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润初步设计说明23时修改.docx
《星润初步设计说明23时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润初步设计说明23时修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星润初步设计说明23时修改
江苏炜赋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星润花园
初步设计
设计编号:
J09008
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9年2月
江苏炜赋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星润花园
初步设计
设计编号:
J09008
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9年2月
设计审批人员
院长何彬建筑师
分管副院长:
陆树建高级工程师
建筑所所长:
陈猛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总建筑师:
任晓兵高级建筑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结构总工程师:
姚富民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石玉琳高级工程师
设计人员
建筑设计:
周淑华高级建筑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樊森飞建筑师
陈金军建筑师
倪晓宏建筑师
结构设计:
郑桂忠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陆翔工程师
李玥助理工程师
赵勇杰助理工程师
祁飞飞助理工程师
陈晖助理工程师
给排水设计:
陈兴工程师
陆晓敏助理工程师
电气设计:
石玉琳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
石爱军工程师
暖通设计:
张志明高级工程师注册设备工程师
建筑经济:
马芹注册造价师
目录
一、设计依据
二、建筑设计
三、结构设计
四、给排水设计
五、电气设计
六、暖通设计
七、环境保护篇
八、消防设计
九、安全防范专篇
十、节能篇
十一、建筑经济
十二、附件及附图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
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96-2005);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7、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关于新开低价位商品房工程(通盛大道东,瑞兴路北)详细规划及单体方案设计的批复”;
8、《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9、《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2002年版);
10、《南通市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3年修订)
12、《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2002
14、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设计要求。
二、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为拆迁居民安置而设置的居住小区,旨在切实解决好南通市住房供应保障系统,缓解南通市区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虽然属于低价位商品房,但是我们认为居民应该同样享受较高的居住质量,并且能够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高质量居住社区,促进南通市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
我们秉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以“筑构未来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理念为依据,再现“自然、生态、和谐”的主题思想。
在居住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切实地把握规划地块与周边地块之间的关系。
本着“整合地块、协调发展”的原则,有序、合理、可持续地推进城市更新发展的进程。
工程区位
规划地块位于南通市瑞兴路北侧、通盛大道东侧,总用地面积131595平方米。
本地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用地分析
规划地块南侧瑞兴路规划道路红线为36米,绿线20米;西侧通盛大道红线为68米,绿线41米;北侧为星盛花苑用地。
规划基地里现状为部分农居及大量农田
周围环境及分析
规划基地内部为大量水塘、农田及村民自建住宅,居住环境比较差,规划作拆除处理。
考虑将来人流主要从基地南侧进入,故将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南边道路上,基地内有一条较宽的水塘,故规划时准备结合主入口进行整治利用,打造丰富的滨水景观空间。
