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689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备课

第七单元

单元主题

认准目标,不懈努力

单元组成

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和《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语文园地七》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讲述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着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语文园地七”共编排了“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五个栏目,以“赞扬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人。

为主题安排了各项实践,是学生在习作、口语交际等活动中学习勤奋、专注的好品质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读写读写新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3、教会学生通过抓人物、抓事件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并尝试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5、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与品质,并学习他们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6、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7、完成口语交际中的各项训练,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完成一篇习作。

通过具体事例并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来把一个人的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又要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1.能按抓人物、抓事件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

3、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课时

《全神贯注》1课时

《鱼游到了纸上》2课时

《父亲的菜园》1课时

语文园地七5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

通过抓关键词句初步感知伽利略的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

通过抓关键词句初步感知伽利略的品质。

教学难点

 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

通过具体事例并抓关键词句初步感知伽利略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正确规范地写出本课生字。

2、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填空。

3、、画出文中描写伽利略动作、神态的语句,并摘抄下来,读一读。

4、搜集了解有关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资料。

一.谈话揭题

1、古今中外,很多名人说过许许多多的话,我们称它们为名人名言。

交流自己积累名言?

 

2、师出示名言(课件出示)

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a、自己读,猜一猜:

这句名言会是谁说的?

说这句话的是17世纪的科学家——伽利略 板书:

伽利略(指导书写“略”)

b、说说你所了解的伽利略。

3、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他25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板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读题提醒这里的多音字“着”的读音,表示接触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读课文,明确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

课文讲了哪两个人?

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

(课件出示)相机指导:

“释、辩”的字形(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

3、多音字读音:

(课件出示)

4、课文主要写了了哪两个人?

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后,得出了(结论)。

小结:

像这样,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就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二、质疑讨论,感知人物形象

1、亚里士多德说的一番什么话话引起了伽利略的思考呢?

.默读课文1——3小节,找出相关句子。

A.齐读亚里士多德说的话(课件出示),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

找出有关句子。

B.哪些词最能体现?

(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信奉”是什么意思?

(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C.在什么情况下责备?

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

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过渡:

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于是便引发了他的思考。

齐读弟3小节最后一句话。

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胆大、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小结:

作者通过例举伽利略对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怀疑这样一个典型事例,使他的品质跃然纸上。

这也是描写人物品质的一种方法。

四.留下悬念,启发思考

伽利略又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他成功了吗?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留下悬念,启发思考:

伽利略又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他成功了吗?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板书

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质疑——试验——结论

教学

反思

 

备注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

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继续学习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回忆上节课课文内容。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读读课文4——5自然段,你觉得伽利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找出相关句子来,在旁边做上批注。

  交流汇报。

2、“反复”就是重复吗?

可能会在哪些情况下做实验。

  学生交流

 小结:

是啊,这样高度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地点不同、球的质量和重量不同的做了许多次,就是——反复。

3、反复”与“许多次”的意思一样,在这句话里不显得重复吗?

A、通过删减“许多次”作比较朗读,领悟到这种“反复”的手法表达效果。

4、 从这“反复”和“许多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5、这反复试验的结果怎样?

6、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过渡:

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

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三、想象补白,体会人们之变化

1、伽利略要公开试验了。

公开试验前,人们有什么反应呢?

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读)

2、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

个别读、 集体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3、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

请看:

(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4、公开试验后,人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5、当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再动笔写一写。

出示:

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

();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

();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

() 

6、你觉得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

四、总结 

1、伽利略这样一位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的人,作者是怎样给我展示出来的呢?

(板书:

典型事例)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 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板书

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试验      一慢一快

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速度与重量有关

    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典型事例)

教学

反思

备注

第3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6、《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和新词,指导写好“贯”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够按照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与事件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感受人物形象,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启示。

教学重点

1、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人物形象,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启示。

教学难点

 1、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人物形象,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启示。

教学准备

罗丹或其他名人全神贯注读书、工作的小故事。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正确规范地写出本课生字。

2、用字典查出下列词语带点字的意思。

3、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4、画出文中描写罗丹动作、神态的语句,并摘抄下来,读一读。

一、揭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学习或做事的时候特别投入、特别专注的时候。

这就叫全神贯注。

2、板题。

读题,指导“贯”的笔顺

3、我们今天一起要认识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雕塑家—罗丹。

它既具有这种品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2、默读课文,根据阅读提示要求,思考:

课文件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词语(课件出示)

4、交流:

 课文件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

 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就能清楚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以后我们再学习这类文章的时候,也要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罗丹的成功是全神贯注工作的结果。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罗丹,去感受他全神贯注的一幕吧!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默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罗丹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

并作一些批注。

交流汇报

 重点交流: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2、自由读句子,说说最能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罗丹的全神贯注?

