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949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成本法例题.docx

作业成本法例题

作业成本法例题

作业一、揭开PM公司产品线成本的面纱

PM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配件的制造商。

20世纪80年代的大部分年份,PM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虽不是巨额亏损但毕竟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慢慢地侵蚀PM公司的财务状况。

到了1987年,PM公司的管理层终于认识到这种状况的严重性。

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PM公司搞不好就要关门。

PM公司拥有三条产品线,每条产品线各占其销售量的1/3。

大部分的重型印模配件是销往一个汽车制造商,而其他的印模和车体外装产品主要销往其他两个汽车制造商。

PM公司采用直接人工分配制造费用。

1987年中期,PM公司预计当年亏损50万美元。

当时,PM公司的产品成本计算表明,三条产品线每年的亏损额都在13.8—20.2万美元之间。

尽管有了这些数据,PM公司的领导层还是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于是PM公司与某个单位签署了合同,对各产品线进行重新评估。

在重新评估中,采用作业成本计算制度对PM公司的三条产品线获利能力重新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重型印模配件每年亏损110万美元,而其他的印模和车体外装产品线每年分别获利10万美元和50万美元,绝不是三条产品线都亏损。

1987年圣诞期间,PM公司停止了重型印模配件产品线,1988年,PM公司开始盈利。

当年末,业主将PM公司卖给了一家上市公司。

如果PM公司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引入作业成本计算制度并作出合理的定价决策,也许PM公司早就应该获利数年百万美元了。

说不定,PM公司现在还是一个盈利的独立组织呢!

———引自《国际管理会计惯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讨论:

1、PM公司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困境?

相关的成本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何作用?

2、以PM公司的素材为例,从企业战略定位和产品获利能力诊断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差异。

1、PM公司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困境?

相关的成本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何作用?

答:

PM公司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因为是:

公司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还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核算方法下由于制造费用发生与直接人工渐失相关性,结果导致产品成本扭曲、成本信息失真;盈利和亏损产品不能很好的区分,从而使决策层丧失决策相关性,导致决策问题。

表现为PM公司采用直接人工分配制造费用,得出三种产品线均亏损的结论,从而给公司决策层以误导,而实际情况是只有重型印模配件产品线亏损,其他两条线是盈利的。

这是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比较出来的。

相关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

是补偿产品生产耗费的尺度和衡量基础;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计算企业盈亏的依据;是制定产品价格和目标利润的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和基础;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2、以PM公司的素材为例,从企业战略定位和产品获利能力诊断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差异。

答:

企业战略定位就是将企业的产品、形象、品牌等在预期消费者的头脑中占居有利的位置,它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选择,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企业做事如何吸引人。

对企业而言,战略是指导或决定企业发展全局的策略,它需要回答四个问题:

企业从事什么业务;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企业的竞争对手是谁;哪些客户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哪些是必须要放弃的。

产品获利能力主要是评价某个产品的盈利能力,主要评价指标是资金利润率。

从企业战略定位和产品获利能力诊断的角度看,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差异有:

(1)分配基准特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主要采用单一的人工工时等财务变量为分配基准,而忽略了一套良好的非财务变量,因而丧失了一些改善公司管理的有利机会。

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多元的,不但强调如人工工时、机械工时、生产批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等财务变量,也强调如工艺变更指令、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等非财务变量。

采用多元分配基准,提高了产品与其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使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增加“顾客价值”。

从而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支撑,形成竞争优势。

PM公司原采用人工来分配制造费用,结果得出三个产品线都亏损,让公司战略层都认为公司亏损,结果采用作业成本法后的出只有重型印模配件产品线亏损,其他两条线是盈利的,从而公司层做出了停止亏损线的生产,生产盈利产品,真个公司取得盈利的效果。

