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docx
《第七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推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手表。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初备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教师板书)师: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
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
(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
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
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
为什么?
(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
B、分针指着4是几分?
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
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
(60分)为什么?
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1时)
2、认识时。
钟面演示:
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得出结论:
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认识:
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
25)
(2)看钟面写时间。
(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
“3:
05”)。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五、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认识时间2----用数学
教学内容
课本p92例3及练习二十三4-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
重难点
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判断时间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手表。
课时
教学过程
初备
复备
一、复习旧知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
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是()小时。
()分=()时。
3、填一填
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1)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2)汇报,集体订正。
二、引出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
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出示例3,主题图
1)7:
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明明说:
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
小伙伴说:
10:
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
00----明明说:
做完作业啦!
提问:
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
(7:
459:
1510:
50)
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验证答案。
4)小结:
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2、按要求解答。
小红周六的作息表:
1:
40—2:
10看书2:
10—2:
50做数学作业2:
50—3:
30做语文作业
3:
30—5:
00锻炼5:
00—6:
10看电视
1)2:
3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2)4:
0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3)5:
2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4)小红做什么的时间最长?
做什么的时间最短?
四、总结与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认识时间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94——95页、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地读写钟面时间,进一步明确“1时=60分”;
2、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教学
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迅速的读时间;
引导学生正确地在钟面上拨时间,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手表。
课时
教学过程
初备
复备
一、激趣导入
师:
通过两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给大家设了5个关卡,有信心过关吗?
二、闯关游戏
1、第一关:
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
2、第二关:
画出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15分就是一刻。
3、第三关:
根据时针判断时刻。
4、第四关:
简单的时间计算,写出相应的时间。
5、第五关:
把时间与相应的活动连起来。
练习生活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课堂小结
关于时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四、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7、8、9、10、11,逐题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教案反思: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认识整时。
知道认识整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5分5分的认识时间探讨1小时=60分。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
例如:
利用第二节上课的时间9:
30引入,拓展应用中利用小朋友作息时间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估计时间的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认识时间的兴趣。
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生的生成进行讨论、分析、探究。
在教学时运用实物钟、钟面模型、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
例如在教学5分5分的认识时间时,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
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
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