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593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docx

第一章总则枞阳县国土局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枞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经前期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为枞阳县矿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为满足我县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促进我县矿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县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保障能力,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并重,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编制《枞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二、规划编制的依据

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安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三、规划期限及适用范围

本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2008~2015年为规划期,2016~2020年为规划展望期。

本规划适用枞阳县所辖行政区域范围。

第二章经济社会与矿产资源形势

第一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一、经济地理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

地理坐标:

东经117°04′~117°44′;北纬30°39′~31°05′。

县域面积1808.1平方公里。

本县是庐--枞火山岩盆地及其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丰富,查明一定资源储量的矿产15种,水泥灰岩矿产质优量大,铜矿点多且具一定工业价值。

二、经济和社会状况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15.8%、51%、39.3%。

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7亿元,财政预算收入7.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1.01亿元。

2007年全县人口96.52万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28元,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十一五”末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十五”末的29.8:

35.9:

34.3调整为26.8:

42.6:

30.6。

农民人均纯收入2948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6.74亿元。

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民营经济正在壮大,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区域优势进一步显现。

(二)2010年经济发展状况

2010年全县人口96.9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20.5亿元,人均1.24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0.1:

54.6:

25.3。

财政收入7.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5.01亿元。

区域优势更加显著。

(三)2007年矿业经济概况

2007年全县矿山企业110家(不含停采及闭坑13家),产值3.6亿元,当年累计开采矿石量1382.44万吨。

矿产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89%。

水泥灰岩开采加工是支柱行业,2007年总产值15.17亿元,占矿业总产值的61.6%。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县建材工业、金属采选加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2010年矿业经济概况

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42.36亿元,金属非金属采矿业产值6.33亿元,矿产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45%。

水泥灰岩开采加工仍是矿业支柱行业。

三、“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努力实现“争先安庆,崛起皖江,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的奋斗目标”。

以工业化为核心,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注重生态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至2015年达240亿元。

人均2万元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至2015年达到17.5亿元。

第二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

2007年资源储量统计表列入矿区123处(不含伴生矿产),其中大型3处,中型9处,小型11处,小矿65处,零星资源35处。

1、主要矿产

(1)能源矿产

主要为泥炭,矿区1处,资源量1890.00万吨,潜在资源量1406.60万吨。

泥炭中伴有天然气,主要成份CH4(甲烷)89.15%,C02+H2S1.90%,N(氮气)7.33%。

(2)金属矿产

铁矿:

矿区8处,累计查明资源量矿石173.28万吨,保有基础储量2.76万吨,资源量19.32万吨。

铜矿:

矿区(点)13处,矿化点多处。

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矿石986.25万吨,金属量87180.2吨,保有铜资源量矿石682.64万吨,金属量58292.2吨。

铅锌矿:

矿床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矿石18.1万吨,金属量:

铅4272吨,锌2620吨。

矿石品位Pb2.36%,Zn5.10%。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17.9万吨,金属资量:

铅4232吨,锌2540吨。

金矿:

矿区1处,累计查明矿石资源量7.8万吨,金属量84千克,金品位1.08克/吨,其中保有基础储量矿石0.5万吨,金属量4千克、保有资源量矿石5.5万吨,金属量60千克。

(3)非金属矿产

水泥灰岩:

矿床2处,查明资源量计4.19亿吨,保有基础储量3.46亿吨,资源量0.54亿吨。

硫铁矿:

1处,查明资源量矿石0.08万吨,保有资源量0.06万吨。

重晶石:

矿床2处,探明矿石资源量3.70万吨。

明矾石:

矿床3处,查明矿石资源量289.8万吨。

玄武岩:

矿床6处,查明资源储量4081.07万吨,保有资源量3708万吨。

叶腊石:

矿床2处,查明资源量177.6万吨,保有资源量168.5万吨。

石膏:

矿床1处,查明资源量21.6万吨。

矿层埋深12~100米。

矿石为纤维石膏。

脉石英:

矿床2处,查明资源量305.01万吨,保有资源量292.11万吨。

水泥配料砂岩:

2处,查明资源量矿石1660.544万吨,保有资源量矿石1659.544万吨。

水泥配料用凝灰岩7处,查明资源量矿石1289.406万吨,保有资源量矿石1195.609万吨。

建筑石料:

矿床34处,累计查明资源量2405.4万立方米(6494.6万吨)。

砖瓦粘土:

现有矿床37处,累计查明资源量1718.47万吨。

保有资源量1513.53万吨。

2、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1)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水泥灰岩质优量大,单矿山已查明和预测资源储量居全市之首。

