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________
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
(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
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
(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答案】
(1)枝枯叶落
;出现
;容易
;繁衍
(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
;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抒情,以树喻人。
(5)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枝枯叶落;出现;②容易;繁衍
(2)第一层: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第二层: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层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对文章的写作特点的把握。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还…… 尽管……但……
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2)填一填。
(填数量词)
放出的蜜蜂
________
飞回的蜜蜂
________
(3)读句子,说说划线词的好处。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蜜蜂的记忆力很好。
B. 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C. 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
【答案】
(1)尽管;但
(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
(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
故选“尽管……但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二十只左右、十五只”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尽管、但
(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顺顺溜溜:
________。
②严丝合缝:
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
________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3)考考你: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
(2)①②③
(3)益虫;害虫
(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回答这种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①方向一致,有次序。
②指缝隙严密闭合
(2)①②③(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虾趣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渐变为奶白色。
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越明显。
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
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
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钳足就缩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危险了,就放胆大嚼。
吃东西的时候,用脚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
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他的脚和整个身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虾,是颇费心机的,它们真是多彩多姿!
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
它们头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和觅食的。
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1)短文中的成语________准确地概括了齐白石老人画的虾。
(2)短文介绍了虾的特点有( )(多选)
A. 虾颜色的变化
B. 虾头部的特点
C. 虾钳足的变化
D. 虾吃食物的样子
(3)短文写齐白石老人的画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下边就是齐白石老人的画,请你为这幅画起一个题目吧。
【答案】
(1)出神入化
(2)A,B,C,D
(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解析】【分析】
(1)此题较容易,读完短文就能从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4)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图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故答案为:
(1)出神入化
(2)ABCD(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对齐白石老人画的虾的概括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百鸟朝凤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
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儿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儿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地捡起来,收藏在山洞里。
有些鸟儿说:
“这有什么意思呀?
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
”可别小看了这种贮(zhù)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可发挥了大用处!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早。
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得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
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耀眼的彩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从此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的来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果实 一________羽毛 一________彩衣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光彩夺目:
________
头昏眼花:
________
(3)这个故事是( )
A. 童话故事
B. 寓言故事
C. 神话故事
D. 民间故事
(4)说说百鸟朝凤的原因。
(5)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写一写。
6.【答案】
(1)hào;zháo;jié;bēn
(2)不结果的
;结果的
(3)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
还真有道理呢!
(4)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照应句。
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4)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
(1)hào;zháo;jié;bēn
(2)不结果的;结果的
(3)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
还真有道理呢!
(4)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应用。
7.【答案】
(1)6;时间
(2)一朵朵
;一串串
;一片片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3)啊!
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4)菊花色彩多的句子:
菊花色彩各异,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描写菊花姿态各异的句子: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花独秀……真是千姿百态啊!
(5)木棉花;凤凰花;菊花;水仙花;喜爱
【解析】【分析】
(1)第一空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第二空考查对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①从给出的词语“一枝枝”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②从给出的词语“羞羞答答”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
(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6、时间
(2)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3)啊!
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4)菊花色彩多的句子:
菊花色彩各异,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描写菊花姿态各异的句子: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花独秀……真是千姿百态啊!
(5)木棉花、凤凰花、菊花、水仙花、喜爱
【点评】
(1)第一空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
第二空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8.【答案】
(1),:
“ ?
”:
“ ?
”
(2)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颜色
;形状
;对山茶花的赞美喜爱
(3) 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4)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第一空找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第二、三、四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
“ ?
”:
“ ?
”
(2)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颜色;形状;对山茶花的赞美喜爱;(3)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4)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积累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第一空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第二、三、四空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
叶圣陶
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
腰间围着皮带。
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
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
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
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
待教师喊出“举枪——放!
”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
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
嘴里还要呐喊:
“啊!
——啊!
”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
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
(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
请你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 )的场景。
A. 整理装束
B. 练习打枪
C. 练习冲锋
D. 练习队列
(3)结合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
(4)读新闻,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能现状让老师和家长们大跌眼镜:
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200米跑着跑着就晕倒了……为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
请你写几句宣传语,呼吁同学们都来参加体育活动。
【答案】
(1)腰间围着皮带。
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
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
(2)C
(3)“我”有自尊自信的民族情感。
(4)同学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壮,我们才能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动起来,好好锻炼身体吧。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结合选项判断。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4)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
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故答案为:
(1)腰间围着皮带。
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
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
(2)C;(3)“我”有自尊自信的民族情感。
(4)同学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壮,我们才能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动起来,好好锻炼身体吧。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人物情感变化的把握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________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
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
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
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
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
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________。
特别________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________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把下列四字词语填入句子中合适的横线上。
引人注目 成千上万 芸芸众生 德高望重
①据说公元336年,有位________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
②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________。
③特别________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④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________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________,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故事的是________,“东方的维纳斯”指的是________。
(3)请你在短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并写一写这样写的作用。
(4)读了短文,判断正误。
①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
②这三座石窟都是佛教胜地。
③只有中国人喜欢去这三座石窟游览。
④从这三座石窟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