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建方案存在问题明细表.docx
《报建方案存在问题明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建方案存在问题明细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建方案存在问题明细表
报建方案存在问题明细表
一、高大模板工程
1.高大模板梁下支撑建议采用顶托承重,请修改完善。
2.补充梁、板的支模大样图,图中应标示清楚梁、板下支撑大、小梁,梁侧模支撑等的格、型号、设置间距等。
3.图中平、立面中,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的布置应沿主节点斜向连线设置,斜撑杆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用旋转扣件扣紧,旋转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150mm。
4.完善支撑系统剖面图,抱柱及水平剪刀撑应设置在水平杆高度处,并与水平杆连接,能为整体支架提供有效的侧向支撑。
各剖面图中水平剪刀撑布置位置尽量贴近水平拉杆,以便发挥空间桁架的受力特点和优势。
5.柱帽支撑体系,计算方式为平板计算,但实际为斜面,通过木楞转移至门架上的水平木楞,受力体系与计算不符;另外根据柱帽设计尺寸,高度为1150、800等,采用1930+820,出现最大可调托撑高度为450mm,而且门架两边立杆的可调顶托两边伸出长度不一致,甚至出现一边螺杆伸出长度远大于300现象,受力不对称,建议在可调托撑位置增加纵横向水平杆,并增加斜撑杆以抵消柱帽侧模的水平分力。
6.附图18-46,各栋建筑屋脊线附近的立杆布置应考虑大楞、小楞的布置不能直伸到相邻的板中,请补充脊线位置处梁、板大、小楞的布置大样图,建议沿脊线增加立杆,以便两边的大小楞可支承在立杆上,防止大小楞悬挑过大。
7.施工图04-09中,建议调整线型比例,将加固杆的位置标示清楚,同时将水平向与斜向布置的门架标示清楚,请补充相关大样。
8.完善附图18-46,剖面图中应将各栋建筑的楼梯斜板的位置标示清楚,立杆、剪力撑的布置应考虑楼梯斜板对其的影响。
9.本方案顶板、柱帽均采用门式脚手架,应按支模高度确定门架的配架组合,并确保门架立杆顶部可调螺杆伸出长度不大于300.
10.柱帽支模平面图中,门架横向出现100mm重叠排列,使纵向交叉斜撑及侧向剪刀撑无法设置,也与柱帽外楼板门架无法拉结成整体,请重新调整横向布置,可按横向间距600mm排列。
11.作为斜屋面结构,应补充坡屋面混凝土上浇筑施工方法。
附图中应根据斜屋面特点,补充完善操作平台,安全兜底网等高空作业安全实施及做法。
12.楼梯中央上空高支模图,平面图中为体现出楼样中央的立杆布置;因本工程平面图示,仅楼梯中央为高支模区域,周边为楼梯踏步,为非高支模区域,剪刀撑的布置应沿屋面结构施工完成前,该区域的支撑体系一直均不拆除?
