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docx
《掘进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掘进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
附件2:
掘进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
(一)迎头顶帮临时支护安全管理
一、顶板临时支护
1、架棚支护采用金属前探梁挂梁护顶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材质规格
前探梁选用长度不小于4m的型钢(11#矿工钢、Π型钢等)。
(2)支护参数
①金属前探梁固定点每根不少于3处,每两个固定点之间至少应间隔一棚,两端固定点处的前探梁要超出固定点l00mm的长度。
②巷道必须采用不少于三根前探梁,采用U型钢棚支护,顶梁为二节及以上的,前探梁不少于四根。
金属前探梁等距离均匀对称布置。
③倾斜巷道必须采取前探梁防窜措施。
2、锚杆支护采用带帽点柱护顶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材质规格
点柱采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穿鞋或打在实底上,柱帽规格不小于500×200×50mm。
(2)支护参数
带帽点柱间排距不大于1.5m,帽沿距端面不大于300mm,点柱高度不大于2.5m。
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正规有劲,并采取防倒措施。
3、综掘机安装机载临时支护装置的必须按规定要求正常使用。
二、端面临时支护
4、端面防护网采用柔性网和骨架网两种形式。
柔性网采用钢丝绳或注塑钢丝绳编织,钢丝绳直径4-6mm,网孔规格不大于120mm,压网横梁采用型钢梁、钢绞线、钢带、钢筋梯子梁等材料加工;骨架网可采用全刚性金属或骨架加金属网制作。
5、防护网支护参数:
(1)防护网覆盖距底板1.0m以上的所有裸露煤岩壁。
(2)巷道净高小于3m时采用一道横梁压网,布置在巷道中部,巷道净高大于或等于3m时,采取两道横梁压网,等距布置。
横梁生根点不少于3个,距帮不大于500mm。
(3)防护网周边必须牢固生根,固定点间距不大于600mm。
采用一道横梁时,梁与顶板之间生根点不少于3个,并在断面内均匀布置。
固定点生根牢固,深入岩巷不小于600mm,煤巷不小于1000mm,网与固定点牢固联结。
(4)架棚支护巷道可采用在支架上设挂钩方式作为端面防护网周边固定点,固定点间距不大于600mm,中间部位固定方式同上。
挂钩采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加工。
(5)端面防护网采用其他固定形式时,必须在作业规程中对技术参数和安全操作要求作出具体规定。
6、炮掘巷道打眼、装药必须在永久支护和端面防护网掩护下进行。
7、大断面、上山施工、围岩破碎等特殊条件巷道采用锚网(喷)临时支护进行端面防护时,距底板1.0m以上断面必须防护,锚杆间排距不大于1.0m,距巷道轮廓线不大于500mm,锚杆长度不小于1.8m。
三、巷帮临时支护
8、架棚巷道必须采用金属护帮梁背大板方式、打撞楔或腰背板方式护帮。
(1)采用金属护帮梁背大板方式护帮时,必须在顶板和端面支护下进行,护帮梁选用长度不小于2.5m的型钢。
大板宽150-200mm,厚度不小于30mm;固定点每根不少于2个,至少间隔1棚,两端固定点处的护帮梁要余出不少于l00mm的长度;大板距顶不大于200mm,距底板不大于1.0m。
(2)采用打撞楔或腰背板方式护帮时,木板厚度不小于30mm,宽不小于120mm,钢管直径不小于25mm;撞楔或腰背板间距不大于600mm,最上部1根(块)距顶板或距顶梁不大于200mm,最下部1根(块)距底板不大于1.0m。
9、锚杆巷道巷帮必须及时支护。
帮部临时裸露高度不大于1.6m,长度不超过一个循环进度。
(二)过断层安全管理
一、巷道开工前1个月,矿地质部门向矿技术部门、施工单位提交地质说明书,标明工程范围内所有断层构造情况。
施工时按规定开展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向矿技术、安监和施工单位下达地质预测预报通知书。
二、采掘过程中加强地质探查工作,地质构造复杂区域要加大探查力度,突出煤层严格按防突设计进行探查,并及时编绘巷道地质剖面图,提交探查成果资料。