(2)金属矿产铜矿资源相对较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但矿床规模较小。

矿体埋藏浅,易于开发利用。

(3)大中型矿床少,小矿及零星资源多。

其中大中型矿床仅占矿床总数的9.2%。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程度

至2007年底,先后有多个地勘单位在我县从事铁、铜、金、铅锌、铀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硫铁矿、明矾石、石膏、水泥灰岩、玄武岩等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工作,发现并查明矿床(点)123个。

1、调查评价程度

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已经覆盖全县,1:

5万区域地质调查、1:

5万区域矿产调查除《周潭幅》外已经全部完成。

地球物理调查完成全县1:

20万航磁和重力测量,重要成矿区带1:

2千至1:

5万比例尺的物、化探综合测量,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五十的区域。

全县1:

50万环境地质调查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评价、1:

10万地质灾害区划全部完成,积累了大量基础地质资料。

2、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

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金属矿勘查程度稍高,非金属矿产资源除一处水泥灰岩为详查工作程度外,其他矿种勘查程度普遍较低,123个矿区中,勘探2处(金属、非金属各一处),详查4处(全部为金属矿山),普查111处、预查6处。

达到勘探及详查工作程度的矿区仅占

矿区总数的4.9%。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007年全县开发利用矿种10种(含水泥配料2种、建筑石料7种),占已发现矿种的67%,矿山企业110家。

开采矿山规模:

大型4家,中型11家,小型95家。

矿山经济类型:

国有企业1家,集体企业50家,个体59家,集体和个体矿山企业分别占总数的45%和54%。

就业人数4287人。

当年累计开采矿石量1382.44万吨,生产总值3.6亿元。

矿山开采方式:

金属矿产为井采,开采深度一般在500米以内;非金属矿产为露天开采,采石场剥采深度一般在30~100米之间。

1、金属矿产

(1)铁:

矿山企业5家,均为小型。

年采矿石量6.2万吨。

产值248万元,就业人数206人。

开采回采率78%~87%、平均83%;选矿回收率70%~77%,平均59.93%;综合利用率72%~79.2%,平均74.95%。

(2)铜:

矿山企业6家,其中集体企业1家,个体企业5家。

均为小型。

年产矿石量11.5万吨,产值6750万元。

就业人数1014人。

开采回采率80%~85%、平均83%;选矿回收率90%~92%,平均90.3%;综合利用率72%~79.2%,平均74.95%。

(3)金矿:

矿山企业1家,规模为小型,年产矿石2万吨,产值2000万元,就业人数30人。

开采回采率85%;选矿回收率90%;综合利用率84.6%。

2、非金属矿产

(1)水泥灰岩:

矿山企业1家,规模为大型,年产矿石量600万吨,产值13800万元。

就业人数554人。

(2)叶腊石:

矿山2家,规模为中型,年产矿石量6万吨,产值150万元,就业人数28人。

(3)玄武岩:

矿山企业6家,其中大型2家,中型4家,年产矿石160万吨,产值3200万元。

就业人数55人。

(4)建筑石料:

矿山企业35家,其中中型4家,小型31家,年产矿石量358.75万吨,产值5365万元。

就业人数180人。

(5)砖瓦粘土:

矿山企业37家,均为小型。

年产矿石量106.99万吨,产值963万元。

就业人数2220人。

另有脉石英、水泥配料用凝灰岩亦在开发利用。

重晶石、石膏、泥炭尚未开发利用。

非金属矿资源开采回采率80~98%。

矿山企业及开发利用现状见附图2,附表3、4。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

地下开采金属矿产的过程中,形成采空区20余处,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采空区塌陷、废水污染等,矿山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

非金属矿产大多为露天开采,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水泥灰岩、建筑石料和砖瓦粘土及其他矿产开采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并易引发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

至2007年底全县矿山企业共压占土地面积1051.2亩,已复绿土地面积82.7亩,治理率为7.9%。

固体废物排放量52.226万吨/年,治理和利用1.25万吨/年,治理率为2.4%,废水排放量2201.63万立方米/年,也未经治理直接排放,废水治理率为0。

以往年度形成的固体废弃物需治理31万吨,新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需要100%治理,废水需100%治理后排放,尚需复绿土地面积777.2亩。

五、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

首轮矿产规划于2004年由枞阳县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经十五期间的实施对我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枞阳县矿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如下: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矿产地勘查目标

公益性地质工作:

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2个,雨坛至钱铺一带铜、铁、金、多金属调查评价工作取得进展,发现可供进一步工作的铁铜矿产地各一处。

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

实施了对铁、铜、金、多金属及非金属玄武岩、叶腊石等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工作程度和资源储量类别。

