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358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docx

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洛阳期中语文试题

2019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依序排列上交。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自己保管好,以供相关教师讲评试卷时使用。

8、本科目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做好试卷讲评和质量分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

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

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

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

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

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

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

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指导庞大国家官僚机器运转的不仅有儒家的“德政”,也有法家的“法治”。

在法家“法治”思想指导下,古代中国自始至终坚持了成文法法律体系。

这种法律体系历经秦律、汉律、唐律及至明清律例,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石,帮助国家维护长治久安。

在古代那样一个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中国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袤的地域,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威力能够触及社会基层,法家思想和成文法系统功不可没。

比较法家产生同时期的其他人类文明,他们的国家形态许多还是城邦、城邦联盟、贵族联合等,不能不说法家的“法治”思想在那个年代展现出独有的智慧。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法家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理论社会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学术界的共识。

B.法家思想中的法律在形式上既约束百姓也约束官吏.但对两者约束的目的有所不同。

C.中国古代法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使国家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袤的地域。

D.法家的“法治”思想使古代中国自始至终坚持了成文法法律体系,超越了儒家的“德政”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文章在主体上采用了逐畏递連知论证手法,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网家治乱兴衰中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B.文章认为我们对法家及其思想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并从产生背景,珣论内涵和思想智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C.文章指出了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其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借鉴价值。

D.文章以疑问引出话题,在肯定—驻狩法合理性的同时客观委婉地表明自己的观存,利于下文有针对性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术界有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法治,只有法家的刑法之治。

B.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而它所强调的法律是重新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

C.为了迎合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法家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

D.“德和“法治”相结合,构成了传统中华法系的基石,展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I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母亲泪

刘建超

我记忆中的母亲从来没有流过眼泪。

二姨曾经对我说过,你母亲心硬呢,你姥爷走的时候,都没有见到地流泪呢。

  母亲是心硬。

我大哥当兵那年,南疆战事正紧。

我和母亲送我哥哥去车站。

欢天喜地的鼓乐声震耳欲聋,说话都要大声吆喝。

旁边的一个阿姨对我母亲说,正打仗呐,你舍得孩子去啊?

母亲当着哥的面说,不打仗当兵干什么?

老大牺牲了,俺老二继续上。

母亲拍拍我的头。

  大哥真的留在了战场上。

  我听报告说,大哥他们是唱着《再见吧,妈妈》趟入地雷阵的。

当兵六个月,大哥走完了他十八岁的壮丽人生。

母亲没有哭,母亲说,孩子肯定是要让他的父母为他自豪,孩子不希望父母为他流泪。

母亲把大哥的相片放在案头,不让镶黑边。

逢年过节,全家聚会,餐桌上总是会多摆上一副碗筷,那是给大哥留的。

  母亲很忙,家里的事几乎都是父亲在照应。

有时,母亲看到父亲劳累的身躯总是很歉意地给他揉揉肩,按按背。

然后叹口气,对我说,儿啊,你要是个姑娘多好啊,可以帮爸妈做好多事了。

  二姨说,你妈心硬,连花啊草啊都不喜欢,哪能生养姑娘。

再生啊,也还是你这样的和尚蛋。

  母亲的双亲去世的早,母亲是二姨带大的。

二姨比母亲大五岁,那时的日子很苦,糠菜半年粮,每年种收的十几斤芋头就是家里的稀罕物。

村里的女人坐月子才舍得吃。

二姨隔三差五地就给母亲蒸几个芋头,自己啃菜窝窝。

二姨总是哄着母亲说,我吃芋头反胃,你吃吧。

母亲到了上学的年龄,二姨自己退了学,把母亲送进了学堂。

每天做完活的二姨都要到学堂门口等母亲放学,不同的季节里就会给母亲一把酸枣,一只水萝卜或者几只小鸟蛋。

二姨嫁人时,只有一个要求,要供养母亲上学。

母亲成为村里惟一一个考入大学的女子。

二姨说,你母亲进城里读书,我们都哭成泪人了,她一滴泪也没有,心硬着哩。

  母亲性格直爽,说话办事也是风风火火的。

如果有个休息日,可以听到家里叽里咣当的声音。

父亲说,你母亲做顿饭就像在撵老鼠。

  母亲和父亲一动一静,相处得却非常融洽。

只有一次,我听到过两个人起了高腔。

父亲说,你就别犟了,领导都有了意图,按领导的意见办就是了。

母亲说,领导的意见是错误的我也要照办啊?