(2)信息准确性的差异。

在传统成本法下完全无法得到的各作业单位和各产品消耗作业的信息却可以在作业成本法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公司从而可以分析在那些亏本的产品型号中,究竟是哪些作业的使用偏多,进而探讨减少使用这些作业的可能。

还可以了解到在公司总的生产过程中,哪一类作业的消耗最多,哪一类作业的成本最高,从而知道从哪个途径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PM公司采用传统成本法,三条产品线每年的亏损额都在13.8—20.2万美元之间,采用作业成本法,重型印模配件每年亏损110万美元,而其他的印模和车体外装产品线每年分别获利10万美元和50万美元,绝不是三条产品线都亏损。

这中精细的数据只有作业成本法才能得出。

(3)战略性差异。

传统成本法下,成本核算是基于价值链形成过程中所分摊的费用,一方面不恰当的将不同价值活动的成本合并,另一方面又将同一项价值活动的费用人为的割裂开来,造成成本和价值活动的分裂。

而作业成本法则更多的是考虑策略性成本,选择那些增值活动而剔除非增值活动,通过作业分析,计量不同的作业的获利能力和价值,把企业整个生产经营重新以不同的作业加以组合。

从而为战略决策和产品盈利决策做出数据基础。

PM公司就是通过作业成本法做出了选择其他的印模和车体外装产品线作为公司主打产品,而停止重型印模配件产品线的决策,从而实现了公司盈利。

作业二

在某次注册会计师业务研讨会上,各位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聚集一堂共商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战略。

会上,讨论异常活跃。

A注册会计师试探性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绩效优秀,上市不久就陷入困境,沦为ST或PT?

难道这只是报表问题?

”B注册会计师接着A注册会计师的话题说:

“在这个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话题一展开,各位注册会计师都有感而发。

接着,C注册会计师说:

“许多人认为会计师每天都在造假,难道我们传统的绩效评价机制就没有问题吗?

”讨论还在热烈地进行着。

是的,会计不是万能的!

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太多。

现在许多企业的财务主管抱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管理建议书不切合企业实际。

也许,我们的注册会计师过于“就会计讨论会计”。

也许,我们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只注重结果,忽略了导致结果产生的过程本身。

就上述案例中的内容分析以下问题:

1、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何种缺陷?

注册会计师审计能

否鉴证企业的未来?

2、注册会计师审计追求的是“过程真实”还是“结果真实”或者“程序合理”?

3、如何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未来发展有何启迪?

4在一个技术变革非常快速的行业里,你将如何设计具体评价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

(可选择某一你熟悉的行业加以说明)

 

1、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何种缺陷?

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否鉴证企业的未来?

答:

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的缺陷

(1)过度依赖内部控制的测试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

(2)审计资源不能在低风险和高风险的审计领域之间进行恰当分配,造成低风险审计项目的审计过量和高风险审计项目的审计不足,从而使审计未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3)审计风险加剧的形势要求审计人员充分把握被审单位各方面的情况,从各种渠道收集审计证据,但由于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审计缺乏各种证据来源的手段,因而做出了一些主观判断,可以发生较大偏差,可能使重大的差错和舞弊未能发现。

(4)它不能控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串通舞弊的风险,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串通舞弊的话,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不起作用了。

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鉴证企业的未来。

原因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是对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其本质是接受委托,提供服务,并且发表的意见具有法定的效果,为社会公共提供一个鉴证,这种鉴证服务是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但并不构成对被审单位项目前景及其效益实现的任何保证。

而且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事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评价,因此这种审计不能鉴证企业的未来。

2、注册会计师审计追求的是“过程真实”还是“结果真实”或者“程序合理”?

