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400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惠来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2-2013第一学期惠来一中期中考

高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不啻(dì) 皈(guī)依  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B.鏖战(áo)扩展(kuò)情不自禁(jìn)针砭时弊(biǎn)

C.执拗(niù)关卡(qiǎ)鸢飞鱼跃(yì)亘古未有(gèn)

D.背负(bēi)摈弃(bìn)孑然一身(jié)绰绰有余(chuò)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提早开始复习备考而拼命抢进度,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必须制止。

B这次期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于是,他决定本着师心自用的态度,虚心向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请教。

C.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

“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D.去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常宁一中新校区气势恢弘,各种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豪华而气派,见之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在中国和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看着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细长双腿的仙鹤和身体苗条的白鹤,脸上不露一点声色。

4.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

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___________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④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5、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求!

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B.范增数目项王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C.戍卒叫,函谷举杀人如不能举

D.沛公起如厕使使如秦受地

6、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剑阁峥嵘而崔嵬。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黑质而白章

C.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

及长,博学,早知名。

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

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

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

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

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

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觚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

夷人有识者,成私哂其矫饰焉。

帝称矩至诚,日:

“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

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

”矩后从幸江都。

及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日:

“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

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

”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

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日: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日敬。

(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日:

“古人有言:

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方,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

至,到。

②鱼龙曼延、角觚:

均为古代杂戏名。

③表:

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

劝告。

B.成私哂其矫饰焉哂:

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

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

致力。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②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

C、①成私哂其矫饰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②府吏闻此变,因求暂假归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A、①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②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①凡所陈奏……矩辄以闻②但陛下以物试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①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

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①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②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

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入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12、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 回

【注】 ①蕨拳:

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

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3)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4)过春风十里,。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5)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8)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小题。

文学应放射出理想的光芒

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文学艺术超越性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

文学艺术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

文学艺术创作将现实生活的原材料通过开掘、提炼,生发了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这才有了文学艺术作品。

如果失去了超越性,就失去了创作意义,就没有文学艺术本身了。

超越性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

文学理想的表达,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超越性。

英国诗人密尔顿的《失乐园》不仅揭示了人类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的根源,而且抒写了人的自豪情怀、进取精神、革命激情。

这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超越性意义。

当代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文学超越性。

作者写道:

“这部长篇出来后,也许有人会问,你写的就是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吗?

我可以说,是,也不是。

虽然这粒种子萌生在那里,但它作为小说成长起来以后,早已改变了形态。

虽然有些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但我并不满足和拘泥于这些,我还是为它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故事——虚构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一些鄂伦春人的故事。

”作者巧妙地把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比作植株与种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来源于重大的创造性。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量引进,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创作起了重要推进作用。

但是一些人搞“原装引进”,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

一些作品横移“本体烦恼论”,着力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

一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蜂拥出现,作者们认为生活烦恼是“普遍的生存状态”“我们似乎看到生活像一个宏大的虎口在吞噬我们……”一些作品横移“非人性化”,热衷于表现纯然的兽性、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不仅使文学艺术苍白、平庸,而且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

凡此种种,遮蔽了文学理想的光辉。

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从中生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

在这方面,成功的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在兆影的《红豆粘糕和奔跑》中,“我”遭遇了一系列艰难困苦,可“我”并没有被击倒,选择了坚持长跑。

奔跑的意象展现了以主动进取、积极创造的奋斗精神超越艰难困苦的生存态势。

弗罗姆认为,所谓超越,是指人渴望克服被动的生存态势,人总是不甘心成为环境的奴隶,力求由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向着自己开拓的路线前进。

鲁敏的《逝者的恩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古丽、红嫂们突破常规展现的温情、善良、宽容的品格非常难能可贵,激发了读者大众的强烈美感。

日常生活中超越常规的事物都具有特殊性。

极为个别的特殊性,往往代表着人类的理想、社会的未来,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意义、超越性意义。

杨宏的《热血家族》以高有才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孙铭的《铁流》以罗泰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其心灵世界,都是崇高与平凡、公益与私利、英勇与畏惧、智慧与拙笨、新风与旧俗等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

