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017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24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docx

带桥梁的水泥路面施组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2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3

第一节工程概况3

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3

第三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4

第四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5

第五节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38

第六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40

第七节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46

第八节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48

第九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49

第十节其他应说明的事项52

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56

表3工程管理曲线57

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58

表5施工工艺框图59

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75

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76

二、项目班子人员配备情况和拟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77

(一)项目班子配备情况78

(二)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80

(三)拟配备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81

 

一、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永城至淮北(永城境)公路改建起点选定在原汽车专用公路Z003河南与安徽交界处,至原汽车专用公路Z003与永城市东环路交叉处。

拟建项目全长15.937公里。

全线二级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15米。

序号

标段

桩号

工程数量(km)

工程内容

1

一标段

K0+000-K4+959.98

4.94656

除征地、拆迁全部施工内容

项目所在区域为淮河冲洪积平原,除水、土以外均需外购解决。

(1)石料及砂

项目经过区域所需砂、石料主要来自于萧县和徐州,其石料储存量大,较具规模,质量稳定可靠,运输条件较为方便。

(2)用水和用电

本地区地下水的类型主要为冲积层潜水,含量丰富,水质良好,埋藏深度在2-10米左右,可考虑作为工程用水的主要来源。

工程用电可与沿线电力部门协商就近解决或自备发电机解决部分用电问题。

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组织总体主导思路

根据本标段特点,结合我公司的技术装备能力和实践经验,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施工组织的总体主导思路是:

抓紧准备抢建临设,上足专业机械技工;

两大路段同步展开,软基处理桥涵先行;

软基路槽基层重点,技术措施可靠保证;

网络管理紧密流水,阶段目标限期完成;

严把架梁安全关键,材料工艺质量严控;

四位一体共创省优,各方协同提前竣工。

(二)质量、工期、安全与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规划

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交通部JTJ07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2、工期目标:

本项目施工工期初定为4个月,时间为2008年8月至2008年12月。

3、安全目标规划: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无亡人、无人身上等级工伤事故,无施工机械设备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无交通肇事责任事故。

4、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规划:

按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有关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法令、法规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现场管理,做到现场布置合理,施工过程文明有序,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干扰,无相关投诉,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我单位高度重视本工程,中标后将其列为重点再建工程之一,组建整体功能强的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法管理,全权负责组织实施。

项目部设“五科、三室、一所”,配备有经验的工程师及管理人员。

第三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中标后,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立即上岗就位,组织部分(80人)先遣人员及机械设备(20台)进场,进行设营和抢建完成初期开工项目的临时设施。

(开工前5天),先期开工的路基土石方、软基处理等全部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调遣完毕。

其它靠后安排施工的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确保按期开工。

(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

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以公路运输为主(直达现场)、铁路运输为辅;工程用材料全部采用汽车运输进场。

第四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1路基开工前,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在详尽的现场调查后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交按管理规定报批。

路基开工前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和技术、安全交底。

1.2测量

1.2.1控制测量

公路高程测量采用水准点测量,在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地段,四、五等水准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时,起讫点为一个等级的控制点。

路基施工期间根据情况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

季节性冻土地区,在冻融以后进行复测。

1.2.2导线复测

导线精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3.2.2-6的规定,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增设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附合导线点,本建设项目内相邻标段的导线应闭合,并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

对可能受施工影响的导线点,施工前加以固定或改移,从开工至竣工验收的时间段内应保证其精度。

1.2.3水准点复测与加密

水准点测量精度严格《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3.2.2-6的规定布置,沿路线每500m设一个水准点。

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路段,增设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按照相应等级要求布设,并与相邻水准点闭合。

1.2.4中线放样

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

中线放样时,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标段的中线要闭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及时与业主方、设计方联系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1.2.5路基放样

路基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处理。

路基施工前,设置标识相桩,对路基用地界,咱堤坡脚,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高清楚。

对深挖高填路段,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后应复测中线和横断面。

施工过程中,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点。

1.3场地清理

按照设计要求,对公路用地范围内原有构造物进行处理。

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若有指定取土坑,应将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