这事不能通融。

父亲很无奈,说那是我老战友的孩子,你就别再坚持了。

你不知道这后面要牵涉多少人啊,那帮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母亲一点也不让步,我分内的事,你别管。

  那些天,父亲格外的小心,母亲外出时,他总是找借口陪伴在母亲的左右。

还是出事了。

一辆违章的汽车把父亲撞入路边的深沟,送到医院抢救治疗了三个月,父亲余下的日子就永远与轮椅为伴了。

  母亲没有流泪。

母亲不请保姆,再忙,也要自己动手伺候父亲。

母亲说,她知道那辆车是有意冲着母亲来的,父亲在一刹那间推开了母亲。

  母亲闲暇的时间多了。

她总是爱推着父亲的轮椅,到后山的花园里散步。

母亲说那是他和父亲相识的地方,当时还只有一个小木桥,桥下有潺潺流水。

有一天,大成哥来到了我家。

大成哥是二姨惟一的宝贝疙瘩,呵着护着惯着娇着。

大成哥大学毕业进了一家企业,没有几年就当上了企业的老板。

虽然我家和二姨家相隔千里,大成哥还是经常来家里看望我父母。

父亲出车祸后,家里的积蓄全部用尽。

父亲去北京的疗养,我上大学的费用都是大成哥给出的。

我大学毕业后,也是大成哥四处托人找关系把我安排进了政府部门。

母亲就说过,二姨家对咱家的恩情,这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啊。

  大成哥这次来了没有急着走,安心地住下了。

母亲每天都要做许多大成哥喜欢吃的菜。

但是,大成哥吃得很少,烟抽得很凶,睡也不踏实。

  母亲问,大成啊,今年多大了?

  大成说,小姨,你忘了?

我比小超大十岁,四十的人了。

母亲点点头,才四十啊,还年轻着啊,还有好日子过啊。

  那晚,母亲和大成哥谈了很晚。

  大成哥安安稳稳地睡着了,母亲就坐在大成哥的床边,轻轻地摇着一把蒲扇驱赶着蚊虫,直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母亲陪着大成哥走进了公安局。

  母亲回到家,把自己关在屋里,嚎啕大哭。

  母亲已经退休了。

母亲是位纪检干部。

  (选自《小说月刊》2013年第7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fen)

A.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我”虽然不是核心,却有独特作用,我亲历,听闻了所有情节,小说故事由“我”叙述,显得真实。

B.大哥牺牲后,逢年过节,全家聚会时,母亲总会在餐桌上给他摆上一幅碗筷,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母亲为送大哥当兵,感到有愧于大哥。

C.小说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比如父亲劝母亲要按领导的意思办事,并为母亲的安全担忧,衬托突出了母亲坚持原则、公而忘私的形象特点。

D.母亲爱推着父亲的轮椅到后山她和父亲相识的花园里散步,又成夜摇着蒲扇给大成哥驱赶蚊虫,这些说明母亲不只是心硬,也不缺乏温情。

5.小说标题是“母亲泪”,却用大部分篇幅写母亲没有流泪,只在最后部分写母亲流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6.“二姨家对咱家的恩情,这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啊”这句话对人物形象塑造、结构安排和主题表达都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书香洛阳”建设工作,将其纳入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项目,先后推出了全民阅读'农家书屋、城市书房等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

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均建有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部配备了流动文化服务车,全市建成农家书屋2977个,拥有市图书馆“洛图讲坛”“掌上微阅读”和市少儿图书馆“萤火虫系列活动”等30余个品牌服务项目。

按照“书香洛阳”建设提升实施方案,我市将在2018年年底前建成30个24小时开放的城市书房。

此外,每个县(市)区将至少投放2台图书自助阅读机、4台电子图书阅读下载机,确定10个至15个流动图书车基层流动服务点,定期开展流动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

市财政对市级公共文化单位开展的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以政府投入撬动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与投入。

(摘编自《洛阳晚报》2017年12月16日)

材料二:

7月22日,参加第28届书博会的人们,踏入位于深圳大学南校区的简阅书吧,不由惊讶:

这里看不到曾经熟悉的书店的样子,整个书吧布局动线清晰,灯光设计恰到好处。

大通透、大跨层的设计,让空间进行对话,让书与生活实现深度交流。

但这里的主角是书——总面积近千平方米,共三层,有近四万册图书,包括人文社科、花卉文化、文创精品、健康旅行、艺术美术等近十种。

从几年前实体书店倒闭潮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书店模式生存发展的探讨。

在深圳,书店更是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变迁,从刚开始的“综合性大卖场”,再到之后的“体验式书城”,蜕变为现在的“创意书城”“创意书吧”。

