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2.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是因为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B.“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这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C.洗涤灵能除去油污,这是因为洗涤灵有乳化作用
D.化肥硫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用,这是因为硫酸铵和熟石灰会发生反应而降低肥效
3.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
D.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Q点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
5.2012年6月30日5时07分,新疆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地带发生6.6级地震。
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防疫人员通过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该含氯消毒剂为不饱和溶液。
下列对不饱和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浓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一定是稀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6.10%的KNO3不饱和溶液100g,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 )
A.再加入12.5gKNO3溶解完B.再加入10gKNO3溶解完
C.再加入100g10%的KNO3溶液D.恒温蒸发掉45g水
7.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
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甲:
水,①:
食盐;乙:
水,②:
蔗糖
B.甲:
水,①硝酸铵;乙:
稀盐酸,②:
铁
C.甲:
水,①氢氧化钠;乙:
稀硫酸,②:
锌
D.甲:
水,①生石灰;乙:
稀盐酸,②:
氢氧化钠
8.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③④中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10.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硝酸钾晶体
11.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B.硝酸铵C.碳酸钙D.氢氧化钠
12.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相同的是( )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3.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蔬菜工厂欲配制无土栽培植物营养液,所用原料如下:
(NH4)3PO4、KCl、NH4NO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49、74.5、80)。
如图是1000g植物营养液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标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配制1000g该植物营养液需要的(NH4)3PO4和NH4NO3的质量的计算式。
(NH4)3PO4________。
NH4NO3________。
(2)技术人员为了测定某次所配制的营养液是否符合标准,取400g所配营养液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2%的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0.180g白色固体,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植物营养液中磷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2(NH4)3PO4+3BaCl2==Ba3(PO4)2↓+6NH4Cl;Ba3(PO4)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1]。
15.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________;________。
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
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
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1)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________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2)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3)结合生活中烧开水和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
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若6.5克锌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其质量是__________,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
1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加入丙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冬天捞到的“碱”,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______相似。
(4)在t1℃时,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g。
(5)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19.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
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
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需水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30g硝酸钾溶于80g水,形成110g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大于30g,错误;B项,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30%,错误;C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项,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但甲、乙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项,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正确;B项,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氧化铝薄膜,具有自我保护作用,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错误;C项,洗涤灵有乳化作用,洗涤灵能除去油污,正确;D项,硫酸铵和熟石灰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而降低肥效,化肥硫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用,正确。
3.【答案】D
【解析】A项,溶液一定是无色的是错误的叙述,有些溶液显颜色,如硫酸铜溶液;B项,溶剂一定是水是错误的叙述,可作溶剂的还有酒精等物质;C项,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叙述,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项,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是正确的叙述。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项,根据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正确;B项,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为
,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溶解度最大的是乙,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正确;C项,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g,错误;D项,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Q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所以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Q点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故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不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故A、C错误;因溶液未达到饱和,所以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故B错误,D正确。
6.【答案】A
【解析】如果采取加溶质的方法来实现,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
×100%=20%,x=12.5g
如果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实现,设需蒸发掉水的质量为y,则
×100%=20%,y=50g。
A项,加入12.5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项,加入10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C项,加入10%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D项,蒸发掉45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
故选A。
7.【答案】C
【解析】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说明瓶内的压强变大,所以可能是温度升高或者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说明是温度又降低,因此甲和①接触要放热,因此排除了A、B;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说明生成了气体,因此选C。
8.【答案】D
【解析】A项,水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是溶液;B项,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C项,同一温度、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项,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潮解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答案】C
【解析】A项,由③中数据可知,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错误;B项,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3.6gNaCl,错误;C项,由表中数据可知,③④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项,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3.6gNaCl,则其溶解度是36g,错误。
10.【答案】D
【解析】A项,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B项,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C项,氧化钙溶于水和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溶液温度升高;D项,硝酸钾溶于水中,无明显的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吸热放热不明显,碳酸钙不溶于水。
12.【答案】D
【解析】①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②糖水中糖是溶质,水是溶剂;③70%的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④稀硫酸中溶质是硫酸,溶剂是水。
故选D。
13.【答案】
(1)过滤 除去难溶性杂质
(2)MgCl2+2NaOH===Mg(OH)2↓+2NaCl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解析】
(1)经操作A后得到沉淀a和溶液a,故操作A为过滤;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的杂质;
(2)步骤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除去氯化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⑥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3)因为在除去杂质时能生成氯化钠,故最后得到的氯化钠比原粗盐中的氯化钠要多。
14.【答案】
(2)符合标准
【解析】由于在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则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该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则根据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为
。
(1)从图中不难看出,1000g营养液中氮元素是0.240g,磷元素是0.046g,而(NH4)3PO4和NH4NO3都含有氮元素,磷元素只有(NH4)3PO4含有,因此首先根据磷元素的质量求出磷酸铵的质量。
(NH4)3PO4的质量为
(2)根据题意不难得出,生成的磷酸钡沉淀的质量为0.180g,根据元素的质量守恒不难看出,生成的磷酸钡中磷元素的质量应等于400g营养液中磷酸铵所含的磷元素的质量,即可确定该营养液中磷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15.【答案】开发新能源 减少矿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1)释放
(2)CO2+H2O===H2CO3 (3)大 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 3CO2+4Na
C+2Na2CO3
【解析】
(1)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释放能量。
(2)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CO2+H2O===H2CO3。
(3)因为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所以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大。
16.【答案】
(1)H2SO4 9.8g H2O 90.2g
(2)106.3g ZnSO4 16.1g
【解析】本题考查的目的是化学反应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稀硫酸中的溶质是硫酸,溶剂是水,完全反应后的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质量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7.【答案】
(1)升高温度
(2)丙<乙<甲 (3)甲 (4)60 (5)乙>甲>丙
【解析】
(1)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丙物质、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
(3)采取冬天捞“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甲相似。
(4)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只有10g溶解,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60g。
(5)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乙和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质质量分数是乙>甲,因为丙在t2℃的溶解度小于t1℃时的溶解度,因此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8.【答案】
(1)4.4
(2)80% (3)5.6%
【解析】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
(2)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100∶44=x∶4.4g,x=10.6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17∶44=y∶4.4g,y=11.7g。
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9.【答案】4.5g 475g
【解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⑴500g×0.9%=4.5g
⑵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18%=500g×0.9%或X×18%=4.5g
解之得:
X=25g
需加水质量:
500g-25g=47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