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8657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docx

新课标版地理高三总复习课件作业16高考调研一轮总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十六)

一、选择题

(2018·潍坊一模)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

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

右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塞罕坝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但因其海拔在1010~1940米,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适合种植的为耐寒的针叶林,故A项错误,C项正确。

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自然植被,B项排除。

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自然植被,D项错误。

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不利于植被生长,故A项正确。

南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项错误。

昼夜温差大是植被生长的有利条件,C项错误。

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项错误。

(2018·皖南八校三联)读“某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3、4题。

3.等温线与当地等高线的契合程度是指两者的平行程度,平行程度越高则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对于闭合等温线L2而言,L1与当地等高线契合程度较低。

对图中L1契合度较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冬季风B.太阳辐射

C.海陆位置D.地形

4.相对于a、b、c山体的南坡而言,d山体的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

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d山体(  )

A.纬度更低B.距离海洋更近

C.光照更充足D.受夏季风影响更显著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读图,结合图例,L1为1月份平均气温等值线,1月份为冬季,冬季风对图示西北地区影响大,降温剧烈,而背风地带降温幅度小,所以导致气温与等高线分布的契合度低。

1月份,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昼长短,太阳辐射影响气温分布,导致契合度的季节差异。

由于该地深居内陆,不论什么季节,海陆位置因素影响都不大。

地形因素是影响气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4座山体的纬度差异不大,不会导致垂直自然带差异,各山体距离海洋距离相差不大,光照对于垂直变化影响不大,A、B、C三项错误。

而d山体靠近黄河谷地,受夏季风的影响显著,降水较多,且基带海拔较低,所以自然带谱更丰富,D项正确。

(2018·海淀一模)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

读表,回答5、6题。

甲山(海拔7782m)

乙山(海拔7435m)

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

基带气

象要素

海拔(m)

1100

2920

1229

1848

年均温(℃)

16.1

7.9

7.4

2.8

年降水量(mm)

2276.6

512.1

96.1

519.2

雪线高度(m)

4750

5000

4350

3980

5.据表中资料推断(  )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6.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②山体海拔高度

③水汽来源方向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所以B项正确。

第6题,图示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水汽来源方向,所以C项正确。

(2018·枣庄二模)阿尔金山冰川主要分布在4900~5700m范围内,1973~2015年冰川总面积退缩了58.78km2。

下图反映阿尔金山1973~2015年不同坡向上冰川退缩率(冰川退缩面积占原冰川面积的百分比)以及1973年冰川面积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关于1973~2015年阿尔金山不同坡向冰川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南坡冰川退缩率最大

B.东坡冰川面积始终大于西坡

C.北坡冰川原有面积最小

D.西坡冰川退缩面积最大

8.1973~2015年,阿尔金山阳坡比阴坡冰川退缩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阳坡(  )

A.降水增加显著B.海拔更高

C.太阳辐射更强D.冰川面积小

9.阿尔金山冰川消退在短期内可(  )

A.造成阿尔金山雪线下降

B.减缓塔里木盆地东南边缘地区的干旱状况

C.减少柴达木盆地可用水量

D.造成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恶化

答案 7.B 8.C 9.B

解析 第7题,读图分析可知,南坡冰川退缩率并不是最大,A项错误;东坡冰川原来的面积大于西坡,而且东坡的退化率小于西坡,因此东坡冰川面积始终大于西坡,B项正确;北坡冰川原有面积最大,C项错误;西坡冰川退缩率较大,但是原有的冰川面积不是最大,因此冰川退缩面积最大,D项错误。

第8题,根据阿尔金山的地理位置和走向可知,南坡为阳坡,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温度较北坡高,冰川融化速度快,故南坡的冰川退缩率比北坡大。

第9题,阿尔金山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增加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水资源,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可用水资源量可能会增加,其干旱程度会减轻,C项错误,B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剧冰川融化,造成阿尔金山雪线上升,A项错误;冰川融化在短期内水资源量可能会增加,不会造成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恶化,D项错误。

(2018·安庆二模)有学者据我国古代《管子·地员篇》里描述,按照现代华北地区的海拔,顺次绘制出树木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枢榆植被类型为(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11.不同高度树种不同,主要是由于(  )

A.光照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

C.热量的差异D.土壤的差异

答案 10.B 11.C

解析 第10题,由“按照现代华北地区”,图示枢榆位于海拔500米以下(为基带)等信息,结合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可判断枢榆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第11题,图示不同高度树种不同,而不同高度热量必然有差异,同时影响树种类型最主要的因素是热量,故C项正确。

光照对植被种类影响不大;土壤影响树木生长速度,对树种影响不大。

降水对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森林、荒漠或草原这类大的景观上。

森林对水分要求较多,图示均为森林,说明降水均能满足森林需要。

二、非选择题

12.(2018·泰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 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序号

海拔范围(m)

面积(km2)

1

<100

51407.8

2

100~300

53971.5

3

300~500

74440.0

4

500~700

8641.8

5

700~900

7338.5

6

900~1100

12217.8

7

1100~1300

1572.8

8

1300~1500

1138.8

9

>1500

1097.3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湖南省1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500米(或6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500米(或6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500米(或6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300~500米。

依据:

表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米,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

(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

(4)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物种丰富度高;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解析 第

(1)题,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要从整体变化趋势、最大值两方面描述。

规律是呈单峰曲线变化,或随海拔高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

(2)题,表中数值海拔高度间隔相同,但坡地面积不一样,坡地面积越大平均坡度越小。

第(3)题,依据材料一,物种丰富度高低主要从生长环境(热量、降水、光照等)、生存空间的大小(坡地面积)等角度去分析。

第(4)题,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是气温、降水、光照、热量的差异等角度去分析。

13.(2018·烟台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

“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

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注: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分布。

(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附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

(2)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

(3)差异:

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

主要原因:

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4)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人为破坏较少等。

解析 第

(1)题,由材料中“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地区,因此可判断其形成需要较低的气温,橘色藻附着于表面干净的原生岩石上,丰富的矿物为藻类生长提供养分,同时藻类植物的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

(2)题,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西南地区以亚热带气候为主,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同时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可满足橘色藻及红石滩形成的条件。

第(3)题,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条件主要是水热以及组合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第(4)题,结合图中郁闭植被分布区,位于流石滩下方,海拔4000米左右。

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

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将上方流石移至郁闭植被分布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

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等。

(2018·太原二模)某高山苔原带海拔2140~2220米处,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入侵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

图1示意该山苔原带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的草本入侵程度,图2示意不同土壤颗粒含量随草本入侵程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山地山麓的自然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D.苔藓、地衣

15.草本植物入侵面积较大的区域位于(  )

A.较低海拔处的陡坡B.较高海拔处的陡坡

C.较低海拔处的缓坡D.较高海拔处的缓坡

16.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土壤(  )

A.孔隙增大,水分增加B.孔隙减小,水分减少

C.孔隙减小,水分增加D.孔隙增大,水分减少

答案 14.A 15.A 16.C

解析 第14题,根据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由于高山苔原带海拔2140~2220米处,所以山麓自然植被不可能是苔藓、地衣。

如果山麓的自然植被是热带季雨林,那么苔原带的海拔应更高。

如果山麓的自然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那么苔原带的要远低于2140~2220米,所以A项正确。

第15题,图1示意为该山苔原带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的草本入侵程度,图2示意不同土壤颗粒含量随草本入侵程度的变化,草本植物入侵面积较大的区域位于较低海拔处的陡坡。

第16题,图2示意不同土壤颗粒含量随草本入侵程度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土壤孔隙减小,水分增加,所以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