(1)从“才”你体会到了什么?

(工作时间长),是从罗丹什么描写体会到的?

(板书:

动作)

(2)痴痴地笑

他在傻傻的笑吗?

说明了什么?

又是从罗丹什么描写体会到的?

(板书:

神态)

(3)醉

a罗丹的“醉”和平时喝醉酒的人有什么不同?

b指名读。

C出示:

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他忘了(),

忘了(),也忘了(),此时,他的心中只有塑像。

D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这句话。

(4)吁

a、从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心情很轻松、很舒服)、

b指名读、齐读

小结:

刚才我们抓住了”醉、痴痴”描写神态的词,“吁”

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到了一个全神贯注的罗丹。

3、迁移学法

课文中好友哪些动作、神态的词让你体会到他全神贯注?

交流

4、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这段话,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罗丹?

三、小练笔

面对这些巧夺天工的塑像,面对全神贯注的罗丹,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把它写下来。

四、回到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1、是呀,难怪茨威格会有那么多感触。

齐读(出示:

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2、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3、同学们,的确,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课外读读《中外名人故事》,了解

名人精神。

五、布置作业1.查找有关罗丹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罗丹。

2.收集和积累立志名言。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中外名人故事》

板书

设计

26*全神贯注

如痴如醉

一丝不苟

教学

反思

 

备注

第4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7《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新词,重点指导写好“徽。

”并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一丝不苟、赏心悦目、”的意思。

3、掌握概括写人叙事类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

  

4、初品“鱼游到了纸上”,感受青年精湛的画技。

  

教学重点

1、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一丝不苟、赏心悦目、工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掌握概括写人叙事类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

  

3、初品“鱼游到了纸上”,感受青年精湛的画技。

教学难点

 初品“鱼游到了纸上”,感受青年精湛的画技。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正确规范地写出本课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文中所有的带“游”字的句子或段落,做上喜欢的标记。

3、、画出文中描写伽利略动作、神态的语句,并摘抄下来,读一读。

一、揭题导入,读题启思  

1、板题。

读题

2、课题质疑:

3、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2、指导读好有“赏心悦目”的长句子,相机理解:

赏心悦目”:

(1)写谁赏心悦目?

看看前后文字,是什么让“我”心里感到很舒服呢?

小结:

联系上下文,就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借助字典理解“一丝不苟“ 

 苟在字典中有四种解释:

一丝不苟中苟应选第几种解释?

  

3、指导书写“徽”,重点指导安排还减价结构,不漏写“—”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运用抓人抓事的方法)8  

a、本课中主要人物是谁?

写了他什么事?

结果怎样?

(抽生回答

小结:

通过抓人物、抓事件进行梳理,我们概括课文内容就容易多了。

(板书:

抓人物、抓事件)  

三、抓住文眼,初品“游”味  

1、“鱼游到了纸上”,这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谁说的?

第二次呢?

(生自由回答)  

  简单交流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课件出示: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抽生朗读。

  

1、刚才读课题的时候,哪个同学首先打了大大的问号?

2、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特别从哪词语看出来的?

抓关键词“惊奇地”交流

3、相机指导朗读女孩的话。

  

4、女孩惊奇的叫声里,更多的是一种赞叹,他在赞叹,青年的鱼画得如此形象逼真就像鱼游到了纸上。

我们心中的疑问解决了。

(擦去问号)。

读到这儿,青年精湛的技艺让小姑娘折服,围观的人折服,也同样让我们折服呀。

四、总结

咦,鱼游到了纸上,你能吗?

你呢,你呢?

我也不能。

那么,谁让鱼游到了纸上?

问题又来啦,那是——(师板书问号)他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这个  问题。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板书

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青年  

看鱼  

忘我画鱼

教学

反思

 

备注

第5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7《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能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说一句或一段话。

3、结合图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从中受到熏陶。

5、摘抄文中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及他看鱼、画鱼的精彩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能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说一句或一段话。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识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

(生答) 

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

(板书课题)

3、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品“画鱼”,感受“鱼游到了纸上”。

 

1、青年竟然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看来他画技非常高超,那他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呢?

