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
《精品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者:
卢小春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理解周恩来为什么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难点:
1、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有一个这样的人他活着的时候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为国家呕心沥血地奋斗;是他,在民族面临重大苦难之时挺身而出;是他,在国家陷入极度混乱之时,力挽狂澜,保存正气。
有这样一个人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成千上万的人们自发为他落泪送行,联合国全体成员为他下旗致哀;有这样一个人,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留下一个后人,一分财产,一点骨灰,却永永远远地留在中国老百姓的心头上。
他就是——周恩来!
周恩来这个名字,陪我们走过了一百零五年的风雨历程,在他逝世二十六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深切地为他的精神所打动,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爱民的心灵,一个报效中华的伟大理想。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立下的宏伟目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理解课题。
1、写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之后,全体朗读一遍课题。
2、提问:
这个课题里面哪个词是我们不理解的?
(崛起)请查查词典,说说它有几种意思?
哪种意思更适合本课的意思?
3、说说课题的意思。
4、根据自己理解出来的意思再次朗读课题。
三、理解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生字生词,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习生字(幻灯片显示:
崛、帝、范、巡、嚷、惩、铿、锵)。
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字特别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混?
如果有哪个字特别不太认识,赶紧去请教别人,看看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等一下,我们看看小组学习的效果怎样?
如果整个小组都读认识了,那就请这个小组的同学都把手举起来。
3、检测小组学习生字的效果。
请一小组全部读,全班同学判断对错。
请二小组读,如果读对则全班跟读。
4、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拓展课外词语。
(师:
这些生字你还在什么词语里面见过它?
)提问若干同学。
检测学生自学词语的情况。
(幻灯片出示:
帝国主义、焦点、伯父、模范、疑惑不解、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诸生、抱负、胸怀、铿锵有力、喝彩、振兴中华)
5、生词正音。
学生跟随教师鼠标朗读一遍屏幕生词。
6、提问理解词语的好办法有哪些?
(一查工具书;二联系上下文;三请教别人。
)
7、本课出现的这些词语,哪些是你大概理解它的意思的?
(提问个别学生)
8、教师帮助理解比较难的词语。
(帝国主义、灯红酒绿)
9、除了词语之外本课当中还有一些比较长、比较难的句子。
老师把它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读好了这些句子,读课文就没有问题了。
(出示难句:
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2、嘿!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3、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
)指导朗读。
10、为了帮助大家系统地记忆这些生词,老师用文字把它们串联在了一起组成了一段话。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写作能力。
(出示:
1910年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
伯父的一句“中华不振”让在模范学校读书的周恩来感到疑惑不解。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他来到了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地,看到有人在那里吵嚷。
原来是那些耀武扬威的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得意扬扬的外国肇事者,反而训斥中国妇女。
于是周恩来在心里立下了振兴中华的抱负。
当校长问到诸生为何读书时,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
)
11、去掉疑惑不解、风和日丽、灯红酒绿、得意扬扬、铿锵有力等形容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边读边补充完整。
)
师:
如果还有词语我们无法理解怎么办?
(呆会进入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
三、初读课文。
(师:
经过了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读课文一定没问题了。
接下来,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把我们读得不太好或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可以请别的同学帮你听听,让他给您提提意见。
)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展示。
(师:
下请3个同学合作为大家展示一下。
指名读(1——6自然段)、(7——8自然段)、(9——16自然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其他同学听一听,看看他们的字音、句子是否读准确了,呆会咱们来评一评。
)
3、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对学生指出来的错误进行更改。
)(1到2名学生进行评价)
4、给课文做眉批。
(师:
有个文人说过:
“不动笔墨不读书。
”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是讲了一件什么事?
把课文当中你特别有感受的句子勾划一下,或者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课文中作个标记,等一会儿咱们交流。
5、交流本文的主要内容。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出示:
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6、交流学生感受较深的地方,并注意提问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视学生反应情况交流1至2名)
7、交流学生有疑问的地方?
能够由学生解答的尽量让学生给予解答,不能够解决的把问题写上黑板留下节课解决。
四、写字训练
1、打开课本124页,看一看本课的12个生字。
看一看,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地注意。
(巡、嚷等)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
(师:
同学们把大家刚才提到的比较难写的字或者你认为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练一练,练几遍你自己决定,练到你满意为止。
)
4、个别评价。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评价。
)
五、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咱们想想刚才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作业,第二节课咱们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题目入手,引出全文主线。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与理解,我们知道课题的意思了。
那通过上节课的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吗?
你是从课本上的什么地方发现这句话的?
(出示两句话,学生感受其语气:
坚定、铿锵有力)从读中感受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这句话的意思与课题的意思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说明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那咱们一起认真地把这句话写下来。
(板书: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2、当时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板书:
中华?
