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202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一)关于名字型大小的称法:

一.古人有名有字。

一般地,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行冠礼时由来宾取字,女子在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此可复见于礼俗“冠礼”)

二.名和字有关联,它们互为表里,所以字又称为“表字”。

①名和字有意义上相近\相同的关系:

屈原,名平,字原。

这是因为《尔雅》说:

“广平为原。

”②名和字有相反的关系:

孔子弟子曾点,名皙。

点是小黑色,皙是白色。

③名和字共同构成典故性质。

如杨过,字改之。

《论语》: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二.如何称呼别人:

①古人尊对卑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②称呼别人既称名也称字。

《游褒禅山记》中“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家乡,“萧君圭”是姓名,“君玉”是字。

③称别人的号:

陆游的号是放翁,所以别人就称他为“陆放翁”;苏轼的号是东坡,所以别人称呼苏轼就叫“苏东坡”。

④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

杜甫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别人称他为“杜工部”;李白做过翰林,所以人们称他为“李翰林”。

王安石是临川人,所以别人称他为“王临川”。

⑤在姓之后加“公”(有时会在“公”之后再加字):

如蒋公中正。

三.关于号的知识点:

“号”是古人成人后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成绩或名望时,又另起的一个称号,故又称“别号”。

别号一般由自己起,表达自我期待和志趣追求。

①有的号与志趣有关: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②有些号与对自己有影响的地方有关:

苏轼号东坡;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香山,故称为香山居士。

③有的号跟人物的信仰有关:

唐宋时人们信奉佛教,李白称自己为青莲居士。

(二)关于宗法礼俗知识点的梳理:

一、关于宗法。

(1)庙堂:

①“太庙”:

天子的主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②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在庙堂祭祀时要供奉祭祀品,祭祀品就叫“牺牲”。

盛放祭祀品的食器叫“牢”,大的叫太牢。

太牢盛放三牲,因此也把宴会或祭祀时并用牛羊猪三牲,叫“太牢”;古代祭祀燕享单用羊猪则称“少牢”,如《伶官传序》中说:

“以一少牢告庙”。

古人还会建造相关联的设施来祭祀,比如社稷坛。

社是祭祀土神,稷是祭祀谷神,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坛墠;灭人之国必变置所亡之国的社稷。

因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祭祀发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殷祭,指盛大的祭祀,是每五年举行一次的祖庙大祭和合诸神主的大合祭。

祧,是祭祀远祖、始祖的祖庙,成语“不祧之祖”,就是家庙中祖先的神主,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合祭,只有创业的始祖或影响较大的祖宗不迁,叫做不祧。

因此这个成语便具有了“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

“祖”则是祭祀路神,《荆轲刺秦王》:

“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后来祭祀路神,往往要喝酒设宴,所以又称为“祖饯、祖筵”。

(2)排行:

①古代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如孔子字仲尼,别人便叫他“孔老二”。

②古代称人会用排行(尤其在诗歌中)相称,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

(3)伦常:

①“亲戚”,古代表示内外亲属。

②中国人有所谓的“九族”之称,“九族”一般指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高祖,下推至四世玄孙。

③古代有为亲人守制之事,《陈情表》说“内无期功强近之亲,外无应门五尺之童”。

父母之丧,满一年就叫“小祥”;满二年则称为“大祥”;三年服丧期满则称为“服阙”。

④古人称善事父母为孝,友爱兄弟为悌(弟)。

《论语》: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

(4)守孝文化:

“孤”指的是“少而无父”,“独”指的是“老而无子”。

父母死,称“忧”“遭艰”;父母死,须守孝,称为“丁忧”。

父死丁忧,则称丁父忧(丁外艰);母死丁忧,则称丁母忧(丁内艰)。

孝子因亲丧悲哀而受损异常,如仅有骨支柱身体,则称为“哀毁”。

丁忧则须穿孝服。

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终制”、“(释)终服”、“服阙”(阙,“终了”的意思)。