建议在三层板以下楼梯踏步及平台区域架体按正常拆除,仅余中央高支模区域及三层支撑体系。
13.各栋高支模支模设置剖面图中,坡屋面檐口天沟悬挑支模应在天沟外侧再加设一道支撑立杆支模,不能与外侧单排防护外架共用支撑立杆;高支模支撑体系内侧各楼层非高支模支撑体系应保留二根支撑立杆的支模支撑体系与高支模支撑体系整体拉结。
14.柱帽纵横剖面图中,柱帽底模下采用斜短木枋组合支承传力至门架立杆上,形成不稳定受力体系,另采用门架,门架两边立杆的可调顶托两边伸出长度不一致,甚至出现一边螺杆伸出长度远大于300现象,受力不对称,偏于不安全,故宜调整柱帽支撑体系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15..高大模板方案报审表名称有误,应是高支模模板方案未包括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方案未说明楼梯间屋顶、电梯机房底板支模方式,无相关计算书及图纸,若支模高度超过8m,应组织专家论证;模板方案未针对梁、板、进行验算,并附相关计算书和施工用图。
16.模板方案外调部位斜撑没有附说明、没有计算书
17.模板方案未包括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方案未说明电梯井顶板、突然外挑部位(如破屋面挑檐)支模方式,无相关计算书及图纸,若高支模高度超过8m,应组织专家论证;模板方案未针对梁500×1200mm、400mm厚板(首层)进行验算,并附相关计算书和施工用图。
18.模板方案未说明楼梯间屋顶、电梯井顶板、突然外挑部位支模方式,无相关计算书及图纸,若高支模高度超过8m,应组织专家论证;模板方案未针对梁600×1000mm(人防地下室顶板)验算,并附相关计算书和施工用图。
19、模板方案未说明平屋面挑檐等部位支模方式,无相关计算书及图纸,模板方案未针对梁500×1000mm(地下室顶板),200mm厚板(地下室-2F顶板)进行验算,附相关计算书和施工用图。
20、模板方案未说明阁楼层外挑部位支模方式,无相关计算书及图纸,模板方案未针对梁300×1100mm(9号楼3层)进行验算,附相关计算书和施工用图。
21.模板方案外挑部位斜撑没有附说明、没有计算书。
22.人防地下室车道顶板梁600×1200mm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人防地下室-2F顶板柱帽部位板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属高大模板工程,应组织专家论证,所提交的高大模板方案未包括该区域。
23.高支模区域一~十二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架,在结构剪力墙、柱边以及模数不匹配的部位加设扣件式钢管支架,高支模区域十三~二十二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鉴于两种模板支撑架施工工艺、参数有所不同,建议分别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更好指导现场施工。
24.附图06中,斜梁位置的立杆架体应采用扣件式支架支承,沿斜梁两边布置,保证支模形式与计算模式相符,然后再通过附加的水平横杆与周边套扣架体扣接一跨以上,保证架体稳定性。
另外1-A轴等位置,立杆布置重叠,与计算模式不符,请修改。
25.附图08中,部分梁采用单立杆支承,与计算模式不符而且稳定性不足,请重新调整平面立杆间距,保证梁下双立杆支承。
另外剖面图中部分立杆顶部自由段过大,应保证立杆的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高度不大于650mm,请修改。
26.附图02中,扣件式立杆与套扣式立杆应在图中标示清楚应附加水平横杆每边连接一跨以上。
27.计算书P58、P74等扣件抗滑承载时,应控制单扣件抗滑承重不大于4KN,建议采用顶托支承。
28.附图33中,最外侧立杆采用单根斜杆支撑上部边梁的做法稳定性不足,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对这类位置采用三立杆支承,中间立杆顶住各层梁底,梁外侧两支撑立杆整体上伸支承14.400米标高梁,梁外侧两支撑立杆与已浇注的钢筋混凝土梁抱箍扣接,沿梁跨每跨设置每隔一跨设置连墙件,提高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补充抱梁节点大样图。
29.补充高支模区域一~十二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和横杆选型,明确不同类型梁、板支撑立杆的配置设计表。
30.高支模区域一~十二梁板支架均采用1050横杆,板下立杆离梁边距离偏大,梁板结合部位楼板底的小梁木枋跨度较大,必须设置二次支顶,应补充支模大样。
梁模板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架计算,梁底小梁50×100木枋的计算应考虑梁两侧楼板的施工荷载。
