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838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docx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某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剃头大师》集体备课教案

19、剃头大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运用猜想、查字典验证、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溧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

3、阅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从言行等细节中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与句子。

2、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初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锃亮、老掉牙、一绺头发、耿耿于怀”等难懂的词语及一些难懂的句子。

3、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的是谁,结合文本语句,初知把老师傅称为“害人精”的原因。

授课时间:

月日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大师”的含义

(1)提到“大师”这个词语,你想到了谁?

预设:

京剧大师梅兰芳、音乐大师贝多芬……

(2)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大师?

预设:

“大师”指的是在学问或艺术等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人。

“剃头大师”指的就是理发。

看看那个年代的剃头工具,谁来读读它们的名字?

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一把老掉牙的推剪①注意,“锃”后鼻音,读准字音。

什么叫“锃亮”?

猜一猜看。

预设:

老师傅的剃刀很锋利很光亮。

“锃”的意思就是器物经擦或磨后光亮耀眼。

②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锃亮的东西?

用上“锃亮”这个词。

(出示图片)一双锃亮的皮鞋一把锃亮的钢枪一套锃亮的餐具③“老掉牙”的意思你也来猜一猜。

预设:

“老”就告诉我们它是陈旧的,人老了要掉牙,东西用久了也会陈旧过时,这就叫老掉牙。

(出示老式推剪图)在理发店里,还能看见这样的推剪吗?

说明这把推剪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年代久远。

你们没见过,老师也没见过,这真的是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呢。

你还知道哪些老掉牙的物件?

(出示老式的茶壶、橱柜等)爷爷奶奶给你讲过哪些老掉牙的故事?

你还听过哪些老掉牙的歌吗?

……

(2)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两个词:

锃亮老掉牙(3)谁是剃头大师?

为什么要叫他剃头大师?

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脉,聚焦难懂的词语

1、初读,梳理人物关系。

(1)出示初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不懂的词语可以圈一圈,画一画,然后猜一猜它的意思。

②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思考: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

谁是“剃头大师”?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交流反馈。

①课文里写了哪些人?

(相机板书)预设:

“我”小沙老剃头师傅姑父②课文中谁是“剃头师傅”?

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a、一把简单的剪刀,手起刀落间“我”就跨入大师行列了,可见此时我”的心情怎么样?

b指导读句子,读出“我”的得意与自负。

(3)我是“剃头大师”,那“我”的顾客是谁?

小沙。

小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出示: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①聚焦这句话里的3个生字“表、胆、鬼”。

重点指导书写“表”:

注意三横最后一横长,从横中线上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扩词练习:

外表表面、手表、表扬、表情等。

②读出表弟小沙的“四怕”,发现句子总分的结构特点。

2、再读,梳理课文脉络

(1)同样是给小沙剃头,文中的剃头老师傅却有着另外一个称呼“害人精”。

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害人精”?

预设:

专门做坏事,害人的人。

(2)给小沙剃头的老师傅为什么会被小沙说成“害人精”呢?

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

①指名读第4~6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小沙觉得老剃头师傅是“害人精”的语句。

②交流,找到关键的词句。

句子1: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预设:

“一绺头发”,读准字音“绺”liǔ,引出课文里的“一堆头发”“几根翘起的长发”。

读一读,你能按照头发数量多少给这三组词语排排序吗?

(“一堆头发”最多,其次是“一绺头发”,“几根翘起的长发”最少)句子2: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预设:

“差了点儿”里的“差”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

出示:

出差差错参差不齐差得远句子3:

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句子4: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预设:

联系上下文,猜一猜“耿耿于怀”的意思,再查一查字典验证下。

(剃头跟受刑一样,还得付双倍的价钱,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怀恨在心)在字典里“耿耿”的意思就是老想着,心情不安。

“耿耿于怀”就是不愉快的事一直埋在心里,难以排解。

说一说,在你的心里有没有到现在还耿耿于怀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此时小沙的心情。

(3)再来看一看,“我”这位剃头大师又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①指名读课文第7~18自然段。

②“随便处置”里的“处”是多音字,读第三声。

③出示: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注,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a、出示梯田图,读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了层层梯田?

b想想看,除了像梯田,还会剪得像什么?

c、句式练习。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梯田图)一眼望去,头发长长短短,像。

(稻草图)一眼望去,,像。

(鸟窝图)(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小沙和老剃头师傅围绕剃头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概括。

表弟小沙因为害怕,就央求“我”帮他剃头,并且只要求在剃头的时候,结果被“我”剪得,最后被迫去理发店。

3、感受课文的主旨。

(1)同学们,想象一下,很多年过去了,当小沙和“我”回忆起这次剃头的经历,感受是痛苦还是快乐?

预设:

是呀,童年谁没有些糗事啊,这篇课文表达的就是作者对童年快乐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

(2)再次走进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读了让你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学生朗读交流。

三、书写练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老剃头师傅是“害人精”,“我”是“剃头大师”书写练习小沙叫什么呢?