在东边设置一次入口,同时规划要求与星盛花苑相连,故在北侧预留了一条小路与其贯通。
南侧及东侧规划一组公建带,形成高低错落,前后收放有序的建筑界面。
小区西界面上规划为小高层住宅,同时在南边结合公建规划一系列小高层住宅,丰富小区空间组织。
(二)总平面设计
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低价位精品居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1)整体性:
合理有效利用水景观资源,发挥创造力,深入细致地考虑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风格形式、居住功能、社区景观构成、小区周边环境等方面因素,打造具有南通风格的低价位高品质住宅小区。
(2)均好性:
尊重每户业主,阳光、空气、绿地、水系及交通为居者所共有。
注意环境营造,使得户户开窗见绿,小区内部形成多个景观结点,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以适应文明生活的需求,带动居住小区品质的提升。
(3)景观性:
通过小区的入口广场、中心景观轴线和贯穿小区的景观绿地与住宅间邻里绿地相结合,以达到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4)人本性:
以建设文明社区为目标,注重人际交往关系,营造良好的邻里环境,建立完善的步行游憩绿地系统。
空间设计应以人为本。
(5)协调性:
协调与周边建筑在空间布局、景观、建筑风格上的关系。
2、总体定位
基于对用地现状详细深入的分析,首先确定本基地居住区定位:
以中等收入以下人群为主的低价位高品质居住区。
本规划着重从土地的充分利用及创造环境氛围出发,通过小区的干道以及中心区所对应出的轴线关系,将小区中心设置为整个小区的中心景观活动用地,在组团中心设置组团绿化,共同组成整个小区的生活及其娱乐、休闲的中心。
本小区规划结构布局中还采用淡化组团,突出院落的处理手法。
以院落为基本单位,通过在各个院落中灵活地布置各种绿化、硬地,以及休闲设施,既使整个小区便于管理,又能创造出丰富的宅前院落空间,保证了整个小区的协调一致性。
小区强调功能的完善和布局的先进合理,充分体现“环境美,功能全”的特点,同时也应考虑小区建设的开发成本,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设计必须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满足现代城市人群对居家生活的要求。
应用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环境条件,创造独特优美景观,提高整体环境水平,使该小区拥有本地区一流的居住环境。
3、建设目标
营造健康人居环境,凸现自然水、绿特色,创造具有高尚生活品质的生态、健康、充满活力的新型社区。
(1)充分利用水景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高效的低价位社区。
(2)轴线型步行系统和环型车行主道路系统的设置,体现了“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
各居住组团通过绿化步行轴线与公共服务活动中心相联系。
(3)绿化轴线的设计及组团绿地的补充使整个住区空间上体现“均好性”。
(4)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创造现代化风格的高品质居住区。
(5)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环型主道路系统,使居住区交通便捷、高效。
(6)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南通市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7)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实行弹性规划,满足分期建设实施的可能。
4、规划重点
现“绿”突“水”:
社区“临路依景,移步换景”的环境自然优势在规划上充分体现。
社区绿化中心主要由一纵向主要绿化轴及横向滨水景观轴交叉组成。
结合保留水系营造丰富的滨水景观,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沿入口道路设置主要绿化轴,引至中心广场,为居民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绿化轴渗透各个居住组团,居住环境的塑造注意建筑体型与周边建筑、地形条件的有机结合;充分考虑景观视野上的均好性,使居室环境与中心绿地、水景处理有机结合、统一和谐。
社区规划以鲜明的个性建构高品质居住社区。
通过优越的区位,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完善的配套设施,依托自然水、绿的优势,塑造都市近中心“蓝、绿”交辉社区。
空间结构——一心、两轴、多组团
一心:
指居住社区的公共活动及绿化景观中心;
两轴:
指贯穿居住区“十”字型的景观绿轴和滨水景观轴;
多组团:
指居住区由主要道路分割出的多个居住组团。
规划采用了纵横“十”字型主轴线并辅之于环型道路控制线,形成“一心两轴三组团”的规划结构模式。
规划在南侧瑞兴路设置主要出入口,在东侧规划道路上设置次要出入口。
“十”字型主轴线渗透至各个居住组团,形成居住部分主要景观视觉通廊和开放空间,并使得本居住区各户均有良好的景观。
