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发展条件.docx
《工业化的发展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的发展条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化的发展条件
工业化的发展条件
欧美主要国家在十九世纪上半期至十九世纪下半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实现了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增长。
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进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探索,扩展了人们物质和文化交流。
工业化的过程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种经济增长的转变是从18世纪的欧洲开始的,毫无疑问,当时在海外贸易、产业组织以及劳动力的专业化等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
许多人都意料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一国的经济力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因此了解其工业化的起因对我们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农业社会中,地主掌握绝大多数土地,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调动农民积极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封建社会的这种制度的可行性在后来越来越受到质疑。
我们不能说这种制度本身出现了什么变化。
而只能从现实环境的变化来考察。
前工业化社会中有些地方虽然不再把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农业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工业活动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农产品的加工过程。
因此农业革命在工业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讨论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必然要先分析它出现的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
农业社会中的情况,我想从人口方面来阐述农业中工业化过程的动因。
结合达尔文进化论的一般原理。
人类在不断的生存斗争中面临着于生物界同样的问题,一是要被动的适应环境,物种数量受环境的制约,达到生态平衡。
而人口也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存在着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压力。
人口压力下会使人口通过生理和社会的相应调整而减少。
二是通过自身的变异,来实现物种的猛增。
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创造新的技术和生存方式来实现生存能力的提高。
生产过程是重复劳动的过程。
劳动是重复性、是低级的人类活动、体现人的自然本性。
真正的人类活动不是重复使用自己的能力,而是创造性的,发展性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甚至人类本有的能力, 劳动的重复性决定了它必然能被机器代替。
“习惯是自然的劳动”。
人类从事生产是为了有一天能摆脱旧的生产和从事新的生产。
下面便以上述理论来描述出现在封建社会末期的这一情景。
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食品,主要是面包和谷类,因此人们生活极易受到粮食价格的影响。
谷物价格波动幅度大,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会引起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反之则下降。
在1650-1750年的英国经济衰退时期,土地所有者的情况开始恶化。
许多土地所有者被迫自己经营农场或者采用半分租佃制。
这与农产品价格变化有密切关系。
对于不同的农场而言,其生产能力也是不同的,小农场的生产效率要比大农场低得多。
在1685年的不伦瑞克,一个“正常”的家通常所拥有的47英亩可耕地。
这意味着每个成年男性劳动力耕作英亩。
而在一些小农场上,一个劳动力只能耕作7英亩。
他能对单个劳动力没有充分的利用。
而且平均亩产量也不相同。
在既定的土地和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假定人们只生产粮食。
社会总的粮食产量是一定的。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要求得到一定的地租。
地租的多少反映了地主和农民之间力量的对比。
一般情况下,可以假定,同等肥沃的土地所要求的地租是一定的,任何个别提高地租的现象都会导致农民转向租种其他地主的土地。
但是随着人口的相对增长,平均每个人所能耕种的土地便会减少,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农民难以解决温饱。
人们会选择适合的职业来养活自己。
如果人口的增长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长,就会产生人口压力。
同时,地主不愿把土地过于分散的租出,这会增加交易费用,而且小块土地不能维持农民正常的生活,耕种土地是不合算的。
这种局面便会引发农民起义,农民要求全社会进一步降低租税来维持其正常生活。
农民起义的成败都会使统治者作出相同的决定。
这是一种过激的方法来使人口下降。
这就是第一种方式来使人口保持一种平衡。
而人类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采取二种方式来实现资源相对于人口的剩余。
生产资源总是从低产出的停滞部门向相对高产业迅速增长部门的转移。
英国的圈地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后果,它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者。
同时土地所有权和私有权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农场规模扩大。
圈地运动的原因农业需要改革实现经营土地有利可图,地主阶级在相同的收益下,乐于把土地租给少数资本家或者自己经营。
但并不是任何粮食价格波动都会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必须在一个长期内大量农民由于租种土地的收益不如从事手工劳动。
这些工人与手工工场或者后来的工厂中的工人仍有很大的差异。
他们大多数住在乡间,从农业中得到一部分生活资料。
对他们而言,工业往往只是一种副业。
许多国家都出现农民被强制手段赶出土地。
但其实是土地已容不下这么多的人。
其进行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土地上的投资和专业化经营。
手工工场