现场地质条件变化时,生产单位技术员立即与地质部门联系,地质部门及时派人现场勘查。
断层性质、产状判断不清时,必须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钻探等手段,查明断层性质及参数。
三、掘进过程中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作业计划和施工组织要充分考虑地质探查的时间和空间,确保地质探查质量和效果。
四、过断层前,必须根据地质资料,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突遇断层时,必须先探明断层性质及参数,制定方案和措施,经会审报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五、巷道过断层要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
遇断层时不得盲目掘进,做到断层不探清不掘进、方案不明确不掘进。
六、巷道贯通后,矿技术部门负责将地质资料上图,并将巷道揭露断层、过断层段巷道改造、隐蔽工程、巷道剖面图等资料提交采煤相关领导和单位,为采煤工作面制定过断层方案提供依据。
七、断层不探清、无施工技术方案、无安全措施或措施不落实的不得施工,过断层期间严格执行管技干部现场跟带班制度。
(三)切眼安全管理
一、综采切眼(含刷大)必须专门编制支护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上下端交岔点支护、煤机窝支护纳入综采切眼支护设计一并编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经矿长批准后执行。
二、采用锚网索支护的综采切眼必须布置顺山挑棚加固,且不得少于4排,导峒和刷大各不少于2排。
顶板可锚性较差的综采切眼采用架棚支护时,必须布置不少于4排顺山挑棚加固,导峒和刷大各不少于2排,刷宽大于4.0m时,刷大部分顺山挑棚不少于3排。
挑棚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或铰接顶梁,铰接顶梁长度小于1.2m时,一梁一柱,长度大于1.2m时,一梁二柱,顶梁采用π型钢梁时,支柱间距不大于1.0m,挑棚顶梁必须首尾相连;大采高综采面切眼净高不得超过3.4m,支架安装时通过卧底方式达到安装要求的高度。
三、切眼刷大时,同时作业不得超过2处,作业茬间距不得小于20m,小于20m时,必须1个头施工。
四、切眼内单体液压支柱每班必须安排专人棵棵测压,中等稳定顶板初撑力不小于70KN,破碎顶板初撑力不小于50KN。
管技干部到切眼必须带测压表,进行抽测检查。
抽检合格率不小于90%。
五、架棚及刷大支护形式和支护材料必须一致,支架顶梁必须采用同型号的钢梁,梁腿必须匹配,支架顶梁与顶梁压茬不少于200mm。
刷大施工时,单体液压支柱挑棚必须紧跟综掘机后侧不大于2米处,炮掘架棚支护紧跟至前探梁后端,炮掘锚杆支护紧跟迎头。
刷大前导峒挑棚必须打齐。
六、切眼刷大前,由掘进矿长组织安监、技术、调度、施工区队现场检查验收,对切眼支护、施工环境等进行安全确认,并下达刷大开工通知单,明确开工时间、开窝位置、顶板管理要求等。
七、切眼刷大前必须将切眼刷大相关情况(开工时间、工期、进度计划、干部跟带班安排等)报公司安监局、生产管理部。
刷大期间每日向公司调度汇报刷大进度和跟带班情况。
八、刷大开窝和煤机窝开窝位置选择必须由掘进矿长或掘进副总组织技术、安监、地质等部门现场勘查确定,必须选择在顶板完好,避开构造带、破碎带的地点,并在开窝位置打顶板岩性探查孔探明顶板岩层结构。
煤机窝必须在切眼刷大完成后施工,按锚杆排距或棚距逐排逐棚刷扩。
九、刷大期间,每小班必须有一名矿安监、技术、调度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带班;施工单位每小班有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跟班;跟带班干部与当班职工同上同下;矿带班领导每天必须到现场进行隐患排查。
(四)沿空巷道安全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设计时,必须提前查清相邻工作面采空区气体、积水、老硐等情况,明确隔离煤柱尺寸。
二、自燃、易自燃煤层隔离煤柱尺寸原则上按3-5m留设。
确需留设5m以上的,必须提高巷道支护等级,采取优化支护参数、联合支护、注浆加固、增设锚索梁等措施提高支护强度。
