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85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习题答案沈文爱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沈文爱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

2015-04-10

2015-5-7更新

第三章习题

3-1

(自定截面尺寸,过程与结果正确即可)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RB400

设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单排钢筋,则

查表3-1,

查表3-2,采用HRB400级钢筋,

(2)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不超筋)

实配钢筋,查附表B-2,实配425,As=1964mm2。

(3)验算最小配筋率

3-2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RB335

取单位板宽计算,板厚取100mm,则截面尺寸为1000mm*100mm,则

查表3-1,

查表3-2,

(2)内力计算

(3)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不超筋)

实配钢筋,查附表B-2

(2),实配8@200,As=251mm2。

(4)验算最小配筋率

3-4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RB400

截面尺寸为250mm*650mm,双排钢筋,则

查表3-1,

查表3-2,采用HRB400级钢筋,

(2)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超筋)

改变截面尺寸或者选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选用C30混凝土,重新计算。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30,钢筋:

HRB400

截面尺寸为250mm*650mm,双排钢筋,则

查表3-1,

查表3-2,采用HRB400级钢筋,

(2)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不超筋)

实配钢筋,查附表B-2,实配625,As=2945mm2。

(3)验算最小与最大配筋率

3-5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RB335

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双排钢筋,则

查表3-1,

查表3-2,

(2)验算最小与最大配筋率

实配620,As=1884mm2

(3)求极限承载力

改用RRB500级钢筋,重新设计计算,

(4)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结论:

单筋矩形截面不满足承载力要求,按双筋矩形截面进行重新设计计算。

设受压区实配220,

1)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承担的弯矩,

(不超筋)

实配钢筋,查附表B-2,底部钢筋实配620,As=1884mm2。

顶部钢筋实配220,

3-6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RB335

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单排钢筋,则

查表3-1,

查表3-2,

(2)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承担的弯矩,

(不超筋)

实配钢筋,查附表B-2,实配422,As=1520mm2。

3-7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30,钢筋:

HRB335

截面尺寸为250mm*450mm,双排钢筋,则

查表3-1,

查表3-2,

(2)承载力计算

(满足要求)

则极限承载力为:

3-9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30,钢筋:

HRB400

截面尺寸:

设为双排钢筋:

查表3-1,

查表3-2,

(2)判别类型

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3)用系数法计算配筋

(不超筋)

实配钢筋,查附表B-2,实配622,As=2281mm2。

(4)验算最小与最大配筋率

3-10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RB335

截面尺寸:

单排钢筋:

As=1256mm2

查表3-1,

查表3-2,

(2)判别类型

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故按截面宽度为的矩形截面进行计算。

(3)求极限弯矩设计值

该截面满足承载力要求。

第四章习题

4-2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PB300

截面尺寸:

单排钢筋:

(2)求支座剪力设计值

显然,集中荷载作用为主。

附:

剪力图的计算

(3)校核截面尺寸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4)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箍

剪跨比:

需要进行配箍计算。

(5)配箍计算

采用双肢8箍筋,n=2,Asv1=50.3mm2,

则实配箍筋为:

8@200,满足规范构造要求。

(6)验算最小配箍率

满足要求。

(配箍图手绘)

4-4

(2)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0,钢筋:

HPB300

截面尺寸:

单排钢筋:

(2)验算最小配箍率

满足要求。

(3)求Vu,max

(4)求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u

根据受力图,知仅受均布荷载作用,则

(5)计算均布荷载设计值

第五章习题

5-1

解:

(1)裂缝截面处钢筋的应力

(2)计算有效配筋率

(3)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变不均匀系数

(4)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5)计算最大裂缝宽度

满足要求。

5-2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25,钢筋:

HPB300

截面尺寸:

单排钢筋:

As=941mm2

(2)求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弯矩值

(3)裂缝截面处钢筋的应力

(4)计算有效配筋率

(5)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变不均匀系数

(6)求短期刚度Bs

矩形截面,

(7)求长期刚度B

(8)求最大挠度

满足要求。

第六章习题

6-9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30,钢筋:

HRB400

截面尺寸:

(2)计算柱的设计弯矩M

所以需要考虑二阶效应。

(3)计算初始偏心距

(4)判别大小偏心

属于大偏心

(5)配筋计算

每边实配218,As=As’=509mm2。

(6)验算最小配筋率

验算最小单边配筋率:

验算总配筋率:

6-10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30,钢筋:

HRB400

截面尺寸:

(2)计算柱的设计弯矩M

所以需要考虑二阶效应。

(3)计算初始偏心距

(4)判别大小偏心

属于小偏心

(5)配筋计算

可按最小配筋率配筋。

每边实配418,As=As’=1017mm2。

第七章习题

7-2

解:

(1)确定计算参数

混凝土:

C30,钢筋:

HRB400

截面尺寸:

(2)判别大小偏心受拉

属于大偏心受拉构件。

(3)计算受压区钢筋截面面积

按照构造配筋。

选用

10@200,

(4)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选用

10@140,

(5)验算最小配筋率

第八章习题

8-3

解:

混凝土:

C20,钢筋:

HPB300

(1)初拟基础底面尺寸

取a=2m,b=3m

(2)验算地基承载力(设弯矩作用在长边)

(3)确定基础高度及验算受冲切承载力

选用锥形基础,初步选定基础的高度为

基础保护层厚度取35mm,则有效高度为:

验算受冲切承载力:

冲切破坏椎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为(短边):

由于

冲切力为抗冲切承载力验算不需要计算基础及覆土自重G。

查表2-3(P53),荷载分项系数按照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

或:

受冲切承载力为

(4)抗弯配筋计算独立基础抗弯配筋的计算需要考虑基础及覆土的自重。

配筋计算取荷载的设计值

I-I截面的基底反力设计值

由于是单向偏心作用,所以

配筋计算:

实配

16@130(X向),

14@200(Y向),

(绘图,略)

第九章习题

9-3

解:

B1板

(1)跨中正弯矩

a.g+q/2工况,三边固支一边简支

查表D-3,384页,可得

则,线性插值如下

取混凝土的泊松比为1/6,则

在g+q/2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为:

b.q/2工况,四边简支

短边与长边之比如下:

查表D-3,382页,可得

则,线性插值如下

取混凝土的泊松比为1/6,则

在g+q/2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为:

则在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情况下(棋盘布置),B1板的跨中弯矩为:

(2)支座负弯矩

按照全部楼盖满布的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方式,则B1区格板的边界条件是三边固支一边简支。

查表D-3,384页,可得

短边与长边之比如下:

则,线性插值如下

B1区格板的负弯矩为:

B2区格板与B1计算过程相同,略。

2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