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852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量.docx

《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量.docx

动量

动量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动量及冲量概念,反复强调动量及冲量的方向性,使学生对矢量的方向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掌握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2.理解和掌握动量定理的内容以及动量定理的实际应用,会选择研究对象及有关过程,并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代数方法研究矢量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具体问题建立坐标,假设正方向并结合动量、冲量的实际方向引入正负量牢固掌握用代数方法处理一维矢量运算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使用条件,会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了解动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于自然中的微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4.理解和掌握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各种碰撞问题,即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及非弹性碰撞,并掌握各种类型碰撞的特点,以及各种碰撞中的能量转化规律.

5.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碰撞前后的物理过程联系在一起,并能灵活地选择过程和对象解决问题.

6.使学生能够总结力和运动、功和能、动量和冲量的关系,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即让学生掌握解决力学问题的三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选择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动量、冲量的方向及动量的变化(也叫动量的增量)的方向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牢固掌握动量、冲量及动量的变化方向是学好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2)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联系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若干个动量守恒的系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往往也是简便方法,则应为教学的重点.

(3)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碰撞中的能量转化规律,这是综合利用功能关系及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础.

2.难点

(1)对于动量、冲量及动量改变量的方向及方向的表示方法和处理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反映出学生不易接受,并在解决问题中经常出现错误,因此应多次练习反复强调.

(2)对动量守恒系统的选择以及相关过程的选择,学生往往出现错误,尤其对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需要选择若干个守恒系统和若干个相关过程解题是教学的难点.

(3)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同一直线上的碰撞问题时,确定正方向后,引入正负号表示碰撞前后动量的方向时,学生容易出现正负号的错误.正确使用正负号表示各矢量的方向是教学的难点.如减少错误机会,表示矢量的字母一般只表示矢量大小,而表示方向的正负号应标在字母前面,当矢量的实际方向未知时可以把表示方向的正负号含在字母中.在矢量运算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字母中是否内含方向.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的复习

1.引入复习课题

教师活动

(1)物体的动量表征物体的运动状态,用mv表示,方向即v方向,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Ft后,动量将发生变化,所受冲量及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遵守动量定理即:

Ft=mv2-mv1

动量的单位kg·m/s

冲量的单位是N·s.

(2)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让学生用牛顿第一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推导动量定理,叫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同学同时推导:

然后让学生思考,下述关系是否正确:

①v2-v1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②mv2-mv1的方向同Ft的方向相同.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以上结论都是正确的.

[例1] 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由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述正确的是                                            [   ]

A.重力与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等

B.斜面对物体的弹力的冲量大小为零

C.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冲量等于零

D.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

结合例1提示学生思考:

①物体动量的变化与物体所受一个力的冲量有直接关系吗?

(无)

②在一个过程中物体受到一个外力的冲量能等于零吗?

(否)

③在一个过程中如果物体所受两个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这两个外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大小相等)

④物体所受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这个力的冲量是否也一定为零?

(否)

通过对上述问题思考启发引导学生完成例1.

通过例1总结得出:

①物体动量变化只与合外力的冲量有关.②物体所受一个外力可以对物体不做功,但这个力的冲量不可能为零.

[例2] 如图1-6-2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船连同球的质量总共为Mkg,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球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先后向左右水平抛出,先水平向左抛出甲球,然后再水平向右以大小相同的速度抛乙球,判断:

抛球过程中甲乙两球受到的冲量大小关系.

学生思考后教师做简单分析:

抛甲球时,甲球受的冲量等于甲球动量的变化mv,同时船受到反方向的冲量,因而获得向右的冲量向右运动起来.设此时船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船,抛乙球时,乙球受到的冲量等于乙球动量的变化,即mv-mv船,显然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于乙球受的冲量.

解例2之前,提示学生思考下述问题:

①抛出甲球前后,甲球动量分别为多少?

(0;mv)

②抛出甲球过程船载着乙球如何运动?

③抛出乙球前后,乙球动量分别为多少?

④抛球过程中,两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取决于什么?