)请大家阅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伯父与周恩来的一番对话。
看看从伯父的嘴中,我们能知道些什么?
(我们从伯父的嘴中知道了当时的中华是“不振”的。
(板书:
不振)
3、自由练习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
谈谈自己的感受。
4、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对话。
二、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1、师:
从与伯父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周恩来的种种疑问,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自己亲自去看看。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特别让你感到气愤的地方多读几遍,等下咱们交流交流。
(下列环节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机动处理)
第7自然段:
a、(提问找到这里的学生)你从刚才的句子里面感受到了什么?
从那些词语里面感受到种界的繁华?
哪些词语感受到巡警的威风。
(如果学生一时不会回答,那么老师引导:
为什么会让你气愤?
)
b、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句子。
谈谈感受。
(教师引导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中华不振”)
第8自然段:
a、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出示:
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想像——妇女会哭诉些什么呢?
洋人会说些什么?
围观者又会说些什么呢?
(提问这样想像的根据是什么?
)
c、带着总结出来情感(妇女悲伤、洋人得意、围观者愤怒而无奈)再读读本段。
d、总结刚才分析的结果,其原因还是在于“中华不振”。
2、同学们,像这样令人气愤的事情在当时来说太多太多了。
当时的那个“不振”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大家看看一组图片。
(播放相关图片,加深学生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
3、访问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三、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
1、看到这样的镜头,周恩来终于明白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那就是“国家落后,人民就要挨罪。
”可是从租界地回来之后的周恩来并没有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而沾沾自喜,相反地他陷入了一片沉思。
请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
并把你想到的用笔记下来跟同学们交流。
2、经过认真、充分的思考后,周恩来的回答赢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请问,他的理想跟其他同学的理想有什么不同?
四、课外拓展,交流感悟。
1、正是因为少年周恩来就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努力读书。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展示“周恩来光辉一生的图片”)
2、(如果有时间)看完影片后,我想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就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崇拜与感动把这篇课文从头到尾大声地朗诵一遍吧。
五、布置课后作业。
1、讨论:
我为什么而读书?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找找四个字的词语。
教学后记: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设计者:
卢小春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的这件事中,感受到老一辈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培养写后要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2、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叶老对中学生作文的修改中,感受叶老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并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
课文写了什么有关叶老的什么事?
2、指名交流
三、自读自悟,学习修改方法,感受老作家人品。
1、自读1-4自然段,思:
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深的感受,画出句子,并在句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交流。
预设:
(1)句子: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学生可能感受到:
作文修改方法、叶老修改的很认真、我们也要修改作文等。
(2)句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我从中感受到叶老修改得非常认真。
学生可能感受到:
叶老修改的非常认真。
教师趁机拿出修改稿原稿,学生看在让学生谈感受。
(3)句子:
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学生可能感受到:
文学事业的艰巨,要认真,要一丝不苟,叶老对文学事业的认真,对我的平和、温暖。
指名读句子。
(4)句子: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我从这里感受到肖复兴同学的作文写的很好
学生可能感受到:
作文写的好,写作要写具体事实,要写感动的事,自己写作也要这样写。
(5)句子:
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儿,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
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
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学生可能感受到:
叶老对我的影响大,我自己写作的信心,叶老名气大。
教师趁机归纳总结。
四、教师总结质疑。
肖复兴能走上文学之路,与叶老的指点与鼓励是分不开的,这样一位对文学事业认真,对普通中学生平和、温暖的老作家,深深的感动了作者,可是,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什么要这样用题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读中悟写,读写结合。
(一)默读批改作文部分,思考叶老先生怎样批改“我”的作文,“我”有什么感受?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作记号,或者前者用“ ”后者用“ ”画出相应的内容。
)
1.问:
叶老先生做了那些批改?
在内容上做了哪些修改、用什么形式修改?
2.问:
“我”看了叶老先生的修改和评语,心情和感受怎样?
3.问:
同学们从叶老先生的评语中,悟出什么写作文的方法(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怎么做)?
(二)练习修改《一张画像》结尾片断。
(标点、字、句子各一处)
“送给我的。
”“嗯,送给你的,怎么样?
”“太好了!
王老师,我也送给你一幅!
”“好啊,什么画?
”我把画递给他。
王老师望着我的画,眼睛眯成一条缝,说:
“画得真象我啊!
”接着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那一幅呢,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臊得我脸上顿时火辣辣地一阵热。
(三)默读“邀请做客”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渡:
也许是肖复兴同学的《一张画像》给叶老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叶老先生已经看到了一颗“作家”幼苗,决定要见见肖复兴同学,邀请他到家来做客。
叶老先生怎样接待“我”、在叶老先生家,什么事情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1.默读思考:
叶老先生怎样接待“我”?