31.梁板支撑小梁50×100木枋的抗剪强度标准值(不是设计值)前后不一致,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架计算时取4.2KN/m㎡,扣件式钢管支架计算时取1.43KN/m㎡。
32.施工23柱附近扣件钢管立杆没有成排成列布置,水平钢管如何布置请补充。
施工图60抱柱连接应至少上下各一道才能对支架起稳定支撑作用。
33.P10页汇总表1中3-12号楼梁有250*700及300*600两种截面,以250*700梁(截面积0.175m2)为选择计算截面。
300*600梁截面积较大(梁面积0.18m2),应按截面积较大的300*600梁验算。
34.补充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基础存在高差时的处理方法和大样图。
35.P11、P12梁、板支模截面尺寸汇总表中,400×900mm的梁板厚为120mm与P77页该梁计算书的板厚为180mm不符;厚度为200mm的普通板支架立杆纵、横间距为1050mm与P152页计算书间距不符;600×1200mm梁支架纵向立杆间距为800mm与P137页主梁计算简图中体现的立杆纵距为900mm不符;类似问题请修改统一。
36.P115页计算书截面为300×700mm梁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勉强达到,因梁底荷载通过水平杆扣件传递给立杆造成偏心受压,鉴于计算结果反映安全储备系数太小,应明确采用双扣件。
37.部分高支模剖面图反映竖向剪刀撑间距偏大不符合规范要求,请调整。
38.300×1350梁模板计算书(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架),梁下设置一根钢管立杆,P42梁底模板次楞50×100木枋的计算简图应取两跨(500+550)进行计算,请修改。
39.400×900、300×750梁模板计算书,梁底模板主楞单钢管抗弯强度偏大,安全储备不足,应采用双钢管。
二、脚手架工程
1.计算书中
(1)应补充各号楼中间处支承数根立杆的简支梁的受力验算;
(2)补充转角处简支联梁的受力验算;(3)转角处悬挑工字钢的计算中,集中荷载应为转角处简支联梁的支座反力而不是普通单立杆的底部轴力;(4)补充人行斜道的计算书。
2.补充完善各栋建筑的各立面图,特别是正立面楼位置,部分悬挑梁、卸荷吊点位于不同标高,应标示清楚。
另外竖向剪力撑的布置应沿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3.完善脚手架立杆平面布置图,补充横向斜撑的平面布置位置:
(1)补充阳角处连梁与悬挑型钢的连接大样;
(2)补充钢丝绳拉吊卸荷装置在电梯井、楼梯间部位的设置大样图;(3)补充悬挑钢梁在电梯井、楼梯间及厕所下沉部位的安装大样图。
4.本方案1-3栋悬挑架的最不利工况应为普通位置的四层悬挑梁,直接落在悬挑梁上的架体高度为19.2m,还应考虑上部不完全卸荷的架体高度。
5.方案中各栋架体的计算书只对一种工况的悬挑梁进行验算,应补充对各种工况的悬挑梁进行编号、归类分别进行验算。
6.各卸荷大样图中,卸荷拉吊处顶紧楼面梁的附加小横杆应与连墙件分别设置,不应共用,请修改完善。
而附图03等图中,转角位置的连梁在,卸荷绳的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水平拉力,应增设横杆顶住梁边以抵消水平作用力对联梁的影响。
7部分悬挑工字钢及卸荷装置设置在悬挑阳台上,请补充阳台的梁板承载力验算或对该部分阳台宜采取回顶措施进行加固。
8.各栋建筑门楼位置在六层悬挑,与之相连的四层悬挑的脚手架立杆属于开口型脚手架,应在端部设置横向斜撑进行加强,请补充说明。
9.补充各楼号的连墙件平面布置图。
10.初审时提出1栋35-47/A轴外,2栋B轴外,4栋Q轴外,7栋H轴外的悬挑2400-2600的阳台的外架立杆上的钢丝绳吊在阳台外边梁上,有可能对阳台造成破坏,应修改方案,而修改后方案采用施工图01L、01m及01j所提出的斜撑杆的形式不妥当。
首先,斜撑杆长细比太大,容易失稳;其次,钢丝绳和斜撑杆受力如何分配应提供计算书;再者,斜撑杆上端无节点大样图。
所以建议以@800-1200纵、横向间距在吊环所埋的阳台梁板之下搭设2层满堂架对其复顶;同时,将内立杆上所系钢丝绳吊挂在预埋于框架边梁的吊环上,而只将外立杆上所系钢丝绳吊挂在预埋于阳台边梁的吊环上。
请按原初审意见第2(5)条,补充边梁位置回顶立杆布置平面,以便指导施工。
11.初审第2条意见指导方案所设计的与边梁斜交的工字钢过多,由于2、5、6栋中有大量与边梁斜交的工字钢与其拉吊钢丝绳不在同一垂直面上容易造成外架的变形,请修改工字钢的设置位置。
12.完善原评审意见第6条:
1#楼面外挑脚手架工字钢、立杆、大小横杆、剪刀撑平面布置图(包括2#、3#等外挑脚手架工字钢布置图)中,部分工字钢固定端钢筋拉环位于预留孔洞位置(1-41轴×1-k~1-p),钢筋拉环如何锚固?