通过以上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甲球受的冲量大.通过此例题使学生掌握,用动量的变化求冲量的一种方法.

解完例题2可引导学生追忆解题过程,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①解本题选择了几个研究对象?

(三个对象:

甲球、乙球和船)

②对每个研究对象如何使用动量定律列出方程?

(着重强调方向性,例如对甲球以左为正方向,F甲t甲=mv,对乙球以右为正方向,F乙t乙=mv-mv船,各字母只表示绝对值).

先让学生认真审题2~3分钟,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②重力的冲量是否在任何过程中都是竖直向下的?

③合外力的冲量大小及方向用什么规律判断和计算最为方便?

(用物体动量的变化)

[例3] 质量为m的物块以初速v0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冲上斜面,滑到B点速度为零,然后滑下回到A点(图1-6-3).关于物块所受的冲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块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受到摩擦力冲量等值反向

B.物块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受到重力的冲量等值同向

C.物块从冲上斜面A点到返回A点的整个过程中所受到各外力的冲量的总和方向向下

D.物块从冲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的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总和小于2mv.

 

教师简单分析:

因上滑时间小于下滑时间,则各力的冲量都是上滑过程小于下滑过程,重力的冲量方向永远竖直向下,合力冲量的大小和方向,用动量定理最方便.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Ft=mvt-(-mv0),因v1<v0

则∑Ft<2mv0,故应选D.

通过审题和启发引导,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提取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可让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解答此题,一般是可以正确解答的.

(3)课堂练习

人从高台上跳到较硬的水平地面上,人着地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试分析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动作.

学生思考分析后教师做简单分析小结:

①研究对象是人体,研究过程,从人脚接触地面,弯曲双腿下蹲到人体停止运动.

③地面对人体弹力N过大可损害人体,造成摔伤事故,因此应弯曲双腿,减小弹力N,采取自我保护动作着地.

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及体育课上有关感性认识自愿回答.学生可能做出较粗略的回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深度及时引导启发思考:

①为什么着地时要弯曲双腿?

②用动量定理分析哪一个物理过程?

③如何选择研究对象,设正方向?

最后列出动量定理表达式.

2.课堂小结

本节应重点掌握以下几点内容:

(1)动量、冲量都是矢量,运算遵守矢量运算法则,和力的运算方法相同。

(2)使用动量定理时,应选择研究对象,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在同一直线上使用动量定理时,应选择一个正方向,联系动量和冲量的实际方向,结合所设的正方向引入正负号,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4)使用动量定理解题,灵活选择对象和过程可给解题带来方便.

3.课后追忆

下课后,要及时记录课堂效率、学生听课反应、学生听课基本情况,尤其要记录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学生突发情况及应急措施,并记录改进设想.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

1.引入复习课题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回忆演示实验:

水平气垫导轨上的两个滑块m1、m2发生各种类型的互相作用(包括原来都静止;原来相向运动;原来同向运动,互相作用后分开;互相作用后不分开……).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时,互相作用后两滑块动量的改变,大小和方向存在什么关系?

(2)为便于记忆和使用上的方便,把规律△p1=-△p2改换成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同一直线上两物体做对心碰撞时的数学表达式

m1v1+m2v2=m1v′1+m2v′2

(3)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总结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使用步骤、如何引入正负号.之后,可在练习本上做如下例题.

已知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长板正以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质量为m的物块以大小与M相等的速度v0从木板右端进入长板上面向左运动,m<M,已知木块没有滑离长板且最后木块和长板相对静止,求从木块滑上长板到木块与长板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木块及长板的最小速度分别为多大?

木块和长板相对水平面的位移大小之比为多少?

学生活动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忆回答问题,一般学生是可以正确回答的:

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合外力为零时,互相作用后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里应再次强调动量改变的方向是矢量差的方向,与动量的方向有很大区别,不要相混).用数学表达式△p1=-△p2.

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口述动量守恒定律的文字表述: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这个系统的动量就保持不变.然后让学生板书一维对心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并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

①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

∑F外=0或外力<<内力.