从2015年国家就将书城定位为公益类企业,并出台了扶持实体书店的系列政策,深圳就开启了大书城小书吧的布局之路。

截至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的布局,书城成功转型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成为一个以书业为核心、以书城为阵地的新型文化商业业态的提供者。

深圳还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成10座本地书城、100个书吧、1000个智能书栈,努力为市民提供复合式、一站式的阅读文化生活中心,把对市民的文化服务精准到每个社区。

(摘编自刘芳《大书城小书吧深圳开花》,《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5日)

材料三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记者近日在北京多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书屋正为人们提供着读书消夏的好去处。

这些城市书屋规模虽然不大,但分布在商业街、社区等地,十分便利。

专家指由,城市书屋的到来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不仅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更为城市自身竞争力奠定了长远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市民对公共阅读空间的旺盛需求是推动城市书屋出现的直接动力,而在兴建城市书屋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书屋的兴起,反映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有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城市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出现,己成为许多城市一景,江苏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邻近瘦西湖景区,好景好书共赏;山东威海竹岛分馆城市书屋采用工业元素设计,按功能分区;辽宁盘锦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具有“一站式”阅读体验,无人值守全自助、数字化与智能化等服务特点。

“城市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兴盛,特别是文化公共服务马亮认为,营造文化氛围和提升城市品位对于吸引高端人才作用巨大,未来城市书屋将会起到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其中。

(摘编自王俊岭仇辰《城市书屋给生活添书香》,《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7月31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A.洛阳市推出的“全民阅读”“书香洛阳”建设工作,虽然是为了文明城市创建,但最终成了实在在的文化惠民项目,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B.目前社会力量参与投入相对有限,但在市级财政提供的必要保障之下,“书香洛阳”建设已经取得丰富成果,提升方案也正在顺利进行。

C.不同于传统书店的深圳“智能书城”、“创意书吧”等,是实体书店生存发展模式在深圳20多年发展变迁的结果,是把文化服务精准到社区的表现。

D.全国多个城市各种形式的城市书屋、书吧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它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圳把书城定位为新型文化商业业态的提供者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落实了国家将书城定位为公益类企业的政策。

B.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既奠定了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也成为全国其他城市入洛阳、扬州和威海仿效对象。

C.城市书屋的出现,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D.洛阳的城市书屋和深圳的创意书吧各自走过了一条不同的发展之路,但都既落实了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又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

9.推动城市书屋在各地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你认为保护城市书屋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做些什么?

请结合材料回答。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刚字僧庆,河南洛阳人也。

起家奉朝请。

累迁镇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历大行台郎中、征东将军,加金紫阶,领司徒府从事中郎,加阁内都督。

魏孝武与齐神武构隙,刚密奉旨召东荆州刺史冯景昭率兵赴阙。

未及发,孝武西迁。

景昭集府僚议。

司马冯道和请据州待北方处分。

刚曰:

“公宜勒兵赴行在所。

”刚曰:

“公宜勒兵赴行在所。

”久之更无言者。

刚抽刀投地曰:

“公若欲为忠臣,请斩道和;如欲从贼,可速见杀!

”景昭感悟,遂众赴关右。

侯景逼穰城,杨祖欢等起兵应景,以其众邀景昭于路。

景昭战败,刚没蛮中。

大统初,刚于霸上见太祖,具陈关东情实。

太祖嘉之。

是年,诏刚剛使三荆,听在所便宜从事。

使还,称旨,进爵武城县侯。

顷之,御史中尉董绍进策,请图梁汉。

刚以为不可,而朝议已决,遂出军。

绍竞无功而还,免为庶人。

除刚颍川郡守。

为侯景所破,乃率余众赴洛阳。

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时有流言传刚东叛,齐神武因设反间,声遣迎接。

刚乃率骑袭其下坞,拔之,露板[注]言状。

太祖知刚无贰,乃加赏赉焉。

渭州民郑五丑构逆,与叛羌相应,令刚往镇之。

魏文帝举觞属刚曰:

“昔侯景在东,为卿所困。

黠羌小竖,岂足劳卿谋虑也。

”刚至,并攻破之。

孝闵帝践阼,出为利州总管、利沙方渠四州诸军事。

沙州氐恃险逆命,刚再讨服之。

方州生獠,自此始从赋役。

加授渠州刺史。

刚初至,渠帅惮其军威,相次降款。

后以刚师出逾年,士卒疲弊,寻复亡叛。

后遂以无功而还。

又与所部仪同尹才失和,被征赴阙。

遇疾,卒于路。

年五十七。

(节选自《周书•赵刚传》)

