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第二册
第一单元魔力画室
活动1神奇的魔力画室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研究、讨论的形式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使用画图软件
2.能画出简单的图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画。
欣赏后,大家有什么感想。
教师告诉学生刚才的两幅画是用画图程序来画的。
师问“同学们想不想试着画呀生答“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画图”(揭示课题)。
(二)画图程序的启动
画画必须先要启动画图程序,教师演示
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三)认识“魔术口袋”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
师:
画图里的工具箱,就像魔术口袋一样,每一种工具都有它神奇的魔力。
要想用画图绘制出精美的图画,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功能,才能发挥它的神力。
操作方法是:
选择工具箱里相应的工具—移动鼠标到绘图区—根据情况单击或托运鼠标。
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尝试操作
师:
现在同学们可以找自己的工具研究一下。
咱们比一比哪组同学学会的工具最多,发现的问题最多。
生研究,师巡视、询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及时表扬善于发现的学生。
师:
请发现遇到难题的同学,说出自己的问题。
请会的同学帮助解决。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工具的用法。
师总结:
通过大家的共同探索,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多工具的用法。
大家都很棒。
(四)画一画
根据所学的工具,将老师出示的图片画出来看哪组画的好
(五)创意大比拼
师:
出示任务
用铅笔工具画小蘑菇
生操作,师巡视。
同学互相参观。
参观后,修改自已作品中不足的地方。
(六)打开图片文件
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打开”,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选择某一幅图片,单击打开。
(七)评比小小设计师
小组间推选一位小小设计师
(八)练习
1、用带箭头的线将打开“画图”程序的操作过程连接起来。
2、请写出下列序号号指的区域名称。
3、打开“画图”程序中的图片文件。
4、退出“画图”程序。
活动2巧用铅笔画苹果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研究、讨论的形式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使用画图软件
2.能画出简单的图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画图”程序中的“铅笔”工具可画线条,但与平时我们使用铅笔的方法截然不同,在这里,“铅笔”工具需要在鼠标的指挥下才能使用。
画苹果要用到“铅笔”工具、“橡皮”工具、“放大镜”工具,填色时要用“填充”工具。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苹果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1、苹果中间的横线影响了画面效果,用什么办法可以去掉呢?
——用橡皮工具可以檫除画布内容。
1、给苹果涂色
2、画苹果的轮廓。
启动“画图”程序,如下图所示。
单击铅笔工具,把鼠标移到画布上,这时鼠标变成铅笔,将前景色设为黑色,即在颜料盒上单击黑色,然后拖动鼠标画出苹果的轮廓线。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苹果柄。
二、前景色是由颜料盒左端上面的方块表示的。
前景色是线条、形状边框和文字的颜色。
通过单击颜料盒上的颜色可以设置前景色。
背景色是由颜料盒左端下面的方块表示的。
背景色是文本框背景和填充封闭形状的颜色。
三、修改画面。
(1)单击放大镜,鼠标变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单击画布,画面内容被放大成如图的效果,选取最小的橡皮擦除苹果柄中间的横线。
(2)给苹果涂色。
将前景色设为红色,把鼠标移到苹果上,单击鼠标,苹果就变红了。
用同样的方法把苹果柄涂成绿色。
四、保存画图作品。
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保存”,弹出“保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苹果”,单击保存。
活动3粮食丰收堆满仓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研究、讨论的形式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使用画图软件
2.能画出简单的图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利用“直线”工具和“多边形”工具就可以画出粮仓。
1、用“多边形”工具画出粮仓和菱形纸的轮廓。
1、用喷枪给粮食涂色。
2、用直线写出“丰”字,然后给粮仓顶部添加几条斜线。
这样粮仓就画好了。
二、1、画出粮仓和菱形纸的轮廓。
启动画图程序。
如图所示,单击“多边形”工具,鼠标变成“十字”形,将前景色设为连黑色,从起点
(1)拖动鼠标到第
(2)点并单击鼠标,然后拖动到第(3)点,第(4)点,再单击鼠标,最后回到起点,再单击鼠标,粮仓顶部的多边形就画好了。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画出粮仓的剩余部分和菱形纸的轮廓。
2、给粮食涂色。
单击喷枪,将前景色设为深黄色,将粮仓涂成深黄色。
同样,将菱形纸处涂成红色。
3、写“丰”字。
单击直线,鼠标变成“十字”形,将前景色设为黑色,在工具箱的下面选择线宽,从第一笔起点拖鼠标至第一笔的终点。
用同样的方法写完剩余笔画。
4、画茅草。