②举例说明可选哪些动量守恒系统:

必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

炸弹爆炸(F外<

③如何用代数方法使用动量守恒定律:

设正方向,引入正负号(建议已知方向时,引入的正负号写在字母前面).

④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大到宏观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互相作用力可能是什么力:

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核力等.

注意:

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尽量由学生自己总结复习,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尽量不代替学生总结,旨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做完后,教师简单分析,总结思维步骤:

建立物理图景:

木块先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再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木块最小速度为零,长板一直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用动量守恒定律可求m、M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以右为正方向,选刚开始为相

M、m相对静止,m向左匀减速运动,长板M向右匀减速运动,则对m以左为正方向,用位移公式

(f为M、m间的摩擦力)对长板以右为正方向,则:

教师分析总结完毕,应让学生追忆解题步骤,以便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解题能力.为开拓思维,突出重点图景,提出以下若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①木块木板系统总动量方向是什么方向?

②为什么木块速度可以瞬时为零,而木板不能?

③木块和木板刚相对静止时,木块的位置在木块初始位置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

(左边)

④本题第二问求位移大小之比能否用m、M的平均速度之比来求?

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正方向及正负号问题的理解,并引起足够重视.

注意:

由于是复习课,本小题注意到前后知识的互相联系,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思考③有一定难度,需用能量转化规律分析,教师可启发.

(4)提出问题

[例1] 质量分别为mA=0.5kg、mB=0.4kg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C=0.1kg的木块C以初速vC0=10m/s滑上A板左端,最后C木块和B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CB=1.5m/s.求

(1)A板最后的速度vA.

(2)C木块刚离开A板时的速度vC.

启发学生思维,可帮助学生建立如下物理图景(图1-6-6):

在学生充分思考,列出若干个动量守恒数学表达式后,教师简单分析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方法:

要搞清A、B、C运动的物理图景,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合外力为零的系统以及与解题有关的状态,假设正方向后,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例如由学生列出的方程中,选

(1)、

(2)组成方程组代入数值

0.1×10=(0.5+0.4)vA+0.1vC                                    

(1)

0.1×10=0.5vA+(0.4+0.1)=1.5                          

(2)

也可由方程

(2)、(3)求解.

先让学生认真看题,弄清物理图景后,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①A、B、C各做什么运动?

可分段叙述.

②可选哪几个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③对每个动量守恒的系统应选哪些相关的状态?

④灵活选择系统和状态能否给解题带来方便?

学生思考后,由学生自己列出有关系统相关状态的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要尽量多列.一般学生可以列出若干个方程.例如:

以ABC为系统:

以右为正方向:

从开始时刻到C木块刚离开A板,

mCvC0=(mA+mB)vA+mCvC

(1)

从开始时刻到C木块与B板相对静止,

mCvC0=mAvA+(mB+mC)vCB

(2)

以BC为系统:

从C木块刚离开A板到C木块与B板相对静止:

mCvC=(mB+mC)vCB(3)

学生可能列出一些错误的方程,例如针对动量不守恒的系统列方程.(∑F外≠0的系统)

比如以C、A为系统时合外力不为零;或者选择的过程初状态的系统和末状态的系统不一致,比如学生可能列出错误方程:

mCvC=(mB+mC)vCB,应即时引导修正.

学生列方程出现的错误可由其他学生分析原因给以纠正,然后由学生代入数值求解,并追忆整个解题过程,形成记忆.

[例2] 甲乙两个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的质量共为M甲=30kg,乙和他的冰车的质量也是30kg,游戏时甲推一个质量m=15kg的箱子,以大小为v0=2.0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滑来,为避免相撞,甲将箱子推给乙,求:

(1)甲至少以多大速度(相对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相撞?

(2)甲在推出时对箱子做了多少功?

学生思考,分析判断以后,教师总结分析如下:

(1)两孩及木箱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30kg·m/s,方向向右,并且总动量守恒(推接木箱的力可看成内力).