将路幅范围内、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填方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

清出的表层土尽量充分利用。

二、路基施工

(工艺流程见下页)

 

 

施工方法:

2.1填方路基

2.1.1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考虑,并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

2.1.2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填料强度和粒径,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4.1.2的规定执行。

2.1.3土质路基

2.1.3.1地基表层处理

路基基底的天然密度小于条文的规定时,应进行压实,以保证路基基础的强度。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如:

设置稳定层、隔离层;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生石灰、水泥固化材料)对填料进行改良;或先用水稳性好的填料等。

土质地基均应做成不小于2%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地下水要有详细记录,以便完工后进行观察,为维修或必要时继续处理提供依据,避免造成返工浪费。

2.1.3.2路基填筑

2.1.3.2.1不同的填料应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会造成咱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水囊现象和一不稳定的滑动面等病害。

2.1.3.2.2用分层并按规定的层厚填筑,可得到均匀的压实度,如填层过厚,则填层底部不易达到要法度的压实度,土方顶面如太薄,则易起皮剥离,影响路基质量。

地面的自然坡度较大时,原地面应按设计挖成台阶,以保证填方土体的稳定。

每级台阶高度可取压实厚度的整数倍,如小型夯实机具一导压实厚度为150mm,台阶高以300mm为宜。

2.1.4高填方路基

由于高填方路堤的基底随的荷载很大,施工前应进行路堤稳定性验算和对基底土的承压强度值进行检查。

,如对原地基进行常规压实仍不能满足稳定验算要求,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由于高填方的地基土体因为填筑体对其施加了较大压力,会产生压缩变形,填筑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要压密变形,这两个变形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并逐步达到稳定,因此,高填方路堤优先安排施工,保证工期要求。

2.1.5半填半挖路基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由于作业面较小,施工初期使用小型机具碾压或夯实。

施工时,注意机具功能与填层厚度的匹配,确保填层达到压实标准,具备条件时,再使用大型机械按正常条件施工。

路床受地质环境和地下水的影响较大的部位,选择透水性能好的填料进行土质改良。

及时将弃方运出场外,避免弃方受雨水浸湿后重量增加强度降低,会坡下滑,导致路基内的部分边坡被牵引下滑引进路基顶面开裂。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

 

 

2.2挖方路基

2.2.1开挖施工的规定

2.2.1.1可作为路基土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

非适用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按弃方处理。

2.2.1.2路基开挖时要保证边坡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安全。

避免边坡失稳或塌方。

开挖过程中,如遇土质变化,为保证边稳定,及时调整边坡坡度。

若挖到设计档高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时,应预留保护层,以减轻或避免路床受水、冻等侵害。

2.2.1.3开挖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

开挖至边坡线前,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2.2.1.4路基开挖过程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截水沟尺寸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等时,及时按规定报批。

边坡一的孤石应保留。

2.2.1.5挖至零填部分后,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2.2.1.6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2.2.1.7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要考虑到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预留高度通过试验确定。

2.2.2边沟与截水沟从下游向上游开挖。

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将凹处填平夯实。

边沟及截水沟开挖后,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刷边坡及路基。

2.2.3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按下列规定处理:

2.2.3.1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避免堵塞泉眼。

2.2.3.2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采取设置边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除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4.1.2的规定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2.2.4土质路基开挖要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2.2.5弃方

2.2.5.1弃土按照设计要求沿线堆置,不得占用耕地、河道,禁止在贴近桥墩台、涵洞口处弃土。

2.2.5.2弃土相对集中堆放,并与周边环境协调,严禁随意处理。

2.2.5.3弃土的几何尺寸、位置应保证路在边坡和弃土堆自身的稳定。

弃土堆的边坡不陡于1:

1.5,顶面向外设不于2%的横坡,其内侧高度不宜大于3m。

2.2.6挖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下页)

 

 

