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346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ocx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要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算化在我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以及对现行会计的影响阐明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并针对目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个人观点。

会计电算化的广泛普及将会更有效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发展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第1章前言1

第2章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及对现行会计的影响2

2.1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2

2.1.1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2

2.1.2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2

2.1.3数据处理自动化,帐务处理一体化2

2.1.4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3

2.1.5具有选择判断及作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3

2.2会计电算化对现行会计的影响3

2.2.1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3

2.2.2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3

2.2.3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和会计人员分工与职能的变化4

2.2.4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4

第3章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

3.1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5

3.2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

3.2.1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平衡5

3.2.2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发展迅速,但其安全机制有待加强5

3.2.3会计软件已商品化,但与企业的其它信息系统孤立6

3.2.4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6

3.2.5硬件的布局不合理6

第4章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策略及保障措施8

4.1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策略8

4.1.1发展会计核算系统8

4.1.2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8

4.1.3实现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9

4.2保障措施9

4.2.1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9

4.2.2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10

4.2.3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10

4.2.4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11

4.2.5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11

4.2.6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12

第5章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第1章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计工作也不例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信息反馈对经营盈亏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对会计改革和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按照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手工式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和现代的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

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电算化”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应用现代与方法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和整合后产生的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应用型学科。

无论其信息处理的特点还是对现行会计的影响都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我国的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

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蓬勃发展,众多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必将开创一片新领域。

但总体说来还是不容太多乐观,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若不重视或不及时解决,它将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显得尤为必要。

第2章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及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有其独特的信息处理特点,对现行会计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同时这些也是其相对与手工会计优越性的体现之一。

2.1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和报帐,以及替代部分在手工会计下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2.1.1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

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

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2.1.2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

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

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

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

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2.1.3数据处理自动化,帐务处理一体化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

将分散于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帐、转帐和编表处理;最后由计算机根据指令将所需信息以帐表形式打印输出。

中间环节在机内自动操作,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则可通过查询得到,真正实现了数出一门(都来自原始数据)、数据共享(同时产生所需帐表)。

整个帐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2.1.4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

电算化会计要求建立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它对数据的处理也按程序规范化进行。

在电算化系统中,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并以电信号和磁信号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内外存储器中,磁性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2.1.5具有选择判断及作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

计算机系统具有多功能的输入、输出设备,具有记忆功能。

一般地说,任何复杂的工作只要可以简化为一系列的计算或逻辑运算,都可迅速而准确地用计算机来处理。

系统设计与开发中的各种数学、运筹学、决策论等方法的运用,增强了系统的预测和决策功能。

2.2会计电算化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2.2.1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

电算化会计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

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和数据转抄中解放出来,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2.2.2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电算化会计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

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

电算化会计下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计算机专业人员。

会计专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还要熟悉计算机,具有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掌握一般性故障排除方法和纠错方法;计算机专业人员除应有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财会专业知识,了解会计核算工作,通晓会计数据流程。

他们都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电算化会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

2.2.3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和会计人员分工与职能的变化

电算化会计采取对数据编码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是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来组织会计工作,改变了手工会计以会计事项性质为依据组织会计工作的做法。

相应地,手工会计下会计工作按职能组进行分工的做法,也被电算化会计划分为数据(信息)收集、凭证编码、数据录入和处理、系统维护等专业组的做法所代替。

2.2.4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

电算化下只要发出指令,计算机可随时根据机内数据完成上述工作,例如,如果在程序中作出标识,计算机完全可以将特定期间应计制下的会计数据和信息按收付制进行归集,从而改进现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总之,电算化不仅引起了会计系统内在的变化,改变了系统的职能,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3章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70年代末期开始, 至今已2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 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 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199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 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很不平衡,有 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 计电算化工作。

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 并彻底甩掉手工记帐。

3.2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平衡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使其在会计方面的应用也逐步显示出其优越性,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对会计工作的帮助也越大。

 

3.2.2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发展迅速,但其安全机制有待加强 

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广、发展迅速,从单项业务处理到建立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从“各自为战”的单机操作到会计软件网络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

但随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有较大隐患:

在外部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等;在内部有软件本身的缺陷,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会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失效,这些是会计电算化继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3.2.3会计软件已商品化,但与企业的其它信息系统孤立 

会计信息系统是属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其中一个子系统。

从管理的角度点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管理型”的。

但是现在财务软件还是只注重“核算”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管理”职能。

因此,软件光有先进的技术而未与管理目标及管理思想相融合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大的价值增值的。

由此可见,软件行业需要从客观需要出发,与企业管理目标和管理思想融合,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3.2.4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

我国基层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有自己开发和商业购买两类,其中又以商业购买的财务软件为主,但是目前财务软件之间的不统一,不兼容性。

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存在,特别在同一行业内部,由于未从行业的整体角度出发,各下属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品种多,各种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不一致,就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转输的不方便。

还有在同一部门内部中,由于财务软件的购买时,往往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的需要,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高度出发,结果导致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信息的中断,其他部门也不能通过网络有效地共享财务部门的信息,这样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

3.2.5硬件的布局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的基层单位都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但有些单位为盲目的追求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程度,而“重硬轻软”盲目的从追求硬件的超前性着手,导致该单位的硬件购置,布局严重的不符合企业规模,不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不从业务性质及管理目标出发,形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

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普遍。

 

 

第4章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策略及保障措施

4.1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策略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发展,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这里将阐述一下总的策略,在下一节里将给出具体保障措施。

4.1.1发展会计核算系统

我国现有的会计软件是基于信息技术和手工会计模式相结合的产物,究其本质而言,计算机只不过是充当了传统会计的工具,它仅仅是会计信息处理手段的改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改造传统会计本身,而不是单纯置换会计信息系统的工具。

这样,我们要有勇气和气魄来面对知识的挑战,21世纪的会计是一个革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而不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的会计软件,应当是在现代会计模式基础上,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设计全新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软件,并为今后开发现代企业管理软件打下良好基础。

4.1.2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为目的,企业管理首先始于企业管理战略规划,从这个塔尖开始自上而下地组织管理方案。

以制造业计划子系统为例,首先是经营计划,销售计划,最后是生产计划。

按计划实施时进行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对日常财务会计数据记录。

而会计系统则是其中较小一部分,即所说的“大管理,小会计”的概念,它涉及的是“用帐”问题。

那么,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直接从核算型财务软件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这是因为外国会计软件发展已经为我国会计软件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经营和财会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是汇集各类信息,综合分析比较,以便于决策。

财务会计信息固然十分重要,但仅据财务会计信息是很难做出全面合理的决策。

所以,应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同时,加强人事、生产、市场营销、审计等部门的电算化,建立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1.3实现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宏观经济管理的现代化问题日益摆在我们面前。

基层单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广泛开展,将为综合处理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信息提供了经验和基础。

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国民经济管理信息中心将会成立,它将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故先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再到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4.2保障措施

4.2.1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

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这种认识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我们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4.2.2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研究的滞后,会制约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成熟与发展,因此,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

只要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才能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

4.2.3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

因为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

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

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

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

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

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4.2.4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

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低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

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4.2.5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对待过数据的保密。

数据保密性、安全性是比较差的。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

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2)实施必要的内部控制

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3)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

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4)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

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4.2.6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种无纸化工作,所产生的数据均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因此单位所发生的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电算化帐务处理后,应坚持当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并分处、分人保管。

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

所以一定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第5章结论

会计电算化是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及今后的日子里,谈及电算化的话题不仅仅是普及问题更多的是电算化应用程度问题,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在日益体现。

从会计电算化中得到实惠的应用单位在更深层次的发展电算化,而还没有实行电算化的单位正在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对深化会计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使财会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更多地参与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财会人员的欢迎。

虽然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技术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相信会计电算化的明天是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梁鹏、沈安厦.“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2

[2]姚友胜.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控制及要素特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6)

[3]李立志、张丕宏.《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务》.西南财经出版社,2001

[4]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王淑萍.财务会计学[M].科学出版社,2004

[6]张爱丽.“新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2

[7]崔晓清.21世纪网络会计[J].财务与会计,2003,(4)

[8]赵 伟.《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 .7

[9]刘忠玉.会计信息化:

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2004,(8)

[10]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