(2)用此法可以避免两孩相撞,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后,都停下来不可能,都向左运动也不可能.可用系统动量守恒予以推翻.

(3)联系学生力学感受可以凭直觉分析出,若两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甲孩推木箱的速度太大,与习题所求不符,故排除此情况.

(4)分析结果表明:

甲孩以最小速度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又避免相撞,则最后两孩的运动情况应是两孩以相同的速度v共向右运动.

最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思考列出所有方程的基础上,简单分析总结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首先应搞清推木箱和接木箱的物理图景,通过全面的分析,搞清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后两孩的运动情况是极其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需用较长时间进行分析,搞清情况后,正确选择系统及状态便可列方程求解.例如用方程

(1)、(4)代入数值,得

学生认真看题弄清甲孩推出箱和乙孩接箱的过程,然后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甲乙两孩及木箱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大小方向如何?

(2)甲孩推出木箱对甲孩速度有何影响,乙孩接住木箱速度如何变化,这种方法能否避免两孩相撞?

(3)为避免两孩相撞,甲孩推木箱的速度有何要求?

(4)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如果两孩没有相撞,那么甲乙两孩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怎样的?

(5)如果甲孩以最小的速度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两孩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基本可以回答以上问题,即系统总动量为30kgm/s向右;甲孩推出木箱,乙孩接住木箱,两孩不相撞的情况学生可能提出三种情况,即

两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孩都向右运动,

两孩都向左运动.可能个别学生还提出两孩都停下来.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以上情况的正确与否并说明原因.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选择系统及有关状态求解.可让学生板书,针对所有的动量守恒系统及有关状态列出方程.设甲孩推出木箱后速度变为v甲,乙孩接住木箱后的速度为v乙,学生可能列出如下方程.

对甲孩和木箱在推木箱前及推出木箱后的两个状态,以右为正,有

(M甲+m)v0+M甲v甲+mv木                           

(1)

对推出来的木箱及乙孩组成的系统,乙孩接住木箱前后两个状态:

mv木-M乙v0=(M乙+m)v乙                         

(2)

v甲=v乙(3)

对甲乙两孩及木箱组成的系统,推出木箱之前及乙孩接住木箱之后两个状态:

(M甲+m)v0-M乙v0

=(M甲+M乙+m)v甲                                (4)

学生如果列出错误的方程,可让其他学生予以纠正,最后算出甲推木箱时对木箱做的功

教师分析解答后,学生应追忆整个解题过程,形成记忆.

[例3] 质量为M的圆薄板与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连接,开始时板与球紧挨,在它们正下方h=0.2m处有一固定支架C,支架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孔,圆孔直径小于圆薄板的直径,圆板中心和圆孔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如图1-6-8所示.让薄板与小球同时自由下落,圆薄板与C孔发生弹性碰撞(没有机械能损失),圆板M与孔C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分离,直到轻绳第一次绷紧,为使轻绳第一次绷紧时,板与球的共同速度v共方向竖直向下,求在下列条件下轻绳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学生思考分析列出有关方程并算出答案后,教师做简单分析总结如下:

认真弄清物理过程是解题关键,尤其是综合性较强的物理过程更为重要.本题有如下几个重要过程:

(1)M、m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

(2)圆板M与孔C碰后,M、m分别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和向下的竖直下抛运动.由于重力Mg、mg的冲量作用,使圆板向上的动量MVm不断减小,小球向下的动量mvm不断增大.

(3)随着时间的延续,圆板与小球的总动量可以由方向向上演变成方向向下,此时小球向下的动量应大于圆板向上的动量,用此关系可求出所需要的时间.然后用运动学位移公式可求出绳的最小长度.

代入(5),得L1=2v0t=0.64(m)由(6)(7)可得绳的最大长度L2应满足

则绳长L应为0.64<L<1.6

组织学生认真看题弄清整个物理过程,必要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习题中的重要字眼,如弹性碰撞表明机械能守恒,绳子绷紧时M、m共同速度方向向下,由于重力冲量作用引起物体动量变化的,然后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圆薄板M与球m自由下落与孔C相碰后,圆板和球各做什么运动,动量大小方向如何?