2.3路基排水

施工准备→购买钢筋混凝土管(或预制钢筋砼盖板)→挖基坑→砌筑基础和墙身→下管(或安装盖板)→做防水层→砌侧墙、端墙→洞底、洞口铺砌→回填土

2.3.1首先校核全线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必要时向设计方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梁组合成完整的系统。

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结合,因地制宜,做到经济实用。

各施工作业面应设2%-4%的排水横坡,作业面上不得有积水,防止水流冲刷边坡。

2.3.2如设计有边沟等排水构造物,应优先安排施工,保证路基排水系统合理使用。

2.3.3涵洞

(1)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核对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农田排灌的实际需求,如确需变更设计时,向监理、业主提出申请,按有关变更设计的规定办理。

(2)先绘出施工详图,然后再依图放样施工。

(3)确定涵洞中线和墩台位置。

(4)砌筑基础和墙身。

涵洞的沉降缝处两端面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

填缝料填塞紧密。

(5)本工程拟采用人工回填土。

当涵洞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进行回填,涵洞外路堤的缺口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实,填土的具体规则按照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的有关规定办理。

圆管涵洞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立管柱模板

开工审批

砂砾级配试验

浇筑管柱砼

人工整修基坑害

测量放样

自检砼强度及尺寸

机械开挖基础

报工程师审批

自检基底压实度、应力、标高

管节外表涂防水沥青二层

报工程师审批

报工程师审批

自检

水泥、砂、石料试验

人工夯铺砂砾垫层

立端墙、翼墙模板

砼配合比设计

自检砂砾垫层、厚度、标高

自检标高及有关尺寸

报工程师审批

立基础模板

铺砌洞口、隔水墙及砂浆砌片石

砼机拌

自检模板尺寸及标高

砼浇筑

自检强度、标高、尺寸

砼输送车运

涵背回填材料分层填筑

管节采购及运输

自检砼强度、尺寸

Y

N

自检压实度及尺寸

管节成品质量检验

报工程师审批

采取补救措施

Y

报工程师审批

安装钢筋砼管节

涵管工程施工完毕

报废

自检管节、标高、长度

N

自检

管节接头及沉降缝处理理

2.3.3.1圆管涵

(1)本工程拟采用成品钢筋混凝土圆管,购买的钢筋圆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B.管壁内外侧面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mm×30mm,其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C.管节的各部尺寸不得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D.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E.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在一处,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2)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

(3)基础上面的砼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这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

若基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按照设计变更程序进行处理或加固。

(4)下管

A.采用人工下管,下管之前再复查钢筋混凝土,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5)接口

对插口管,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对平按管,接缝宽度不大于10~20m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6)施工质量标准,各部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

50

流水面高程

±20

涵管长度

+100,-50

管座宽度(包括基础)

≥设计值

相邻管节面错口

(应下游低于上游)

3(管径≤1.0m)

5(管径≥1.0m)

2.3.3.2盖板涵

(1)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时要注意检查上下面的方向,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角的方向,避免发生反向错误。

(2)预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A.成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搬运安装。

B.成口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墩台的尺寸。

C.安装后,盖板上的吊装孔,应以砂浆填塞,如有吊环应锯掉。

(3)基础及台身砌筑

严格按照样设计图放样施工,砌筑时用样板拉线检查校正自垂直度和平整度。

砌筑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进行回填,每层夯填厚度宜控制在0.2~0.3之间,土的压实度应在90%以上。

三、石灰土底基层

3.1准备下承层

3.1.1将下承层表面整平,碾压坚实,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9.5节的规定。

3.1.2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应及时报告驻地监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1.3将路基的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压实,搓板和辙槽刮除,松散的地方,耙松洒水重新碾压,使路基达到平整密实。

3.1.4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9.5节的规定逐个断面复核路基标高,确定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2施工放样