默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1)交流:

青年是怎样画鱼的?

2)工笔细描是怎样画,挥笔速写又是怎样画?

请你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

  

师进行学习方法归纳:

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

(3)在金鱼图中理解词语:

(出示金鱼图)仔细观察,金鱼的哪个部分是工笔细描,哪个部分是挥笔速写?

指名答

(2)你从青年画鱼的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板书:

画鱼:

认真一丝不苟)

小结:

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使青年认真作画的形象:

认真跃然纸上。

(动作)

(3)(带上你的感受,女同学读工笔细描的部分,男同学读挥笔速写的部分。

  

2、想象青年画画都有哪些动态。

学生说想象到的鱼的动态。

  

3、指导朗读,读出青年画鱼的认真

4、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啊!

怪不得小姑娘叫了起来。

出示小姑娘的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1)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表现青年画鱼画的很好?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好?

  

(2)个别读,齐读。

  

5、想象画面:

1、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当时人们议论的情境,把它写下来,注意运用神态、动作等的方法进行描写。

 

2、这声声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出示(鱼游到了纸上)齐读。

  

3、青年听到他们的议论、赞叹吗?

为什么?

抽生汇报(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

  

三、品“看鱼”,感受“鱼游到了心里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青年爱鱼爱到了到忘我境界?

a抽生汇报(课件出示几组句子)

b重点指导句子“说他“特别”,……忘我的境界。

抓住“呆呆地、静静地”这两个神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认真。

2、假如你就是前来看鱼的人群中的一员,你们会怎么看?

十几缸的金鱼啊,你们又会怎么看?

是啊,你们就是这样一边看,一边说,和周围的人们一样兴高采烈、

谈笑风生,可是青年呢?

(引读)老是一个人呆呆地,静静的……

4、指导朗读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青年看鱼时的忘我专注!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是啊,当他静静地看鱼,静静地画鱼时,眼里所见的是(),心里所想的是(),笔下所画的还是(),—他整个人就仿佛变成了一条——这就叫做——(生:

融为一体!

从“一整天、每个星期天、”中,深入体会青年对鱼的痴迷与沉醉

(2)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学生体会青年对鱼的喜欢达到忘我境界。

是啊,当他静静地看鱼,静静地画鱼时,眼里所见的是(),心里所想的是(),笔下所画的还是(),—他整个人就仿佛变成了一条——这就叫做——(生:

融为一体!

小结:

你看,作者就是通过抓住青年看鱼时的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然我看到了一个忘我看鱼的年轻人。

板书:

(看鱼专心神态)青年记住了鱼的特点、动态,所以说鱼游到了心里。

板书:

鱼游到了心里  

五、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1、由“鱼游到心里”,你能想到一个成语吗(胸有成竹)  

2、总结:

正因为青年坚持不懈地细心观察,才会让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正因为他让鱼游到心里,才会有鱼游到纸上。

  

3、你能用个关联词把“鱼游到心里”与“鱼游到纸上”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指导学生用“先……然后……”、“只有……才”等句式练习说话)  

六、总结

1、从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七、布置作业:

1、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抄了下来

2、积累描写人物描写的好词佳句。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板书

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画鱼  认真动作

游到了纸上         

看鱼专注神态

游到了心里      

教学

反思

 

备注

第6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7、《父亲的菜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通过看图认识“箢箕、铁锨”两种农具;通过联想理解“狰狞“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父亲言和行的句子,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从而抓住描写父亲言和行的句子,

3、学会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段人物对话。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父亲言和行的句子,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从而感受父亲“坚毅、执着、辛劳”的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父亲言和行的句子, 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从而抓住描写父亲言和行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思考:

围绕菜园写了哪些内容?

2、想一想:

作者笔下的菜园是怎样的?

把描写菜园的短语划下来.

3、.默读课文,将描写父亲的、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并在边上用词语概括出父亲的特点。

一、交流认识,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父亲的菜园)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大家谈谈为什么题目叫“父亲的菜园”,而不叫“我家的菜园”或“我们的菜园”?

(学生交流)

2、我们的理由充分吗?

我们再次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

(课件出示)

3、结合图片理解:

箢箕铁锨

4、.解读“狰狞的岩石”(闪红“狰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