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年度大事盘点.docx
《中国汽车业年度大事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业年度大事盘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汽车业年度大事盘点
2010年:
中国汽车业年度大事盘点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中国汽车业年度大事盘点
节能车获3000元补贴、新车船税梯度收取关键词:
节能减排
事件回放
第一批节能汽车在6月30日公布,16家汽车企业的71款1.6L及以下乘用车榜上有名。
消费者从6月18日后购买节能汽车均可领取3000元节能补贴。
后面三批节能汽车分别在8月17日、9月27日、12月3日公布,贯穿2010年下半年。
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通过,新车船税将分为7个梯度按照排量进行征税,除1.0L及以下车型得到优惠外,其余车型大多要加税。
点评: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3000元节能补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亚于购置税减半政策,从公布的4批节能车型时间节点来看,这项政策在明年将持续下去。
而新车船税草案却不受欢迎。
因汽车消费主力车型1.0-1.6L车型并未在即将实行的新车船税中受惠,业内普遍认为新车船税“抑大”却未“扬小”,不利于刺激小排量汽车消费。
吉利收购沃尔沃关键词:
中国力量崛起
事件回放
2010年8月2日,吉利完成对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轿车的全部股份收购,意味着这起跨国收购案圆满结束。
2008年12月4日,福特标价60亿美元出售沃尔沃,到今年3月28日吉利与沃尔沃签署收购协议,再到最后完成资产交割,这起跨国收购案历时近2年,花费18亿美元。
点评:
吉利收购沃尔沃,希望改变吉利品牌低质低价的形象。
同时,沃尔沃也要靠吉利的收购获得品牌生存与发展,沃尔沃若能顺利在华建厂生产并借用吉利销售渠道,将让这一国际豪车品牌降低售价成为可能。
从目前来看,李书福与沃尔沃董事会在生产车型的排量和资金使用上尚有分歧,双方的磨合期至少要持续到明年。
比亚迪“退网门”
关键词:
渠道危机
事件回放
今年4月,比亚迪金牌经销商四川平通公司爆出退网。
号称比亚迪最大旗舰店的平通比亚迪开业不到1年时间,退网的原因为“厂家疯狂压货,担心资金链断裂”。
这仅是比亚迪退网浪潮的前奏,紧接着,湖南、山东、河南等地经销商退网的消息此起彼伏。
点评:
“比亚迪退网门”暴露出自主品牌的渠道危机,也是2010年某些自主品牌盲目冲量引发的恶果。
面对最初的“退网事件”,比亚迪并未采取有效的沟通与解决方式,导致退网风波愈演愈烈。
8月3日,比亚迪将本年度销售目标由80万辆下调至60万辆,可以看作其对“退网门”的一次正面回应。
新能源补贴出台电动车最高补6万关键词:
电动车“香饽饽”
事件回放
今年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通知》规定:
纯电动车最高补贴6万元;插电式电动车最高补贴5万元;混合动力车型仅3000元补贴。
补贴费用直接拨付给汽车厂家,个人在购买新能源车时,可获得新能源车的“减价”,而不是直接拨付。
点评:
补贴细则公布后,先有16家央企成立电动车“国家队”,民间资本如比亚迪、奇瑞等汽车生产商也掀起“电动车研发热”。
上月在深举办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将“电动车热”推向高潮。
反观合资车企生产的混合动力车型,因补贴少而半冷不热。
同时,获得高额补贴的电动车,因售价高昂、使用环境尚不成熟,个人消费者也未见增多。
丰田深陷“召回门”关键词:
2010年“汽车召回年”
事件回放
这是一起美国车祸引发的“质量门”,最初这么说,没人不信。
因油门踏板存在被卡住的安全隐患,丰田全球召回汽车超346万辆。
1月28日,国内召回约7.5万辆国产RAV4。
继赴美听证后,3月1日,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来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国消费者鞠躬道歉。
点评:
这是1933年创办的丰田汽车遭遇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也为2010年被称作“汽车召回年”打下伏笔。
丰田章男的道歉并没有让中国消费者买账,年中,持续位列SUV销量前三名的RAV4被后上市的途观取而代之。
“召回门”之后,丰田对汽车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整改。
丰田因质量问题遭遇滑铁卢式的惨败,引发各大厂商对质量问题的重视,2010年全年涉及大小召回已超过百起。
大众华南建厂关键词:
德日系之战
事件回放
2010年6月9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下建厂项目正式签约广东佛山南海。
该项目确定了一汽-大众继长春和成都之后的第三大整车生产基地。
一汽-大众广东项目总投资5亿欧元,将于201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产能从初期15万辆扩大至30万辆。
作为大众中国“南方战略”的一部分或巧合,上海大众今年最受期待的新车途观的全国上市也选在华南重点城市深圳。
点评: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对于大众汽车“南方战略”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为直接的好处就是运输成本降低,有利于增强大众车型在华南市场的竞争力。
华南市场作为日系车在华大本营,将迎来一场“德日之战”。
长安PSA签署战略合作书
关键词:
合资车企“第二春”
事件回放