在工具箱下部选择细线型,用直线画四条斜线代表粮仓顶部的茅草。
5、保存图画作品。
三、练习。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今冬开学以来,一直都是通过收发邮件的方式来和学生们交流课堂作业情况。
原以为四年级的学生独自在家完成作业会有一定的困难,可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才发现,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从收来的邮件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用心在完成作业,而且作业都做得相当好。
有的同学不仅完成了课本上最基本的要求,而且还达到了老师的较高要求。
从整体布局来看,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安排合理;从颜色和内容上来看,图画中不仅添加了自己的创意,而且还发挥出了自己的想象力,使得图画不仅颜色亮丽多彩,内容更是丰富,饱满,有意境,有的可以说算得上是一幅难得的电脑绘画作品。
下面就把同学们平时的课堂作业一一作以展示,一是和大家一起共欣赏,二是希望大家能给我和我的学生们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成效。
(以下习作按班级顺序排列)
活动4可爱小鸡精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椭圆工具的用法,并能用椭圆和圆来创作图画。
2.学生学会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创作图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
椭圆工具的用法,并能用椭圆和圆来创作图画
教学难点:
图形是怎样组合的。
教学准备:
示范画图、音乐、作品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我们已经学了铅笔、橡皮、刷子、直线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画图工具。
2.请同学们先看几幅图画(出示幻灯片1-3张),观察这几幅图画主要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下面我们就学习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讲授新知:
1.认识椭圆工具。
我们到工具栏中去认识一下椭圆工具,一个形状象鸡蛋的工具,旁边出现“椭圆”二字。
这就是椭圆工具
2.学习椭圆工具的画法(师边演示边讲)
a.设置线宽。
b.单击工具
c.设置前景色。
e.在画布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画出一个大小合适的椭圆。
f.空心图形可再填充颜色。
哪位同学上来演示画一个镶边实心样式的椭圆。
其他同学每个人画一个椭圆,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好。
练习题(幻灯片4)
3.同学们画的都很好,说明大家都很聪明,那我们再想一想:
椭圆工具除了画椭圆,还能画别的图形吗?
大家猜一下,怎样操作才能画出圆,而不是椭圆呢?
画圆的步骤:
(师边演示边讲)
a.设置线宽。
b.单击工具
c.设置前景色。
e.把鼠标移动到画图区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动鼠标可以画出圆。
f.空心图形可再填充颜色。
4.画一画。
指名一人到前面演示画一个圆,每人画一个圆。
练习题(出示幻灯片5)
5.比一比。
画椭圆和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强调不同点。
请学生注意。
6.下面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刷子工具的用法。
三、创作图画:
学了椭圆工具、刷子工具的用法,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创作图画了。
大家看刚出生的小鸡像一个小黄绒球,胖乎乎、毛茸茸的,非常可爱,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只可爱的小鸡画下来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绘制可爱的小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幻灯片6)可爱小鸡精心绘。
大家看这是老师画好的一幅作品,(幻灯片7)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画的这只小鸡,鸡身和鸡头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眼睛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嘴巴和鸡爪又是用什么画的?
下面是制作小鸡的具体过程:
1.用椭圆工具画出小鸡身和鸡头。
2.用刷子画出眼睛。
3.用直线画出小鸡的嘴巴和鸡爪。
4.用着色填充工具给小鸡涂色。
四、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评价标准。
(有时间可以让学生修改作品)
①构图新颖、想象丰富。
②图案优美。
③图案颜色、前景色和背景色搭配合理。
④摆放位置合适。
六、小结:
通过画小鸡我们学会了用椭圆工具画圆,还知道了“椭圆”工具和“刷子”工具的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绘声绘色制图形时要先单击鼠标,然后拖动至图形大小合适后松开鼠标。
请注意为图形填充颜色时一定要确保图形是封闭的。
活动5崭新电话进我家
教学目标:
1、会使用“圆角矩形”工具
2、会修改背景色
教学重点:
掌握“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分清楚“圆角矩形”工具三种样式的不同画法
教法:
演示法、引导法、辅导法
学法: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联系生活实际(人们平时所用的通话工具)展示电话、手机实物,引入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假如让你来画手机、电话,你会怎样画?