“一心两轴三组团”规划结构模式自然界定组团空间,并使区内交通具有流畅性和可达性,建筑群体均与绿化、空间轴线产生有机联系,各地块以建筑形体设置相应绿化,在保证空间相联系、环境均好的前提下,保证次空间的完整。
沿瑞兴路和东侧规划道路布置的商业带保证街道界面的完整,并使空间层次的错落有致。
道路交通——环型主路
居住社区用一条环型主要道路联系各居住组团,分别在瑞兴路设置主要出入口,在东侧规划道路上设置次要出入口,达到合理、高效、均衡的布置。
机动车进入社区后,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或者沿区内环型的车行道路及自由型次级道路到达各幢住宅。
在中心绿地下设置集中地下停车,院落内结合绿地设置地面停车。
人行路线的流线为:
入口广场——轴线林荫步道——公共绿化空间——人行小径——入户道路。
停车布局
小区停车位数按0.4辆/户计算。
公建停车位数按50辆/万平方米计算。
在中心绿地下设置集中地下停车,院落内结合绿地设置地面停车。
同时沿街公建带前都预留大量地面停车,以解决公建停车需要。
具体设计上,路边停车通道5米,距建筑物的场地6米,同时交叉口均设置3.5米宽渠化交通
停车规划具体指标:
公建面积为1.0426万平方米(50辆/万平方米),规划停车数量为52辆,其中地下停车为26辆,地面停车为26辆。
住宅面积为213254平方米,约1777户住宅(0.4辆/户),规划停车数量为712辆,其中地下停车为428辆,地面停车为284辆。
绿化系统---立体绿化
小区绿化系统分为中心集中绿地、庭院(宅间)绿地及道路绿化带三个层次,中心绿地结合景观铺地与景观水池,通过穿插交错的环形绿带和水面,利用曲线形,以草坪和适当的造景树种、小品组成丰富的线状绿化。
庭院绿地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化空间和适宜的硬地铺装活动场所,成为居民的“室外起居室”。
整个小区点、线、面绿化相互结合,小区内道路绿化、平台绿化、架高绿化,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绿化系统。
在环境设计中,以创造可共享的、相互渗透的、多层次的园区生态环境为原则。
社区绿化分三级,一级为中心绿核,二级为各绿轴绿化,三级为宅间绿地。
绿化系统布局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即通过生态绿廊贯穿中心绿地、休闲广场、各组团绿地,加强各组团空间中心与视觉焦点的街坊内节点绿化空间设计,将绿化系统设计与步行系统设计相结合,同时注重绿化与道路、住宅的相互结合,使之成为自然、生态、和谐的居住环境。
绿化主体为中心绿地、轴线绿化,主轴布置宽约20米的绿化带,结合建筑长短、前后错落,形成收放有序的宜人景观主轴。
沿绿轴种植高大棕榈树或是其他高大乔木,将其他各级绿化空间串联,有利于视野、景观的开阔,再一次强调“一心、两轴、多组团”的规划结构体系。
沿河设置水榭平台与休息平台,提供人们亲水、戏水空间。
小区内引入大量的树种,从行道树、庭院树、景观树、地面草坪到屋顶绿化,形成了一套完全的、细致的“立体绿化”。
在小尺度的宅前屋后庭院绿地中,布置体量较小的乔木和低矮灌木丛,风格灵活、自由,绿化结合入户门厅,使室内外空间具有良好的过渡。
入口广场、中心广场和商业前广场采用大量的硬质铺地结合点式树阵,风格硬朗规整,气势宏大舒展。
种种环境要素相互结合,共同构筑“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规划区的绿化空间和环境亮点。
各级绿化相互渗透、穿插,自然形成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绿化空间结构。
建筑布局——一梯两户纯板结构,户型形态丰富,景观朝向均好。
住宅基本与北侧星盛花苑建筑朝向统一,采用了南向朝向,偏角在14度左右,部分建筑考虑与道路的关系及空间景观的关系,偏角在7度。
住宅基本上都是坡屋顶住宅,结合公建带,形成高低跌落。
住宅分多层,小高层住宅两类,小高层住宅主要沿西面和南面道路布置,其余为多层住宅。
所有住宅采用一梯两户的纯板户型结构,南北通透。
商业带沿瑞兴路和东边规划道路布置,有利于城市街道界面的完整,使空间层次错落。
居住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及社区管理用房位于瑞兴路主入口两侧,方便居民寻找,并可作为入口景观对景。
用地平衡表
项目
面积(M2)
所占比例(%)
1、住宅用地
78509.58
59.66
2、公建用地
20239.31
15.38
3、道路停车用地
19633.97
14.92
4、公共绿地
13685.88
10.04
规划总用地面积
13159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数量
规划总用地
13159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223698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
213235平方米
其
中
多层标准层面积
110065平方米
车库、阁楼和阳台面积
23683平方米
小高层标准层建筑面积
72684平方米
车库、阁楼和阳台面积
6803平方米
商业建筑面积
7996平方米
公共建筑面积
2445平方米
其
中
居委会
300平方米
物业管理
895平方米
文化活动站
600平方米
公厕
50平方米
社区服务用房
300平方米
卫生站管理用房
300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人防地下室
11200平方米
非人防地下室