[注]露板,书信不封口。

10.下列对文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B.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C.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D.大行台元海遣刚还郡征粮/时景众已入颍川/刚于西界招复阳翟二万户/转输送洛/明年/洛阳不守/刚远隔敌中/连战破东魏广州刺史李仲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家”的解释有三:

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兴家立业和出身。

这里为第一种。

B.“阙”意思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

赴阙,指应召入朝觐见皇帝。

C.“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在本文中赵刚让冯景昭率兵前往的皇帝西迁后的逃亡处。

D.古代庙堂下东边的台阶称“阼”,“阼践”原指踏上这层台阶,又表示登上国君宝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刚有识有胆,不恤个人安危。

皇帝危难之时,群臣议政,赵刚不仅能出谋划策,而且能在众人犹豫不决时,勇敢地站出来,以其决绝的言语左右局势。

B.赵刚深受信任,受诏遇事自决。

他先在霸上遇太祖,向皇帝说明了关东一带的情况,受到嘉奖;后在出使外地时,被赋予了自行决断处置的权力。

C.赵刚忠于朝廷,赢得皇帝赏赉。

齐神武帝设下反间计,大肆宣扬要迎接赵刚东叛,一时流言四起,然而赵刚却率兵袭破敌城,获得皇帝信任、赏赐。

D.赵刚总领四州,出师未克全功。

沙州被他两战征服,方州也归顺了;渠州也曾被降服,但后来因为军队征战时长,士兵疲劳不堪,他未能稳定全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侯景逼穣城,杨祖欢等起兵应景,以其众邀景昭干路。

(2)昔侯景在东,为卿所困。

黠羌小竖,岂足劳卿谋虑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思

陆游

鱼复城边逢雁飞,白头羁客恨依依。

远游眼底故交少,晚岁人间乐事稀。

云重古关传夜柝,月斜深巷捣秋衣。

官闲况是频移疾,药鼎荧荧卧掩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作者秋日里,在鱼餓边看麵飞的大雁,触景生情,想自己漂泊一生,不由得心生怨愤。

B.颔联首句承接首联中“羁客”,颔联次句照应首联中“白头”,“故交少”“乐事稀”具体言明羁客之“恨”。

C.颈联运用想象,描绘出两幅不同的画面|通过对比来突出边关战事的残酷,家人对征夫的关怀。

D.此诗与马致远的《天净沙》都写秋思,都表现了羁旅漂泊之愁,但陆游的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家国之思。

15.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中“”一句,是女子宽慰“氓”的言语,“”一句,则允诺了最终的婚期。

(2)韩愈在《马说》中,一开篇就用“,”两句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3)杜甫的《登高》诗中,“”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长的境况,“”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与前面两种一文一武、亦静亦动的方式不同,在文艺复兴之后,还有一些文人向儿童投去了更为温和的目光。

卢梭当然是一个典型。

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式的儿童教育,()。

成人不再仅仅是执迷于展现自己在智力、体力、权力方面的至高无上的优越感,而是开始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

成人和孩子,似乎终于成为平等对话的伙伴。

除了《爱弥儿》这本的名作之外,其实卢梭的另一本小书《植物学通信》更富有童心和童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感情甚至令它超越了时下绝大多数忸怩作态的所谓“童书”。

读着读着,一幅的画面就跃然纸上:

卢梭正拉着表妹的小手,跟她一起穿行、徜徉于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仔细辨认花朵和茎叶的形与色。

读着读着,似乎两个人的角色正在发生逆转:

这个美好的、未受人间染污的自然世界,又是多么酷似儿童那的心灵世界呢?

当我们引领着孩子去探索自然的时候,是不是同时也在重新唤醒着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西语之中,自然与本性皆“nature”,这也并非偶然。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似乎让孩子面对成人时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

B.似乎让成人在创作包含童趣的书时,有了不同的立场

C.似乎让人体会到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

D.似乎让人体会到孩子在面对成人时有了不同的立场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脍炙人口活灵活现琳琅满目一尘不染

B.喜闻乐见活灵活现丰富多彩冰清玉洁

C.脍炙人口栩栩如生丰富多彩一尘不染

D.喜闻乐见栩栩如生琳琅满目冰清玉洁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

B.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

C.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D.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呢?

20.下面是某赞助商拟发的一-封贺信的主体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