三、工作面回采范围外侧不得设置硐室。
确需施工的,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及时准确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
四、沿空巷道施工前必须编制防治瓦斯、自然发火、老空水、误透老硐等措施,并超前探查治理,治理不到位,不得掘进。
五、自燃、易自燃煤层沿空掘巷采空区一侧巷帮及顶板必须采取喷浆、注浆堵漏措施。
六、自燃、易自燃煤层回采期间,沿空侧顶帮因受压变形破坏的,必须采取补喷浆、补注浆措施,不得擅自向小煤柱侧撕帮,确需撕帮的必须二次喷浆、注浆,并设点监测采空区自燃发火情况。
七、严格执行“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加强沿空巷道监测、巡查、维护。
(五)锚杆支护安全管理
一、矿地质部门在巷道开工前1个月必须向矿技术部门提交巷道地质说明书。
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超前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二、巷道开工前,必须按照《淮北矿业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支护设计和作业规程。
施工车场、料场、机头峒室、综采安拆峒室等大断面锚杆支护巷道及综采切眼刷大等,必须编制专项支护设计。
三、严格执行《矿压监控管理办法》,按规定开展矿压监测工作,根据围岩变化及矿压监测结果,及时修改完善支护设计;若改架棚必须采取不小于5m的锚架复合支护。
四、巷道每10m打一顶板岩性探查孔,实行挂牌管理。
有锚索时,探查孔深度不小于锚索设计长度;锚索锚固端有煤线或软弱夹层时,不小于锚索长度的1.5倍;无锚索时不小于锚杆设计长度的2倍。
巷道围岩条件发生变化或巷道允许变形量、顶板离层值等超过规定时,现场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支护措施,并及时汇报矿技术部门。
五、锚杆支护用品入井必须合格;支护质量必须根根符合要求,严禁出现相邻两根不合格品;严禁采用梯子梁或废旧皮带替代钢带。
六、井下所有巷道必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并严格执行巷道日常巡查维护制度。
(六)拨门(交岔点)安全管理
一、巷道拨门前,分管领导必须组织技术、安监、地质、通防和施工单位一起现场勘查,拨门位置应选择在支护与围岩稳定地段,避开地质构造带、顶板冒落区等;施工单位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绘制施工放大图。
二、巷道拨门前必须对附近巷道进行维护、补强支护,加固范围距拨门位置不少于5m;交岔点必须设置顶板变形观测点,并挂牌管理。
三、煤锚支护拨门(交叉点)必须采取锚索梁加强顶板支护。
1、三岔门:
在拨门侧和巷中顶板各布置一排锚索梁,一梁三索,锚索长度不少于5.3m,生根在稳定岩层中,梁采用槽钢或工字钢。
拨门侧梁长超出拨门巷道两侧不少于0.5m,巷中锚索梁超出拨门巷道两侧不少于3.0m,拨门向里顶板再施工两排锚索梁,间隔为两倍锚杆排距。
2、四岔门:
巷道布置设计时,原则上避免出现四岔门,确需施工四岔门时,在交岔点两侧(拨门侧)和中间顶板各布置一排锚索梁,锚索梁参数同上,拨门侧梁长超出拨门巷道两侧不少于0.5m,巷中锚索梁超出拨门巷道两侧不少于3.0m,拨门向里在原锚网支护的基础上套架不少于5架连锁棚,棚距为锚杆排距,棚与棚之间采用拉杆连锁,棚与顶帮接实。
综采切眼端头四岔门除上述锚索梁和套棚加固外,刷大时还要采取单体支柱棚加强支护,梁采用Π型钢梁,一梁三柱或一梁四柱,挑棚长度不小于整个切眼跨度。
顶板较差、压力大时,必须采取接木垛方式加强交岔点顶板支护,木垛位置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四、煤巷架棚支护拨门(交岔点)必须采用双抬棚,在拨门侧和巷中顶板各布置一排锚索梁,一梁三索,锚索长不少于5.3m,生根在稳定岩层中,梁采用槽钢或工字钢,拨门侧梁长超出拨门巷道两侧不少于0.5m,巷中锚索梁超出拨门巷道两侧不少于3.0m,并保证托住拨门两侧支架不少于一棚;顶板不具备可锚性时,采取双抬棚支护,并在插梁两端各架一架挑棚。
施工交岔点前,必须对交岔点前后3m范围内的支架顶帮进行各不少于两排的连锁固定。
(七)综掘设备安全管理
