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9130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docx

市场2号路道路施工图说明

丽水市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道路工程

施工图说明

第一章概述

一、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一)设计依据

1、丽水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任务委托书;

2、《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3、《丽水市道路专项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

4、《丽水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

5、《丽水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丽发改投资文件)关于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规划路~丽阳路)可研批复;

7、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规划路~丽阳路)工程选址红线图。

8、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丽阳路/规划路)道路工程技术内审会议备忘录。

9、《丽水市发改委关于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丽发改投资(2012)354号);

10、《关于丽水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丽水市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丽阳路~规划路)项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丽环建(2012)110号);

(二)技术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0、《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

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4、其他有关道路和排水的各种国家和部颁发设计规范。

(三)设计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2、满足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提高区块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的交通条件。

3、与周围地块建设相协调原则。

路线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尽量与周围用地相协调,并与场地平整后的现状地面标高协调,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4、解决总体与区块排水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设计以保证区块和道路排水通畅为前提,设计保证安全、经济、合理。

二、设计范围

(一)地域范围

丽水市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道路工程位于岩泉地块范围内;道路用地总面积约9207.275m2。

(二)基地现状条件分析

1、地形地貌

工程位于丽水市岩泉区块,整体地势北高南低,现状地貌基本为农田。

场地最高标高85.70m,最低76.50m,相对高差约9.20m。

2、植被水系

道路建设区域范围内现状基本是农田及施工场地。

3、道路交通

目前该区块管后村居民主要通过一条通村道路与丽阳路相连接。

随着该区块内中驰·香蜜园小区开发建设,居住人口增加,原来村庄道路将无法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和区域排水要求。

(三)设计概况

丽水市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丽阳路~规划路)道路工程位于岩泉地块范围内。

本次计划实施的丽水市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道路工程是连接丽阳路与规划路南北向的通道,为城市次干路。

丽水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09委托我单位对丽水市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丽阳路~规划路)道路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该道路为城市次干道,设计道路全长311.322m,道路红线宽24米,交叉口加宽红线宽度26米。

(四)工程范围

1、桩号0+000~0+311.322范围的道路设计。

2、道路范围内的配套设施包括:

道路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绿化工程。

3、本设计不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同交叉口信号灯、电力线路、路灯、通讯及有线电视线路。

对以上线路仅安排管道位置,丽阳街交叉口给排水管道横穿预埋。

三、主要技术标准

(一)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

30km/h

(二)路面轴载标准:

100KN;

(三)设计年限:

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

(四)排水体制:

雨污分流制;

(五)雨水重现期:

1年。

四、设计工程量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道路

道路长度:

311.322m。

道路红线宽:

桩号0+000.000~桩号0+080.000:

26m=4.5m人行道+17.0m车行道+4.5m人行道;

桩号0+120.000~桩号0+311.322:

24m=4.5m人行道+15m车行道+4.5m人行道

(二)污水污水主管道长:

501m(管径D300)。

(三)雨水雨水主管道长:

530m(管径D400~D1000)。

(四)给水给水主管道长:

312m。

第二章道路设计

一、道路平面

(一)线形和坐标

1、本项目南起丽阳路(设计起点桩号0+000.000),北至规划路(设计终点桩号0+311.322),南北走向,设计路线全长311.322米,设计道路宽度为24~26米。

全线设置二处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500m、R=150m。

2、设计中路线由现状实际地形控制,设计起终点位置为:

设计起点丽阳路(桩号0+000.000):

X=51543.954Y=94943.410

设计终点规划路(桩号0+311.322):

X=51815.904Y=94795.571

(二)工程量

1、本次设计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高压水泥砖。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积5587.70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192.97平方米。

破除原混凝土路面C30厚18厘米面积3233.73平方米。

人行道树池1.2*1.2正方形79个。

(三)交叉口展宽

1、道路左侧展宽2米(桩号0+000.000~0+080.000)段路宽26米,桩号(0+080.000~0+120.000)为渐变段,路宽从26米渐变到24米。

