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359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docx

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

庄子·养生主

1作家作品:

2释题:

课文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养生主”,就是“养生之道,以此为主”的意思,也就是养生的关键。

一说“生主”指人的精神,“养生主”就是养“生之主”,也就是养精神。

课文以庖丁解牛为喻,阐述了要顺应自然的道理。

三、课文分析说明:

1、结构:

全文共4段,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描写了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

庖丁解牛,文惠君在一旁观看。

课文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

“解”出“倚”“履”“踦”,写出庖丁解牛简直是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的动作,这种劳动简直是一种表演,对劳动者本人来说,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下文侧重描慕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用了两个比喻:

“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用了两个拟声词:

“砉然”“騞然”;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刀锋所到,异乎寻常。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4段,记述了文惠君与庖丁的对话。

以文惠君发问“技盖至此乎”起,以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结,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而文惠君“得养生焉”四字,又正扣“养生主”的题目,文章结构紧凑。

2、要点分析:

其中第3段,记述庖丁的“经验之谈”。

庖丁的话可分为六层。

第一层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是总说。

“道”即“道家”之“道”,是庄子学说的灵魂,即承题目“养生主”的养生之“道”,又启收尾文惠君所说的养生主之“道”,这句话又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概括了下面谈话的全部内容

第二层是第2、3句,是从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谈自己得“道”的过程。

当初解牛,所见皆全牛,这说明当初尚未了解解牛的构造;三年之后,未见全牛,是说三年之后解牛着眼于牛的各个部位的构造,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着眼于牛的体内构造,于是,见到全牛业是“视而不见”,所以才“未尝见全牛业”。

这是一种境界,作任何事情达到这种境界才算是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第三层是第4、5句,详细说明自己眼下以“道”指导解牛的情形。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正式这种逼得“道”后的娴熟境界在感官上的感受.这里的“神遇”,是以意识去接触。

就是将牛的构造全部烂熟于心,而不必用感觉器官去感知了.所谓“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意思吧。

 

谏太宗十思疏

【作家作品知识】

魏征,唐初著名政治家.

【文体知识】

1.文本是一篇议论文.

2.这是一篇奏疏.

【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在跟随父亲李渊创业初期,励精图治,严于律己;但在立国之后,便有些矜功自傲,逐渐改变原先的勤俭作风,大兴宫殿,聚集珍宝.魏征进呈的这本奏疏,是为了劝说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厉行“十思”,使天下长治久安.

2.中心论点

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国君必须聚集德义.

3.结构层次简析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

以树木、河流为喻,先提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总论点,然后阐明要“积其德义”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检”的道理.

第二段:

从总结历代君王善终者鲜见的历史教训入手,提醒李世民不能纵情傲物以结怨,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是否得民心.

第三段:

先列举“十思”的具体内容,然后得出只有“总此十思”,方能“垂拱而治”的结论,从而与开头的结论的总论点相呼应.

4.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善于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来进行对比论证.如:

在第一段中,“固本”与“伐根”,“浚源”与“塞源”,“积其德义”与“德不厚”,国家安定与不安定等,就是正反对举.又如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取之易”与“守之难”,“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与“骨肉为行路”,“载舟”与“覆舟”等,也是正反对举.这些正反对举,构成一系列对比关系,使是非、得失相得益彰,因而本文的说理显得非常透彻、鲜明.

(2)修辞手法

A.比喻:

用树木繁茂须固其根本、水流远长须浚其泉源来比喻要想国家安定必须积其德义;用伐根以求树茂、塞源以求流长来比喻国君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而求国家长治久安;用水能载舟,比喻民众能安国也能覆国;用“江海下百川”比喻人君须谦和虚心。

这些比喻,都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易懂的作用,从而使文章的说理显得生动可感。

B.排比;文中的排比句比比皆是。

整个第三段,除了最后四句外,都由排比句组成。

在第一、第二段中,也有不少排比句。

大量采用排比句,使文章句式显得整齐而有气势。

C.对偶;文中很多地方采用了对偶。

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等,这些对偶句,语义相反相成,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而对偶句与排比句的运用,造成了全文语言韵散相间、朗朗上口的特点。