与此同时,在现有矿山外围或深部开展的找矿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矿产品总量:

至2007年矿产品开采总量预期值为矿石1970.7万吨,实际为1382.4万吨,主要原因为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尚未达到预期目标所致。

矿业总产值:

至2007年矿业总产值预期值为2.43亿元,实际达到3.6亿元。

矿业总产值增幅超出预期年均增长12.8%的指标。

矿业结构调整:

至2007年通过关、停、并、转等手段压缩小矿山企业28家,实际减少13家,未实现预期目标。

3、矿产资源有效利用及保护目标

小型矿山达到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大矿小开、一矿多家开、采富弃贫等现象得到遏制。

矿山持证率达100%。

4、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土地复垦复绿面积592.95亩,实际治理总亩数1480亩,超过预期目标。

首轮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分项指标

首轮规划指标

2007年实际

情况

实际年均

增加

2007年预期值

预期年均

增加

1

矿产品总量

1970.7万吨

5~12.7%

1382.4万吨

2

矿业产值

2.43亿元

12.8%

3.62亿元

48.97%

3

水泥灰岩

1560万吨

600万吨

稳产

4

玄武岩

150万吨

160万吨

5

压缩矿山数

减少28个

减少13个

含合并

6

“三率”指标

提高2-3%

达到

7

探、采矿持证率

100%

100%

8

“三废”治理率

达到国家标准

基本达到

9

矿山环境治理率

25%

基本达到

10

矿山土地复绿、复

垦面积

592.95亩

1480亩

超过规划

指标

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十一五”期间全县矿业布局有较大改善,但大、中、小矿山比例仍不太合理,小矿山过多,所占比例较大,矿业结构调整任务仍较艰巨。

2、一矿多开、大矿小开和采富弃贫现象仍然存在。

3、矿产资源储备少、保障程度不足,对深部勘查经费的投入不足,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未有大矿突破。

4、新型墙体替代材料发展速度缓慢。

目前仍以老式粘土砖生产占主导地位。

5、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次生地质灾害偶有发生。

第三节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一、县“十二五”矿业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采掘业,形成采掘业产业集群。

支持重点采掘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产业延伸等形式扩大矿产资源深加工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加大铜、铁等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

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进行深部找矿,加快铁、铜、金、明矾石等矿产的开采加工。

重点建设钱铺--项铺和山山--会宫二条铜、铁、金、明矾石、重晶石等资源采选的矿业经济带,形成钱铺铜金多金属采选基地,会宫、官桥铁、铜、明矾石、建筑石料开采加工基地。

二、对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配合安徽省加强庐枞火山盆地枞阳县境内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为我县矿业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加速金属矿产现有矿山的产业结构调整,采用联合、兼并等手段扩大采选规模,提高“三率”指标和综合利用能力,使产量、产值达到省市规划指标要求;发挥我县水泥石灰岩质优量大的优势,开发总量满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压缩现有建筑石料矿山总数,提高生产规模,开发玄武岩、明矾石、叶腊石等矿产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压缩、关闭砖瓦粘土矿山,加快尾矿、矿渣资源的利用步伐,开拓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领域;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对铜矿及其选厂污水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对污水净化后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

三、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可供性分析

主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可供性分析如下:

1、金属矿产

(1)铁:

至2007年底,保有矿石资源量22万吨。

现有矿山5家,年产矿石6.2万吨。

根据省市规划预测,规划期内市场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年递增8%,按照现有产量,保有资源量仍不能满足开采需要,可供性低,供需失衡矛盾突出。

(2)铜:

保有铜矿石资源储量682.64万吨,在13处矿床中,6处已经开发利用,年产矿石11.5万吨。

根据省市规划预测,市场对铜矿石的需求量在“十二五”期间年递增8%。

按照当年产量估算,至2015年累计消耗矿石量92万吨,保有资源量可供性强。

2、非金属矿产

(1)水泥灰岩:

现有矿床2处,保有资源储量39999万吨。

仅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一家开采,基准年消耗矿石600万吨。

扩建后年需矿石量1560万吨,至2015年共需矿石量14400万吨。

资源可供性较强。

(2)玄武岩:

矿床6处,潜在资源量约3708万吨。

2007年年产矿石160万吨。

市场对矿石的需求量在“十二五”期间年递增8%,预计2015年累计需求矿石量235万吨,资源潜力可供性较强。

(3)建筑石料:

矿床35处,保有资源量计5756万吨。

规划基期矿山35家,年产矿石359万吨,规划期内需求量按8%递增,至2015年累计消耗矿石量为664万吨,资源可供性强。

(4)砖瓦粘土:

矿床37处,保有资源总量1513万吨。

规划基期,砖瓦粘土矿山37家,年产矿石107万吨。

规划期内需求量按8%递增,至2015年预计累计消耗矿石量为198万吨,规划期内砖瓦粘土矿山全部关闭,需求缺口全部由其它新型墙体材料替代。

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综合评价

我县水泥灰岩及配料矿产、玄武岩、明矾石、建筑石料资源丰富,保障程度高,铁矿资源量少,保障程度不足,铜矿无中型规模以上的矿山,但保有资源量足以保障规划期内产量稳步增长;泥炭可望找到具工业意义的资源,总体而言我县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一般。

第三章规划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保障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为目标。

抓住国家对庐枞火山岩盆地整装勘查的机遇,充分运用“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突破新机制,加大对县域内铜、铁、金、铀等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的力度;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保护和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在水泥生产基地的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型建材及金属开采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基本原则

1、依据并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

本规划以《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安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与我县相关行业和部门规划相衔接。

2、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统筹的原则。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安排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项目,做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统一,保障矿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3、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资源整合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

4、优化布局与总量调控的原则。

第三节规划目标

一、2008—2015年目标

根据我县矿产资源成矿条件及矿产资源特点,以提高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保障能力、矿产资源保护及合理有效利用为前提,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二种。

1、约束性指标

主要包括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指标。

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是对省、市规划进行分解,我县境内的勘查活动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职责范围予以协助和监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指标是确保实现的政府责任目标。

(见专栏一、专栏二)。

专栏一枞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指标(约束性)

指标类别

规划内容

指标及完

成时间

地调、矿

调类

配合完成1:

5万周潭幅矿产地质调查

2015年

配合完成县区域内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和全国矿业实地核查”

2015年

地环类

配合开展长江流域安庆段枞阳县域内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全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工作、配合开展安庆市长江应急水源地调查评价以及枞阳县农业地质调查

2015年

《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安池铜省市共管区(江北)》在我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以及《安庆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集中区涉及我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015年

矿业经济

矿业产值(亿元),增长10%

7.72

开采总量

固体矿石总量(万吨)增长8%

2559

矿山数量

矿山总数(个)

46

新设矿山

规模

严格执行安徽省56个小矿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资源利

用水平

新建矿山固废利用率达到(%)

(在采矿山达到60%)

100

矿业权

管理

新设第二类、第三类矿种采矿权实行“招拍挂”出让(%)

100

恢复治理

面积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复绿面积(亩)

777.2

治理

复绿率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复绿率(%)

76.71

2、预期性指标

是在导向性基础上期望达到的发展目标,其内容涉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等内容(详见专栏二)。

专栏二枞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指标(约束性)

指标类别

规划内容

指标或完成

时间

矿产勘查类

在重要成矿带内的庐枞地区初步实现深部找矿突破,争取发现可供勘查的大中型矿产地1~2处。

新增铁矿石量3000~5000万吨,铜金属量增加5~10万吨

2015年

大型矿山比例(%)

在原4%的基础上提高到%

10

回采率

金属矿开采回采率在原83%的基础上提高(%)

2-3

回收率

金属矿选矿回收率在原铁72.2%、铜90.3%的基础上提高(%)

1-2

综合利用率

金属矿综合利用率在原铁59.93%、铜74.95%的基础上提高(%)

5

二、2016~2020年目标

(1)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

继续配合省厅完成怀宁--枞阳地区我县区域内1:

2.5万航磁测量和安徽省江淮流域我县区域内1:

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进一步提高地质矿产勘查程度,新增中型以下铁、铜、铀矿产地2~3处,使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和保证程度进一步提高。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矿石量和矿业产值稳步增长,矿石量年均增长8%,矿业产值年均增长10%。

新建矿山固废100%利用,进一步调整矿业结构,基本做到矿山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相适应,大型矿山的比例提高到10%左右,矿业布局基本合理。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矿山“三废”治理率达到国家标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管理基本到位,重点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治理。

规划基期,全县矿山共破坏土地面积1051.2亩,应治理复垦面积1013.2亩,规划期内治理及复垦面积777.2亩(含责任人灭失或历史遗留的闭坑矿山)。

矿山环境治理率达76.71%。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

以《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安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中涉及我县区域内的工作部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质条件、地质环境保护为依据,结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面临的新形势,配合实施省、市二轮规划中涉及到我县的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项目;鼓励对铁、铜、金、玄武岩等矿产的勘查;争取实现庐枞火山岩地区深部找矿突破。

第二节公益性地质工作

重点是落实、细化并分解省、市规划在我县区域内的项目;规划各类项目3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