三、教师总结学生绘制电话过程,并自已演示,讲解“圆角矩形”工具三种样式的使用方法。
四、学生自主实践
同桌互相探讨、帮助,教师督促、辅导学生,并随时总结共性问题。
五、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分别挑选两名优生和差生展示。
六、总结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作品。
板书:
崭新电话进我家
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了背景色的设置方法,但学习电脑需要同学们不断去实践、操作。
活动7绿叶黄花相辉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电脑画图程序中“任意形状选择“工具和“喷枪”工具的使用方法。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德育和美育对学生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复制功能复制对象。
2、学会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变化图形、增加图形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利用复制功能和翻转的方法进行有目的地修改变化图形。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
教师:
老师收集了几张绘画比赛中同学的作品,请大家共同欣赏。
教师:
蓝天、碧水、绿树、青草这样的美景不觉的心情舒畅,让我有一种仿佛置身于画中的感觉,要是再来点鲜花,招来些蜜蜂,唤来些鸟儿,好不热闹。
今天我就真诚的邀请大家帮他们种花吧,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今天可得加把劲,光我一个人可种不来那许多花哦。
2、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复制的方法
(投影出示)教师:
课本30页“看一看”~40页“试一试”之前。
大家找一找,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绘制花朵的步骤问题的答案?
)
复制的具体步骤:
①、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先择图块(叶子)
②、编辑——复制,编辑——粘贴。
(边演示边讲解)
(2)水平翻转(出示幻灯片)
翻转叶子方向:
①、单击“图像”——“翻转/旋转”
②、在“翻转与旋转”对话框选“水平翻转”,确定。
(边演示边讲解)
学生实践:
自学并演示。
演示时,要一边操作一边述说操作步骤。
小结。
3、明确任务,深化理解:
教师:
同学们,比一比,看一看这两幅图前后的变化。
学生实践:
结合新知识,“复制”“翻转”和旧知识“曲线”、“移动”等完成任务。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辅导。
请先做完的学生当助教,帮助老师指导其他的同学完成任务。
(如有共性问题,统一讲解)
4、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认真操作,并熟练的完成“练一练”。
练习要求:
(1)相邻两学生合作交流、发挥想象共同把画面补充完整;
(2)制作过程中要求用到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筛选素材信息,重新加工或加入自己新的素材信息完成作品。
)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
活动8摇摇摆摆小企鹅
教学目标:
1、知识:
复习掌握已学过的绘图工具的使用。
2、技能:
熟练掌握画图程序工具箱里的工具的使用方法,会使用拉伸、扭曲功能对图像进行处理。
3、情感:
培养学生探究画图程序的积极情趣,拓展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画图程序中的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各种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画图程序中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技巧,那位同学说说我们都学了哪些画图工具?
各有什么用途?
(出示:
企鹅家族图画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它是用那些工具来完成的?
怎么画比较科学而且高效。
二、新课讲授
1、自由阅读课本第35页看一看内容并回答问题:
怎样画企鹅?
各用什么工具來画的哪个部位?
怎么画出其他两只企鹅?
2、动手操作
A、阅读课本第36——37页试一试内容。
B、启动画图程序,绘制第一只企鹅。
C、小结绘制企鹅的方法、及体会。
D、完成其他两只企鹅的绘制。
3、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4、小结评价结果,并展示优秀作品。
5、修改自己的作品,并保存到班级文件夹中。
三、巩固练习
1、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第38页练一练第1题(针对每一道题的每一个选型说出判断理由)
2、独立完成课本第39页练一练第2题(集体订正)
四、小结:
1、本活动中你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2、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本活动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用工具绘图,但是表达不出该工具的作用及使用特点,即会应用,但不能总结成理论,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差些,另外对复制、扭曲的运用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并在练习中不仅要学生学会操作,还要让学生能说出体会,让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反思——再学习”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