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52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x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

气象灾害

(一)台风(热带气旋、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飓风)

1、台风的形成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B、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的地区),2、时间:

夏秋季节

3、影响:

不利:

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灾害,狂风会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物

和通信设施;暴雨会导致河口决堤、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山区还会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的可能性;风暴潮会破坏海堤,淹没岛屿;有利:

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降温降水)。

4、防御措施:

①建立健全台风预警监测系统;②修建防灾工程,提高抗灾性能;③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④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

(二)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形成原因:

(1)(来水少)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降水少的天气系统控制);

(2)(去水多)气温高,蒸发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3)水污染严重。

2、我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春旱)、华南(夏秋)、西南(四季均可发生旱灾)和江淮地区(伏旱)。

1)华北春旱:

(1)自然原因:

春季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加速蒸发;

(2)人为原因:

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浪费。

3、〔思考〕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

4、旱灾危害:

①河流断流、水库干涸②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

③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④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引发的次生灾害:

森林火灾,蝗灾

5、防御措施:

①建立干旱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②提高节水意识;③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节水农业;④防治水污染;⑤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农业防御干旱的措施: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②培育抗旱品种,合理灌溉,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③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④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三)、寒潮(天气系统:

冷高压(源地),冷锋)

1、概念:

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过程。

2、多发季节与地区:

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

 

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

带寒潮影响较小)。

3、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①东西向山地:

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

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

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③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4、寒潮的危害大风、降温、大雪、冻雨

1

(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

○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在牧区形成白灾

2

3

○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

○大雪、冻雨使交通、通信、

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电力、交通、通信中断,供水困难、压倒房屋、食物供应紧张)。

寒潮有利方面:

(1)减少病虫害(

2)带来雨雪,缓解旱情(3)带来风力资源(

4)减轻

酸雨危害

5、防御措施:

1

加强监测预报

2

○农作物、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

○3

建立应急机制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6、防寒措施:

1

培养耐寒作物良种,种植耐寒作物

2

○调整种植制度

○3

采取保暖措施(浇水、燃烧秸秆)

(四)沙尘暴

(冷锋天气影响,锋前暖空气干燥)

1、成因:

自然原因:

○1气候干旱,降水小;○2春季大风日数多;○3地面多沙质沉积物;④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2、时间分布:

冬春季,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原因)

3、空间分布:

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分布:

主要分布在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河套的毛乌素沙地周围。

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

4、沙尘暴的危害○1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

导致土地沙化,使荒漠化面积扩大,加剧气候

进一步干旱,从而使风蚀作用加强,土地沙化更加严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环境的恶化)

2

3

生命财产损失破④坏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影响交通安全

○农牧业减产、○

5、利处:

促进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

6、措施:

○1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

○2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如: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

营造“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发菜等。

(五)、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华北地区

自然原因:

○1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

○2冬季风的通道;○3接近沙源地○4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1是主要农业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

○2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地质灾害

(一)地震

1、直接灾害: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

崩壅塞河道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海啸(海底地震引

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3.地震灾情:

(1)影响因素:

烈度、发生时间、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

(2)灾情的变化趋势:

在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

(原因是:

我国防

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

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

4.地震预防:

(1)防御措施:

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

制定防灾应急预案;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防御设施)④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滑坡、泥石流

1.滑坡

诱因:

地震、人类活动使岩石松动或暴雨

时间分布特点:

一年四季有,春季冰雪消融和多雨季节多发

自然因素:

①地形:

山区陡坡②地质:

(地震多)断层发育多断裂构造(岩层的倾斜方向与山坡一致),岩层不稳定③(雨水下渗使)深层岩层松软或(地震、人类活动使)岩石松动(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性):

(诱因)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因素:

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②大型工程破坏山体

2、泥石流

诱因:

暴雨或春季冰雪消融

时间分布特点:

多雨季节或春季冰雪消融时

自然因素:

①地形:

山区陡坡深谷②地质:

(多地震或风化作用强)山坡岩石破碎,多松散

物③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冰雪融水多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因素:

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②大型工程破坏山体③人类活动堆放大量碎屑物质

3、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①破坏城镇村庄、农田、工矿企业、道路等,②造成人畜伤亡,

③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4、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动力性质和地表物质组合不同):

冰川泥石流、降雨泥石流

5、防治滑坡泥石流的措施:

非工程措施:

(1增强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2)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

(3)迁出高危险区。

工程措施:

(1)实施护坡工程,疏排水工程,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

 

水文灾害

(一)洪涝----来水多(快),去水少(慢)(也可以归为气象灾害)

1、形成原因(注意区别洪涝与洪灾的原因,洪灾要分析受灾体状况)

