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852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宅、隐”等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宅、临”等14个生字。

正确理解“住宅、隐蔽”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5.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6.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

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

3.蟋蟀简介:

蟋蟀,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地喇叭等。

身体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较体躯长。

有咀嚼式口器。

有的大颚发达,善于咬斗。

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于跳跃。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

夜间出来活动,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

4.我们今天跟随着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去参观“蟋蟀的住宅”。

5.板书课题:

11、蟋蟀的住宅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zháiyǐnháoshènzhǐliáng

宅隐毫慎址良

juésōuqīngzhòuzhìpāo

掘搜倾骤置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住宅挖掘倾斜

(5)古文识字

宅,甲骨文(宀,房架)(乂,即“又”的变形,用手抓),表示抓住房柱房梁并托举起来,使房架竖立。

造字本义:

动词,托举房架,建筑房屋。

良,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

造字本义:

名词,宫殿区内精美的玉砌廷廊、,是古代帝王侍卫、侍从、顾问、医师等听候召唤的所在。

置,甲骨文(双手,抓捕)(止,即“趾”,停歇)((穴,地牢),表示抓捕罪犯,关入地牢,限制活动。

造字本义:

动词,抓捕罪犯,投入牢狱。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隧道:

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

(借助图片加深理解)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慎重:

谨慎认真。

随遇而安:

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隐蔽:

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圣莱昂的一户农家,从小喜欢昆虫,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著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2.了解《昆虫记》

《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共十卷,雨果赞之为“昆虫的史诗”。

这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一百多种昆虫。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本书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5.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本文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成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直接点明了蟋蟀出名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作者从住宅的选址、外部和内部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

主要介绍了蟋蟀是如何精心地建造住宅的。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宅临慎选择址良

穴厅卧专寸卫较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

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

临慎择址卧较

上下结构:

宅良穴

半包围结构:

选厅

独体字结构:

专寸卫

(2)加一加:

熟字加偏旁

土+止=址臣+卜=卧

车+交=较

(3)换一换:

熟字换偏旁

慎-忄+钅=镇择-扌+氵=泽

较-车+月=胶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宅、临、慎、选、择、址、良、穴、厅、卧、专、寸、卫、较”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宅:

上下结构,宽窄相当。

上部首笔点在竖中线左侧,竖弯钩圆润。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临:

两竖平行,右竖长于左竖,右边上下要均匀。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慎:

各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最后一横较长。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选:

“先”上横短下横长,第五笔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

“辶”捺画伸展,托住“先”。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择:

右部下面是两横,不要多加一横写成“丰”。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址:

“土”做部首时,横变提,“止”第三笔在竖中线上。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良:

首笔点在竖中线左侧,横画稍向右上倾斜,末笔捺画长伸,捺脚超出上部。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穴:

“穴”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厅:

“厂”要舒展,“丁”偏右写。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卧:

“卜”的竖长且直,最后一笔是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专:

下横比上横长,最后一笔是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寸:

竖勾偏右,点离竖勾不要太近。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卫:

中竖直,在竖中线左侧;末横长且平,宽于上部。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较:

“车”末横变提,“交”撇捺舒展。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ùzháilínshíshènzhòngxuǎnzédìzhǐ

(住宅)(临时)(慎重)(选择)(地址)

yōuliángdòngxuékètīngwòshìbǐjiào

(优良)(洞穴)(客厅)(卧室)(比较)

2.比一比,组词语。

宅(住宅)慎(慎重)择(选择)较(比较)

穴(洞穴)镇(城镇)释(解释)郊(郊外)

三、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成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五、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

蟋蟀建造住宅

宅临慎选择址良

穴厅卧专寸卫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蟋蟀的住宅》,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认读并造句。

住宅选择地址优良

洞穴专家卫生比较

2.回顾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直接点明了蟋蟀出名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作者从住宅的选址、外部和内部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

主要介绍了蟋蟀是如何精心地建造住宅的。

3.看似柔弱的蟋蟀却有这么出色的建筑才能,真是让人佩服!

它们凭借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工程”。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蟋蟀究竟有什么奇特本领,这个“工程”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4.板书课题:

11、蟋蟀的住宅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交流探讨:

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

2.出示第一自然段: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3.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

唱歌、住宅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了蟋蟀出名的原因。

4.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

为什么?

不行,运用“不光……还……”关联词引起下文,下文重点是讲住宅,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第2-6自然段。

(2)交流探讨:

这一部分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2.住宅的选址:

经过慎重的选择,不肯随遇而安,不用现成洞穴。

外部特点:

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特点:

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3.出示: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通过和其他的昆虫作对比,写出了蟋蟀选择住址时的慎重。

(2)“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3)从“慎重”“不利用现成的洞穴”等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4.出示: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1)设问修辞手法:

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兴趣。

(2)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

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

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5.学习第五自然段:

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1)出示第五自然段: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鈄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九寸”“一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9寸=30厘米

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

(3)通过阅读,蟋蟀的住宅的外部特点是怎么样的?

隧道——隐蔽、排水良好

门——隐蔽

平台——平坦

(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比喻的修辞手法:

说明蟋蟀的住宅很安全。

(5)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6.学习第六自然段:

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

(1)出示第六自然段: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通过阅读,蟋蟀的住宅的内部特点是怎么样的?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住宅很舒适,也反映了蟋蟀很勤劳。

(3)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第7-9自然段。

(2)交流探讨:

这一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建造住宅的?

课文是怎样写的?

