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846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docx

公司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 

1.1为更好的整合与规范使用公司内外部资源,提升工作输出效率及质量。

1.2搭建开放性、激励性企业创新平台,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1.3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2.原则 

2.1坚持按成果分配的原则,向主要效益因素倾斜、向重要贡献人员倾斜。

2.2以检验最终效果、成果为依据的原则。

公司追求在市场上获得的利润,产品开发追求在市场上增加的销售额。

2.3直观量化的原则。

激励额计算基础数据为利润额。

3.适用范围 

3.1本办法适用于经公司正式审批立项的所有项目,包括如下类型:

 

3.1.1新品研发类项目:

公司为开发新的产品而设立的项目。

3.1.2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类项目:

公司在生产或基础建设方面为对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检验技术、设备效率或功能等提升而设立的项目。

3.1.3管理改善类项目:

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为对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等管理类的因素进行提升而设立的项目。

3.1.4业务改善类项目:

公司为在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等支持业务发展方面提升而设立的项目。

4.术语 

4.1项目: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

4.2项目发起人:

提出并推动项目立项的组织或人员,项目发起人在项目立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负责提名项目经理人选。

4.3项目立项:

由项目发起人针对拟开展的项目,组织进行一系列论证、评估后,确定项目具备实施条件的过程。

4.4项目经理:

经公司授权主持新产品市场及工艺开发、试制及研发能力建设项目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改善项目或其他管理类的改善项目的责任人,负责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监控、收尾及总结等相关工作,对产品或其他项目成果的全生命周期负责。

 

4.5项目管理委员会:

由公司总经理指定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委员会,通常由公司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通过项目评估会议上决议通过的项目给予立项,分配项目编码等管理资源;

4.6产品开发实现利润额:

指产品开发试制完成后所生产出的合格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后所实现的纯利润额。

 

5.项目组织架构及项目管理流程图

5.1项目组织架构公司总经理

……

项目经理2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经理1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成员

执行秘书处

项目管理委员会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

项目组2

项目组1

5.2项目管理流程图

监控

立项

总结

收尾

实施

规划

启动

6.项目流程管理规定

6.1立项:

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评

估,确立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6.1.1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

根据项目类型不同,需要收集的信息须至少包括如下范围:

项目类型

资料范围(示例)

新品研发类

1、产品目前的市场规模及排名前5的客户信息

2、产品未来5年内市场需求及判断依据

3、产品从直接客户到终端消费者的使用方法、对产品的关注和期望

4、市场上已有该产品在结构和质量方面的信息(包括使用和改进信息)

5、目标客户有哪些?

目标客户目前在使用同类产品时遇到的痛点是什么?

6、产品目前的生产厂家及原材料供应商信息(深入:

生产设备及工艺)

7、产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新产品区别于老品或其他公司产品的显著优势有哪些

9、预估新产品的投产会需要公司提供哪些资源?

(包括新增和调配)

10、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及随产量增加而变化的趋势?

盈亏平衡点的产能?

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类

1、当前工艺/技术/设备需要改善的问题点有哪些?

(使用数据描述程度)

2、当前工艺/技术/设备的优势有哪些?

3、目前行业内在工艺/技术/设备方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点?

与公司差异?

4、目前行业内针对上述问题点存在哪些解决方案?

5、改善上述问题点对于最终产品有哪些影响?

是否影响到客户痛点?

6、为改善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哪些资源?

管理改善类

1、当前管理方法或机制存在的需改善问题点有哪些?

2、当前管理方法或机制具有哪些优势?

3、目前在周边企业或行业内是否存在与公司相似的问题点?

4、为解决相似问题点,周边企业或行业内企业采取哪些措施?

5、改善这些问题点,对于最终解决客户的痛点起到哪些作用?

6、为改善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哪些资源?

业务改善类

1、当前业务流程或方法方面存在的需改善问题点有哪些?

2、当前业务流程或方法具有哪些优势?

3、目前在行业内是否存在与公司相似的问题点?

4、为解决相似问题点,行业内企业采取哪些措施?

5、改善这些问题点,对于最终解决客户的痛点起到哪些作用?

6、为改善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哪些资源?

6.1.2可行性评估报告

由项目发起人或指定的人员根据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情况,撰写项目发起的可行性报告,对发起的项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立项阐述。

通常,可行性评估报告包括如下七部分内容:

(1)项目背景及概况;

(2)项目市场分析或内外部环境分析;(3)项目优劣势分析;(4)项目实施方案及计划;(5)项目风险分析及对应措施;(6)项目投资成本与回报分析;(7)项目实施建议。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6.1.3项目评估会及立项

针对项目评估内容,由项目发起人或指定人员组织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参与项目评估会,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充分讨论,并通过最终表决形式对项目的可行性给予最终评估意见。

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项目评估会意见,确定该项目立项的最终结果,总经理具有最终的确认或否决权。

项目一旦立项,将由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执行秘书处发给项目编号,并跟进项目执行情况。

6.2启动:

制定项目章程并确定初步范围,确立项目人选,使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6.2.1在项目启动阶段,由项目发起人组织项目启动会,确定经发起人提名、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项目经理人选,并初步确定项目的章程、实施范围和时间节点要求、项目考核指标(通常包括目标达成、计划节点达成、成本控制、策划有效性等方面)、项目成果激励标准(应包括正向和负向激励)。

