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602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docx

精编完整版发展创意产业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发展创意产业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什么是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一个新生事物、新兴产业。

是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这种理念认为,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由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等构成的创意,这种创意来自人的头脑,它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就业机会、新社会财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概念,并运用公共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

这个文件首次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

“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手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和录像、互动性娱乐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及电脑游戏、广播电视等13个行业确定为创意产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也被列为重要的相关创意产业。

此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对创意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不同的国家战略、地域特征、文化政策、产业导向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这些不同的定义但都揭示了创意的基本特征:

第一、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特别强调人的创造力、技能、天赋在文化艺术和其他知识产品、智能产品生产中的运用,是一种典型的智力型产业,或者说“大脑经济”、“智慧经济”。

第二、创意产业的灵魂是文化。

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的一种创造性开发和利用,是对文化之于经济社会渗透力、影响力的一种拓展和挖掘。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意产业就是“创意+文化”的产物。

第三、创意产业的支撑是科技。

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离不开现代高科技的支撑。

不仅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和传播,必须依托高科技特别是信息和网络技术,而且创意产业一些门类,特别是信息服务业本身就与高新技术产业密不可分。

第四、创意产业的属性是产业。

文化和创意是受时空限制最小的全球性资源,创意产业是极具扩张性、开放性、带动性的产业。

它发展到今天,已突破单一的文化产业领域,开始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层面,影响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为消费者服务,更为生产者服务。

它不仅能创造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就业机会、新社会财富,而且能极大地提升产业能级。

那么,创意产业与我们原来所提的“文化产业”、“大文化产业”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概而言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创意产业源于文化产业。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离开文化,创意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创意产业又高于文化产业。

创意不是对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像力,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

或者说,创意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拓展与延伸,它抓住了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实质,调整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现代文化产业从单一的个人消费需求导向转向既服务个人消费、又服务生产领域的新思路。

因此,用“创意产业”来替代“大文化产业”,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趋势,更加符合中央和省委的战略目标,更加符合常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要求,更能体现时代特征和常州特色。

 

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发展创意产业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多次进行了专题研究。

为什么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创意产业如此重视?

创意产业对常州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创意产业是常州扬长避短的“杀手铜”。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或者说长处,也都有自己的劣势或者说短处。

一个城市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产业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常州是一个经济大市、资源小市,缺地矿资源、缺政策资源,而且常州城市的环境容量及其性质和定位,也决定了常州不可能大规模发展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重化工业。

常州尤其要利用好环境、人才和文化的优势,特别适合发展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而创意产业就是这样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特别适合像常州的发展。

具体地说,常州至少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五大优势:

一是人才优势。

常州集聚了一大批一大批与发展创意产业密切相关的教育资源。

二是环境优势。

常州是适于人们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为创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三是文化优势。

常州有2500多年的历史,有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文土壤。

四是产业优势。

常州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已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企业,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文化休闲旅游业等创意产业的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

五是市场优势。

常州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当今中国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有近1亿人口,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强大的消费能力。

同时常州又有着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充裕的民间资本,这些都为常州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撑。

可见,常州确实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风水宝地”,创意产业必将成为常州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最佳结合点,成为与大旅游产业并驾齐驱带动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成为常州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率先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和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引擎”。

(二)创意产业是常州发展的“新蓝海”。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

比尔•盖茨说过,“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写道,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

创意经济已成浪潮,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也认识到了发展创意产业的极端重要性,纷纷争装“创意引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常州创意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创意产业,就是拓展常州发展的“新蓝海”,就是培育常州经济的“新增点”。

(三)创意产业是“和谐创业”的“同义语”。

“和谐创业”模式,既是常州的创业模式,也是常州的发展模式。

从基本内涵上看,“和谐创业”可概括为“五个和谐”,即生活与创业、文化价值与经济运行、个人创业与整体发展、政府与民间、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

创意产业是典型的“大脑经济”、“智慧经济”、生活型经济、文化型经济,“和谐创业”模式的“五个和谐”都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谐创业”的主体特色,更在创意产业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四)创意产业是生活品质的“代名词”。

一个好的策划和创意,不仅能给社会带来财富、给企业带来利润、给政府带来税收、给百姓带来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而且它是一种生活与创业高度融合的产业,是一种生活与创业完美结合的创业模式。

一个好的创意和策划,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且能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

创意产业中的某些门类,特别是工业设计业,能极大地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

这些都决定了创意产业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经济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灵魂的产业,它的产品绝大多数是文化产品,有利于推动教育创新和普及科学知识,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品质。

创意产业几乎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对环境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而且其中的某些门类,特别是建筑设计业、环境规划设计业、园林设计业、城市色彩设计业等,与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息息相关,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环境生活品质。

创意产业中的另一些门类,如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则与提高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品质密切相关。