 

答司马谏议书

【作家作品知识】

3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4他的诗、词、散文均有成就。

散文见识独到,笔力雄健。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体知识】

2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属于驳论。

3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

【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其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指责新法,要求罢新法、复旧制,于是,王安石就写了这封信,对司马光指责新法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2中心论点

王安石从名实相符的原则出发,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司马光在来信中对新法的种种指责,并表达了他坚持改革、决不动摇的决心。

3结构层次简析

这封书信,层次十分清楚。

除信末的客套语外,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

简述写信的原因。

第二段:

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的种种观点,先批驳所谓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的责难,再驳变法导致“天下怨谤”的谬论。

第三段:

表达坚持改革、决不动摇的决心。

4写作特点

(1)驳论的方法。

主要采用反驳论点的方法,

(2)抓住关键和要害进行反驳。

其反驳程序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先选好一个避免枝节纠缠而又强有里的角度,抓住名实相符这一公认的是非原则,作为反驳的基石,因而只要证明对方加给新法的种种罪名与实际不符合,就可以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指责了。

第二步,将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归结为“侵官、生事、征利、担谏、致谤”五个要点,这就为后文具体批驳树起了明确的靶标。

第三步,针对以上所归纳的五个要点逐一进行批驳,着重揭示出这些指责是名不符实的谬论,势如破竹、直接痛快地切中对方的要害。

这种直接反驳对方要害的方法,撇开枝节,从根上入手,理直气壮地驳倒对方,使其无招架之力,文章显得短小精悍。

(3)行文委婉,(4)寓刚于柔。

在这封书信中,(5)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6)在文字上又不(7)是剑拔弩张,(8)注意不(9)伤同(10)僚之间的情面与和气,(11)寓刚于柔,(12)绵里藏针。

如第一段,(13)在反复(14)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15)时,(16)却毫不(17)讳言他们之间的分歧是不(18)可调和的;第二段在直爽承认新法遭到天下怨谤的同(19)时,(20)却婉转地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21)并声言自己决无悔改之意;又如第三段,(22)在表示愿意接受责备,(23)“知罪”的同(24)时,(25)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决无反顾之心,(26)并旁敲侧击,(27)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遁守旧。

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28)比剑弩张更加坚韧有力。

“今”

1文学知识

2.简介李大钊,《“今”》选自哪里?

答: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有<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文选集>。

<“今”>选自<李大钊文集>。

2语言知识

(1)词语解释

3.宇宙大化,即大自然,客观世界。

4.百千万劫;漫长的历史。

劫:

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千万年毁灭一次,然后又重新开始,这样的一个周期为一劫。

5.渊源:

比喻事情的本源。

3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论点----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量“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论证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和最易丧失。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提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进一步论证了“今”最可宝贵。

4课文阅读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本文中心论点是“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2.怎样理解“过去”、“未来”都是“现在”?

答:

所有的“过去”都是由“现在”变成的,所有的“未来”都是以“现在”作为源头的;今天的“过去”都是往日的“现在”,今天的“未来”是将来的“现在”,所以说,“过去”、“未来”都是“现在”。

这样,就显得“今”格外重要。

3.文中所列举的了、屈原的<离骚>、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对表达作者的观点有何作用?

答:

作者列举屈原的<离骚>主要是说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虽是历史上久远的事,但它一直影响到今天,启发着一代代人有爱国主义精神,说明“过去”与“今天”的连续性;作者引用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是说林肯为解放黑奴而补害,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传颂,杀害林肯的反动派也遗臭万年,这也形象的说明“过去”与“今”的连续性。

这两则事例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很好地论证了“过去”与“今”的关系。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6这是一篇驳论文,言辞犀利,结构严谨,条分缕析,有破有立,论证有力