2、具体详见道路平面布置图。

二、道路横断面

(一)道路红线:

1、丽水市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丽阳路~规划路)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布置采用一块板式:

桩号0+000.000~桩号0+080.000:

26m=4.5m人行道+17m车行道+4.5m人行道;

桩号0+120.000~桩号0+311.322:

24m=4.5m人行道+15m车行道+4.5m人行道

桩号0+080.000~0+120.000为渐变段

2、详见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二)路拱型式和路拱坡度

本工程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因此行车道路拱采用改进二次抛

物线型平均横坡1.5%,人行道路拱采用直线型横坡1.5%。

(三)道路侧石

车行道和人行道交界处:

设C30混凝土侧石,侧石外露15cm,交叉口侧石成弧形(弧形半径同缘石半径),长度可减为50cm。

(四)路肩

道路红线外应留足宽为0.5m的路肩,路肩用土填筑压(夯)实。

路肩顶面与人行道同高。

三、道路纵断面

(一)设计原则

1、道路起点、终点同丽阳路、规划路现状道路接顺。

2、考虑道路最小纵坡0.3%的要求,同时使得道路竖曲线更为顺畅,最大调整范围不大于10厘米。

3、满足道路排水最小纵坡0.3%要求以及交叉口范围极限最大纵坡不得超过3%的要求。

4、在满足控制点的基础上,结合规范,同时考虑填挖方尽可能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拉坡。

(二)高程和拉坡

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为前提,即最小纵坡不小于0.3%,交叉口路段最大纵坡不大于3%。

1、道路纵坡设计各控制点设计标高(黄海高程)为:

设计起点丽阳路(桩号0+000.000):

H=76.424

变坡点(桩号0+180.000):

H=80.924

设计终点规划路(桩号1+032.285):

H=85.986

2、道路纵坡共设2个坡段,设置竖曲线1处。

最大坡度3.855%,坡长131.322米;最小坡度2.500%,坡长180.000米。

竖曲线半径为:

R=6000m(桩号0+180.000)。

3、纵断面详见纵断面图。

四、路面结构

(一)车行道路面结构:

自下而上是30cm厚级配碎石垫层+3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6cm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二)人行道材料和结构设计

人行道铺装材料的选择,应体现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本次设计精心考虑,决定采取两种方案:

人行道结构自下而上是:

15cm厚级配砂砾石+20cm厚C20砼基层+3cm厚C30彩色透水混凝土面层。

(三)侧、平石

侧平石均采用C30混凝土材料,人行道侧石规格为15×35×100cm,外露高度15cm,树池侧石(青石)规格为10×10×64、10×10×84cm,平石规格为30×10×50cm。

(四)道路以外衔接部分路面结构:

自下而上是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18cm厚4.5Mpa混凝土。

(五)路面结构的各层主要材料质量控制如下:

5.1.沥青混凝土路面

(1)沥青

沥青采用道路石油A级沥青,沥青标号选用AH-70,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2.1-2中的各项要求。

(2)粗集料

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干燥、表面粗燥、无风化,上面层宜选用符合要求的玄武岩,下面层宜选用符合要求的石灰岩。

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的规定;粒径规格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的规定。

(3)细集料

细集料应坚硬、耐磨、洁净、干燥、无风化,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宜选用与沥青粘附性好的天然砂和机制砂,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表4.9.3、表4.9.4的规定。

(4)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要求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的规定。

(5)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级配及质量控制

车行道:

上面层采用AC-13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13.2mm,下面层采用AC-20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其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19mm;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2-1、表5.3.2-2的规定。