可见,发展创意产业,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助推器”。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主要由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

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既要关注经济“硬实力”,也要关注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提高文化“软实力”,归根结蒂是要提升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在文化市场上,最终要靠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决胜负。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加速发展,创意产业已越来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常州发展创意产业的门类和抓手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造就了常州工业的百年辉煌,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工业遗产,而这正是成为常州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抓手。

创意产业涵盖面很广、“产业链”很长。

常州发展创意产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捏紧拳头,重点突破。

立足常州比较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世界发展大势,我们认为常州应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八大门类创意产业。

(一)信息服务业。

主要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和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

常州发展信息服务业,要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贸易的基本形态,“网商”必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企业家群体。

二是数字电视。

我们要抓住国家把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和下一代互联网即将推出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有线与无线网络“天地合一”,加快实现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有线与无线网络“四网融合”,努力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

(二)动漫游戏业。

主要是指动漫制作、网络游戏等数字娱乐行业。

动漫游戏业具有低能源消耗、零环境污染、高产业价值、多就业机会等特点和优势。

常州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条件优越,我们要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提升常州动漫的“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常州动漫游戏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打响“常州动漫”品牌。

(三)设计服务业。

主要是指以先进装备制造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模型设计等为重点的工业设计业,建筑设计以及装潢、图文制作、建筑模型等相关行业,环境规划设计、园艺设计、城市色彩设计等新兴设计业态,以及广告业等,打响“常州设计”品牌。

(四)现代传媒业。

主要是指依托现代高科枝,特别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

近年来,常州广播影视业和新闻出版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五)艺术品业。

主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篆刻、工艺美术等视觉(造型)艺术业。

常州发展艺术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六)教育培训业。

主要是指除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以外的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成人继续教育、社区学校及其他教育产业。

(七)文化休闲旅游业。

主要是指以人文资源为内涵的休闲旅游业。

21世纪是休闲的时代,常州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要进一步把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常州旅游的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休闲旅游业加快发展。

(八)文化会展业。

主要是指文化类会展或富有文化创意特色的会展业。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升常州会展业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以常州地域文化为内涵、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全国性会展品牌,加快发展文化会展业。

发展这八大门类文化创意特色产业,需要依托常州民族工商业遗存,这对于传承历史、丰富文化、研究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遗产在国内又称为“产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工业遗产与整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所在地区工业文明的物质载体。

它们多沿河流、铁路等运输线路呈线性分布,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城市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工业景观”,常州有着丰富的潜在的工业遗产资源。

工业遗产廊道是遗产廊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将工业遗产作为其核心构成资源的线性遗产区域或文化景观。

它通过构建绿色通道和解说系统的方式,将呈线性分布(主要沿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具有共同历史主题的工业遗产资源,以及沿线其他自然、游憩资源串连起来,实现地区工业遗产保护、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目标。

作为联系南北的交通要道,大运河不仅在农业时代为促进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做出过突出贡献,同时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大运河常州段是以棉纺织、丝织为核心的民族轻纺工业分布的中心地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

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为建立以运河工业文化为主题的遗产廊道创造了条件。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大运河遗产的认识还局限在农业时代文化遗产的层面,对运河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严重不足。

与农业时代的遗产相比,绝大部分运河工业遗产均未纳入相应的保护体系,因而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

大运河常州段工业遗产作为沿运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遗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技术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

根据工业遗产建构筑物及其所在地段遗产价值、功能定位的差异,可以有选择性的采取保护、再利用和再生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根据对工业遗产建构筑物的价值分级结果,对于一级价值建构筑物应该以原址原物保护为主,不进行整体结构的变更,只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保养;二级建构筑物应该根据新功能的要求进行空间的重构与再利用,进行必要结构加固修缮,通过局部拆减、局部增建甚至局部重建,以适应新功能,提升环境质量;三级建构筑物不作强制性要求。

同时,在重点地段可以再生处理方法,挖掘场地工业历史文脉,以新的表现手法设计新的景观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

 

四、常州如何打造成区域性创意产业中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常州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机遇期,为此,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决策部署,依托常州工贸集团这一资源平台,从十个方面入手,把常州打造成区域性创意产业中心。

  

(一)明确目标。

目标是方向、是动力。

常州发展创意产业的总体目标是:

形成产业规模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文化品位较高、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创意产业群,把常州打造成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的“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全国创意产业中心,打响“创意常州”品牌。

  

(二)打造平台。

园区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平台和载体。

要加快建设“创意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引领、辐射、带动常州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平台。

  (三)培育人才。

发展创意产业,关键在人才。

要坚持自主培养为主,继续大力实施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同时要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和创业团队。

  (四)完善政策。

政策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

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制定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

