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修改版.docx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修改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修改版
第一篇: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
1、英属北美殖民的建立及其后来居上的缘由英国人在北美的殖民
◆范围:
1607-1733年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3个殖民地构成后来美国的基础。
“13个殖民地”
◆英国定居者的动机:
宗教原因英国国王亨利8世与教皇决裂并于1534年建立独立的安立甘教(AnglicanChurch)。
亨利之女——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在位时期(1558-1603),安立甘教牢固树立起英国国教的地位。
天主教徒、非国教新教徒(如清教徒、贵格会教徒),遭到歧视甚至迫害。
为获得宗教自由,很多英国人移居新世界。
政治原因17世纪,英国出现议会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主义国王间的政治争端。
先后经历内战(1642-1645)、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649)、清教徒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1649-1658)、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60)以及“光荣革命”(1688-1689)最终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为了逃避政府的暴政和政治动荡,很多英国人移居殖民地。
经济原因
16、17世纪很多英国地主圈地牧羊,赶走土地上劳作的佃农。
无地农民迁往城市,许多人失业、负债。
根据英国严厉的刑法典,债务人面临入狱监禁。
为了开始新生活,自己拥有土地,很多贫困的英国人将眼光投向新世界。
◆英国政府的动机:
争霸为争夺世界的领导权,英国与西班牙发生冲突。
英国船长霍金斯勋爵(JohnHawkins)、德雷克勋爵(FrancisDrake)率船队袭击西班牙在新世界的殖民地以及西班牙财宝运输船。
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爆发,德雷克等人消灭了“不可战胜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此事件标志着英国作为一个世界强权以及“海上主人”(Mistressoftheseas)身分的出现。
为了取得与世界强权国身分相称的殖民帝国,英国政府乃鼓励殖民定居。
经济利益在重商主义指导下,英国坚信殖民地将带来经济利益。
殖民地将成为母国的原料产地、制造商的市场,为英国国库带来收入。
英国殖民活动后来居上的原因分析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具有鲜明的特点:
对殖民地采取掠夺式的统治;严厉控制向殖民地的移民;独尊罗马天主教;将国内的大贵族庄园制度照搬到殖民地。
殖民之初,西班牙人就征服并摧毁了印第安人创建的两个文明帝国:
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和秘鲁的印加帝国。
前者有人口1500万,后者有600万。
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这里的印第安人几近绝迹。
两大帝国的首府也成了西班牙人在美洲统治的大本营。
殖民前夕,西属美洲的印第安人已有发达的农业和高超的采矿和冶炼技术。
西班牙的征服一味强调掠夺和剥削,不想通过发展多样化的生产能力促进殖民地经济长期繁荣。
禁止殖民地种植宗主国已有的作物,禁止殖民地之间进行贸易。
西班牙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由塞维利亚市的商人操纵控制,不允许殖民地居民参与这种贸易。
由此西属殖民地上难以形成一个推动社会走向繁荣的实业阶层。
即使西班牙本国人也不能随便移入西属殖民地,而必须向政府申请一张通信证。
获准到美洲去的贵族、神甫、商人和农场主,数目大致相当于在国内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总之,西属殖民地从来没有经历过汹涌的外来移民浪潮,所有的殖民地都是作为皇室财业建立起来的。
在西属美洲殖民地,非天主教教派遭到歧视和迫害,甚至连印第安人也被强迫皈依天主教。
殖民地上没有丝毫的宗教自由气息。