(6)沥青封层

沥青封层采用乳化沥青PC-2型,用量1.0kg/m2左右,石料采用机制石屑,粒径3~5mm,用量宜0.005~0.008m3/m2。

(7)粘层

粘层采用乳化沥青PC-3型,用量0.3~0.6L/㎡。

(8)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3-1的规定。

5.2.水泥混凝土路面

(1)水泥

水泥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抗压强度42.5MPa(28天),抗折强度6.5MPa(28天),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1.2中的各项要求。

(2)粗集料

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Ⅲ级。

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3.1的规定;粒径规格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3.2的规定。

(3)细集料

细集料应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和机制砂或混合砂,细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

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4.1的规定。

(4)水

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

(5)外加剂

外加剂产品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6.1的规定。

(6)钢筋

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7)接缝材料

胀缝材料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胀缝板。

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9.1的规定。

填缝材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强、耐老化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

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9.2-1的规定。

(8)水泥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水的技术指标同水泥混凝土路面。

5.3.水泥稳定基层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基层,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水泥。

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1.2中的各项要求。

(2)粗集料

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

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3.1的规定;粒径规格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3.2的规定。

(3)细集料

细集料应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和机制砂或混合砂,细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

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4.1的规定。

(4)水

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

5.4.垫层

垫层应根据结构层厚度h确定最大粒径,一般最大粒径应在(1/3~2/3)h之间,以保证集料骨架的形成,提高结构层的稳定性。

五、路基

(一)该项目未进行地质详细勘探。

(二)路基设计:

1、路基必须处于干燥或者中湿状态。

2、路基土中不得含有耕植土、草根、建筑垃圾、腐植物等;

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水位。

4、道路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要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在场地上如遇沟、渠、水塘须将水抽干,清除淤泥,疏排30cm块石,然后用统砂石分层(每层不≥30cm)碾压密实回填至设计路基高;

5、道路纵向地形坡度较大时,为保证填料和地基结合紧密,防止滑移,利于填方稳定,处理如下:

a、地面横坡缓于1:

5,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b、地面横坡1:

5~1:

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0米,并设置2%~4%的倒坡。

6、地基表层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碾压密实,一般土质如素填土等压实度(重型压实标准)>90%,如进入路床范围,按照路床压实标准。

7、路基压实度控制(重型压实标准):

填挖类型

深度范围(cm)

压实度(%)

填方

0~80

≥93

80~150

≥90

>150

≥90

挖方

0~30

≥93

8、道路边坡设计:

路堤边坡:

路堤边坡≤8.0米时,其边坡坡率采用1:

1.5;

路堑边坡:

路堑边坡≤8.0米时坡坡率为1:

1.5;

9、路基填料

填方路基采用用宕渣,宕渣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分层(每层不≥30cm)碾压密实回填至设计路基高。

10、路基施工排水

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当有积水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2%-4%的排水横坡,需要时,还应设纵向排水沟,引导雨水排出。

11、混合车道、人行道路基顶面的回弹模量E0≥30MPa。

六、交叉口

1、本工程未包含交叉口设计部分。

七、无障碍设计

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城市公用设施和城市道路要求实施无障碍设计。

本次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进行无障碍设计,本工程主要在人行道设置导向块材,停步块材,在人行过马路处设置三面坡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

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范围内,并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盲道: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设计宽度为0.4米,道路侧石边线至盲道中心线间距2.1米。

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25~0.50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人行道成弧线型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八、道路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结合施工规范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和说明,对不明确的应及时提出,告知设计人员。

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承诺、设计图纸和说明、施工规范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并就环境保护提出措施。

3、确定主要材料采购地,提前做好各种材料的相关试验,提前做好必要的配合比试验。

4、对拟使用的测绘仪器进行校验,以确保测绘成果的正确性;根据取得的测绘基准桩资料,做好施工用的临时基准桩,临时基准点分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也可以两点合一。

5、临时基准点和原有基准点应复测闭合,平面控制点闭合差:

主次干路为5cm,支路为7.5cm。

6、临时高程基准点间的距离应以测高不加转点为原则,同时不大于200m。

(二)放样

1、根据设计提供的资料,布设转折点砼桩和交叉口砼桩,恢复道路中心桩,桩距在直线段以15~20m为宜,曲线段以10m为宜,平、竖曲线起、中、止点和地形变化点必须加桩,量距允许误差:

小于200m为1/5000,200~500m为1/万,大于500m为1/2万。

根据平面桩位,测定现状地面高程,计算出填挖高,并标在桩上。

根据施工进度布设必须的样位,如布设道路边线和交叉口缘石位置桩。

每次放样后,应进行复核,其误差应小于有关规定。

2、对与本设计相关数据(与本道路中线交点高程和道路宽度、与本道路给水及污雨水接驳口的管道高程等)进行复测。

(三)路基施工排水

1、在雨季施工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机具和劳力,组织快速施工。

2、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2%-4%的排水横坡,需要时,还应设纵向排水沟,引导雨水排出。

对当日不能填筑的土,应大堆存放,以防雨水浸泡。

(四)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前应先清除填土范围内的耕植土、草根等杂物,整平压实后,方可填土。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土中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质。

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

(五)路基压实

1、路基压实应用压路机,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及轮迹重叠的原则,路基压实应分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压实机械功能确定,当为15t静力压路机时,松铺厚应小于23cm,当为12t振动压路机时,松铺厚应小于18cm,填料为砂类土时,压实遍数宜4~6遍,当为粘性土时,6~8遍。

为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应严格控制压实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

2、路基压实度测试结果不得大于100%,当出现大于100%的结果时,应视为填筑用土和试样土不同,应重新取样试验。

3、施工时若出现软弱地基或土基压实度、弯沉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对土基进行加固处理,并与设计单位及时联系;

(六)垫层

1、用于垫层的砂砾石应洁净无杂质,扁平颗粒含量不超过20%,粒料级配范围为:

筛孔尺寸(mm)

53

37.5

9.5

4.75

0.6

0.075

通过径量百分率(%)

100

80~100

40~100

25~85

8~25

0~15

 

摊铺均匀,厚度一致。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实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

2、铺料,首先确定松铺系数,按经验值取人工松铺为1.45~1.50,平地机摊铺时为1.30~1.35。

3、拌合,边拌边洒水,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5%~9%。

4、摊平,建议采用平地机摊平并按路拱横坡整形。

5、碾压,先轻后重,每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20cm。

(七)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材料

碎石:

集料应洁净无杂质,有机质量不得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颗粒的组成范围为:

筛孔尺寸(mm)

37.5

26.5

19

9.4

4.75

2.36

1.18

0.6

0.075

通过径量百分率(%)

90~100

66~100

54~100

39~100

28~84

20~70

14~57

8~47

0~30

集料的压碎值为:

主干路和次干路不大于30%

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和受潮变质水泥。

2、施工

施工前必须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在摊铺后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要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制的混合料填补。

混合料摊铺不宜中断,若因故中断2小时以上,应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处理。

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并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

3、水泥稳定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4、水泥稳定结构层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

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八)沥青砼面层

1、应提早选定材料,做好配合比试验。

2、沥青砼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并应配置自动记录设备,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

3、混合料装车时,应防止粗细集料离析。

4、混合料摊铺时的混合料温度必须满足要求。

5、混合料摊铺后,一般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当出现横断面不符要求、构造物边和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明显不平整、混合料明显离析等情况时,可用人工做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6、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并应达到最佳的碾压结果。

(2)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缓慢、均匀的速度碾压。

碾压速度应按碾压阶段和压路机类型确定,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钢筒式压路机

1.5~2

3

2.5~3.5

5

2.5~3.5

5

轮胎压路机

/

/

3.4~4.5

8

4~6

8

振动压路机

1.5~2

(静压)

5

(静压)

4~5

(振动)

5

(振动)

2~3

(静压)

5

(静压)

(3)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方向,碾压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

(4)复压应紧接初压后进行,可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也可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