服孝期间,儿子为官,须得辞官。

如果朝廷急需此人,丧服未满,朝廷强令出仕,称为“夺情”。

另有一词“起复”:

封建时代,官吏有丧,服未满而复起用,谓之“起复”。

二、关于礼俗。

(1)冠礼:

古代男子二十岁加冠,由父亲在宗庙中主持,由来宾取字。

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弱”指代身体还未长成)“甫冠(“甫”意为“刚刚”)”。

(2)笄礼:

古代女子已许婚者,十五岁而笄,二十岁而嫁。

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许婚,结发上簪。

《周礼》有云:

“笄冠有成人之礼,婚嫁有成人之事。

”(3)婚礼:

女子出嫁叫“适”“归”“于归”。

(《诗经》: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出嫁后回家省亲,则称为“归宁”。

归有光《项脊轩志》:

“吾妻归甯。

”结婚在中国有一套严格礼仪,首先是“约为婚姻”;“婚姻”指的是妇之父母和婿之父母。

选好结婚的日子,需要男女双方年月日的干支六个字相合,这称为“六合”。

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这就是“结发”,比如“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4)尊卑问题:

这涉及“左右”的问题,古代常以东为左,席位以左为尊,故现在都会说“虚左以待”。

室内座次则以东向为尊,次之南向,次之北向,最末为西向。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官位上一般以右为上,以左为下。

比如成语“无出其右”,意思是没有谁能超过他。

(5)出使礼:

古人出使礼节繁复,且要有信物,《苏武传》“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节”就是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王维《陇头吟》: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出使的时候要带礼物,《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币”指“财物”。

出使有礼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指的是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三)关于古代官职常识方面的梳理

一.古代百姓和官员分别有一些说法:

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意思是“有关部门”)。

①平民穿白衣,柳永有词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②黔首:

以黑色头巾作为出门的行头,表示普通百姓。

③布衣称为“褐”,这是普通百姓的衣物。

所以称“释褐”就是脱去布衣,换上朝服,意思就是“做官”的意思。

二.关于官员官职的授予和上任:

古代授予官员官职可以用“拜、除、授”等字,皇帝授予官职,臣子接受,称为“拜命”;臣子就任,称为“就职”。

但有的人不接受官职,就叫“不拜”(“拜”意思是“接受”);有的是不去就任官职,就叫“不就”。

官员刚到任就叫“下车”。

成语“下车伊始”,最初的意思就是官员刚上任。

官员到任须工作: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如“视事三年,帝嘉赏有加”;“典”具有“掌管”意,比如“身屡典军,搴旗数矣”;“录”总领,比如“录尚书事”,意思是“总领尚书事宜”;“董”意思是“督查”,比如“明帝亲董军事”,意思就是“明帝亲自督查军事”;“总”意思是“统领、统管”,比如“司徒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辅赞”意思是“辅佐”,如“费禕有辅赞之功”;“襄事”意思是“成事”,如“甫抵家襄事而卒”。

官员获得职务后,有一定的职位和等级,这叫“秩”。

服官任满,便称为“秩满”。

官员每隔一段时间又须考核,古代称为“课”(凡定有程序而试验稽核者,皆定为“课”)。

三.关于官职授予的方法:

这涉及到三种方式方法。

①征聘制。

这是由上而下的征聘制。

涉及到这些词语:

“聘”“命”“(连)辟”“召”等。

“公交车”,汉武帝时,特别设置了该官署。

责任就在于负责臣民上事或征聘贤才。

明清时代,则专指举人进京应试。

如近代著名的“公交车上书”,就是参加会试的100多人写奏章向皇帝言事的历史事件。

②推举制。

这是由下而上的举荐制度。

经常使用的动词有“举”“察”等词。

汉代专门设立了“孝廉”和“秀才”两个科目,要求地方官员举荐贤才。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吏的一种科目,主要内容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而“秀才”则主要选拔“才之秀者”。

③科举制。

(科举制后有专门章节)