殖民地上的土地大都被大地主强取豪夺,构成人口多数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谋生的途径有二:
冒死下矿井;胼手胝足劳作田间。
更加严重的是,西班牙竭力想把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复制品。
整个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专制政府始终严厉控制着殖民地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西班牙官员或者西班牙出生的一般平民,其身分地位优越于殖民地上出生的人。
西属美洲殖民地划分为4个总督区,每个区都由死心塔地效忠宗主国的官员代表西班牙王室进行绝对统治。
没有丝毫民主的气息,民众毫无权利,更谈不上有什么自治的经历。
◆较之西班牙,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呈现不同的特点:
首先,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的创建过程中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或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
英国君主或议会虽然口头上一再扬言美洲属地的所有权归英国,但对殖民地上人民的具体要求却不予理睬或虚与委蛇,不肯提供实际的财政支持。
英王室所做的一切,就是向那些乐意出面或出钱进行殖民活动的私人或组织,颁授殖民特许状。
只是到殖民地变得强大之后,英国政府才开始更弦易辄,限制殖民地的政治、经济自主权。
然而由于欧洲列强之间殖民战争的牵扯,限制政策未能发挥多少作用。
到19世纪60年代殖民战争暂告平息时,英国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结果酿成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战争。
其次,英国也不限制其他国家向英属殖民地移民。
英国政府甚至还积极鼓动或支持把两种人运到殖民地:
非洲黑人;英国国内那些“不受欢迎的人”(包括数以百计的乞丐、罪犯。
有些人并非真正的罪犯,而仅仅由于一点小小的过失,如偷猪、拿了人家一块面包、或是负债而进监狱。
这些人一律被视为非“规矩公民”,乃抛弃他们,遣送至美洲。
)宽松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穷苦人(视美洲为希望之乡和避难所),同时也导致殖民地上种族、民族成份驳杂斑斓。
第三,英属北美殖民地上宗教多样性的特点也相当突出。
殖民初期,英国政府也试图建立单一宗教,如授予弗吉尼亚殖民公司的第二个特许状就曾规定:
弗吉尼亚不能收留那些不承认英国对国教统治权的脱离派教派。
但弗吉尼亚殖民公司没有理睬这一指令,允许脱离派教徒在殖民地建立垦殖区,1620年建立弗吉尼亚第一个殖民据点——普利茅斯的就是脱离派教徒。
此后英国政府放弃了早先的企图,开始默认并最终采取宗教宽容政策。
“宗教宽容政策”:
英国政府默认并最终采取宗教宽容政策的根本原因在于:
藉此可谋取经济上的好处。
殖民地被视为商业事务,应当为母国的繁荣富强效力,要有利可图,就必须吸引外来移民去开发殖民地资源。
因此,在北美殖民地,外来移民受到殖民当局的欢迎,有的还获准建立自己的宗教机构。
另外,宗教宽容政策的出台,与英国国内宗教“温和政策”的大背景分不开。
总体上,殖民地时期,英国对于异教徒的宽容程度前所未有,但这一政策时紧时松。
1640年“长期国会”召开后的20年较宽松,1660年王朝复辟后查理一世、二世的短暂统治时期试图确立宗教一体化。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容忍法案》,由此英国政府准许在新教三位一体神学论的范围内存在宗教上的多样性。
从此,宗教宽容成为国策。
第四,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自然条件不及西属中、南美洲殖民地,土著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也较低下,且没有当地印第安人开采的黄金可供掠夺。
不理想的客观环境使得早期殖民者唯有努力与自然环境进行搏斗。
殖民者首先选择了农业。
南部弗吉尼亚殖民地很快找到了致富的路子——烟草种植业。
新英格兰人因地制宜,发展了捕鱼、木材加工和海外贸易。
但农业是主要产业,到1776年殖民地上至少90%以上的居民是以务农为生,他们绝大多数是居住分散的小农场主。
大地产者寥寥无几。
第五,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政治氛围比较宽松。
殖民地的居民除黑奴外,享有同在英国一样的待遇,也即拥有英国人的权利和特权,如同生活在英国一样。
按照较为民主的方式制订规章,管理殖民地,居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较强。