2.这一部分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不断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3.出示第7自然段: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时间:

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2)“扒”“搬”“踏”“推”“铺”等动词形象地描写了蟋蟀挖掘泥土、修建住宅的过程。

(3)蟋蟀把身体的各个部位合理分工,统一协调,工作得有条不紊,真是一个高明、勤劳的建筑师。

4.出示第8自然段: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轻微”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2)我的“不耐烦”是为了衬托蟋蟀的耐心。

5.出示第九自然段: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

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

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蟋蟀的整修一直在持续,说明蟋蟀在整修住宅上下了很多工夫。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四)总结延伸

1.从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是一种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昆虫。

2.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蟋蟀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

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

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

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

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状或针状。

一选自英国麦加文的《昆虫》,王琛柱译有改动

课文在介绍蟋蟀和蟋蟀的住宅时,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又恰当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也便于理解。

片段是一篇说明文,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蟋蟀的特点。

3.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细致入微。

4.小练笔:

小昆虫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你观察过哪种昆虫?

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想一想,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注意要突出这种昆虫的特点。

提示:

这种小昆虫叫什么名字?

它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

它有哪些特别的行为?

从它身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预设:

螳螂是一种体型偏大的昆虫,它全身披着绿色的大衣,头像一个三角形,头上有一对丝状的长短不一的触角。

它有两只透明的翅膀,前身还有两把“大镰刀”,四条腿纤细修长,支撑着全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昆虫中的“帅哥”。

螳螂遇到猎物时,会迅速摆出一副进攻的姿态,张开翅膀,后翅直立,状如船帆,身体上端弯曲,像一把弓;两只晶亮的眼球闪闪发光,透出一股杀气,纹丝不动地注视着猎物。

此时的猎物不知大敌当前,待到离得更近了,螳螂倏地舞起大刀劈过去,可怜的猎物挣扎几下,便再无还手之力,成了螳螂的美餐。

【赏析】

从其外形、捕食的过程方面介绍螳螂这种昆虫,写得很细致,遣词造句准确生动,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在描写螳螂遇到猎物的情态时,文段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和恰当的比喻,十分生动形象。

这些都要靠细心的观察才能做到啊!

(五)写法借鉴 

拟人,就是将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特征。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作者将蟋蟀当作人,把它称作“专家”“主人”;把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里面有“大厅”“卧室”;把蟋蟀的叫声说成是“弹琴”。

语言风趣幽默,吸引读者的兴趣。

运用拟人时要注意:

(1)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必须是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2)只有事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的特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时,才可以把物人格化,不能乱拟。

(3)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目的要明确。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借物抒发作者内心情感,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六)知识梳理

1.总起:

不光……还……

2.住宅特点:

住宅的选址:

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不用现成洞穴。

外部特点:

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特点:

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3.建造过程:

建造时间:

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怎样建造:

扒、搬、踏、推、铺

不断整修

(工程伟大、吃苦耐劳)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法布尔是著名的昆虫学家,在那些小小的昆虫身上,他倾注了满腔热情。

下面的文段节选自他所写的《昆虫记》中的《蝉》,仔细品读,看看小小的蝉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法布尔《昆虫记•蝉》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1)蝉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是四年,在阳光中歌唱的时间是五个星期。

(2)最后一句运用了反问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蝉的赞叹、热爱之情。

四、课堂练习

(一)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3.(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

(改为拟人句)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座住宅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吗?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她的适应能力很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地随遇而安。

五、课堂小结

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六、布置作业

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总起:

不光……还……

住宅特点:

住宅的选址

外部特点

内部特点

建造过程:

建造时间

怎样建造

不断整修

(工程伟大、吃苦耐劳)

 

《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选取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分享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

2.能用普通话和同学们交谈,其他同学做到认真倾听、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选取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分享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观察图片

二、习作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这次习作你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们吧。

三、审核指导

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向别人推荐,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写之前要想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

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四、思路导航

怎样写才能突出这个地方吸引人呢?

首先这是一次写景作文。

要求写你喜欢地方的景色,要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

要仔细观察,按照一定顺序去写。

1.确定表达顺序

这次习作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呢?

(1)方位顺序。

按景物的远近、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2)时间顺序。

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具体写出来,那美景自然会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2.抓住景物特点。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吗?

从形状、颜色、姿态、气势、声音等方面可以抓住特点,并加以具体描绘,就能突出重点,给人如临其景之感。

不过,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时节和地点它的特点是不相同的。

比如同样是风,春风和煦,夏风炽热,秋风萧萧,冬风凛冽;同样是山,山势各不一样,天山巍峨,黄山秀丽,泰山雄伟,泰岭“盛气凌人”,大兴安岭“温柔可亲”。

可见,只有抓住了特点,景物才活灵活现。

3.展开恰当联想。

写景时要带着感情去观察,去联想,努力做到情感随着景物产生。

当然,我们既可以先写景后抒情,也又可以先抒情后写景,也可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情景交融。

不论怎样写,都要注意运用比较、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所见的实在景物与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动人心弦。

如何展开合适的联想呢?

(1)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

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

如《繁星》一课,作者看到了天上的繁星,想到了萤火虫。

这些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2)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

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3)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

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

如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凸现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些都是由相对或相反的事物,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联想。

五、佳作引路

例文:

分析《丽江古镇》

总评:

本文作者先采用了方位变换顺序,由四方街——小路——房屋——酒吧一条街。

还采用了时间顺序,由下午到晚上写出了丽江古镇的美丽、悠闲和人们高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