四.关于官员官职的变迁:

表示官职升迁:

①“擢”,提拔,一般是指在原官的位置上升官。

古文还会使用“超擢”,意思是越级升迁。

②“加”,表示“加封”,就是加封一个新名号新官爵,如“加太子太保”。

③“陟”,进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表示官职的贬职:

①“罢”,它指的是放遣,免职,不为其定罪名但是免除其官。

③“免”,意思是“罢职”,前面往往会加上因为什么而被罢职,如“以病免”,意思就是“因为病被罢职了”。

④官吏谪降称为“谴”。

⑤除去名籍,取消其原有身份,这称为“除名”。

近似的还有“削籍”,官吏被革职后,在官籍中除名。

⑥“贬”指代官职的贬谪,如刘禹锡“贬为连州刺史”。

⑦“左迁”,表示贬谪,如李白《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

专有名词“迁客骚人”,也表示被贬谪的官员。

⑧“下除”,表示降职处理。

⑨“放”,既可以指京官改放外官,也可以表示流放。

比如“屈原既放,行吟泽畔”。

⑩“出”,表示调出京城到外地为官,如“出为豫章郡守”。

(此字和“入”相对,“入”表示从地方调入中央。

)表示官员调任职务:

①“转”表示迁职,如“以军功稍迁太尉从事中郎,转谘议参军”。

②“改”,就是“改变官职”,比如“改同州通判”。

③“调”表示迁转,如“以资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年不得调,无所知名。

”值得注意的是“迁”,这个字既可以表示提拔,又可以表示降职,还可以表示平调。

降职很简单,一般使用“左迁”,如李白《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还有一个词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个也往往指代贬官。

“迁”,作为平调和升官,主要看迁前的官和迁后的官是同级,还是不同级别。

同级则是平调,不同级则是升官。

表示兼任和代理官职的:

官高而兼低职者曰领,官卑而职高者曰视。

“摄”意思是“代理”,比如“摄政”就是代理君主处理国政。

“署”指代理、暂任、试充官职,比如“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权”也是“代理”的意思,“权知通州”,意思就是“暂时管理通州”。

“行”也是“代理”的意思,“行大司马府事”,应该翻译成“暂时代理大司马府事务”。

五.关于官员的离退职:

离退职有根据规定退的:

古人退休,也就是放弃仕途,就叫“致仕”。

古人年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曰“悬车”。

退休也有自己要求退的:

比如“投劾归”,是“投递引罪自责的辞呈而回家”。

又如“请告”是指臣工请求休假或退休。

又如“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自愿请求退休,意思是“要让自己的骸骨得归葬故乡”。

又如“移疾/移病/引疾”,官员向朝廷写奏折称病,多指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说到疾病,需要注意两个字“革”“亟”,如果前面加了“病革”或者“病亟”,意思是“病得非常严重”。

如果用到了“瘳”“差”和“瘥”三个字,意思是“病除”。

六.关于官员死去:

官员死去会有追赠,这种追赠一般在下葬前,有时会在死后若干年,古文中一般用“赠+官名”来表示,如“(追)赠太子太保”。

朝廷赏识的官员,或作出巨大贡献的官员,朝廷会给予一定的财物来办丧事,这就是“赙”。

比如“赙绢一万匹”。

另外,就是朝廷还会赠予谥号,有些谥号是褒奖,有些谥号是贬低。

(四)关于中国官职的梳理(之二)

一.中央官职:

1.秦汉有所谓的“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承旨辅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皇帝秘书长兼管监察)。

“三公”又称为“三司”,西汉末,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

(九卿就不多谈了)

2.三省:

隋唐后,逐步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就是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制度。

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行政。

三省首长同为丞相。

中央一直在分丞相之权,唐代的三省制度就是明证,而后唐高宗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权力太大,官位太高,便不轻易将这两个职位授予别人,常在他官的职位上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

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而“参知政事”则称为了副相。

3.尚书令:

带“尚”字的官职很多,基本上指皇帝的私人服务团队,比如“尚服”“尚衣”“尚仪”等等。

“尚书”最早是帮助皇帝掌管章奏的内务官员,但魏晋后,尚书权力逐渐变大,隋唐时成为了执掌国家行政的最高机构。

尚书省中最高长官就是尚书令。

唐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在其即位称帝后,此官不在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丞相。

4.首相:

古时宰相之职,或数人同任,居首位者称首相。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典宪,首相韩琦每谘访焉。

5.宰相:

“宰相”最早见于《韩非子》,而正式设置为官员则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设北宰相府和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

本为泛称掌握政权的大官,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览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

6.首辅:

明代废除宰相,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的职衔草拟诏谕。

后来大学士逐渐参与朝政,成为了实际的宰相,号称辅臣。

首席辅臣叫元辅或首辅。

7.六部制度

①吏部:

掌管四品以下官吏的任免、铨选、考绩、升降等事宜。

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右。

②户部:

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③礼部:

掌管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学校及贡举等政令。

④兵部:

主管中央和地方武官的选用、舆图、兵杖、军马、战令等事宜。

⑤刑部:

掌管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

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为方便记录,高阳化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将之改为“户部富,吏部贵;礼部贫,工部贱;刑部威,兵部武。

”)

各部长官称为尚书,副手称为侍郎。

部下设司,司的首长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二.地方官员

朝代

县级行政单位

县以上行政单位

秦汉

秦代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为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为长。

秦代称为“郡守”,汉代称之为“太守”,(后因太守监管军事,所以又称为“郡将”。

隋唐

称为令

称“州”时长官为“刺史”,称郡时长官为“太守”。

古人把刺史或太守称为“使君”,相当于两千石的官。

宋代派遣中央官员执掌县政,称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

“州”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知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明清

明代省级长官称为“左右布政使”。

明代有战争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

遇有军事问题不能解决,则派总督处理。

总督巡抚为临时差使,不算正式地方官。

清代总督巡抚称为固定的封疆大吏

三.地名的表示方法:

1.实名标记法:

即在实际地名后+行政单位名。

比如“庐陵郡”“豫章郡”。

2.借代标记法:

古人常常用部分代整体,如“阙”“阙下”。

“阙”本是皇帝之所居。

古代便用“阙”“阙下”表示皇宫。

如“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又如“阊门”本是苏州的一座普通的门,后来就专门指代苏州。

如“重过阊门万事非,何事同来不同归?

3.阴阳标记法:

“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比如“洛阳”就在洛水的北面。

“衡阳”就在衡山的南面。

“淮阴”在淮水的南面。

“山阴”就在会稽山的北面。

4.用“左、右”“东、西”标记法:

就方位上来说,“左”=“东”,“右”=“西”。

比如“江东”=“江左”,表示长江以南地区;“江右”=“江西”,指长江以北地区。

四.表达官吏工作和态度的一些重要词语:

①希指:

也可以写成“希旨”“希意”,意思就是“迎合在上者的意旨”,如“张显威权震朝廷,公卿希指,奏显位次太傅下,三公上。

”还可以将其拆开来,“希某人指”“希某人意”“希某人旨”,这里就更加将在上者表现出来了。

【知识拓展】交通:

相互勾结。

②假借:

宽容,如《荆轲刺秦王》:

秦舞阳色变震恐,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优容:

宽容,如“上以宣名儒,优容之”。

③按部:

巡查部属;按行:

巡行。

“廉得”“廉问”:

查考,查访,如“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按问:

审查讯问。

录囚:

讯视记录囚徒之罪状,如“录囚南畿”。

④a.拜表、拜章、拜疏:

上奏章。

如《陈情表》:

“谨拜表以闻。

”意思是“我谨慎地上奏章来使(皇帝)听到(我的请求)。

”b.抗章:

上章直言。

c.抗言:

大声说。

(宣言:

扬言)d.抗节、抗志:

坚守平素志向,不动摇不屈服。

e.折节:

改变平素志向。

如“折节读书”:

改变平素志向,认真读书。

f.当下对上(尤其是臣子对君主)陈述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往往会用“伏”。

比如《陈情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知识拓展】表示委婉地陈述自己意见的词还有很多。

“窃”:

“私下里。

”表示陈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比如“臣窃以为不如开源节流”。

“愿”:

表示“希望”。

比如“愿陛下亲之信之”。

g.面折:

当面批评。

比如“昌黎面折之”。

意思是“韩愈当面批评他”。

(五)关于古代的计时方法的梳理:

一、一天之内的计时方法:

古代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分别为夜半、鸡鸣、昧爽、平明、早食、隅中、日中、日昃、哺时、日入、黄昏、人定。

中国人又喜欢用十二生肖去表现这十二个时辰。

对照图如下: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夜半

鸡鸣

昧爽

平明

早食

隅中

日中

日昃

哺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二、一年的计时方法:

1.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最早使用年号纪年法,一直使用到末代皇帝溥仪。

第一个年号就叫“建元”,最后一个年号叫“宣统”。

年号一般使用两个字,有时也会使用四个字,如宋太宗有个年号就叫“太平兴国”。

明清之时,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除了明英宗朱祁镇,他有两个年号,因为他两次登极做皇帝。

【知识引申】改元:

汉武帝即位以后,以“建元”为年号,以后新君即位,按例在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称“改元”。

其间一帝在位,往往多次改变年号,也称“改元”。

2.干支纪年法:

干支:

古人用以纪年记月记日的十干十二支的合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次相配,六十年一个轮回,俗称为一甲子。

【知识引申】①纪: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古人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②秩:

十年为一秩。

③期:

“满”的意思,比如“期年”就是满一年;“期颐”就是满一百年。

与此相同的还有“弥”字。

④旬:

一般指十天。

⑤比岁:

每年,连年。

如“此后四年,卫青比岁十余万众击胡。

”(与此意相同的还有“属”,比如“属年”。

这是因为“属”有连接的意思。

)⑥浃日:

十日;浃月:

两月;浃岁:

一年。

⑦信宿:

连住两夜。

《左传》: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知识引申】“朔”每月月首,“晦”每月月末,“望”每月十五,“既望”每月十六。

这些都是根据月亮出现与否和月亮的形状特点来表现的。

(六)关于皇帝的那些事儿

一.别名:

①陛下:

天子必有近臣执兵器陈列于陛侧,以戒不虞。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②大家: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③天家:

百官小吏称皇帝为天家。

④车驾和銮舆:

以皇帝所乘车马作为指代。

比如“车驾幸南都”。

⑤寡人:

寡德之人。

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

二.皇帝的亲属:

①太上皇:

一般指皇帝的父亲,或简称上皇。

一般为皇帝父亲生时的尊号。

②太子:

皇帝的儿子,一般是封建时代嗣君的称呼。

表示储君的还有“太弟”(指皇帝尊其弟之称,一般指皇帝诸弟中定位皇帝的继承者)、太孙(皇帝的长孙,历代王朝多在太子死后,册立太孙,以继帝位)。

【知识牵引】出阁:

古时称公主出嫁,也指皇子出就藩国。

后来“出阁”表示女孩子出嫁。

三.皇帝的住所:

①潜邸(龙邸):

皇帝未正名分以前的宅邸。

②东宫:

太子所居住的宫殿。

③禁中:

皇帝宫中称禁中。

言门户有禁,非侍卫以及通籍之臣,不得入内。

④行在(行在所):

封建帝王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所至之地。

⑤行宫:

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

四.皇帝登位的说法:

①登极:

帝王即位,也称登枢。

北极为天枢,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人君之象。

故人君登位称登极,或称登枢。

②践祚:

指天子初即位,升宗庙东边的台阶去主持祭祀。

后来直接称皇帝登极为践祚。

③禅让:

五.皇帝的出行和出逃:

①巡狩:

天子离开国都而巡行境内。

有时也指代天子的出逃。

②御(幸):

可以指代天子到达某地。

③播越:

离散流亡(这里也可以指代普通人)。

六.皇帝的命令和回复:

①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给臣子的文书命令。

“优诏”指皇帝下发的褒奖性诏书。

“温诏”指情辞恳挚的诏令。

【知识拓展】藤黄:

旧时皇帝之诏书,由礼部用黄纸誊写,便称为藤黄。

②制:

帝王的命令。

秦以后专指皇帝的命令。

③敕:

汉制:

凡官长告谕僚属,尊长告谕子孙皆可谓之为敕。

南北朝以后,始专称皇帝的诏令。

④报:

回复。

如“章屡上,不报。

⑤留中:

君主把臣子所上奏章留在宫中,不批复,不交议。

七.皇帝的日常生活:

经筵:

古代帝王为研读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废朝:

停止朝会,古代皇帝因为天象异变、功臣死亡或其他重要现象而停止上朝。

八.皇帝的病重和死亡:

(常人生病可见“关于中国官职的处理之一”之五)

①大渐:

病重。

“渐”者,剧也。

另外还有“不豫”,这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帝不豫,口占遗命。

②大行:

一去不返。

臣下讳言皇帝死亡,故用大行作比喻。

汉以后称皇帝死为大行,帝死停棺未葬者为大行皇帝。

③殡天:

皇帝死去。

④崩殂:

帝王死曰崩。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⑤晏驾:

古代讳言皇帝死亡,则曰晏驾。

⑥不讳:

死亡的隐晦说法。

如《明史商辂传》:

“如有不讳,礼宜从厚。

⑦梓宫:

帝后所用梓木做的棺材。

附录:

中国关于死的说法:

1按地位分: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一般官员死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2按年龄分:

不满二十岁死叫“殇”,但已经订婚者不称“殇”;青壮年死谓之“夭亡”;老年死谓之“寿终”,如是家族中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

③按特殊原因可分为:

为某事舍命曰“殉”,死于外地称为“客死”,死于非命曰“凶死”。

④按宗教分:

道士死曰“羽化”,如苏轼《前赤壁赋》:

“羽化而登仙。

九.庙号、谥号、年号、尊号

1、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

这种制度起于殷商,汉代后成为历代定制。

太祖:

后世称开国皇帝为太祖。

太宗:

开国第二代皇帝的称号。

2.庙讳:

已死皇帝的名讳。

这就是“避讳”了。

避讳的方法有:

改字、空字、缺笔。

3.谥号:

①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

②谥号常用一些特定的词,往往赋予特定的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a.褒扬的,如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圣文周达曰昭。

b.用于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

C.表示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

③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个字的,如周平王、郑庄公、赵孝成王等;后世除皇帝外,谥号大多用两个字,皇帝只用一个字。

④取谥号一般在下葬的时候,所以直接说“谥文贞”;也有死后一段时间才追赠的,这就叫“赠谥文贞”或“追谥文贞”了。

⑤后来除了朝廷给谥号外,一些有名望的人死后,其亲友也会根据其生前的情况赠一个谥号,这就是私谥。

比如陶渊明谥号是“靖节”。

⑥唐代以前,对已死的国君称谥号;唐代以后,对已死的国君则称庙号。

分辨的方法是看到某某帝就是谥号,看到某某祖某某宗就是庙号。

比如隋炀帝就是谥号,宋仁宗就是庙号,明太祖也是庙号。

4.年号:

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汉武帝之前纪年用甲子,帝王均无年号。

自汉武帝即位,始有年号,年号正好就叫“建元”。

年号一般用两个字,有的也会有四个字。

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可能会有很多个年号;明清以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除了明英宗,因为他做过两次皇帝)。

【关于“改元”,见“纪年法中干支纪年法”的知识拓展部分】

5.尊号

①尊崇帝、后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