基本处于自治状态。
多数殖民地规定,成年男子,只要拥有50英亩土地,便有资格参加选举。
2、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状况殖民地的政治实践
◆殖民地人享有作为英国人的“权利”。
在授权建立殖民地的一系列皇家特许状中,殖民者获得保证享有作为英国人的权利和特权。
这些权利和特权基于英国史上4个重要的里程碑之上,它们是:
大宪章;议会制度;英国的习惯法;权利法案。
大宪章,即TheGreatCharter,或者MagnaCarta,1215年约翰王被封建领主所迫而签署。
宪章声明:
国王并非绝对的统治者,而是受到法律的制约;所有的人获得保证由陪审团审判;只有议会可以征税。
英国的议会有悠久历史。
到14世纪,议会已经分裂成两院:
高级牧师和贵族代表组成世袭的贵族院(HouseofLords);富裕的中产阶级代表组成选举产生的下议院(HouseofCommons)。
通过威胁阻挠征税法案的制定,议会还迫使英王接受它的立法,不仅仅是有关税法,还有许多其他事情。
英国的习惯法,即所谓CommonLaw。
到14世纪,英国法庭已经确立了参照以往类似案例、遵照先前法官的裁决这样的做法。
这些司法先例,构成一个法官确立的法律(judge-madelaw)的主体,称之为习惯法。
其原则的某些部分,及时地成为英国成文法(statutelaw,由议会制定),有助于保护个人免遭政府专制的侵害。
到17世纪末,习惯法(加上成文法的补充),已经给予每个英国人一些基本的权利,包括:
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无理剥夺;若被捕,享有人身保护和陪审团审判的权利;若无法院搜查令个人住处免受搜查等等。
作为“光荣革命”的一部分,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规定: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制定或者暂时停止法律、征税或者维持军队;国王不得干涉议会选举和辩论;人民有权向议会请愿,有权要求公正、迅速的陪审团审判,有权反对过分的罚款和保释金、反对残酷的和不寻常的惩罚。
◆殖民者建立起民主体制
按照当今标准衡量,殖民地的政治远非“民主”,但较之欧洲(在某些方面甚至较之英国)要民主得多。
体现为:
较早建立了民选立法机构;按照“契约”原则制定了影响深远的“五月花号公约”;在新英格兰地区形成市镇会议制度;康涅狄格率先制定了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法规》。
1607年5月,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的首批移民104人抵达詹姆斯河河口,建立詹姆斯敦殖民点。
1619年7月30日,弗吉尼亚詹姆斯河1000多名成年男子推选22位公民代表召开为期6天的代议制议会,通过了几项需待公司核准的法律。
这是新世界第一个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和第一个代议制机构。
其他殖民地在建立类似立法机构时效法弗吉尼亚的模式。
1624年英王詹姆斯一世解散殖民地,停止代议制议会,但1629年后,代议制议会不理会英王的不承认,继续进行活动。
1620年秋,普利茅斯的弗吉尼亚公司102名清教徒和贫苦移民乘座"五月花号船"和32名来自荷兰莱登的快乐号船贫苦移民会合,驶往北美新大陆,经60-70天的艰难航行,12月底在马萨诸塞湾的科德角登陆,建立了以普利茅斯命名的定居点。
在上岸前的11月11日,41名成年男子签署"五月花号公约"(MayflowerCompact),宣布自愿结成平等的公民政府,制定自己的法律、章程和官职机构。
公约旨在促进殖民的普遍利益,签约者保证制定、遵守公正的和公平的法律。
签约者多为清教徒,贫苦工匠、农民和契约奴,他们被称为"移民始祖"。
五月花号公约确立了一个典范:
直接民主制,公民本人而不是其代表成为立法者;承认多数人的统治;确立了法律必须公正地对待所有的人的原则。
该公约被誉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石"之一。
即NewEnglandTownMeetings。
移民始祖在新英格兰开始了这样的实践:
随着垦殖的进行,在外围建立了许多镇,中心区则建立一个教堂议事厅。
镇居民的生活以教堂为中心。
自由人(起初为拥有财产并属于镇教会成员)管理镇事务,通过市镇会议制定地方法规。
还选举镇代表出席殖民地的立法机关。
市镇会议是直接民主的一个典范,只适用于小社区,为殖民者提供了自治方面的政治实践经验。
1628年一批清教徒在伦敦组织新英格兰公司,次年改组为马萨诸塞公司,从英王获得特许状,有权在普利茅斯以北的马萨诸塞地区建立定居点,实行有计划的移民。
1629年8月,约翰·温斯罗普和其他12名清教徒股东签署剑桥协定,规定定居地的权力应该掌握在殖民地人民手中。