请完善相应相关大样做法。
13.原初审意见第4条未完善,计算转角位悬挑钢梁时,应考虑支承连梁支座力传递的荷载组合。
14.原初审意见第8(3)条未完善,补充阳台、窗台、电梯井、楼梯间等部位钢丝绳卸荷大样及悬挑工字钢梁安装大样图。
15.原初审意见第8(5)条未完善,补充钢丝绳卸荷平桥层不位于结构层边梁梁高范围的钢丝绳卸荷节点大样图。
16.原初审意见第8(5)条未完善,应补充并细化双扣件抗滑措施。
17.附图01等图中,悬挑工字钢平面布置图,部分位置(如26轴等位置)工字钢梁斜穿剪力墙来支承立杆,由于工字钢要与对角线上的多根钢筋相交,故假若工字钢如此安装,对剪力墙影响较大,建议采用在剪力墙外部设置预埋件进行吊拉的做法,请修改。
其余各栋类似情况请修改。
18.附图02中,13、14轴位置的凹位处,中间立杆的受荷面积远大于计算的立杆受荷面积,偏于不安全,应对类似位置的内立杆立杆稳定性、卸荷绳、吊点等承载力重新复核验算。
19.P90等连墙件计算中,N1w中受荷面积取3.3×3×1.5,但如施工图09等图中,各连墙件受荷面积远大于此计算值,所以计算结果偏少,请重新复核验算。
另外本方案连墙件按焊接连接计算,但文字说明及大样图为双扣件扣接短钢管形式,前后不一致,请明确。
20.附图01等图中,22轴的工字钢梁锚固在楼梯区域,请补充悬挑型钢放置在楼梯位置的具体做法(如4号楼的1#、2#楼梯),补充钢梁的锚固大样。
21.完善部分栋楼悬挑脚手架的全高剖面图:
(1)、4号商业、住宅楼部分位置在四层设置悬挑工字钢,应补充在三层设置悬挑工字钢位置的全高剖面图。
(2)、8号住宅楼部分位置在四层设置悬挑工字钢,应补充在四层设置悬挑工字钢位置的全高剖面图。
(3)、施工图50,9号住宅楼门楼阳台位置剖面图中,第一次钢丝绳卸荷也应设置7层。
22.补充完善悬挑工字钢设置大样图:
(1)、补充特殊部位(如转角、阳台、凹缩、柱墙位置)不同悬挑跨度或不同结构形式的工字钢梁的安装大样图。
(2)、施工图12中①、③大样。
23.8#的1-1剖面图中WF层在斜屋面处设置一道卸荷,且拉吊点设置在檐口梁上,应改为在17F设置吊环卸荷。
另外所有的拉吊卸荷装置应增设花篮螺栓与钢丝绳配套使用。
24.附图02等图中,应补充如H轴阳台边梁的承载力验算或对阳台进行回顶。
25.建议取消附图的高空悬挑防护棚。
26.论证的脚手架方案未提交报审表,未提交已按要求填写的专家论证审查表;
27.附图03中建筑物四角位置,悬挑三米的结构梁,配筋仅2Φ25,而承受大量立杆的卸荷荷载,请补充此悬挑结构梁的承载力验算。
如采用回顶,应明确回顶立杆的具体设置位置。
28.补充脚手架斜撑的平面布置图,表示斜撑的设置位置。
大样图中应有飘出结构和脚手架各相关具体尺寸(如附图大样图一中飘出结构尺寸和脚手架立杆间距尺寸等均没有标示)。
附图09中,方案中的做法稳定性不足,斜撑有较大安全隐患:
计算书中,斜撑仅按1500的受压杆进行复核,实际上附图09中无注明斜杆到底与架体扣接多少道,而且即使用扣件与立杆每道扣接,斜杆的最不利压杆也超过2000mm,请重新复核验算。
另外上部的架体应每跨设置一道连墙件,加强上部架体的连接,形成拉压杆结构,才能保证受压杆轴向受压,否则斜撑杆有可能受弯局部破坏。
请重新调整斜撑的、连墙件的设计和补充相关计算。
29.连墙件平面布置图应按每层三跨和每层两跨、奇数层和偶数层分别绘制。
补充1号办公楼悬挑脚手架第二次悬挑(16层以上)连墙件的平面布置图,应按每层两跨设置。
完善连墙件的做法大样,补充扣件的抗滑验算。
P14页连墙杆做法与附图大样图二中,关于杆件预埋的做法不符。
30.P9、P10页安全防护挡板层(无飘板)剖面大样图中,各大样编号标示的所在图号(附图7)与实际图纸编号不符;施工图00施工说明第12点中,节点大样详图编号与实际编号不符,请修正。
31.完善连墙件的做法大样。
P14页连墙杆做法与附图大样图二中,关于杆件预埋的做法不符。