8月26日,长安汽车集团股份公司与法国PSA在深圳签署中国长安PSA深圳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落实了双方7月9日在法国达成的各项协议,包括双方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和销售轿车和商务车型。
一期将达到20万辆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
点评:
PSA进入中国已有25年,但与之合作的神龙至今未能进入国内乘用车产销十强之列,于是,PSA将更大的希望寄托于与长安的合资上。
新车型的引进、合资双方如何平衡双方利益将是PSA和长安之后面临的问题。
广汽集团上市关键词:
车企整体上市
事件回放
2010年8月30日,广汽集团在香港实现H股整体上市,成为“四大四小”中继东风、上汽、重汽之后第四家实现整体上市的汽车企业。
从2002年成立广汽股份开始,广汽集团等足8年才迎来这一天的到来。
点评:
广汽上市方式复杂,并非发行新股获得上市地位,而是“借壳”旗下已上市的骏威汽车实现整体上市。
广汽上市为其发展自主品牌,实现“大广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也刺激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整体上市箭在弦上,而奇瑞汽车、力帆汽车、众泰汽车等的IPO也在有序推进,比亚迪、长城汽车则行驶在回归A股的路上。
2010年,车企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风生水起。
奔驰Smart三小时秒杀抢购
关键词:
网上卖车
事件回放
2010年9月9日,奔驰Smart原价17.6万元的硬顶style系列,以7.7折13.5万的团购价在淘宝网上售卖,仅3小时28分,205辆Smart就一抢而空,这个量几乎能抵上Smart一个月的量。
“网上卖车”的这一成功案例,大大刺激了其他只提概念,却不见实际销售的汽车厂商。
吉利随后宣布开启淘宝旗舰店,今年年底推出“网购版吉利熊猫”。
点评:
网上卖车无疑会对4S店售车模式带来冲击,能否成为独立于4S店的第二模式还得看后面的发展势头。
东风裕隆签约、东风日产打造“启辰”品牌关键词:
合资车企创“自主”
事件回放
继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后,东风汽车与台湾裕隆集团于9月29日正式签订合资协议。
双方投资总额为34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东风裕隆首款大中华品牌“纳智捷”将在明年投产市场。
此前,东风日产在9月8日推出自主品牌“启辰”,成为继广州本田、上汽通用五菱之后第三个推出自主品牌的合资车企。
点评:
中台合资性质的东风裕隆研发生产的产品将不需要太多本土改造,这无疑将缩短市场化周期。
“得中国者得世界”,另一合资车企东风日产发布“启辰”自主品牌战略之际,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中村公泰给予充分肯定。
(
有梦想就有幻灭。
而幻灭的尽头又生长着无数梦想。
2010年车市也在纷纷的梦想、幻灭再梦想的轮回中延伸。
梦想尚未照进现实时,厂商们试图穿越眼前梦境,寻找下一个支点。
正像这一年热映的《盗梦空间》一样,每个厂商们都想“盗取”市场的梦境,以换来一次次成功。
经历过2009年疯狂的车市,体验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快乐,2010年则让厂商品尝着出现先紧后甜的乍惊乍喜。
这一年开年,厂商的放大产能与市场的呼应没有合上节拍,市场惨淡,压库声四起。
但市场走势永远和专家们的预言捉着迷藏。
就在市场唱空不到4个月,汽车市场又像吃了补药一样恢复了上涨的机能。
到了9月产销已与去年那个冠军年份的总量持平。
而2010年再度上演王者归来已无任何悬念。
2010年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逐渐弱化、“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不成为重点。
取而代之的重点是6月出台的新能源补贴细则、四批3000元节能补贴车型发布、车船税梯度收取——这一年政府在忙着推进“节能减排”。
从宁波拟推“有车位才能买车的”购车新政到北京为控制保有量或将实施摇号买车,可以看到汽车产业带来GDP的同时,也让执政者在这一年面临双难抉择,在“进”与“禁”间徘徊。
而在深圳,2010年的车市也不平静,来自宏观市场的厂家政策消息,与地方市场的反应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经销商生态环境的变化。
宏观落地:
南方战略、召回、库存、收购、150万辆、特区内外合并、加价查违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成为今年车市此起彼伏的热点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市的走向。
2010年年末,在这个北方飘着大雪,南方寒流来袭的恶劣天气里,让我们重新梳理一年来的业内的大事,让充满戏剧性的2010年车市,给我们带来多一点温暖,也让厂商们盗来的销量之梦更清晰一些。
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法规
主题词:
新能源补贴、节能补贴、购置税优惠减半、以旧换新、新交规、严打醉驾、快处快赔、违章短信提醒、保险法规、公交都市
2010年是一个政策多发年。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受到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各项政策法规的陆续颁布,成为影响车市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对而言,国家宏观政策侧重于车市整体结构的调整,而地方法规政策则是根据地方情况制定的管理办法,影响更多的是车主的用车环境和车生活。
这种宏观和地方政策法规的组合,对消费者购车、用车等方方面面均形成了影响。
国家政策
政策法规:
新能源补贴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5月31日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深圳在此基础上,地方财政将为两款车分别最高追加3万元和6万元补贴。