1630年3月34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上千人抵达马萨诸塞周围,建立了波士顿、罗克斯伯里、坎布里奇等居民点。
10月19日殖民地举行大会议,由自由人选举助理,再由助理宣出总督和副总督。
1631年自由人的范围由公司股东扩大为有选举权的公民。
1635年,由每个市镇选举两名代表参加地方议会,形成代表制。
1644年助理们组成上议院,代表们组成下议院,形成两院立法制雏形。
温斯罗普设想把海湾殖民地建成"山巅上的圣城"。
有产人士对下层人民的清教主义统治。
1691年普利茅斯殖民地合并于马萨诸塞殖民地。
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建立充满了浓厚的清教主义色彩,WASP成为初期移民的重要来源,奠定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基础。
"WASP":
WASP是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系指带有盎格鲁-萨克逊文化背景的白人新教徒。
WASP文化成为美国的主流文化。
1639年,在托马斯·胡克的领导下,康涅狄格的定居者起草了现代第一个成功的成文宪法--《康涅狄格根本法规》(FundamentalOrdersofConnecticut)。
它许可所有忠诚的居民选举产生一个立法会议,该立法机构挑选一位总督。
"根本法规"暗示,管理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之上,它必须表达多数人的意愿。
◆迄18世纪50年代的殖民政府
三种类型:
(1)2个自治殖民地(康涅狄格、罗得艾兰)。
殖民者直接或间接地选举总督和两个立法机构的成员。
(2)3个业主殖民地(特拉华、马里兰、宾夕法尼亚)。
业主挑选总督,有资格的选民选举殖民地会议。
(3)8个英王直辖殖民地。
国王挑选总督。
同时,除马萨诸塞外,国王还任命总督的参事会成员(实际上是殖民地立法机构的上院)。
有资格的选民选举下院。
殖民地的经济实践
◆地理条件影响了殖民地的职业:
三种经济类型
新英格兰殖民地——4个,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康涅狄格和罗得艾兰。
土壤多砂石,气候寒冷,不适合于农业。
农场小,产量有限,供家庭消费略有节余。
另一方面,森林多,湍急的河流多,有很多天然良港(如普茨茅斯、波士顿),使得新英格兰发展木材加工业、船舶制造、捕黥、捕捞鳕鱼和鲭鱼、以及贸易。
新英格兰商人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贸易路线,其中几条卷入三角贸易
一条有利可图的路线是:
殖民地的鱼、粮食和木材,运到西印度群岛换取糖和糖蜜,再将糖和糖蜜运到英格兰换取北美殖民地紧缺的工业制品。
另外一条贸易线路是:
新英格兰人将朗姆酒运到非洲换取黑人奴隶,将黑人奴隶运到西印群岛交换糖和糖蜜,将糖和糖蜜运回新英格兰蒸馏成朗姆酒。
新英格兰商人获得巨额利润,但他们也面临巨大障碍:
海上风云变幻;私掠船攻击的危险;英国的重商主义立法。
这些立法就是所谓航海法案,它只准许殖民地船只与英格兰和英属西印度群岛从事贸易,不准与欧洲大陆或者法国、西班牙从事贸易。
例如,1733年的《糖浆法》规定,如果北美殖民地从英属西印度群岛以外地方进口糖和糖蜜的话,必须对这些商品支付高关税。
三角贸易线路图
中部殖民地——4个,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和特拉华。
土地肥沃、平坦,气候适宜,利于发展家庭农场,生产的剩余粮食(如小麦、玉米、燕麦)出口至其他殖民地和英国。
不久便获得面包殖民地的称号。
河流航道长,可通航(如哈得逊河、Susquehanna河、特拉华河),促进了与印第安人的毛皮贸易。
一流的港口,如纽约和费城,促进了与其他殖民地、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贸易。
南部殖民地——5个,弗吉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
森林出产沥青和柏油,对于英国和殖民地的海运至关重要。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利于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种植蓝靛、水稻和烟草。
只要运往英国,换回工业制品。
种植园主越来越富有,不断要求新的土地,部分地是由于烟草种植很快耗尽地力。
种植园主控制了南方的殖民地社会,力求模仿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
种植园主的生活与南方的小农场主以及为了生存奋力挣扎的边疆人形成鲜明对比。
◆殖民地的劳动力
总体上,殖民地的劳动力非常短缺。
种植园主和农场主很难获得足够的工人。
定居者在很容易获得土地、自己成为独立农场主的情况下,不愿为他人干活。
