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550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docx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

高等心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及行为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科学。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心理和行为,但以人心理和行为为主。

  2、就个体水平而言,人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方面。

认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4、人及人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人称为“心理学之父”

  6、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这是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

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7、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

一书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标志。

  8、心理学人物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9、心理学首要任务是描述。

是对研究对象心理和行为作出客观准确描述,即心理及行为“是什么”。

描述通常是进行更深入研究必要前提。

  10、解释:

该任务功能是回答“为什么”问题,即某种心理及行为事件为什么发生,其发生原理和机制是什么。

  11、预测:

心理学中及测试对一个特定行为将要发生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可能性陈述。

  12、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控制作为心理学最高目标。

控制以为这通过一定手段或者方法使心理及行为发生或者不发生,即引发那些希望发生事件,控制那些不希望发生事件。

  1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和教师教心理现象和规律学科。

  论述:

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意义。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提高教育针对性。

  第一: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理解。

  第二: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理解。

  第三: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规律,提高有效学习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适应能力。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学习高等教育学还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得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把握必要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含义:

在心里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具有顺序性系统变化。

缩微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而是系统、有组织。

  2、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行为和心理特点出现、已有心理和行为机能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及能力衰退及消失。

  3、心理发展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及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发展。

其中,思维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最主要一个方面,特别实在婴幼儿期之后得发展中。

  4、人一生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

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5、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将大学阶段作为成人早期或则青年期开始。

  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段时间,大学阶段仍属于青少年阶段。

  6、青少年期分为:

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

  7、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预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8、佩里认知发展三个阶段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对大学生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二元论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大学生以对及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得看法是非此即彼。

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真理。

2、相对性阶段。

此阶段个体认识到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不同解释,接收不同观点;他们会根据不同、变化着情景对问题作出判断;他们不再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真理;3、约定型阶段。

个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立场和观点,既能够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

  9大学生思维发展

  1、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2、在常规性思维发展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同时,形成了对思维元认识。

元认识是对认知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某一方面做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知识或认知活动。

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组成。

  10、一、大学生友谊发展

  大学生友谊发展歌德曼总结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六大发展功能:

1、陪伴。

青少年朋友间有很多相似处,他们有更多共处时间,愿意协作活动。

2、放松。

青少年及朋友度过快乐时刻。

3、工具性支持。

青少年从朋友处获得大量信息、资源和援助等。

4、自我意向支持。

来自朋友鼓励、慰藉和反馈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得自我意象,获得自我统一性。

5、社会比较。

青少年通过朋友可以确定自己在同伴中地位,明确行为适当性。

6、亲密。

友谊关系是一种充满深情、彼此信赖友好关系友谊双方可以自由表露自我,,彼此分享秘密。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差异及教育

  1、胆汁质(李逵)、多血质、粘液质(有条理冷静工作)、抑郁质(林黛玉)

  2、教育学上任何和控制自己气质

  气质类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

  ⑵根据不同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教育方法。

  ⑶气质及职业指导

  ⑷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疾病主要发生者,胆汁质、抑郁质

  3、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比较稳定心理特征。

  4、格及其他个性品质是不同,它是由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部分形成反应个性本质属性稳定心理特征,受一个人思想、信念、道德品质调控形成,有好坏之分。

  5、大学生性格类型差异:

外向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向型性格,独立性多于顺从型。

  6、心理学中所说能力,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个性心理特征。

  7、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自学、表达、操作、适应、创造能力。

  8、智力三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角度,提出人类智力三元里论:

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成分亚理论。

  9、滕伯格把智力成分分为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智力测量:

常用智商IQ表示智力高低。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概念,其含义是被监测者所获得智龄分数及他实际年龄之比,公式: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定智商值,其计算公式为:

IQ=100+15*(X-X)/S

  10、学生能力差异表现在:

⑴能力类型差异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能力,如: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力等⑵能力水平差异

  11、⑴、针对大学生能力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能力

  ⑵、针对大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

  1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带有个性特征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总和。

  13、学习风格心里要素包括:

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

  14、场独立型:

往往倾向于以内在参照物而不是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即能以自己独立标准觉察、判断事物。

  场依存型:

较多依靠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影响,不能从复杂环境中区分食物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

  15、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及命运那些力量看法。

内部控制特征学习者相信自己从事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己内部因素决定。

外部控制特征学习者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其他人摆布,这些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力量主宰自己行为。