的高度发展,把生产分成许多细微简单的操作工序,使每个工序都有可能将来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也培养了工人的熟练技术,为发明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新式农业技术的产生部分地直接来源于新兴的技术文明,部分地是对由这个文明本身所创造的经济需求或潜在需求的条件反应。
但在城市制造商开始将机械力应用于任何一种规模较大的生产活动之前,有些新技术已经被开发出来,然而与其它产业相比,农业上技术变化的推广却显得更为缓慢。
而且其潜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我们不否认地主通过与佃农签订租契的形式来推广使用新农业技术和机械,暂时不考虑两者对新事物的不信任情况。
但是先进的技术只有在商业化的经营中才回收益,而农民自给自足的现状表明这是行不通的。
工业化中农业可看作工业生产中一类专业化的生产企业。
城市手工业技术成就或者动力驱动的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打破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平衡。
越来越多的农村手工业被挤垮。
新的产业并不全都创造新的需求,工业化生产使单个人从事专业化劳动,但却能拥有多样化的商品。
城市中的行会制度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对产品数额、质量、劳动者人数等方面的严格规定和进行监督。
极大的限制了生产的自由。
行会制度下的工商业无疑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附庸。
讨论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必然要排除后期工业化国家。
这只是工业化的扩散作用引起的。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确立是一个前提条件。
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很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意大利、中国等。
但却长时间内这种制度没有确立起来。
我们可以排除几个原因:
文艺复兴、种族差别。
此外也可以排除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
因为同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处于同样的条件下。
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如何的特殊性呢?
我们可以在这些国家有别与其他国的的政策上了寻找原因。
英国、法国均实行重商主义。
其推行重商主义的原因在于财政危机。
这样封建势力就相对薄弱。
强大的封建势力具有显着的割据和分散性。
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十五世纪末,随着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国际上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转移。
位于新航路上的英法等国处于有利地位,而这样的国家本来并不富裕。
重商主义的实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各国均具有自己独特的手工业。
正如亚当•斯密所认为的贸易对双方都有利。
由于殖民掠夺使欧洲充斥着大量的黄金,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同时黄金增多引起了“价格革命”,引起了物价上涨,同时劳动力价格上涨高于物价上涨。
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形成。
因为这些促进了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化和对外贸易的扩大。
手工工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技术熟练工人相对减少,这对于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形成了障碍。
新的用以节约劳动力的机器的发明势在必行。
任何一种产业起初都是吸引劳动力的进入,后来便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其使用。
这是由产业的生产力极限和人们生产能力的提高决定的。
从事手工工场劳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现有的技术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不适用性。
因而有技术改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新的生产方法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得到应用。
只有当它的优势弥补发明和推广所花费的成本。
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开始于纺织工业。
这有其特殊的优点。
纺织工业中各种技术和发明连锁性出现。
这只能归结于这种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本身。
综上所述,工业化过程中有许多限制条件,手工工场在本国行会制度下只能在农村寻找发展,在国外找到市场。
这种生产本身打破其限制,这必然要求交通、政治、土地和资本为其提供便利。
工业化本身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在中国手工工场是难以形成规模的,封建礼教中男耕女织和女人不允许出户的观念本来就是对自给自足经济的服从。
而在发达的江南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水稻生产难以实现规模经营,手工业中的轻工业,而更广大的地区使交通不便,市场难以形成。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中出现料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斯拉夫的所有制形态。
这些形态是同时并存的以奴隶制和农奴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们同样可以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
中国被马克思列为具有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并列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可归纳一、所有制形式“表现为公有制”,“决不存在土地的私有制”;二、剥削和统治的形式是“普遍奴隶制”,处于共同体内的个人实质上“是作为公社统一体的体现者的那个人的财产,即奴隶”;三、由于其所采取的普遍奴隶制的形式,因而对原始共同体“所能作的改变最少”,“必然保持得最顽强也最持久”。
这样私有产权是很弱的,进行生产改革的个人利益驱动作用是非常弱的。
因此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出现英国由个人发起工业化过程,而只能由政府发起。
这样无疑是非常漫长的。
参考书目:
剑桥欧洲经济史
马恩选集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