15462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29137平方米
总建筑密度
22.14%
居住户数
1774户
居住人数
6209人
容积率
1.70
绿地率
35.2%
机动车泊车位
763位
其中
住宅地面车位
271位
住宅地下车位
439位
公建地面车位
53位
备注:
小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38.5%。
(三)单体设计
1.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主要为瑞兴路二层沿街商业,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物管中心及东侧规划路沿街商业。
公建设计与住宅相协调,建筑形式上采用现代风格。
(1)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物管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物管中心位于瑞兴路小区主入口两侧,便于为住户服务,共四层,对称设置,也对小区形象起提升作用。
底层设有公厕,每幢建筑设两个楼梯,满足疏散要求。
建筑底层采用4.19米层高,二层层高3.3米,与相临商业层高一致,三四层层高也是3.3米。
建筑立面充分考虑与周边商业的协调。
在形式上,通过色彩,质感的处理,形成丰富而有韵律的建筑形式。
(2)瑞兴路沿街商业
瑞兴路设有四幢小高层住宅,底部二层设置商业网点,住宅入口位于北侧。
商铺内部可灵活分隔。
部分设卫生间。
设封闭楼梯间,二层商业为独立商铺,通过连廊与封闭楼梯间相连,满足疏散要求。
底层层高4.19米,二层3.3米。
在造型设计上,通过有规律的排布建筑元素形成韵律感,同时又注意变化,并与上部住宅相协调,使整个建筑外形舒展,又丰富多彩。
(3)沿规划道路商业
东侧规划道路设一层商业,由小区东侧次入口分为两幢。
东侧商业沿规划路通长设置,很好地阻隔了外部喧闹,使小区内部更加安全和安静。
南楼较长,中间设有消防过街楼,并在合适位置设人行通道,满足消防要求。
建筑底层层高4.2米,屋顶采用平顶形式。
设计结合功能要求作了一些造型处理,使建筑外形富于变化。
在造型上力求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又有自身的独特性。
主要装修做法:
a.楼地面防滑地砖;(商业部分留待装修)
b.内墙:
乳胶漆墙面;
c.外墙:
石材,面砖、高级外墙涂料;
d.平顶:
乳胶漆平顶,局部吊纸面石膏板顶;
e.屋面:
双防水保温屋面;
f.门窗:
彩色塑钢门窗,局部玻璃幕墙。
2.住宅设计
(1)设计原则
Ⅰ、规划住宅日照间距不小于1.33H.
Ⅱ、住宅单体设计争取良好的朝向和景观,充分发挥绿化景观的作用,使住宅的厅、卧室均有良好的花园景观。
Ⅲ、建筑风格、色彩、材料都充分体现现代建筑风格,并与周边建筑在空间布局、建筑风格上相协调。
Ⅲ、住户三表出户,方便管理。
Ⅳ、住宅设计为“三明”住宅,符合住宅设计“4A”标准。
(2)建筑单体
住宅均由一梯二户单元式住宅拼接而成,住宅户型面积从五十多平方米至130多平方米,户型从一室一厅一卫到三室两厅两卫,为业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户型选择,户型设计做到以人为本,争取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套型设计合理,布置紧凑,动静分区明确,卧室、客厅均预留空调机位,设有储藏空间。
每户均有一个独立的车库用房。
层高设计:
多层居住建筑均为六层住宅,底层为车库,高2.19m,比楼梯处室外地面低0.20m,住宅各层层高均为2.80m,保证六层住户入口处与室外地面高度不超过16米的规范要求。
西北侧11层住宅楼层高2.8米,采用一梯两户形式,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建筑顶层设阁楼,楼梯直达屋顶,通过屋顶平台相连,入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下部设地下自行车库,设喷淋灭火系统,33,34号楼下各为一个防火分区,与普通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上完全脱开。
沿瑞兴路商住楼,九层住宅楼设地下室,层高2.7米,基本保证每户一个自行车库,地下室每500平米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疏散口或借用相临防火分区疏散口。
住宅入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楼梯不到屋顶,在阁楼形式上有一些变化。
造型设计:
本着“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原则,结合所在地的环境,吸取现代建筑之精华,以简洁的手法,做到形体流畅,个性独特,与周边建筑和谐统一。
在立面上有目的地对一些重点部位结合功能要求做了精心设计,屋顶采用坡顶形式,不仅有利于排水,更有家园的心理感觉;立面阳台、粉刷线、窗套等细节的处理,使建筑更显精致,更有层次;基座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使得建筑立面层次明确,重点突出,总之,通过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的相互协调,以简洁大方为主基调,形成整个小区的和谐统一。
主要装修做法:
a.楼地面均为细石混凝土地面;
b.内墙:
厨、卫内墙采用水泥砂浆粉面,所有房间均采用混合砂浆粉面,白水泥刮腻子。
厨卫防水为聚胺脂涂膜。
c.外墙:
除顶层、阁楼层、线脚为涂料外,其余均为面砖贴面;外墙保温材料为保温砂浆。
d.平顶:
平屋面部分采用水泥砂浆粉面,其余所有房间均采用混合砂浆粉面,白水泥滑石粉刮腻子;
e.屋面:
平屋面部分采用双防水保温屋面,坡屋面采用带保温层水泥彩瓦屋面;保温材料为挤塑板,防水卷材为SBS
f.门窗:
车库门采用钢门,内门为三夹板木门,外门窗均为塑钢窗。
3.普通地下汽车库设计
普通地下汽车库位于小区西北角33,34号楼楼下,设计停放汽车约170辆,为二类地下汽车库,设有喷淋灭火系统,设计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平米。
防火分区间采用防火墙,甲级防火卷帘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人员疏散口设有四个封闭楼梯,合理布置楼梯位置,保证出入方便,且最远点离楼梯口距离小于60米。
车辆疏散设有两个汽车坡道,一个双车道,一个单车道。
设计中兼顾地上地下的关系,首先保证住宅楼生活污水的排放管道,其次是汽车坡道出入方便,对住户影响最小。
在楼梯间出口处除考虑分布合理外,也兼顾对一层住户没有影响。
车库层高设计为3.3米,地上覆土45CM,绿化部分可以通过高低起伏增加不同种植的可能性,道路部分也能满足基本需求。
相邻住宅一层室内外高差0.25米,车库底到住宅一层高度为4m。
三、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平、立、剖面图及业主有关要求
2、结构设计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
3、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调查报告(B09001),本场地自上而下各土层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描述如下:
①1层素填土:
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要成分,含植物根茎,松散,不均匀;
①-2层淤泥:
黑~灰黑色,流~软塑,分布于明、暗河塘底部;
②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黄褐~青灰色,很湿,稍~中密,含铁锰质斑痕,具层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5kPa;
③层粉砂夹粉土:
黄褐~青灰色,饱和,稍~中密,含云母片,fak=150kPa;
④粉土夹粉砂:
青灰~灰,湿~很湿,中密为主,夹薄层粉质粘土,fak=140kPa;
⑤层粉砂~细砂夹粉土:
灰黄~灰~青灰色,饱和,中密,含云母片,fak=180kPa;
⑥粉砂夹粉土:
青灰,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局部夹粉质粘土,fak=160kPa;
⑦层粉质粘土:
灰~灰黑色,软塑为主,局部流塑,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fak=105kPa;
⑧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灰~青灰色,很湿,稍密,局部夹粉细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
土层分布与设计参数表
层号
土名
层厚
(m)
静力触探
Ps(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ak(kPa)
微型沉管灌注桩
预应力管桩
qsa
qpa
qsia
qpk
①
素填土
0.6-1.4
70
②
粉土夹粉质粘土
0.5-1.5
1.9-2.5
125
13
32
③
粉砂夹粉土
3.3-4.1
4.6-6.0
150
18
500
46
④
粉土夹粉砂
6.4-6.9
2.8-4.7
140
16
450
40
⑤
粉砂~细砂夹粉土
1.6-4.1
8.8-10.9
180
60
2400
⑥
粉砂夹粉土
6.1-8.9
4.9-6.9
160
48
1800
⑦
粉质粘土
9.4-14.1
1.2-1.6
105
⑧
粉土夹粉质粘土
未钻穿
3.1-9.0
qsa为微型沉管灌注桩桩侧阻力特征值(kPa);
qpa为微型沉管灌注桩桩端阻力特征值(kPa);
qsia为预应力管桩极限桩侧阻力特征值(kPa);
qpk为预应力管桩极限桩端阻力特征值(kPa);
(二)结构设计要求
1、设计条件
(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
(2)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第1组)
(3)建筑场地类别Ⅲ类
(4)基本风压0.45KN/M2
(5)基本雪压0.25KN/M2
(6)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7)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2、使用荷载标准值
(1)卧室客厅厨房办公等2.0KN/M2
(2)储藏5.0KN/M2
(3)挑出阳台卫生间2.5KN/M2
(4)楼梯2.0KN/M2
(5)商业3.5KN/M2
(6)地下室屋顶花园3.0KN/M2
(7)消防车通道20.0KN/M2
(8)物业管理、居委会等2.0KN/M2
(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