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920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docx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品笔记梳理汇总

【A+版】历届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精品笔记梳理汇总

古典诗歌鉴赏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20GG年以前,该考点一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20GG年开始采用主观题的形式,答题的难度相对地有一定的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理论知识,具有阅读分析、鉴赏的实际能力。

但只要我们熟读课内古典诗词,多诵读一些课外同类作品,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该题应该是“踮踮脚,够得着”的题目。

一、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赏析表达技巧。

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2.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

在命题上,上述两大方面可以是综合设题,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设问。

二、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有何特点?

盘点一、历年的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盘点二、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盘点三、选材应力避两点:

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盘点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

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三、解读古典诗歌必备的基本常识

解答古典诗歌阅读鉴赏题的第一步是读懂原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设置的题目答题。

要读懂一首古典诗词,当然要求具备一定的文言字词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特殊手法,以便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

1.知晓“活用”,理解词句。

许多文言文作品都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古典诗歌也不例外。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

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其它如:

①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镜”原是名词,句中活用为动词,即“照镜子”。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溅”与“惊”本是不及物动词,其后不能带宾语,在此活用为使动词,变成了可带宾语的及物动词。

诗句的意思是:

因感伤国事,春花使我泪飞溅;因恨别离之苦,鸟声使我心惊。

2.留意“互文”,参互理解。

所谓互文,是指古代诗文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使上下文有关词语互相辉映、暗示,收到意思全面而行文简洁的效果。

碰到互文现象,应上下补充,参互理解,不能孤立地理解诗句意思。

例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第一句中“秦”与“汉”是互相补充的,意思是“秦汉时代的明月秦汉时代的关塞”,因受字数限制,不得不拆开来说,解释时必须把它们合起来讲才完整,此即所谓“互文见义”。

不可把“秦”“汉”两字割裂,孤立地理解为“春朝时代的明月”和“汉朝时代的关塞”。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首句应理解为“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应理解为“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即“千万里冰封雪飘”的意思,

3.识别“倒装”,还原语序。

古典诗词由于格律的限制及表意修辞上的特殊要求,写作中某些诗句的词语有时会出现临时错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装”,阅读时,我们必须把临时错位的句子成分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否则就无法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甚至会出现读不通、读不懂的情况。

例如: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诗句主谓错位。

应还原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意思是:

洗衣的女子高兴地归来,竹林里传来一片欢声笑语;渔舟顺流而下,莲花在水中轻轻摇动。

②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状语错位。

应还原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③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多重错位。

应还原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④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多重错位。

应还原为: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4.注意“省略”,添补字词。

古典诗词由于语言的精炼简洁,常存在省略现象,阅读时,要善于将补节略浓缩的字词重新补充出来,以便更好地读懂原句。

例如:

①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猎”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理解时应补出。

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风”、“雨”前省略了比喻词“像”,阅读中应补出。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应为:

国破(但)山河在,城春(但)草木深。

(因)感时(而)花溅泪,(因)恨别(而)鸟惊心。

诗词的省略与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意象的组合有关。

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所以要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问:

师往何处去?

答:

吾师采药去。

问:

采药在何处?

答:

只在此山中。

问:

山前抑山后?

答:

云深不知处。

),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

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

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

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

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

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

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

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四、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

(一)表达技巧的鉴赏知识

1.表达方式的鉴赏知识

诗歌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诗词鉴赏中重点要注意描写、抒情。

一.描写手法主要有:

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与浓墨重彩的工笔细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诗情画意、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

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等。

1.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2.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3.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4.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5.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勾勒:

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①描写角度(观察角度的)变化——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

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从上到下等;

二.抒情手法主要有: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等,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如:

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析】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

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

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

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①直接抒情——叫直抒胸臆,即作者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直接倾吐在作品中,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全诗皆抒情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作者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的苦闷寂寞情怀,格调慷慨悲凉沉郁。

在局部直接抒情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阙对月抒情,下阙描写之后,至结句直抒胸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前面描写梦游情景,最后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大致分两类:

第一,借景抒情与托物抒情

抒情者借助客观事物为载体,借所描述的物、景等来表情达意,在对客观事物(人物、景物、事件)的叙述、描写、议论中抒发自己的爱憎感情的方式。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第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于景色描写之中,寄寓诗人的情感爱憎。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借景或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创作手法,松、竹、梅、菊等花草树木,清风明月、斜阳落日、细雨微草、小桥流水、古道关隘等自然景色,历史古迹、园林庭苑等人文景观,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

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饮浊酒,愁不能寐。

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题金陵图 (唐)韦庄

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

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

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

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

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

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

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

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

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2、表达技巧(艺术表现手法)的鉴赏知识

1.就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言,常见的有:

虚实相生(或称虚实相间、虚实结合或虚实相衬,以实写虚或以虚写实,言此意彼)、烘托渲染、借古讽今(咏史诗常用)、托物起兴(比兴)、抑扬(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用典(可使表情达意显得含蓄而意蕴深厚)、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移景入情)、以乐景写哀情、白描、象征、照应(前呼后应)、想象(奇想、幻想、联想)等。

2.理解几种表现手法:

(1)渲染和烘托

①渲染,诗歌中的渲染就是加浓形象,即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往往是一两句话可以了结的,诗人却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叙。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本来一句“鱼戏莲叶间”就已经可以把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状显示出来了,但作者偏又来了个“东西南北”,不厌其烦的逐一描写,通过渲染,因而使全诗写得生动活泼,单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面前。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反衬感伤的之情。

②烘托,即所谓烘云托月,为了表现月亮的神采,在其周围画上几缕云彩,以云衬月,就会使月亮显得格处有神。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实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通常是以物(客观自然环境)烘托人的心理或事物特征,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高适《别董大》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黯淡景象来烘托离别之情。

有时也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虽没正面描写罗敷之美,但通过侧面烘托却把罗敷之美写到了极点,而且比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余地,其艺术效果往往是下面描写所达不到的。

(2)衬托,侧面描写方法中,除了用旁观者的反应进行烘托之外,用彼物来衬托此物(即通常所说的衬托)也是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时也被称为烘托。

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陪衬),二是反衬。

①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之类。

例如,写周瑜的乖巧,用来衬托孔明的加倍乖巧,是正衬。

②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衬丑等等。

例如,写鲁肃的老实,用来衬托孔明的乖巧,是反衬。

王籍《入若耶溪》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是典型例子。

俗话说“要想甜,加点盐”,可以说是理论用之实践之举吧。

(3)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的诗歌,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令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又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碧”、“鸟白”,“山青”、“花红”,互相映衬,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诗人乡思之深厚。

咏史诗中对史事的叙写也可视作是衬托,史实铺写越详尽,讽今越深刻。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玉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见鹧鸪飞。

”和《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两绝句,均以大半篇幅竭力渲染昔日繁华,映衬今日凄凉。

但《越中览古》,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

《苏台览古》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

这一手法,有时也被称为对比。

(4)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具体的说,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之境。

这类虚境或者是非非亲眼所见的身边之境,或者是还没有发生的未来之境,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

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fū,战国时属魏。

]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身处长安,担忧妻子处境,看的本是长安月,但全诗从妻子所处的鄜州情景着笔,也是一种想象中的虚境。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实,在中国画中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等。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实虚。

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5)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6)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7)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8)正面与侧面,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描写美丽的荷花靠向采莲女脸边,在脸两边开放,从而写出“人面荷花相映红”的采莲女子的美,其描写角度极好。

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诗人同样选择巧妙的侧面描写角度,以故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实也是以兄弟们登高清点人数,对少的那人的思念,来抒写自己对众兄弟的思念。

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①鄜[fū]州:

现陕西省富县。

②云鬟:

妇女的鬓发。

③清辉:

指月光。

④虚幌:

薄而透明的帷帐。

⑤双照:

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安史之乱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