预设:

胆小鬼。

下面,我们就来学写“胆”和“鬼”两个生字。

1、书写“胆。

(1)利用课件提示“胆”字的结构左窄右宽,月字旁要写得瘦长。

(2)学生练习书写。

2、书写“鬼。

(1)出示“鬼”字的笔顺,关键笔画指导:

第六笔是长撇,第七笔是竖弯钩,第八笔是撇折。

(2)教师范写“鬼”字。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板书设计19剃头大师剃头大师“害人精”我老师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2、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授课时间:

月日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读句子,辨析易错的字音。

出示句子:

(1)在村头的磨坊里放着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2)老师傅剃头时差点儿出了点差错。

(3)教务处里的这些资料可不能随便处置。

2、回顾课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课文告诉我们要做像小沙一样优秀的顾客,要做像“我”一样出色的“剃头大师”。

(2)题目“剃头大师”指的是“我”,因为“我”给小沙理出了最时髦的发式,小沙很满意。

(3)小沙最怕去理发店里理发,还把理发店里的师傅骂作“害人精”。

预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小沙剃头时的好多事情。

接下来,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究竟谁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害人精”。

二、聚焦过程,对比阅读剃头老师傅和“我”剃头的不同

1、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请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几遍,比较思考,独立完成学习单,再小组合作讨论。

老师傅给小沙剃头“我”给小沙剃头不同一不同二不同三……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交流,把讨论交流得出的不同之处,用简洁的语言写在学习单上。

3、汇报

交流。

推选小组代表,分享发现,有不同的发现继续补充。

(1)预设:

最不受欢迎与最优秀的顾客。

①出示: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a、“执”可以换什么词?

(拿)为什么特别强调那“一把木尺”?

(看来小沙没少受这把木尺的惩罚)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印象最深刻?

预设:

“押”,理发店简直就是小沙的监狱呀。

b、读出小沙对剃头的恐惧与叛逆。

c、句式训练。

吃饭时,妈妈总是坐在弟弟一旁看着,否则,。

②“我”在给小沙剃头时,小沙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默读课文第7~18自然段,找出小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顾客的理由。

交流反馈。

句子1:

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预设:

想想小沙会怎样央求“我”给他剪头发?

句子2:

“嗬!

”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句子3: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预设:

从“高兴了”“无所谓”读出顾客要求低到难以想象。

(2)预设:

“害人精”与“剃头大师”。

①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出示: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a、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什么?

(跟受刑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b、这一绺头发被咬住不放了,“咬”字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缠、扯等)感受到什么?

(可以联系生活想象被“咬”后的那种痛的滋味,体会“咬”字在用法上的精准与诙谐:

形象地写出了推剪扯住小沙的一绺头发,无法摆脱,还写出了无法忍受的痛)c、读出小沙那种痛苦如受刑时的心情。

d、如果你是小沙,你能将这种跟受刑一样的剃头经历说给文中表哥“我”听吗?

表哥呀,我实在是太痛苦了哇……②“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

a、找出“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理清顺序。

(首先)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接着)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然后)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b、抓住句子里的关键词,说说“我”这位“剃头大师”怎么样。

预设一:

“嚓嚓两剪刀”“剪下一堆头发”,说明“我”剪头发时动作干净利落,毫不犹豫,根本不考虑要剪出啥发型来。

预设二:

“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写“我”在把头发剪坏以后想尽量弥补,结果越搞越糟,可见“我”根本不会剪头发。

预设三:

从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看,“我”淘气,胆大,仗着是表哥,拿小沙过了把“剃头大师”的瘾。

③乍一看,“害人精”还真是挺“害人”的,而“剃头大师”还真有点大师”的样子。

但效果究竟如何呢?

a、“我”给小沙剃头后的结果。

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猜猜看,小沙会大叫什么?

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

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b、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后的结果:

至少还有个像样的发型。

小结:

我们发现,“剃头大师”其实名不符实,原来,“我”才是“害人精”,而看似“害人精”的老师傅却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剃头大师”。

三、总结延伸,推荐阅读

1、体会“剃头大师”的真正内涵。

为什么明明文中的“我”剃头这么不成功,不是一位真正的剃头大师,课文题目却还要称为“剃头大师”呢?

预设一:

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我”小时候不懂装懂,硬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一团糟。

预设二:

“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

此外,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2、延展阅读,了解人物。

(1)课文学完了,说一说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这么有趣的故事,选自秦文君的小说《调皮的日子》。

其实这里的“我”就是《调皮的日子》中的朱多星,被寄养在姑妈家里,别称“智多星”,难怪坑坑洼洼的发型也能被他称为是怎样的发式?

表弟。

小说中朱多星是这样来介绍自己的弟弟的:

小沙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妙,像小傻。

难怪他敢让表哥给他剃活见鬼的头了,这两个娃就是两个“小活宝”啊!

(3)课文中还有一个人深受其害—姑父,说说对姑父的印象。

预设一:

姑父对小沙分严厉。

预设二:

课文的结尾处,对姑父的描写很有趣,有极强的画面感,令人浮想联翩,更突出“我”是个“害人精”。

再读结尾,体会幽默的风格。

(4)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分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

四、板书设计19剃头大师剃头大师“害人精”联系上下文“我”老师傅联系生活童真童趣教后记: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