32.附图01、02、03、04关于单根工字钢上的立杆超过3根时,其吊点可作调整。
如果拉吊钢丝绳的水平夹角小于60°,则其吊点应设置在再上一层,并补充做法剖面图。
33.关于转角处悬挑工字钢,不建议采用大样图一中的转角工字钢伸入柱子大样做法。
建议工字钢不穿过柱子,在柱子两侧出悬挑工字钢,再在悬挑工字钢上加设型钢连系梁,并保证所有立杆必须落在悬挑工字钢或型钢连系梁上。
完善各悬挑脚手架转角处大样图。
34.补充电梯井道脚手架立杆平面布置图和全高剖面图,并应与P3页各栋号电梯井道脚手架处理说明中和P15页中的做法一致。
35.四层的工字钢悬挑钢梁在1-A轴及1-F轴上,是布置在大悬挑梁板结构上的,方案中应明确下层结构的回顶措施。
36.完善转角处悬挑工字钢的计算。
计算书中转角处悬挑工字钢承受的荷载取立杆的最大轴向力10.344KN(取11KN),未考虑工字钢次梁传递过来的荷载,请修改。
37.补充转角位置工字钢次梁的验算。
建议在验算书中,钢梁按编号进行验算的,图纸中也按钢梁编号进行布置,避免施工中出错。
38.部分楼层连墙件与外架主节点距离超过300mm,应调整;有飘板部位外架离墙较远,应补充安全防护措施。
39.特种作业人员应补充架子工相关证件;应急预案应补充重大危险源分析及应急演练相关内容。
40.完善4层工字钢的平面布置图,审阅图纸4层1-1~1-6×1-A轴及1-1~1-6×1-F轴外三米有楼板,5层以上1-1~1-6×1-A轴及1-1~1-6×1-F轴结构内缩1.3米,因此4层1-1~1-6×1-A轴及1-1~1-6×1-F轴位置可不设悬挑工字钢,此位置立杆可直接支撑在4层楼板上,楼板设置钢管回顶措施。
41.P94,方案中阳台位置设置立杆回顶,应补充阳台位置回顶的平面布置图。
42.施工图12,完善悬挑工字钢的设置大样图,大样图上应标注悬挑工字钢锚固段及悬挑段的长度。
悬挑工字钢的锚固段长度应不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转角位置部分悬挑工字钢不满足锚固段长度的要求,应加长工字钢。
43.完善1号办公楼悬挑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方法,施工图15连墙件预埋钢管在边梁侧面水平设置,应改为在边梁面垂直梁面设置。
44.补充横向斜撑的平面布置图,表示横向斜撑的设置位置。
45.P9、P10页安全防护挡板层剖面大样图中,各大样编号标示的所在图号(附图3)与实际图纸编号不符;请修正。
46.按照P15页吊环的预埋长度应不小于30d而不是现在方案中的250mm。
47.补充施工电梯通道与脚手架结合部位的做法平面图和剖面图做法大样。
48.屋面层檐口外挑结构的脚手架应增设一道斜撑以增加稳定性。
三、基坑支护工程
1.明确场地平整要求,平整范围要达到一倍基坑深度以上。
2.复核基坑开挖深度能否满足基础施工需要,应充分考虑较密的大承台部位的开挖深度。
3.进一步复核场地砂层分布范围,复核搅拌桩止水范围是否达到要求。
4.部分区段放坡坡度1:
1.2、1:
1.3偏陡,建议适当放缓。
5.填土层岩土取值偏高宜适当降低并验算。
6.部分土钉设置抗拔力偏大,应按计算书计算结果调整。
7.变形监测控制标准偏严格,建议适当调整。
8.施工进度计划中搅拌桩的施工顺序应调整。
9.补充施工监测平面布置图。
10.补充坑内、坑顶排水系统布置图。
11.补充土钉成孔塌空技术措施。
12.细化土方挖运方案及具体施工计划。
13.细化施工平面布置图,按实际情况调整完善。
14.材料计划表中应补充砂、碎石等材料。
四、土方问题
1.土方开挖未明确土方开挖深度及边坡护坡方法;土方开挖没有明确边坡护坡方案。
2.土方开挖方案未包括编制依据。