7理解本文确立的颂扬“民族脊梁”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的中心论点。

本文通过对所谓“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谬论的驳斥,义正辞严地批判了当时一些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驳斥了国民党反对政客及其走狗文人之流污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无耻谏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前途的信心,并热烈赞颂,肯定广大中国人民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认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驳论原则,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8分析本文抓住“论敌的逻辑错误”加以辩驳的论辩特征。

作者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指出论敌所犯的逻辑推理上“偷换概念”的错误,(将部分中国人失掉他自信力换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并将“中国人”这一概念分为一小撮反动政客及其走狗文人和广大中国人民两部分,然后进行有破有立的论证。

〈4〉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启示善良的中国人要擦亮眼睛,识破反动派的伪装,从本质上看问题,指出

真正有自信力的是广大支持革命的中国人民。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指出看问题的立场方法。

其中“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等,各有所喻,贴切而形象地显示作者的爱憎情感。

作者还特别警示我们: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难理解,这“地底下”所深埋的正是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来书写的中国人真正的历史,而这历史绝不是那些状元宰相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所能替代的。

 

桥的运动

【作家作品知识】

3茅以升,我国现代著名桥梁专家。

430年代,他曾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文体知识】

1这是一篇说明文。

2从说明的对象分类,本文属于抽象事理说明文(或称事理说明文);从表达的语体分类,本文属于非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本文说明的中心

本文运用辨证唯物观点和物理知识,阐释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其原因,说明桥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形式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2结构层次简析

本文采取“总——分——总”的整体结构。

依据这一结构方式,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即第一自然段,明确提出:

“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

这是全文说明的中心。

第二部分:

既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说明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其原因。

这是文章的主题部分。

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说明桥的重量、重车疾驰、狂风暴雨、冷热变化、地震等外因作用下的运动形式——“变形”。

第二个层次,说明桥的运动是在平衡状态中的运动。

先指出:

“天地间没有固定的东西”,“桥总是在动的平衡状态中的”;然后再从“平衡就是矛盾的统一”的哲学高度说明了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第三部分:

即第五自然段,点明全文的主旨:

“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3写作特点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2定义说明。

如说“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平衡就是矛盾的统一”等。

3举例说明。

如,为了充分说明桥在外因作用下的运动形式,就运用了举例说明方法:

“一座桥不论是在有重车疾驰、狂风猛扑、巨浪急冲或气温骤变的时候,或是在风平浪静、无车无人而只是受本身重量和流水过桥的影响的时候”,都有内部分子的运动。

这样,可以使读者有一个具体可感的了解。

4比喻说明。

如,用“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来比喻说明“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接着用人坐板凳时力的传递,来比喻说明车在桥上驶过时的重量传递;再用凳子上的重力与泥土的抵抗相平衡来比喻说明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的道理。

比喻说明方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解说得通俗易懂。

5引用说明的方法。

如,文章开头引述尾生与女子于桥下约会的故事,说明在一般人看来桥是固定不动的,从而导向本文的说明中心——桥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运动。

又如,文章最后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来总括桥的运动的实质。

前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后者增加了说理信度。

张中丞传后叙

二、文言句式

1.其他则又何说?

(宾语前置)

译:

其他人还说什么呢?

2.此矢所以志也。

(判断句)

译:

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东西。

3.城陷,贼以刃降巡…..又降南霁云。

(使动用法)

降:

使…….降。

译:

城被攻陷,叛贼用刀威胁使张巡投降,又使南霁云投降。

4.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被动句式)

译:

南八,男子汉死就死罢了,不能被不义所屈服。

5.远宽厚而长者。

(判断句)

译:

许远是个宽仁忠厚的长者。

6.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被动句)

译:

于嵩将到州里去告状,被人所杀。

三课文翻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的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

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

李翰对自己写的文章很自负,这篇传记也写得详尽周密。

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它仍有遗漏的地方:

没有为许远立传,有没有为记载雷霆万春事迹的始末。

虽然许远的才能好象不如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来就在张巡之上,可他把指挥守城的权柄交给张巡而自己处在张巡的领导之下,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终和张巡守城而死,建立了功勋,保全了名节。

城池陷落许远被俘,他只是死的时间与张巡有先后的不同罢了。

张,许两家的儿子才智低下,不能理解他们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许远果真怕死,何必坚守阳这狭小的地方,吃他所爱之人的肉,以抗击叛贼而不投降呢?