一是财政税收政策。

二是投融资扶持政策。

三是园区建设及土地政策。

四是人才政策。

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和“黄金效益”。

  (五)保护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保障。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条例,探索建立企业保守秘密和竞业限制制度,搭建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不断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六)打造品牌。

当今世界,企业、城市甚至国家间的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已成为一种无形资产、战略资源。

发展创意产业,同样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要切实加大扶优扶强力度,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头雁”和“排头兵”。

要创新开发机制,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一批具有“常州风格”、“常州特色”和知名度的特色创意产业集聚区。

要充分利用常州国际动漫节等会展品牌,开展系列宣传推介工作,提高常州创意产业和园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要紧密结合城市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推动产品、企业、行业、城市品牌的互动,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创意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

  (七)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是发展创意产业的捷径。

要坚持以合作促整合,大力整合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

要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常州工贸集团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点,充分发挥常州工贸的作用,依托其下属资产建设若干创意产业园,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和经济优势转化。

  (八)扩大开放。

开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国际交流,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高水平的企业、高端人才、创意团队、科研机构来常发展创意产业,在更大范围内融合文化创意资源。

要通过创意产业园区等平台,高标准、低门槛吸引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来常创业。

要坚持市区联动、点面结合,切实抓好境内外招商引智活动。

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产业招商。

  (九)营造氛围。

发展创意产业,必须营造有利于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要积极倡导“和谐创业”模式,全面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大力弘扬新时期常州城市人文精神,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以一流环境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一流企业,把常州打造成文化人创业创新的“天堂”。

要进一步构建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提升创业的文化价值和层次。

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创业者的宣传力度,挖掘成功典型,传播创业精神,培育和弘扬常州特色创业创新文化。

  (十)加强领导。

打造区域性创意产业中心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打造区域性创意产业中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人大、政协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法制保障、监督检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创意产业协会要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牵头汇总作用,形成打造区域性创意产业中心的强大合力。

 

五、国内外发展创意产业的启示

韩国创意产业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以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韩国实施经济转型,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

经过多年的实施之后,设计和创新在韩国开花结果,韩国已经拥有三星、LG等全球著名品牌,韩国也从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成功转型。

  政府为推动创意产业设立了“文化产业局”,下设十二个附属机构,其中,“文化产业振兴院”是为了协助将创意文化内容衍生成文化产品的一个辅助机制,振兴院界定的产业项目有:

动画、音乐、卡通、电玩等,以提供设备租借、投资、技术教育训练、协助发展国际行销、进行产业中长期研究、并与其它国家、地区、单位发展策略联盟的伙伴关系。

  1998年,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壮大游戏软件产业)和IT业振兴院(壮大数字内容与软件)。

  1999年,韩国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协助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另成立“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

  2001年,“世界设计大会(ICSID)”在韩国举办,韩国政府投巨资百亿元设立“韩国设计中心”。

同年,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扶持动画、音乐、卡通。

同期,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也成立“产业设计特别委员会”,以产、官、财的结合方式,支持产业的设计活动。

韩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2004年,韩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1位,人均GDP超过14000美元。

韩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科学技术、强调自主创新。

为此韩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

  1、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在加强原有文化产业相关部门建设的同时,通过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建一些机构组织,初步形成了运作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

  2、建立资金支持机制

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

  3、构筑集约化生产经营机制

形成文化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抓紧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5、建立奖励机制

韩国在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基本上都有一套奖励措施。

近两年尤其加大了对影像、游戏、动画、音乐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奖励力度。

  6、加强流通现代化建设

为了改变文化产业市场流通落后状况,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国家决定加强市场流通信息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建设。

  7、加强立法立规

政府于1999年首次制定了有关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法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明确文化产业的定义,提出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

  8、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韩国政府认为,由于国内市场规模有限,要求文化产业大发展,必须开拓国际市场。

其基本战略是,瞄准国际大市场,把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地区作为登陆世界的台阶,大力开发,促进出口,利用国内市场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赢利。

 

国内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当人们初级的、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人均GDP均超过5000美元。

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

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对创意产业提出迫切需求。

近年来,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创意产业快速崛起,势头强劲,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相继制定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规划和计划。

  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

上海的影视出版、时尚设计、广告业等行业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04年10月,上海市首家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正式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揭牌成立。

2005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及《上海2004-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发展创意产业。

据统计,目前上海市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

2005年4月,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由市经委正式授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各类设计创意企业入驻在这些园区内,集聚了1万多名创意人才,为上海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充满无穷潜力的新产业。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科技和创新实力突出,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独特优势。

《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培育六个创意产业中心,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北京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初步测算,2005年产值达960多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

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780亿元,总量规模占全国的1/3。

北京现有2万多家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仅工业设计一项的年产值就高达110亿元左右,并创造了1000亿元以上的关联效益。

  国内其他几个城市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深圳作为中国最崭新的城市,有着最年轻的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