(2)圆薄板与孔C碰后,它们的动量大小方向如何变化,为什么?

(3)圆板与C孔碰后,圆板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系统总动量的方向有可能变成向下吗?

变成向下的时间能求吗?

(4)轻绳绷紧的一瞬间系统的动量守恒吗?

为什么?

(5)为使板、球系统总动量方向变为向下,需要重力作用一定的时间,绳的长度能太短吗?

为使轻绳第一次绷紧之前圆薄板不与孔C发生第二次碰撞,绳的长度能太长吗?

通过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有关物理规律表示出有关的物理过程(可引导提示)

自由落体运动过程

圆板与C孔碰后,对板M以上为正

vm=v0-gt                                    

(2)

对球M以下为正

vm=v0+gt                                    (3)

设t秒轻绳绷紧,此时板、球系统总动量向下,应有

mvm>MvM即m(v0+gt)≥M(v0-gt)            (4)

为实现以上过程,轻绳的最小长度L1应满足

为使板与C孔不发生第二次碰撞,轻绳的最大长度L2应满足

然后,由学生解出第一问,绳的最短长度L1≥0.64m,绳的最长长度应满足L2≤1.6m.

在解决第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M、m大小任意,使轻绳绷紧时系统总动量方向向下,圆板的动量应该变成多大才能保证系统总动量方向向下(一般学生可以正确答出),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求解.

引导学生求解如下:

M、m取任意值时,为使轻绳绷紧时系统总动量方向向下,圆板动

则绳长应满足1.6>L″>0.8

教师分析解答后,学生应追忆解题过程,形成记忆.

2.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动量守恒定律针对一个合外力为零的系统,使用时应在物理过程中找一个合外力为零的系数及有关状态列出方程.

(2)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一般可以规定正方向,引入正负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3)解同一道题有时可以选若干个系统和若干个相关的状态,注意系统与系统、状态与状态之间的联系.

(4)认真细致地搞清物理图景,摸清物理过程的发展和演变规律,针对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适用相关的规律列出方程.

(5)解决较复杂的习题,需要动量守恒定律和前后相关的物理规律的综合应用,使用时要注意规律间的联系和使用条件方法上的区别.

3.课后追忆

下课后要及时记录学生活动的基本情况;课堂总体效果,要记录没有估计到的突发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进一步改进设想.

三、磁撞的复习

1.引入复习课题

教师活动

(1)物体和物体发生互相作用的过程,也叫碰撞过程,不同的碰撞过程能量的转化情况有所不同.

(2)在不同的碰撞过程中,除动量守恒外,还可以综合利用能量的转化规律联合解题.为方便计,根据能量转化情况可把碰撞分为三种类型,即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以及非弹性碰撞.

(3)有些碰撞可与以上三种碰撞相类比.下面从碰撞的两个阶段及能量的转化规律认识三种类型的碰撞.

[例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块,分别以速度v1、v2向右运动,v1>v2,m2左侧固定有轻弹簧(图1-6-9).求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弹簧被压缩又回复到原长时,m1、m2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审题后,应想象出m1、m2的全部碰撞过程.为使学生注意到碰撞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①m1、m2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它们的速度大小是如何变化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②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速度大小有何关系?

③弹簧回复形变过程中两物速度又如何变化?

④在全部过程中,m1、m2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吗?

⑤什么时候系统的动能总和不变?

经过启发思考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①弹簧压缩过程中,v1变小,v2变大,系统动能转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②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达共同速度,形变阶段结束.

③弹簧回复形变过程中,m2继续加速,m1减速,关于m1的运动情况暂不做详细分析,留到以后解决.

④整个过程系统的总动量始终守恒.

⑤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只有在弹性势能一定的状态,动能总和才是一定的.例如常利用弹性势能为零时动能守恒规律解题.

以上各条规律应尽量由学生分析总结得出,教师只起启发引导作用.

通过思考以上问题由学生求出最大弹性势能: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