当他们被围守城时,城外没有一兵一卒的援助,所要效忠的,是国家与皇帝,而叛贼告诉他们唐朝已经灭亡,皇帝已不存在了。

许远看援兵不到,而敌人却越来越多,一定认为敌人的话是真的。

城外没有可等待的援兵却还拼死守城,人吃人也将要吃完,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着日子知道死期已经不远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

哪有查呢感攻陷,他的部下都死了,而惟独自己蒙受耻辱乞求活命的呢?

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

唉!

难道说象许远这样贤明的人却会这样做的事情吗?

发议论的人有说许远与张巡分别坚守阳城的一方,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那这个来诽谤许远。

这有和小孩子的见识没什么两样。

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一定有先得病的地方;用力拉绳子,直到把它拉断,绳子断了一定有个断的地方。

旁边的人看人死,绳断这种情况,就责备先患病的脏腑和绳断的地方,这些人也太不通达事理了。

小人你们喜欢议论别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象这样的啊!

象许远,张巡所取得的成就,如此卓越非凡还不能免遭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巡,许远二人开始守阳时,拿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而放弃城池预先逃跑呢?

假使这个地方不讷讷感守住,即使逃跑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

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陷入困境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伤残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被困的阳城,也一定不能实现。

张巡,许远二人那样贤明他们的考虑是那样的周到,精密他们守住了一座城池,捍卫了整个国家,凭着千百个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一天天增加的百万敌人,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

在那时,弃城而逃,贪图活命的人,不是一两个。

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

不追究议论这些人,却责备张巡,许远二人死守阳。

也可见那些议论诽谤的人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制造夸大事实的邪说帮助叛贼攻击英雄。

我曾在汴,徐二州的节度幕府任职,经常来往于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两位英雄。

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时的事情。

他们说南云向贺兰进明求援兵,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救援。

喜爱南云的勇敢强士,不听他求援兵的话,强迫他留下,并准备了酒食个歌舞,宴请南云入座。

南云慷慨激昂地说:

“我来的时候,阳城内的人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下去!

”于是拔除佩刀斩断自己的一跟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进明看。

在座的人都很吃惊,都感动得为南云流下了眼泪。

南云知道贺兰进明最终也没有给自己派援兵的意思,就骑马离去。

临出城的时候,他抽出箭射佛寺里的佛塔,箭身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的砖头里。

他说:

“我回去打退了敌人之后一定哦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

”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这件事。

阳城陷落的时候,敌人用刀威胁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杀他;敌人又要南云投降,南云没有回答。

南云笑着说:

“我本想要有所作为;您这样说,我岂敢不去死吗?

”也就不屈服而死。

张籍说:

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的时候投靠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于嵩被围的阳城中。

我曾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已有六十多岁了。

因为曾经跟随张巡抗敌的缘故,起初得到了一个临涣县尉的职务。

他喜欢学习,,什么书都看,什么书都读。

我当时年龄好小,粗略知道一些张巡,许远的事,不能了解得很详细。

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般。

他曾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

“为什么你老看这部书?

”于嵩说:

“还没读熟呢。

”张巡说:

“我读书超不过三遍,就一辈子不忘。

”于是就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

于嵩很吃惊,以为张巡碰巧熟悉这一卷,就胡乱的抽其他的书来试他,结果没有一卷不是这样。

于嵩又拿书架上的许多书,试着来问张巡,张巡随着提问背诵起来毫不迟疑。

于嵩跟随张巡很长时间,也没有看见张巡经常读书。

张巡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不曾打过草稿。

刚开始守睢阳时,士卒近万人,城里居住的百姓户数也将近几万,张巡凭着见一次面问过姓名,过后没有不认识的。

张巡发怒的时候,胡须就蓬开。

等到阳陷落,敌人捆绑了张巡等几十个人做在地上,并且将要杀害他们。

张巡站起来转过身,他的部下见张巡起身,有的也起来了有的哭了。

张巡说:

“你们不要怕,死,这是天命啊!