指导朗读“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理解“融洽”的意思。
(可以用“融洽”说话。
)
指导朗读“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融化”:
“(冰、雪等)变成水。
”也许在这之前,“我”感到当作家非常难,高不可攀;也许在去叶老先生家之前,非常紧张,这些,就像一层厚厚的冰雪包裹着“我”的心。
叶老先生的话、叶老先生的期待就像温暖的阳光,将“我”心上的“冰雪”融化成春水荡漾开来。
这是希望、这是梦想!
所以,“我”说: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
2.提问:
在叶老先生家,什么事情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爬山虎)
朗读“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
(比较:
刚进里院,就看见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
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照耀在绿叶上,闪烁着光点。
)
朗读“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
(比较:
落日的余晖照在窗棂上,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显得虎虎有生气。
)
3.练习:
把下面的句子进行一番描写。
(任选一句)
(1)初冬的风吹着梧桐树,黄色的叶子纷纷飘落。
(2)初冬的早晨,阳光照在我身上,暖暖的。
4.质疑讨论:
为什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爬山虎”?
师:
真美啊!
但是我不明白,“我”去叶老先生家做客,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叶老先生”,而是“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5.美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讨论课题蕴意,回归整体。
1.说说自己对“在我的眼前,那些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的理解。
师:
所以,作者最后写道“在我的眼前,那些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加文朗读: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显得虎虎有生气。
”)
2.说说自己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师:
同学们知道课文写了叶老先生修改“我”的作文和邀请“我”做客的事情,为什么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做题目呢?
师:
作者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首尾呼应,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借景抒情,充满了诗意,让人浮想联翩。
(朗读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
三、课外作业。
1.把自己写过的一篇作文拿出来改一改。
2.展开想象写片段。
叶老先生会和“我”谈些什么呢?
写一写叶老先生与“我”的对话。
开头可以这样写: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亲切地问……
五、板书设计
作品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那绿绿的爬山虎一丝不苟
人品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平易近人
教学后记:
27《乌塔》
设计者:
卢小春执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3、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
1、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
2、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与学生交流谈话: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调查好吗?
听清楚了,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独自一个人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今天在这里听课的同学共有30人。
从这一组数据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或者有什么话想说?
2、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
大家知道她是谁吗?
(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
(板书课题)
(课堂伊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乌塔的对照,激发学生认识乌塔,学习课文的热情,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初读课文之后,乌塔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板书:
独立自主)
(检查预习情况,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
三、再读感悟,深入理解
1、了解自主学习的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在文中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同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调动了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并提出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
四、交流成果,分享收获
1、提出要求:
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认真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分享他人的快乐,也可以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后,老师也深受启发。
有的同学的发言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
实际上,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感悟的过程。
(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交流个人独特的读书感受,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感悟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在交流中分享读书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得到个性的张扬,受到情感的熏陶。
)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同学们,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想开去,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有所不同。
避开我国的国情不说,单单与乌塔个人相比,我们之间还相差多大距离?
不要说出国旅游了,只说自己身边的琐碎小事:
早上来迟,是因为妈妈没有叫我;作业没带,是因为家长没帮我收拾书包;只要家长不提醒,不知道主动与客人打招呼……由此我想到了你们,老师想听听,你们平时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创设情境,同学交流,认清自我,找准航标,感悟乌塔身上可贵的自立精神。
)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并不是为了让你们像乌塔那样独自外出旅游,而是想让你们从中学点什么,懂得点什么?
你们说是不是?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做自己的主人。
只要你付诸于行动,你就一定会具备很多能力。
我想,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时,外出旅游也不再是件困难的事了。
(领会教材的意图,学课文不是唯一目的,更主要的是学习课文所揭示的实质,所反映的内在思想。
我们要的是乌塔那种精神品质,而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他人行为。
)
七、板书设计:
22乌塔
独立自主付诸行动
教学后记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材分析:
本文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应放手让
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中。
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
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
出示信封,问:
这是什么?
(提示学生:
能说清楚些吗?
它有什么作用?
)板书:
书信
2、师简要介绍书信:
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鸿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情达意。
所以,还有一个成语——“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
3、板书课题: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两封书信组成的课文,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齐读。
4、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关于课文中的两封书信,你有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说到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老师的信,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相机板书:
张国强 柯岩)相机提问:
张国强是一个小学生,咱们都知道?
你了解柯岩吗?
简介柯岩:
(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
5、作家柯岩在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名言,单看字面,它是什么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
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6、这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
咱们一起来细细学习。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
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读懂,并有所收获。
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
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 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
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 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
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
你妒嫉过别人吗?
别人妒嫉过你吗?
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