3.2.1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3.3备料

3.3.1本桩利用土方部分

(1)清除干净土基表面的石块等杂物。

(2)每隔10~20m挖一小洞,使洞底标高与预定的石灰稳定土的底面标高相同,并在洞底做一标记,以控制翻松及粉碎的深度。

(3)用松土机将土基的上部翻松到预定的浓度,土块粉碎达到规定要求。

(4)对于塑性指数不大的土,用旋转耕作机、圆盘耙进行粉碎。

3.3.2料场取土部分

(1)先将取土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

(2)采用反铲挖掘机集中挖土,自卸车配合运输。

对于不合格的土应集中堆放在一起。

如果土方资源不够用,将塑性指数大于12的粘性土过筛够方可采集,人工拌和时,要把15mm以上的土块都筛除掉。

(3)根据石灰土配合比计算需要的自然方体积,沿线均匀堆放土方,尽量避免场内调运,力求经济实用。

(4)土堆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缺口,方便机械进入工作面。

3.3.3石灰

(1)在工作面两侧宽敞,临近水源并且地势比较高的场地进行集中堆放。

如堆放时间过长,采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保存。

(2)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保证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产生场尘,但也不能过湿结团。

(3)用10mm孔径的筛人工筛石灰,交尽快使用。

3.4人工摊铺

现场人工摊铺土和石灰,人工整平,混合料松铺系数控制在1.53~1.58之间。

3.5洒水闷料

先将石灰和土拌和后再一起闷料。

洒水车不得在洒水段停留和调头。

3.6整平和轻压

采用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3.7拌和

(1)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设专职人员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拌和深度要侵入下承层5~10mm,保证上下层粘结。

在拌第二遍时,先用铧梨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严禁在拌和层和路基之间有素土夹层。

(2)拌和过程中石灰稳定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检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3.4.10条第1~5款的规定。

(3)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的粘土时,分两次拌和,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进行拌和,闷放1~2天,再补足需用的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3.8整形和碾压

(1)初步整形,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曲线估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如达不到要求,再返回刮一遍。

(2)用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查找出潜在的不平整路段。

对于不平整路段,重复上一工序,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3)对于局部低洼处,先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

(4)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交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能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5)每次整形都就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交且要保证接缝顺顺适平整。

(6)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且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7)整形后,当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组织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需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控制在1.5~1.7km/h,以后控制在2.0~2.5km/h之间。

(8)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避免稳定土层表面受破坏。

(9)碾压过程中,石灰稳定土的表面要保持湿润,水分蒸发过快时,及时补撒少量的水。

(10)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按照监理的要求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11)最后再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后扫出路外,局部低洼处,不可再进行找补,留待铺筑上层混合料时处理。

3.9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3.9.1同日施工的两处工作段的衔接外,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于进行拌和。

3.9.2拌和机及其他机械不得在已压成的石灰稳定土基层上调头,如必须调头,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调头部分,确保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

3.9.3纵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纵缝,在必段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段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纵缝须按下述方法进行处理。

(1)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2)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的一部分,采取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压。

(3)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

(4)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采用人工补充拌和,然后再进行整形和碾压。

3.10路拌法石灰稳定土施工工艺流程

备料、摊铺土

养生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碾压

整形

拌和与洒水

卸置和摊铺石灰

整平和轻压

洒水闷料

施工放样

准备下承层

 

四、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

4.1准备下承层

4.1.1将下承层表面整平,碾压坚实,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9.5节的规定。

4.1.2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应及时报告驻地监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1.3将石灰稳定土的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压实,搓板和辙槽刮除,松散的地方,耙松洒水重新碾压,使路基达到平整密实。

4.1.4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9.5节的规定逐个断面复核路基标高,确定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4.2施工放样

4.2.1在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4.2.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4.3备料

4.3.1本桩利用土方部分

(1)清除干净土基表面的石块等杂物。

(2)每隔10~20m挖一小洞,使洞底标高与预定的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底面标高相同,并在洞底做一标记,以控制翻松及粉碎的深度。

(3)用松土机将土基的上部翻松到预定的浓度,土块粉碎达到规定要求。

(4)对于塑性指数不大的土,用旋转耕作机、圆盘耙进行粉碎。

4.3.2料场取土部分

(1)先将取土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

(2)采用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