3.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计算,72、74、76、83、84、93、96、97、98、109、112、117、141号楼等土方开挖深度超过5m,属于深基坑工程,应组织专家论证;若场地进行平整后未超过5m,应提交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三方项目负责人签字盖注册章盖公章的场地平整情况说明和三方项目负责人签字盖注册章盖公章的场地平整后的标高图;
五、合同备案、保函备案存在问题:
1.合同备案表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未填写完整两个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2.合同备案表显示该工程属“直接发包工程”与提交的立项文件“邀请招标”不一致,应修改。
3.合同备案表显示项目总监注册章有效期与注册章不一致,应为2016-1-25.
4.提交的立项文件显示该工程属于“邀请招标”工程,未提交《中标通知书》。
5.劳务分包合同P7页显示采用固定劳务报酬方式,P8页的劳务报酬支付方式应在19.1条款填写。
6.监理合同P23页未填写委托人代表。
未在合同第三部分(补充条款)增设关于电梯安装的责任条款。
P5页未由建设单位的两位法人代表签名。
7.未提交预算书,无法核对施工合同的造价工程师信息。
8.所有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证明书均未填写有效期限、签发日期。
六、物料机问题
1.显示的物料提升机的数据不一致。
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显示的起重设备数量有31台物料提升机,机械设备列表显示的有10台物料提升机,不一致,应明确并作出相应修改。
3.物料提升机方案未包括安装位置平面图,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安装、拆卸的应急预案。
七、塔吊问题
1..塔吊安拆方案,缺安装拆卸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塔吊安拆方案未包括安装位置平面和立面图,爬升工况及附着节点详图,安装及拆卸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拆卸的安全技术措施,安装、拆卸的应急预案。
2.临时用电方案显示的起重机设备数量有9台塔吊,机械设备列表显示的有6台塔吊,不一致,应明确并作出相应修改。
3.塔吊安拆方案未包括附着节点详图、人员分工及职责、安装及拆卸的安全技术措施、安装及拆卸的应急预案
八、施工电梯问题
1..施工电梯方案,缺安装拆卸的应急方案。
施工电梯安拆方案未包括辅助起重设备的种类、型号、性能及位置安排,安装、拆卸的应急预案。
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显示的起重设备数量有8台施工外挂电梯、6台室内电梯,机械设备列表显示的有14台施工电梯,不一致,应明确并作出相应修改。
3.临时用电方案显示的起重机设备数量有14台施工电梯,机械设备列表显示的有25台施工电梯,不一致,应明确并作出相应修改。
4.方案里面同时出现外用施工电梯、室内施工电梯,明确具体同什么电梯。
5.施工电梯安拆方案未包括安装及拆卸的安全技术措施、安装及拆卸的应急预案。
九、安全措施备案存在问题:
1.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所配备3名安全员,其中2名安全员与业务备案人员不一致。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明确专职安全员等职务的责任。
3.施工单位措施费使用计划的费用总额与合同支付条款数额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