然会带来个体思想和心态的重大转变,既是一次重生,同时又像婴儿断乳带来生理危机一样,心理上的脱离母体、完全独立也会带来青年心理上的危机。

到了青年期,社会化已经开始从外界所给予的强化中独立出来,转而依赖于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青年期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确立人生信念;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生产技能,选择自己的职业角色;学习并内化社会行为规范,能够顺利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工作和学习,正确处理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关系。

哈维格斯特从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青年发展的十大课题:

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的交际;学习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构造,有效地使用身体;从情绪上独立于双亲和其他成人;有信心实现经济独立;选择和准备从事职业;做结婚和家庭生活的准备;发展作为市民所必需的知识和态度;追求并实现有社会性责任的行为;学习作为行动指针的价值与伦理体系。

3.2.2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之后,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是一种成年期的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首先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知识的总量迅速增长,人类在近30年所获得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的总和,同时科学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大大缩短。

这种现状迫使成年人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另外,从个人角度看,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活也是充满变数的。

职业的调换、社会地位的变动、婚姻及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诸多变化决定了个体必须接受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方面是婚姻生活的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

【前沿介绍】

死亡社会化----临终关怀

死亡社会化就是教育人们接纳和认同死亡、理解死亡,坦然地对待死亡。

医学界主张的“临终关怀”就是死亡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所谓临终关怀,就是通过特殊的沟通方式,帮助临终者减少死亡痛苦,以体面的方式、平和的心态告别人世。

西希里·桑德斯于1967年7月建立于英国伦敦的“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临终关怀机构。

1987年建立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

临终关怀的方式和内容要根据临终者的不同情况加以调整,但基本上都是围绕安慰、鼓励、劝说临终者来设计关怀方案的。

除了临终关怀外,加强生命知识的教育也是死亡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对那些处并非处于临终状态但是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社会成员宣传与生命和死亡有关的科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感。

3.2.3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过程,就是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

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

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的。

前者如我国20年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观念和行为的更新,后者如新兵入伍、移民国外等。

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

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

这种教化一般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机构,如监狱、工读学校等来施行。

最典型的比如对犯罪分子的劳动改造,我国在解放初期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的收容改造。

3.2.4逆向社会化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也称为“文化反哺”。

在现代社会,文化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陈旧落伍,而年轻一代则可能因为更加贴近时代而能够向长辈提供新的信息、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比如说计算机知识方面、在DVD、音响、手机乃至微波炉、空调等各式各样的新器物面前,青年的知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要优于长辈。

面对即将到来的轿车进入家庭的浪潮中,很多年长者也不得不感叹,儿女将是“开车的一代”,而自己只能是“坐车的一代”。

这些仅仅是“文化反哺”现象的最表层体现,作为传统受化者的青年还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上一辈人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

消费行为领域的“文化反哺”尤为突出,上一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下一代超前消费、充分享受生活的潇洒态度所影响。

当代青年的社会化是在不断变动和充满竞争的社会之中进行的,因此,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强,他们的思想观念往往比上一辈更符合时代精神,更能够追赶时代的步伐。

青年人往往能够帮助年长者认识和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生活上的种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帮助年长者端正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迁的二十多年中,青年文化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

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现代社会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向转变,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正日益走向文明与开放。

3.3不同流派的社会化理论

3.3.1社会学派的理论

1.库利的“镜中之我”(looking-glassself)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1864~1929)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

库利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镜中之我”。

“镜”是指他人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动的反应。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产生于社会这面镜子所显现出来的形象之中。

“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

这种社会自我则可以被称作镜中之我: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我们在镜中看我们的脸、身材和衣服,因为我们的兴趣在于这些形象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根据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

同样,我们在想象中得知别人对我们的外表、风度、目的、行动、性格、朋友等等的想法,并且受这些想法的影响。

”只有通过别人的态度,我们才知道我们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是受人尊敬的还是遭人厌恶的……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或者通过设想他们对我们打算做的事的预期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行动做出判断和评价。

库利认为自我认识有三个主要成分:

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

“我们羞于在一个坦率的人面前显得躲躲闪闪,在一个勇敢的人面前表现出胆怯,在一个优雅的人眼里显得粗鲁,如此等等。

我们总是想想,并在想象中与另一个头脑持同一判断。

一个人会对另一个人吹嘘一次行动——比如说一次精明的买卖交易,而对另一个人却会羞于启齿。

2.米德的“一般化他人”(generalizedothers)

米德指出,社会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就是使我们有能力预料他人对我们的期待并据此形成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具备了角色扮演的能力。

在童年早期,儿童只能将“重要的他人”(significantothers)的期待内化,所谓“重要的他人”,就是指像父母这样的具体的他人。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学会将“一般化他人”的期待内化,也就是将整个社会的态度和观点内化。

这种“一般化他人”的能力为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提供了基础。

   米德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两面,它称之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本能的、自私自利的、任性的和未经社会化的自我。

而“客我”则是了解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期望的社会化了的自我。

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主我”富有创造性和独特的性格,对他人的态度作出反应,而“客我”则是自我的社会方面,体现了他人的态度,是社会化的产物。

作为整体的自我则是把普遍性的他人有规律的态度与个体行动者不可预测的自发性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尽管每个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每个人又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这个世界做出反映。

【补充阅读】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1864—1929)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心理学创始人。

他于1905年参加创办美国社会学会的工作并终身致力于将社会学由他所谓“模糊而原始的学科”改造为一门调查研究的学科。

他的基本思想是:

生命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就必须从整体观察。

生命的意义必须在过程中发现。

构成社会制度的思想和惯例是互有关系,经常变化的;决不能用机械的方法把它们固定下来。

社会不是许多个体的集合,个人和社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社会制度无止境的变化过程中,它们经常相互改造。

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著名的三部曲《社会组织》、《社会过程》和《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之中。

 

2.3.2心理学派的理论

心理学家对社会化的研究十分广泛,各种理论观点也很多,本章仅围绕人格与自我的发展,对弗洛依德和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加以简要介绍。

1.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nd,1856~1939),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精神病临床医生,心理分析奠基人。

弗洛伊德关注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塑造的影响,提出了有关人格社会化的思想,认为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生物性的冲动,“本我不知道价值、善恶或道德”,一心追求个人快乐,要求满足本能欲望。

但它必须通过自我来实现。

自我是从本我中的一部分发展来的,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能根据现实的原则代表外界的要求,自我具有认识、判断与执行的功能,自我的重要任务是满足本我的欲望。

但自我也根据外界原则来控制与约束自我。

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而来。

从社会化角度来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实质上,超我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牢固地建立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之上,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又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

他认为精神分析既要考虑生物因素的影响,又要注意社会文化的影响。

弗洛伊德重点研究的是儿童期的社会化,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则一直延续到老年期,他把自我的发展分为八个心理阶段:

·婴儿期(0~1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从环境中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婴儿的需要如果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产生基本信任感,即产生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

反之,就孕育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而这将在此后的发展阶段起作用。

·幼儿早期(1~3岁)。

自主意识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

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儿童就会感到,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肌肉、冲动、自我以及周围的环境。

随着成功次数的增多,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主感得到增强。

另一方面,儿童有时候也会感到怀疑甚至羞耻。

例如,如果他们受过上厕所的训练,但却失禁于照看者的膝上。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父母没有耐心而代替儿童完成他们自己能做的事,那么怀疑和羞耻感就会得到强化,这会影响他们在青春期与成人期自主意识的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