影响分析:
此次新政的亮点一是加大补贴的力度,二是明确补贴给个人。
但是,在商业运营的配套未完善之前,加大补贴对推广新能源车的作用并不明显,配套短板需要尽快补上。
政策法规:
购置税优惠减半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但同时将降低减税幅度。
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开始至2010年12月30日止,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优惠税率将由原来的5%提高到7.5%。
影响分析:
车辆购置税税率的上调,短期会影响小排量车的销售,但长期来看对小排量车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并不大。
如果如传闻一样取消,那么对小排量车市的影响就会相对较为明显了,政策的终止会让不少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年底将迎来一个购车高峰。
政策法规:
节能补贴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2010年5月26日,由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名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
在这份《细则》中,中央财政将对购买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的消费者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影响分析:
国家政策明年的任务将放在节能减排上,因此对汽车行业的鼓励政策将会更多地体现在扶持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上面。
因此市场表现上,生产厂家会提高技术标准升级产品,技术落后的产品将退出市场。
政策法规:
以旧换新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年初,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允许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同时享受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允许符合条件的车主同时享受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按7.5%征收的政策。
将提前报废老旧汽车、“黄标车”换购新车的补贴标准调整到5000-18000元。
影响分析:
此次是国家第二次针对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进行大幅调整。
调整之后的补贴金额与最初政策相比,增加了三倍以上。
不过扩大后的补贴额度与二手车交易价格相比仍显吸引力不足,另外,手续相对繁琐等瓶颈制约了“以旧换新”实际刺激效果的发挥。
地方政策
政策法规:
新交规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0年8月1日起实施,更大的变化是,深圳将严格执行交通违法记分制,此后交通违法人员的违法成本将明显增加。
执行新交规的深圳或将成为全国交通管理最严格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率先实行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措施的城市之一。
影响分析:
新交规的出台初期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是从实施后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非常明显。
提高违章成本后,交通秩序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良好的交通环境,是车市健康发展的一个侧面保障。
政策法规:
违章短信提醒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面对我市停车位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的现状,深圳交警自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行违停手机短信提示等5项便民服务和人性化执法措施,按照法律规定,提出除本市高速公路、快速干道、城市主干道、交通繁忙路段,以及严重影响他人通行、妨碍他人安全的违停机动车外,一律实行违停短信提示,及时纠正违法停车行为不予处罚,并向社会公示了具体的地段。
影响分析:
违章提醒的执法方式在国内并不多见,此举也是交管部门人性化执法的体现之一,虽然目前并不完善,但它也在逐步改变深圳车主的用车习惯和对交管部门的看法。
政策法规:
严打醉驾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由于去年因醉驾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频发,深圳交警部门在国家公安部的部署下开展全市范围的严打醉驾行动。
据统计,截至目前深圳交警部门今年以来共查处酒后驾驶2798宗,依法行政拘留1029名醉酒驾驶人。
此外,深圳新交规也对醉驾做出严厉处罚,条例中规定,对于醉酒驾驶的,则是处以3000元罚款,并暂扣行驶证和拘留十五天以下。
一年内两次醉驾,还会被吊销驾驶证。
影响分析:
打击醉驾对车主车生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车市的正面影响。
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驾车人的安全保障是执法的根本目的,“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成为深圳车主的一种共识。