——项目成果是指在项目结束时,在项目范围内取得的成果。

项目范围通常只约束到项目结束后输出成果及对该成果进行验证或确认而取得的效益,而对项目成果后续持续应用而取得的效益则不在项目范围内,属于项目后成果。

6.2.2项目经理人选须具备如下必要条件:

(1)具备项目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项目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进行思考和指导他人;

(2)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能够整合、调动必须的资源;(3)具有较强的计划与管控能力,能够组织制定由概括到细化的工作计划,并对过程和结果制定有效措施进行管控。

6.2.3项目经理确定项目参与人员,并负责进行职责分配,对项目考核关系进行明确。

最终形成的项目人员及职责分配需提交项目管理委员会和项目发起人,项目考核关系交人力资源部。

6.3规划:

制定项目实施规划,包括项目中必须的人员培训、物资采购、资金获取、业务操作等各类活动,对各类活动进行过程策划。

6.3.1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该计划要负责启动阶段确定的项目范围和时间节点要求,如有变更,需提请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

6.3.2项目实施计划需符合统筹规律,各项工作推进需顺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或其他资源浪费。

6.3.3项目组负责具体项目活动的成员,需要根据项目规划或配合项目规划完成具体的行动方案。

6.3.4项目规划中涉及的各项活动需明确责任人员、实施时间、达成目标、考核(或检查)方式、风险管控点及应对措施,以及各项活动需要的资源支持。

6.4实施:

由项目经理负责指导和管理项目中各项活动的执行情况,由项目组成员负责根据项目规划对各项活动具体执行。

6.4.1各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规划和行动计划,具体推进各项活动的实施,并严格按照既定的节点和标准执行,项目经理及时给予指导和监督、考核,并对项目整体进度进行把控。

6.4.2变更。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异常状况导致无法按原计划执行活动,或发现按原计划执行活动会导致不可接受后果出现的,可由执行人提出,项目经理审核,项目管理委员会批准,对原项目规划或行动方案涉及的部分进行变更,变更后需重新提交备案。

6.4.3项目沟通。

6.4.3.1项目周会。

项目经理每周组织项目周会,并召集项目组成员及项目发起人、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会。

对本周项目规划及行动计划实施情况、项目进度情况、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后续解决措施、项目变更情况等进行通报和说明,对于需要的资源提出支持需求。

周会上一并听取相关人员对项目执行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可实施的内容达成一致后落实到行动计划中。

项目周会内容形成会议记录,发送项目相关人员。

6.4.3.2项目信息联络单。

在执行过程中,项目组需要寻求计划外的资源时,可通过项目信息联络单的形式,发送给资源提供部门,明确资源提供的范围、时间等要素。

如资源部门无法提供资源时,需及时通报项目管理委员会,由项目管理委员会给予协调。

6.4.4转交。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涉及成果转交的,需符合如下规则:

6.4.4.1新产品项目涉及的转产:

(1)新产品接收方涉及的生产负责人、工艺负责人及品管负责人需参与到新产品研发的项目周会中,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和产品研发信息;

(2)新产品研发成功后,进入放量和批量试制过程,需要生产、工艺、品管参与,对生产工艺、技术标准、检验标准进行实操验证,并在研发部门指导下,准备好产品转产所需的生产和检验工装、设备等物资;(3)新产品项目转产评估会上,产品研发部门提供完整的技术、工艺、检验标准以及生产效率、良率等生产数据,生产、工艺、品管部门根据小批量和大批量验证的情况,对新产品转产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4)新产品转产后的一个月内,研发部门需跟进指导,确保新产品量产各流程的顺利。

6.4.4.2非新产品转产的成果转交:

(1)成果使用方需参与到项目周会中,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及项目成果信息;

(2)项目成果转交时,项目方需提供完整的成果说明资料和使用资料,并通过培训指导确保使用方掌握;(3)成果转交一个月内,项目方需要跟进指导。

6.5监控:

监督和控制项目执行并进行整体变更控制。

6.5.1项目组成员及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控,对风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处理。

6.5.2项目管理委员会作为项目变更的管理控制机构,需及时给予对于项目提出的变更需求进行审批,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如必要时可紧急叫停或整体调整方向。

6.6收尾:

在项目执行完毕前,对项目过程资源进行整理,对项目最终成果进行转交,对项目中涉及的各项活动进行终止。

6.7总结:

对项目结果及实施过程进行总结、积累,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评价与激励。

6.7.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规划、实施、收尾以及监督过程中出现的优点及不足进行梳理,据此制定改善的措施,并在项目总结会上进行发表。

项目经理负责对整个项目全过程进行梳理与总结,并提出后续的改善建议。

6.7.2项目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及相关记录等,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整理,交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

6.7.3评价、考核与激励

6.7.3.1对于项目的执行情况,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委员会需分别对项目过程及输出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相关要素为:

(1)项目成果是否达成预期目标;

(2)项目计划达成;(3)项目变更数量;(4)项目成本管控;(5)项目资料完备情况。

具体的考核标准需在规划阶段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委员会与人力资源部共同确定。

6.7.3.2项目过程考核列入当期的绩效考核中,与当月的绩效工资进行挂钩。

项目组成员同时受所在部门和项目组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