  16、中等水平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

过敏性焦虑不是因为客观情境对自尊心构成威胁而引起,而是由遭到严重伤害自尊心本身引起。

自尊心受伤害程度越高,过敏性焦虑水平越高。

 1、教师角色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⑴角色认知阶段(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实际认知和及社会其他角色关系认识)

  ⑵角色认同阶段(通过亲身体验接收教师角色所承担社会责任,)

  ⑶角色信念阶段(指教师角色中社会期望及要求转化为个人心理需要)

  论述:

教师一般教学能力

  一般教学能力,是指在多有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教学能力。

,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

  ⑴分析掌握教学大纲能力

  ⑵分析处理教材能力

  ⑶教学设计能力

  ⑷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及人格特点判断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

  ⑴语言操作能力⑵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来具备教学监控能力,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培训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⑴澄清阶段⑵模拟阶段⑶联系阶段⑷提示阶段

  2、教师成长及发展最高目标-专家型教师

  主要有三个方面特征:

  ⑴具有丰富而有效专门知识⑵能够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⑶创造性洞察力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1、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适应性变化。

  四个方面:

  第一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心理现象

  第二学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得性行为

  第三任何水平学习都能引起适应性行为变化

  第四不能把个体所有变化都看做学习。

  2、我国心理学家学习分类:

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3、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教学目标分类

  4、奥苏伯尔对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进行方式: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及已有知识经验之间关系分为:

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大学生学习方式特点:

  ⑴学习方式多样性(自学是大学生主要学习方式,尤其是到了高年级,自学就成了大学生主要学习方式。

  ⑵、学习过程阶段性

  1、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2、专业课阶段3、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论文阶段

  ⑶学习内容特殊性

  ⑷学习组织主体性

  6、桑代克是联机理论创始人,1896年在哈佛用小鸡做实验,被认为是动物心理学实验创始人之一。

  7、 通过不断“常识错误”而实现。

  8、桑代克提出:

情境及反应联结有三个规律:

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两大主要定律。

练习律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

  9、社会学习分析中控制观察学习组合过程:

  注意过程调节者观察者对示范者活动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经验转换成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内部形象;再造过程是以内部形象为指导,把原有行为组合成新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学习得行为得以表现。

  10、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最佳学习方法。

  11、有意义学习实质,就是文字符号所代表新知识及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

  12、根据迁移性质,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负迁移:

一中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或抑制作用。

  根据迁移层次不同,把学习迁移分为:

横向前移、纵向迁移

  根据迁移先后顺序,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特殊迁移指某一领域学习直接对另一领域内学习所产生影响。

普遍迁移指一种学习中获得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外具体内容学习影响。

  13、形式训练说:

对迁移现象进行最早、最系统研究。

  14、贾德提出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在1908年所做著名“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经典实验。

  15、学习定势又叫“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心理准备状态。

  论述:

大学生学习迁移有效促进

  一、掌握有关原理或规则

  二、提高知识概括化水平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发挥定势积极作用

  五、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第六章:

大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1、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了学习动机及学习效率关系:

容易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增强而提高,增加人物难度,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

一般来讲,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2、大学生学习动机得特点:

多样性、发展性、简洁性(简洁性学习动机是大学生主要学习动机)社会性、职业性

  3、成就动机:

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内部动因。

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默里提出“成就需要”,默里为了测量人格及需要,曾特别制定了主题统觉测验。

TAT

  4、阿特金森认为,广义成就动机分两种:

一种是追求成功动机;二是避免失败动机。

  5、韦纳把众多原因按其特性划分为三个维度:

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维度

  6、原因归因及成功期望和行为:

对未来成功和失败期望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先前成败结果归因稳定性,原因稳定性归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继续,就是她“期望原理”

  论述:

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学习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利用学习结果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上成功。

  四、主义教学内容新颖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

  五、适当开张竞争活动

  六、训练学生形成积极归因方式

七章:

陈述性知识学习及教学

  1、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根据知识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较“描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关于行为步骤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化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机能。

  2、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形式进行表征。

表象系统和线性序列也是陈述性知识重要形式。

  3、知识表征:

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4、元认知:

对认知认知,是个人认知过程中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认知和控制。

  5、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及原有认知结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且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又称概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概念或者命题时产生。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命题及认知结构中特有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关系时产生。

  论述:

陈述性知识常用教学策略

  一、动机激发策略

  首先,充分利用学习目标激励作用

  其次,要及时修正学生动机归因

  再次,使新知识和预期同时呈现

  二、注意选择策略

  ⑴、在教科书中采用符号标志技术

  ⑵、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呈现方式

  ⑶、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

  三、复述策略

  四、意义构建策略

  精加工是指要求学习对要学习材料做精细地加工活动。

  笔记技术包括摘抄、评注、加标题、写概括语和结构提纲等活动。

  五、认知结构优化策略

  ⑴经常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

  ⑵指导学生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

  ⑶加强抽象知识及感性知识联系

  ⑷提高课堂提问一数,多提指向知识结构问题。

c

第八章程序性知识学习及教学

  1、程序性知识及陈述性知识区别:

定义不同、测量方式不同、表征形式不同、意识控制角度不同、习得及遗忘速度不同。

  2、所谓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概念正例变化。

  3、策略性知识一般掌握过程分三个基本阶段:

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元认知阶段

  4、元认知策略分为: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论述:

策略性知识教学策略

  一、一次只教少量策略

  二、教会自我监控

  三、在教策略性知识同时学会反思

  四、激发维持学生动机

  五、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

  六、长期教学

九章问题解决及创造性培养

  1、对问题理解有三个成分是公认:

1、给定:

指问题初始状态;2、目标,指问题要求答案或目标状态,3、障碍,指给定和目标之间必须经过思维活动才能消除障碍。

  2、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

算法式和启发式。

算法式要逐个尝试解决问题各种可能性,以尝试错误方式解决问题,它可以保证问题得以解决,但费时费力,而且往往难以实现;启发式以一定原有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搜索解决问题,这类策略简单省事、效率高,但不能保证问题成功解决。

  3、创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特权,而是人类普遍存在一种潜能。

  4、心理定势:

由先前活动形成影响当前问题解决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5、功能固着:

指当人们习惯了一种事物某种或者某些固定功能时,就很难发现该事物其他功能心理特点。

  5、有效问题解决者特征:

  一、在擅长领域表现突出;二、以较大单元加工信息;三、能迅速处理有意义信息;四、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五、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六、愿意花费事件分析问题;七、能很好地监视自己操作。

  6、 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法时,问题难度要适当。

  7、头脑风暴法:

又称:

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辫一种激发激发创造性思维方法,这是在国外大学颇为流行集体讨论法。

  8、头脑风暴基本原则:

1、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缓评价),让及会者畅所欲言;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完善最佳方案。

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让及会者都有机会发表意见;4、追求及众不同、关系不密切、甚至离题想法。

使及会者在自由及安全气氛中交换各种设想。

  论述: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性

  一、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

  1、帮助学生活区有关领域知识

  2、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

  3、培养科学试验能力

  4、协助发展自我管理技巧。

  二、激发创造性动机:

  1、确立目标和意图2、激发好奇心及探索欲3、鼓励自我竞争

  三、塑造创造性人格

  1、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2、培养良好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4、树立学生自信心5、确立创造信念。

  四、创设创造性环境

  1、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2、给学生学习留有余地

  3、开展高水平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

  4、开展丰富多采竞赛活动。

第十章德育心理及大学生品德修养

  1、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道德行为准则及执行意义认识。

  2、 道德情感是人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一种内在体验

  3、道德意志是人利用自己意识,通过理智权衡,去克服道德生活中困难并支配行为表现。

意志本身就是一种坚定行为倾向。

  4、道德行为是指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重要标志。

  5、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种道德水平: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6、大学生品德修养方法:

1、学习;2、立志;3、躬行;4、自省

第十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调适

  1、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共同体。

  2、群体种类:

1、正式群体及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组织原则群体。

非正式全体是指以自发形成、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群体。

  集体是群体发展最高形式,是执行一定社会功能群体。

  3、大学生班集体除以上特征,还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2、同一性3、独立性4、开放性

  4、群体心理对大学生行为影响:

  一、社会助长作用及社会制约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一起工作降低了个人活动效率,就是社会制约作用。

  二、从众行为: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及大多数人一致行为,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6、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

  一、团结友爱、平等互助二、理想色彩浓厚三、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

  7、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因素:

一、时空接近性二、台对相似性三、需要及个性互补四、个性品质

  8、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心理因素

  1、认知上偏差A、晕轮效应B、刻板印象:

指在人脑中存在关于某一类人固定形象。

  C、角色固着:

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心理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