政策法规:
深圳车险改革试水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保监会于2010年6月底发布《关于在深圳开展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允许深圳试点车险市场多样化发展。
保监会允许深圳各财险公司可使用现行的商业车险行业指导条款和费率,也可自主开发基于不同客户群体、不同销售渠道的商业车险深圳专用产品,允许不同产品可进行适当的费率浮动,但应报保监会审批。
影响分析:
深圳试点商业车险改革,实现更灵活的费率浮动,设计更个性化的产品,有利于促进驾驶员文明、安全驾驶。
不出事故的车主能享受更优惠的保费,对改善车主的驾驶习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政策法规:
快处快赔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为了解决高峰出行时的交通拥堵,深圳市交警局联合深圳保监局、深圳保险同业公会向媒体发布,从2010年11月开始,轻微事故不依法快速撤离现场造成交通拥堵的,司机将面临500元的处罚。
影响分析:
该管理条例曾在深圳的新交规中出现,但此次深圳交管部门将之作为专项措施推进,也引起了车友的广泛关注,原因是轻微擦碰是车主最常遇到的事故之一,也是引起高峰期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快处快赔快撤”实施半月后,数据显示全市交通拥堵下降3成,效果非常明显。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一个顽疾,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才能缓解和疏通,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也是一个好方法。
政策法规:
公交都市
影响指数:
★★★★
政策回放:
2010年11月1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共建国家首个“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全面加快深圳市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共同推动深圳“公交都市”建设,力争到2015年把深圳建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基本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为全国交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
影响分析:
拥堵频繁、用车环境恶化时影响新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交系统完善后,车市销售结构或将出现结构分化,小排量代步车型的销量进一步被抑制,而增购及换车的需求或会进一步增加。
(
最具影响力品牌2010年销量品牌
主题词:
一汽丰田、东风日产、比亚迪、上海大众、通用别克、广汽丰田、一汽大众、广汽本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
今年的车市如同2009年车市一样出乎大部分车商的意料,整体呈现高开低走、再强势回升的走势。
在产能提升、销量下滑的双重压力下,上半年不少经销商的库存超过了合理进销比。
深圳各品牌经销商以厂家商务政策或推广方案为依托,在深圳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和争抢市场。
在深圳,日系品牌独霸天下的局面渐行渐远,开始呈现欧、美、日、自主品牌多头争霸的局面。
1车企品牌:
一汽丰田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18553台,预计全年销量超过20200台,同比增长超10%。
相比去年蝉联深圳车市销量冠军几成定局。
影响分析:
开年伊始就遭受“召回”等一系列事件冲击的一汽丰田,似乎一夜之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但一汽丰田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通过更优质的服务来打消公众的疑虑与不满,配合一系列的市场手段,一汽丰田还是稳稳地继续蝉联车市销量冠军。
2车企品牌:
东风日产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15498台,预计全年销量超过16900台,与去年持平。
相比去年在深圳车市品牌销售前十排名中保持“坐二望一”的姿态。
影响分析:
东风日产在今年只有玛驰一款全新车型推出的情况下,销量仍然保持稳定。
特别是天籁车型,多次成功站上销量排行的榜首。
在主力车型天籁的带动下,销售总量也数次登顶。
但是货源短板一直困扰着东风日产深圳经销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风日产销量的继续提升。
去年的货源窘境让东风日产提升了产能,投资50亿元的花都扩建工厂最大产能将由现在的36万辆一举增至60万辆,这为东风日产中长期提供了保障。
3车企品牌:
比亚迪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10481台,预计全年销量超过16900台,同比增长约12%。
相比去年有望继续保持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三甲中。
影响分析:
作为深圳本土品牌,比亚迪今年仍然稳定在三甲。
但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陷入退网事件、销量下滑,最能代表比亚迪实力的新能源车因为种种原因,对整体销量的贡献几乎可以不计。
今年调低年度目标至60万辆。
这也或是它脚踏实地塑造品牌形象的转折点。
4车企品牌:
上海大众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9922台,预计全年销量超10800台,同比增长约95%。