”大家哭得不能抬头看他。

张勋被杀时,脸色不变,像平常那样安详。

许远是一个宽厚的长者,外面如同他的内心一样忠厚;他和张巡同年出生,出生的月,日在张巡之后,称张巡为兄长,死的时候四十九岁。

于嵩在贞年元初年死在毫州,宋轴之间。

有人传说于嵩在毫州和宋州之间有田产,武人抢夺占为己有,于嵩将要到诹里去告状,被人杀害。

于嵩没有儿子。

以上这些都是张籍所说的。

四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

对造谣中伤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和澄清。

第三部分(5,6自然段):

主要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在睢阳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和有关的轶事。

五课文阅读分析

(一)简答题

1.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哪些人的事迹和轶事?

答:

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在睢阳战役中的事迹和轶事。

2.概括张巡,许远,南云的性格特征。

答:

张巡:

博闻强记,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许远:

为国让贤,宽厚谦和。

南云:

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3.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

议论与叙事并重。

4.本文叙事和议论是怎样分工的?

它们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

本文前半部分侧重议论,后半部分侧重叙事。

两个部分有着内在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个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5.本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答:

一是细节描写,二是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互相映衬,三是用反面人物反衬正面人物。

6.解释下列句中带“.”的字,请注意一字多义现象:

益:

2)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张中丞传后叙》)

益:

益处,好处。

就:

1)以为巡死而远就虏……(《张中丞传后叙》)就:

被。

2)如巡,远之所成就……(《张中丞传后叙》)就:

成就。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就:

接近,趋向。

即:

…….即不屈。

(《张中丞传后叙》)即:

就。

(二)段落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垢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亦。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如巡,远之后成就,如此卓卓。

犹不得勉,其他则又何说!

1)这段话主要驳弃了什么论点?

2)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

属什么类型?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据方法?

4)这段话了运用了哪两个比喻?

答:

1.主要驳弃了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于许远的论点。

2.两个。

事实论据

3.类比法。

4.一是“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二是“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1文学知识

1.题解

答:

张中丞传即李翰所写的<张巡传>。

后叙:

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

“叙”通“序”

2.本文为什么叫后叙?

答:

本文是韩愈读了李翰<张巡传>后的感到有所不足,用来补叙张巡等人守卫雎最的英勇事迹和其他轶事,因此名为后叙。

2语言知识

(1)词语解释

1.翰以文章自名。

自名:

自许,自负

2.然尚恨有缺者。

恨:

遗憾

3.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材:

才能。

通知:

理解,通晓。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一、作家作品简介:

柳宗元:

1、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世称“柳柳州”。

2、散文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唐宋八大家”之一。

3、所作山水游记,刻画入微,深于寄托,尤为后世所称颂。

其中以《永州八记》最著名,本文为《永州八记》之首。

4、《柳河东集》。

二、课文翻译:

自从我成为罪人,住在此州,常常感到惊恐不安。

在空闲的时候,就慢慢地走走,随便地转转。

每天和朋友们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溪流尽头。

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和奇异的山石,再远也要去;到了以后就用手拨开草坐下,倒尽壶里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一睡着就做梦,心里想到哪里,梦也就做到哪里;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去;自以为凡是此州中有奇姿异态的山水,都被我欣赏过了,却不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寺西面的亭子上,望见西山,才指点着称道它的奇异。

于是就让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掉荒芜丛生的草木,烧掉茂密的茅草,一直到山的最高处才停下来。

我攀援着登上西山,两脚伸开象簸箕一样坐在地上眺望四周。

眼前几个州的土地,全在自己的坐席之下。

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势,有的山峰高耸,有的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小洞穴。

看上去仅有尺寸的距离,实际却有千里之遥,各种景物聚拢收缩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