为克服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转向黑人奴隶和白人契约奴。
1619年,一艘荷兰帆船装运20余名黑人抵达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
这是英国殖民地黑人奴隶制的开端。
此后100年间,奴隶制扩展到所有殖民地,其中南方力量最为强大,那里烟草和水稻种植园主越来越依靠这些很快便能适应的劳动力。
1750年,北美殖民地有40万黑人奴隶,其中3/4在南部。
英文作"indenturedservants"。
这些来自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穷困潦倒的白人,占了移居北美殖民地所有白人移民的一半以上。
通过签订契约,答应为其干活4-7年以换取至美洲的旅费。
通常作为家庭帮手、手艺人和农场帮工。
契约期满后获得自由,有时还获得小块土地或者工具。
◆殖民地的工业
殖民地制造业的开端——殖民者主要从事获取毛皮、鱼和木材,以及种植农场品之类的工作。
也从事某些基本的制造业:
织布、制衣、制革、制鞋、木材加工、家具制作、铸铁、打造器具。
这些活动起初作为家庭手工业而在农场或者种植园中进行。
随着殖民地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制品需求的扩大,手艺人开始建造小型地方工厂。
很快地,纺织品、铁制器具、礼帽成为较大的工业部门,其产品逐渐超越地方市场。
最重要的制造业活动是船舶制造,主要集中在新英格兰。
殖民地工业化的障碍——殖民地的制造业总体上受到限制,原因在于:
缺乏资金;缺乏熟练工人;缺乏充足的内陆运输设施来扩散产品;来自英国的敌视。
英国根据重商主义理论通过法律:
认为殖民地只应该生产原料,从母国换取工业品。
1699年的《毛织品法》和1732年的《制帽法》,禁止任何殖民地向其他殖民地或者海外出口这些工业制品。
1750年的《制铁法》鼓励将粗铁运往英国,禁止殖民地人制造铁成品。
殖民地的社会和文化实践
◆殖民地的人口:
呈现出快速增长、人种多样化、流动性强等特点。
170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大约25万;50年后的1750年增长6倍,达到150万。
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
移民的大量进入;殖民地较高的出生率。
英国殖民地允许很多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进入。
由此开始了美国"熔炉"的传统。
从英伦诸岛就来了英格兰人、威尔士人、苏格兰人、苏爱人和爱尔兰人。
也接受非英国移民,因而很多移居者来自欧洲大陆,特别是来自法国和德国。
特拉华和纽约的原居民是瑞典人和荷兰人。
殖民地人总体上可分三大阶级:
富裕的和受过教育的贵族,前者如种植园主和商人,后者如牧师和律师;中产阶级,小农场主和熟练技工;底层阶级,契约奴和奴隶。
然而,殖民地的阶级并非世袭的(除了奴隶),殖民地人较容易地上升或下降其社会地位。
◆殖民地的教育
初等教育——较之英国和欧陆,殖民地人受教育程度要好。
殖民地的正规教育因各个殖民地的情况和社会地位而有很大差异。
总体上,上层阶级之子女通过昂贵的私人教师或者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学习实用课程和古典课程。
边疆居民的儿童较少接受正规教育,但通常由其父母在家里教习"3R"(reading,'riting,and'rithmetic)。
特别是在新英格兰,父母强调教会孩子阅读圣经的能力。
1647年,马萨诸塞通过法律,要求镇建立学校,以便教孩子识字。
后来新英格兰的其他殖民地也采取类似做法。
但是,这些最早的公共教育立法未能得到很好实施。
高等教育——殖民地比较早地就重视发展高等教育。
为了培养年轻牧师,殖民地人建立了一些学院和大学,著名的有:
哈佛(1636年)、威廉和玛莉(1693年)、耶鲁(1701年)、普林斯顿(1746年)、哥伦比亚(1754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建的宾夕法尼亚大学(1751年),一开始便提供实用的和人文教育。
到18世纪末,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培养医学、法律和其他世俗职业方面的人才。
◆印刷物
书籍和报纸——虽然书籍很贵,但不少种植园主和商人拥有可观的私人藏书。
富兰克林于1731年在费城建立第一所捐助图书馆。
每个成员捐款用于购买书籍,也可以借阅图书馆藏书。
其他殖民地城市不久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协会。
然而多数殖民地人主要依靠两本书籍:
提供宗教服务的《圣经》;包含日历和各种各样有关农业、健康、烹调、科学和政治文章的《历书》。