一、综掘设备的安装、拆除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设备安装、拆除前必须经过验收。
二、综掘设备操作时,无关人员必须撤至综掘机二运转载点向外2m,并设置警戒网,机身与煤(岩)壁之间严禁站人。
处理综掘机陷底或软底施工时,严禁使用铁质材料垫底。
坡度大于16°的斜巷,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三、综掘机停止工作和交班时,必须将切割头落地,并切断综掘机及综掘机上一级电源,切割头设置防护罩防护。
四、严格执行设备日常检修制度,严禁带病运转。
设备停机、检修或者处理故障时,必须停电闭锁。
五、所有安装机载照明的设备启动前必须开启照明,发出开机信号,确认人员离开,再开机运行。
(八)掘进后运安全管理
一、掘进巷道延伸皮带机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延伸前,皮带上的余煤必须卸载完毕,严禁带煤延伸皮带。
机尾架前方余煤必须清理干净,保证巷道达到设计高度。
2、延伸皮带使用综掘机牵引架与皮带机机尾连接,严禁使用二运转载机拉移皮带机尾。
3、拉移机尾时,严禁人员靠近综掘机和皮带机尾处。
4、皮带机延伸完毕后,机尾必须固定牢固。
皮带机必须张紧好后,方可开车试运转并调整皮带机,确保皮带机正常运转。
二、掘进后运链板机管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必须安设能发出停止、启动信号和通讯的装置。
2、刮板输送机严禁乘人和运送物料。
3、机头机尾压车柱或地锚必须固定牢靠,机尾护罩完好。
4、人员翻越刮板输送机处必须设过桥。
三、掘进后运单轨吊管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制动系统,综合保护装置和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严禁超负荷运行。
2、起吊重物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运行坡度、速度和载重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值。
(2)起吊重物时,必须先试吊。
操作人员必须观察起吊链(连接螺栓)等情况,防止断链伤人。
(3)卸放物料时,必须平稳可靠,防止倾倒伤人、损坏物料,做到轻放易卸。
3、运输人员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严禁人员和物料混合运输。
(2)押车工负责清点人数,不得超员。
(3)司机要与押车工有专用通讯工具。
(4)当押车工发现有异常情况无法继续前行时,要立即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司机听到紧急停车信号后,要采取有效措施紧急停车。
四、掘进后运无极绳绞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无极绳绞车机头、机尾、硐室、巷道交岔点、拐弯点、车场及系统运行路线每隔100m必须设置一套具有打点、通话、报警、急停等功能的语音声光报警装置。
2、无极绳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开车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
对绞车、钢丝绳、信号、挂车、连接装置等检查确认,隐患不消除不得开车。
五、掘进工作面后路的煤仓和溜煤(矸)眼管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上口设置醒目的警标、箅子、围栏等,防止人员坠入。
2、煤仓和溜煤(矸)眼必须有防止煤(矸)堵塞的设施。
检查煤仓和溜煤(矸)眼和处理堵塞时,必须制定措施。
处理堵塞时应当遵守《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第三百六十条规定,严禁人员从下方进入。
3、严禁煤仓和溜煤(矸)眼兼做流水道。
煤仓和溜煤(矸)眼内有淋水时,必须采取封堵疏干措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不得使用。
4、每天安排对煤仓和溜煤(矸)眼上下口安全设施和支护状况进行巡查,及时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