相比去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中由榜尾串升至第四名。
影响分析:
如果说比亚迪是2009年度的黑马,那么上海大众的表现应毫无悬念地荣膺本年度的黑马称号。
上海大众今年11月在国内的新车销量。
这也是上海大众历史上第一次单月销量达到10万辆。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全年上海大众的新车总销量将突破100万辆,远超过去年制定的80万辆销售目标。
5车企品牌:
通用别克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8168台,预计全年销量超8900台,同比增长约24%。
相比去年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中排位提升一个位置。
影响分析:
2009年上海通用继续稳居国内汽车销量的榜首,出色的表现让困境中的通用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通用也因此更加倚重中国市场。
从去年和今年推出的全新产品看,上海通用也变得越发重要。
在今年年初,通用就宣布陆续在中国市场导入9款新车型。
通过对产品的重新定位和升级,明显提升了“通用别克”这个品牌在年轻消费人群中的影响力。
6车企品牌:
广汽丰田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7733台,预计全年销量超8500台,同比增长约25%。
相比去年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中排位下滑一个位置
影响分析:
如果要说背负的压力,能超过广汽丰田的并不多,同样是开年就受到“召回”的牵连;一个“爬坡门”演绎成一场网络事件使得热门车型汉兰达饱受质疑;定位颇高的雅力士无缘繁荣的小排量车型市场;而主力车型凯美瑞所在的中高级车市场正因被入门级豪华品牌车型的蚕食而萎缩……这其中任何一个压力放在其他品牌上,都不是一件小事,何况这些不利的因素齐齐集中在这个并不算“老资格”的品牌上。
7车企品牌:
一汽大众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7447台,预计全年销量超8200台,同比增长约27%。
相比去年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中排位提升一个位置。
影响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众“南方战略”对一汽大众的影响,要大于对上海大众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一汽大众南方工厂选址消息的首先确定,同时这也可从大众的新车型中,对新技术的引进可见一斑。
依托大众的“T”战略,一汽大众旗下速腾、高尔夫和宝来等车型先后换装,特别是高尔夫GTI和CC的上市都大幅提升一汽大众的品牌形象,以皮实耐用著称的一汽大众品牌正在向时尚、运动的个性化方向转变,这使不少自诩为运动化的品牌望尘莫及。
8车企品牌:
广汽本田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7212台,预计全年销量超7900台,同比下滑约20%。
相比去年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中排位从第四名下滑到第八名。
影响分析:
一款雅阁撑起广汽本田多年之后,这种单薄的产品支撑在今年显露出疲态。
和大众、通用、丰田等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车型相比,本田的产品线相对单薄。
广汽本田不久前推出了跨界车歌诗图,这款车的推出弥补了广本没有高端车的空白,但跨界车的概念在当今中国车市、即使是消费文化相对成熟的南方市场,仍然不成其为主流。
因此,广汽本田在未来还有一段时间的品牌提升的阵痛期。
9车企品牌:
长安福特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7186台,预计全年销量超7900台,同比增长约22%。
相比去年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中排位从第七名下滑到第九名。
影响分析:
虽然同比去年长安福特的销量在持续增长,但是由于去年过低的基数,使得这个品牌在深圳市场销量排名继续下滑。
产品线的单薄,使得长安福特没有在小排量车型和SUV车型的增长盛宴中得到多少好处。
当家车型福克斯尽管每月都能进入车型销量前十,但是在其他能享受政策优惠的竞品压力下,福克斯不得不以低价应对,这让不少经销商无法提起兴趣,因此在其他品牌的大踏步向前的对比下,长安福特的表现就是不进则退。
10车企品牌:
北京现代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截至11月销售5430台,预计全年销量超6000台,与去年持平。
相比去年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中排位下滑一个位置。
影响分析:
今年北京现代在深圳市场品牌销售排名的前十中几进几出,始终在榜尾位置徘徊,这与北京现代前两年的高增长表现成明显反差。
分析北京现代的车型销售结构,再看其目前的品牌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或是主要原因。
2009年,北京现代以94%的增幅创合资企业增速第一名,并借57万的销量排名中国车企第4位。
其“稳住中间、发展两端”的产品布局对其杀入中国车企第一阵营功不可没。
其中,“中间”的“伊悦组合”年销量实现41万辆,“高性价比”成为以现代为代表韩系车的标签。
最具影响力品牌2010年销量车型
主题词:
花冠、朗逸、卡罗拉、比亚迪F3、新天籁、凯美瑞、福克斯、大众途观、轩逸、悦动
老车不一定遇冷,新车不一定热卖,这或许是今年车商所面对的情况。
随着新品日增、市场不断扩大,车市的角逐在错综复杂的竞争中逐步加剧。
车商纷纷把眼光转投到各车型的细分市场中,而产品定位的细化、品牌形象的凝聚,或将是未来市场角逐的方向。
1品牌车型:
花冠
影响指数:
★★★
年度表现:
深圳车市上半年花冠销量一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