答: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资料在进行合理的审计程序后,得出最终的审计结果,也就是出具四种审计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中的的是结果,过程和程序是为结果服务的。

但是如果仅从这个角度上看,那就难免存在偏颇。

事实上,过程真实,结果真实和程序合理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是应该一致的,可以说,过程真实,程序合理,自然结果真实。

然而理论和实际上还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还一味追求过程的真实,忽视结果的真实,CPA行业将没有存在的价值。

这中间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起着很重要作用,就像A会计师所说的那样,舞弊现象层出不穷。

如果一味注重结果真实,势必要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加大审计成本,增加企业的负担。

如果一味追求程序合理,又会造成形式主义,造成过程和结果的失真。

我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合理的审计程序是必要的,这是保证过程真实的保证,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的过程审计得出最确切的审计结果,这才是我们想要得出的统一结论。

要保证这一关系的和谐作为注册会计师要遵守起码的职业道德,要对所审核的内容负责。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要引入绩效考评,CPA承担无过错责,要承担审计风险,另外,对被审计单位要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审计结果和企业形象挂钩。

只有这样,注册会计师才能更好的权衡,企业也才能够更重视审计,从而过程真实,结果真实和程序合理才能完美统一。

3、如何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未来发展有何启迪?

答: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以外,关键是进行科学的定位。

要在企业发展层面解决企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他抗风险能力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五大能力方面:

(1)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创新能力,产品就没有生命力。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

要肯花钱、投入资金,尽快把新产品开发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产品,使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效果及经济效益,投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2)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一方面体现产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产品在质量要有可靠性。

第三,产品在价格上的合理性。

(3)企业资本的扩张能力。

企业的购并、重组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效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包括直接融资能力和间接融资能力。

(4)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是企业信誉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决定着企业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

(5)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合理配置负债比,才能防范风险,获得收益。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未来发展的启迪:

过去的注册会计师主要就是针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进行财务审计,如果该职业能坚持科学发展,顺应时代要求,不仅从事以前的业务,还能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点贡献,不仅是财务的审计,如果还能提供一些非财务类得审计,就能从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给企业提供建议,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还要看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有一个好的管理,控制企业风险对注册会计师执行的未来发展也应向结果审计向过程审计靠拢,更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看重其得出结果的过程,发现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应仅注重其结果。

4、在一个技术变革非常快速的行业里,你将如何设计具体评价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

(可选择某一你熟悉的行业加以说明)

答:

  汽车行业目前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技术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评价其创新能力设计了几个指标。

(1)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是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引进水平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改进率和专利拥有率。

可以设的指标为技术创新人员比重、技术创新经费比重、人均专利拥有率、人均对引进技术改进率。

(2)技术创新管理能力。

较高的创新管理能力能够激发员工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协调产品创新的各个环节,使企业内部与外部能够更好的沟通。

反映创新管理能力指标有创新战略的可行性、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创新资源的获得能力等。

(3)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反映创新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包括:

信息化重视度、信息技术对新品研制的支持水平、办公自动化水平、企业基本数据库建设水平、企业信息化人才水平等。

(4)技术创新制造能力。

制造能力是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产品的能力,它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劣,也即产品创新的可实施程度。

主要指标为:

生产人员比重、主要生产设备水平、生产人员技术等级、产品生产周期缩短率等。

(5)技术创新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是反映消费者接收新产品的能力,强大的营销能力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其技术创新最终得以实现。

反映营销能力指标有:

潜在的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创新产品的竞争性、营销人员比重、营销费用比重和分销网络化程度。

(6)集成创新水平。

技术创新集成化将成为企业借助科学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推进技术创新的利器。

主要运用了以下指标标志:

营销和制造部门之间交流程度、企业与用户交流程度、企业与供应商交流程度、技术系统匹配度。

(7)技术创新环境效益。

环境与资源约束日趋严格,产品创新的“绿色化成为发展趋势。

绿色技术越来越被重视,并将成为以后创新技术的重要特征。

可采用的指标:

产品的原料利用率、产品的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成本率、环保投入资金率、绿色产品对环境的贡献率。

(8)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技术创新,其最终的能力是能够获取核心的技术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能够反映产出能力指标有技术创新产出数量、专利数量、可复制度和可替代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