(1)气候(天气)条件(气候特征)----雨量大且集中

气候: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夏季风强弱不一,降水变率大;降水异常多

天气系统:

降水的天气系统(锋面,锋面气旋,气旋,台风等)持续时间较长造成连续的暴雨

(2)河流条件:

(1)河网密集,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汇水量大;

(2)河道弯曲或淤积,

或扇形水系入海河道少,排水不畅。

(3)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造成河水泛滥。

(3)地形条件: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积水(涝渍)

(山区:

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易引起山洪)

(4)人为原因

上游滥伐森林、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植树造林),排洪能力下降;

中游围湖造田和湖泊淤积使湖泊萎缩,蓄洪能力降低(退耕还湖,修建水库),加剧洪灾。

(洪水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

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

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也可以形成洪水。

2、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1)上游(山区):

(原则:

调蓄洪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兴建水库

(2)中游:

(原则:

分洪、蓄洪)①修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提高蓄洪能力②修建分洪区;(3)下游(平原):

(原则:

泄洪、束水):

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开挖新河;(4)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涝渍的防御措施)

非工程措施

(1)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2)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防

灾减灾的意识(3)严禁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4)制定防灾应急预案(5)

实行防洪保险(6)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3、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的环节:

防洪准备(更重要);洪水应急;洪水中的救助。

(二)风暴潮(受向岸风影响)

1、概念:

风暴潮是由海洋强风引起的浪涌海岸现象。

2、分布、类型:

热带、亚热带:

台风风暴;温带:

温带气旋(选修

5P42)成因

3、危害:

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4、减灾对策

(1)加强风暴潮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2)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1、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阴影表示哪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分析形成该

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

 

(2)阐释图b发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

 

2、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

 

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

3、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

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左右。

下图为我国1951-1991年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我国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

⑵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⑶图中A、B、C三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

并分析其成因。

 

4、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

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读下图回答问

题。

(1)甲为我国

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

能源丰富区;

pH<5.6的地区,

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

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A.降水量悬殊较大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

(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

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

 

,发生在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请简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5、读“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长江水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

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

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

请对比简要分析成因。

 

6、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

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

灾害严重的原因。

7、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7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

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

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

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

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

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11为三江源地区

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9、“冷湖”是

丘陵地区山谷中

冬、春季节微风晴

夜因近地面空气的

长波辐射冷却而形

成的近地面逆温现

象,我国江南丘陵

山谷中出现的“冷

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橘遭受冻害。

左图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江南丘陵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

型,a、b、c、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

右图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的微

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

读图,完成

(1)~(3)题。

(1)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2)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橘,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

图9中,若按“冷湖”

逆温垂直递增率1℃/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A.24米B.40米C.6米D.60米

(3)为预防遭受“冷湖”冻害,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地形条件种植柑橘?

1、

(1)

洪涝

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

(2)

小流量、高水位

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2、

(1)

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B

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3、⑴华北平原、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⑵冬夏季风的推移速度和强弱影响

⑶A地春旱最严重,春季时随着气温回升,蒸发加强,而

A地仍受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

旱情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B地干旱主要发生在夏季,夏季时

B地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

C地干旱主要发生在冬季,冬季时

C地降水少,而C地纬度较低,气温偏高,蒸发较强,易发

生干旱。

4、

(1)太阳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AB

(3)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强风、

特大暴雨、风暴潮。

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

监测和预报。

(4)寒潮

春、秋

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影响较小。

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

湾远离有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

脉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

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

5、

(1)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

加剧了水士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

(2)①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②现今,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

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

6、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

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析]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示信息,从区域的天气条件、地质条件及地形特点三个角度来分析。

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故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地震的发生会加剧和诱发次生灾害;材料显示该地区地震后出现多次降雨,会引发地质灾害。

7、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

月相对集中,其中

6月份发生次数

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6月的地质灾害次数最多,其次是8月、5月、7月、9月等。

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

8、

(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

多。

(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

[解析]第

(1)题,结合图回答三江源冰雹年内分布特征,注意其发生最多的月份。

(2)题,三

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可从受灾体方面回答,由材料可知主要是种植业比重的增加。

9、

(1)D[解析]

(2)A(3)南坡(阳坡),坡中部,向南开口的围椅状小盆地。

(任答两点)

(1)题,最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应该是气温最高的地方,由图中等温线的分

布可知丁地气温最高,位于c、d之间,而其他三地的气温均小于d,故D项正确。

(2)题,

由图可知,谷底部的最低气温大约是-11℃,而柑橘受冻害的最低临界值是-9℃,根据逆温垂

直递减率计算,相对高度至少要超过20米,故A项正确。

第(3)题,柑橘种植在气温较高的地

方,故阳坡、坡中部等地适合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