富兰克林编的《穷人理查历书》便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本。
殖民地人也出版报纸。
第一份殖民地报纸是1704年出版的《波士顿每周新闻》(TheBostonWeeklyNews-letter)。
其后50年,11个殖民地共出版有27份报纸。
印刷所还出版小册子,特别是有关政治问题的小册子。
◆新型“美洲人”(“美国人”)的出现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居民来自英国或者英国以外的地方,从欧洲带来了旧的风俗、习惯和传统。
这种欧洲生活方式由于美洲环境(特别是西部拥有广阔的自由土地、边疆印第安人的威胁、自然的挑战)而得到改造。
为了适应新环境,殖民者不得不有所改变。
兴起了一种个人主义、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新人”出现了,他不再是一个欧洲人,而是一个美洲人
第二篇:
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
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
吴文津
2012-10-2215:
22:
16来源:
《图书情报知识》(武汉)2011年2期
【英文标题】TheDevelopmentofEastAsianLibrariesinNorthAmerica
【作者简介】吴文津,博士,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工作,后任该校东亚图书馆馆长。
1966年接替裘开明先生提任哈佛燕京东亚图书馆馆长。
韦棣华基金会董事。
国际知名的图书馆学家、汉学家。
成就卓著,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杰出贡献奖项;张寒露,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译者】张寒露
1起源
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始于近代。
在二战前,美国和加拿大大概只有6所东亚图书馆,但战后,这个数字便迅速增加,经营管理也随之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
1948年,一些相关学者和图书馆员聚集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亚特兰大年会上讨论有关议题,虽然这是一次非正式会议,但最终掀起了一场共同商定组织的运动,这场运动使过去60年里北美,特别是美国的东亚图书馆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成长。
这次图书馆的发展是紧随战后北美东亚研究的扩展而开始的。
在这之前,一些大学开设了有关东亚(那时称远东)的课程,但是所有人文和社会学科对东亚进行全面研究是在二战后才发展起来的。
使日本成为民主国家的太平洋战争、中国共产主义革命、朝鲜战争让北美越来越认识到东亚在世界变局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需要对他们的历史和文明有更好的了解。
所以拥有充分的基金和政府支持的各个大学扩大增加了东亚教学和研究项目。
60年之后的今天,美国的东亚研究也许是整个西方世界中最大规模和最广泛的。
伴随这场学术开拓的就是图书馆资源的建立,虽然早在二战前已经有些美国图书馆(国会图书馆LibraryofCongress于1869年,耶鲁大学于1878年,哈佛大学于1879年,伯克莱加州大学于1869年,康纳尔大学于1918年,哥伦比亚大学于1920年,普林斯顿大学于1926年,芝加哥大学于1936年)开始收集东亚语言的资料了,但在1945年后,他们才经历了最充分的发展。
现在一些大型的图书馆,比如密歇根,斯坦福(拥有合并前胡佛研究所的收藏),华盛顿,以及洛杉矶加州大学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建立的,而其他一些,像伊利诺斯、印第安纳和威斯康星则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随着各大学中新的东亚图书馆的建立,采购、编目和人员问题成为共同课题,这就是1948年亚特兰大会议召开的原因,大家都在寻找合作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办法。
会上做出了建立一个非正式机构的决议,命名为全国有关美国及国外东方图书馆委员会(theNationalCommitteeonOrientalCollectionsintheU.S.andAbroad),来探索实现该目的可能途径。
具有启示意义的是,会上所讨论的一系列问题:
采购、编目和人员培训,虽然现在的背景与6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