这些英雄的成长,是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英雄心路历程,是在多侧面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中前行的。

英雄心灵的每次升华,都经历着生与死、血与泪、火与水的强烈激荡,因而产生出耀眼的光芒。

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只有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我们的文学才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选自2010-11-16《人民日报》,有删节)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是不具有艺术超越性的作品。

B、我们不能在作品中表现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否则会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

C、不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会使我们的视野狭窄,“原装引进”则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

D、只要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就能让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我们的文学就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E、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是文学理想的表达。

15、下列对于“文学理想的表达”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其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

B.文学作品中理想的表达,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会使作品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

C.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没有现实生活的原材料,就不会有文学作品的出现。

D.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从内部产生的文学需求。

16、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要注重文学理想的表达。

(4分)

 

17、根据成功的创作实践提供的重要经验,文学作品应怎样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

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朱光亚星”,永远在天上亮着

本报记者余建斌

⑴2月26日上午10时30分,87岁的科学巨星朱光亚停止了思考,传奇而神秘的一生从此画上句号。

但苍穹之上那颗“朱光亚星”,将永久绽放光芒。

⑵对这位“莫逆之交”,李政道评价说:

他十分精心地组织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周光召、于敏、黄祖洽、陆祖荫等成千上万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两弹”研制,他在“两弹”的研制中是“科技众帅之帅”……

⑶“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朱光亚说。

⑷从20世纪50年代末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工作,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朱光亚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⑸1959年7月1日,宋任穷等人把35岁的朱光亚请去,邀请他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在1946年8月,22岁的他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执安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

学生时代漂洋过海去追求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⑹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⑺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

由于走错了路,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有赶到山头的观测站,原子弹就爆炸了。

还在赶路的朱光亚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⑻1972年后,李政道每年回到祖国都能见到朱光亚,但朱光亚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

李政道也是从公开的资料中,才知道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研制原子弹、氢弹的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⑼“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曾称赞朱光亚“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称赞朱光亚“深思熟虑,把握航道”,上级领导则说朱光亚是“杰出的科技帅才”。

⑽回顾往事,朱光亚却屡次提到:

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

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⑾“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⑿爱国之情,始终是朱光亚的精神动力源泉。

1950年2月底,朱光亚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处在热恋中的女友、也是未来的妻子,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

之前,他和其他52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一封给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大声呼唤:

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⒀回到国内后,朱光亚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⒁但朱光亚的功劳不仅仅在“两弹一星”的功勋中,他还被国防科技领域的同行们誉为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

时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曾有一番评价,朱光亚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科学家。

他参加了包括《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在内的新中国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1970年后的30多年里,他一直负责领导我国核武器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处于高层科技决策的中心,潜心探索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展之路……

⒂“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

⒃由于特殊的事业,朱光亚的经历鲜为人知。

但这和朱光亚极为低调也有关系。

多少年来,一直看不到描写朱光亚的文章,其实不是没有人写,而是写了文章到他那里过不了关,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

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⒄2004年,朱光亚80岁。

为表彰他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他平实地说:

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

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⒅朱光亚淡泊名利,时任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曾回忆,1996年,朱光亚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币奖励。

他拿到奖金支票后,马上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工程科技奖奖励基金。

他攒了4.6万多元稿费,也捐给了中国科协的一个基金会。

(选自2011年02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文章标题“‘朱光亚星’,永远在天上亮着”的含义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9.文中多处引用了他人对朱光亚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4分)

 

20.试全面地分析朱光亚人物形象。

(4分)

 

六、语言表达

21.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4分)

华裔作曲家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以其融合各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创作而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更是他的一部成功佳作。

在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后,近日该作品又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及主题曲提名。

对此,谭盾表示:

“作为一名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

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西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传扬,真是让人欢欣不已。

 

22、请将下面的译文改写成三个短句。

(6分)

   传统的现代派绘画——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在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应对长官的永远是四句话:

“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因为军官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没有任何借口”,似乎显得冷漠不近人情,可是仔细想一想,如果凡事都寻求借口,那么生活将会变成怎样,因为再美妙的借口对问题的解决都没有任何用处。

请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2012-2013高二期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1D

2.D(A.“寅吃卯粮”乃因人不付出而为;本句所言是“急于事功”,欲速则不达。

B.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C.断线风筝:

比喻一去不返或不知去向的人或东西。

D.伐功矜能:

指吹嘘自己的功绩和才能,形容句稿子大,恃才傲物。

伐、矜,夸耀。

3.A(B项“改善”“准确性”搭配不当;C项“与中国”介词残缺;D项“细长双腿”语序不当)

4.B.根据文中“隶楷行草”的顺序和这四种字体的不同特点来排序。

5、D6、D

7、答案为C。

“遇”的意思是“对待”,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是“以礼善待”的意思。

8.答案为C。

A项中两个“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意思是“被”;B项中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来”;D项中两个“因”都是连词,意思是“于是”。

C项中,“成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

因此选C。

9.答案为B。

A项中第二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C项中第一句是表明裴矩为人乖张之道,D项第二句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都不符合题意。

B项符合要求。

10.答案为C。

C项讲“裴矩向炀帝献计”,带有强烈的主动性,而原文是在隋炀帝询问裴矩方略的情况下,裴矩才提出自己的看法。

因此C项分析和概括有误。

其他选项都可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分析和概括无误。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

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参考译文】:

裴矩字弘大,是河东闻喜人,幼年时就成了孤儿,被伯父裴让之抚养长大。

长大以后,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

隋文帝担任定州总管时,请裴矩担任补记室,很亲近尊重他。

文帝即位后,迁升为吏部侍郎。

大业初年,西域各番到张掖塞和中原互通贸易,隋炀帝派遣裴矩监管这件事。

裴矩就访问西域的风俗、险要、酋长、姓氏、家族、物产、典章制度等,入朝上奏。

炀帝很高兴,每天请他到皇宫,询问西域的事情。

炀帝驾临东都,裴矩认为朝贡的蛮夷很多,劝告炀帝在洛阳征调四方的奇技、杂戏,向戎狄夸耀强盛,整整一个月才停止。

又命令市场店铺都架设帏帐,盛满酒食,派遣掌番率领蛮夷与汉人贸易,所到之处都让邀请就座,吃饱喝足而散。

有知情的夷人都私下讥笑他虚情矫饰。

炀帝称赞裴矩很忠诚,说:

“裴矩很懂得我的心思,大凡所上奏的,都是我想好的,我没有说出来,裴矩却说了出来。

除非用心治理国家,不然怎么能如此呢?

”裴矩后来跟着炀帝到江都。

等到义兵进入函谷关,炀帝向裴矩询问方略,裴矩说:

“太原发生变乱,京城不会太平,遥控处理,恐怕失去机会。

希望您赶早返回,方可平定。

”裴矩见天下将要发生动乱,担心祸及自身,每每用尽礼节对待别人,即使是下吏,都得到他的欢心。

这时,炀帝愈加昏庸奢侈,裴矩不力谏,只是巴结谄媚而已。

唐太宗刚即位,就惩治奸邪官吏,有一次听说许多案件都有受贿的人,就派人用财物去试探他们。

有个官员接受了馈赠的一匹丝绢,太宗很生气,将要杀了他,裴矩进谏说:

“这个人接受贿赂,确实应该严惩,但陛下您用财物试探他们,接着施以极刑,这就是用罪来陷害别人,恐怕不合礼仪。

”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召集百官说:

“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如果每件事能象这样,何愁天下不能治理好!

”裴矩死于贞观元年,赐封为绛州刺使,谥号叫敬。

  臣司马光说:

“古人说:

君主英明臣子就会正直。

裴矩谄媚于隋朝而忠诚于唐朝,不是他的本性发生了变化。

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因此可知,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啊。

 

12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

(2)①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

②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3、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5)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4.CE(A表现人生的烦恼并不与“艺术的超越性”违背,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