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0728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doc

XXXXXXXXXX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上海大众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轿车生产企业,在中国已经走过风雨20年。

从80年代的一枝独秀到现在的百家争鸣,上海大众见证了中国轿车工业走过的光辉历程。

上海大众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还依然不得不面对比如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有限、新产品开发乏力、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及时改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战略提升竞争能力,在目前的经营方式基础上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保持竞争力的可持续性,面对随后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的到来,国外同类产品的强大冲击的严峻形势。

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加入WTO给我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我国汽车制造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论文首先从汽车制造行业的现状着手,分析了世界和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然后主要对上海大众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其竞争背景、外部环境机遇以及外部环境威胁和外部环境关键因素,关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财务进行了分析。

建议上海大众大力实施管理和技术创新战略、进行企业文化重塑、寻求与国外企业合作。

从根本上远离被动局面,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加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能力。

本文主要运用了SWOT分析法、迈克尔·波特五种力量模型等有关分析工具对上海大众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最后,分析得出一些启示并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上海大众汽车;PEST分析;五力模型;SWOT分析;财务分析;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引言 1

1企业概况 1

1.1公司简介 1

1.2宏观环境分析框架PEST分析 2

1.2.1宏观环境行业分析 2

1.2.2PEST分析 4

1.2.3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6

1.3SWOT分析 7

1.3.1优势(S) 7

1.3.2弱势(W) 8

1.3.3机会(O) 8

1.3.4威胁(T) 9

2企业财务分析 9

2.1盈利分析 14

2.2营运能力分析 14

2.3偿债能力分析 14

2.4增长能力分析 15

2.5杜邦综合分析 16

3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建议 17

3.1未来发展趋势 17

3.2结论及建议 18

参考文献 19

II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SWOT分析

引言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轿车行业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整个行业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了。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轿车企业面临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竞争的主体日趋多元化,竞争的焦点在不断地变化。

而目前我国轿车企业竞争力相对薄弱,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亏损。

在这种态势下,准确地界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分析其现状及发展态势,并构建切实可行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来综合评价企业竞争力,势在必行。

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选择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展开对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上海大众企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旨在使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给轿车行业和其它行业企业评价企业竞争力提供一种思路。

1企业概况

1.1公司简介

上海大众汽车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45万辆,产品包括桑塔纳、桑塔纳Vista、帕萨特新领域、波罗、途安、途观五大平台六大系列几十个品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

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

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上海大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经过各方多次追加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由9.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69.4亿元人民币。

经过一、二、三期技术改造工程和资产收购,上海大众目前形成了五大生产区域和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的布局;截至2009年年末,累计产销各类轿车518万辆,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

鉴于上海大众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出色表现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资双方已于2002年提前续签了延长合营合同,将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

在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跨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海大众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开拓进取。

公司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八度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

在发展历程中,上海大众创造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多项第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外合作成功的典范,上海大众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1.2宏观环境分析框架PEST分析

1.2.1宏观环境行业分析

宏观环境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GDP及其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GDP一直保持着平稳高速的增长。

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的GDP跌落到了个位数,社科院对09年的GDP预期也降至8%左右。

具体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值,要从国际国内两重因素来看。

首先就是国际因素,从美国开始蔓延的金融危机还会不会再有恶化?

第二就是我国政府的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拉动经济的政策实现的程度。

但是无论怎样,宏观环境的不景气这已基本成为事实。

不景气的宏观经济必然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构成不利影响。

2.城乡人民收入发展现状与轿车保有量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万元级向10万元级过渡,主要的消费品是汽车、住房以及通讯、教育等。

随着经济的增长,可以预计的是居民的购买力还将不断增强。

消费主体成排浪式地扩张。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政策、消费体制、消费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些都将为汽车消费增长带来巨大潜力。

3.市场国际化

我国汽车产业面对着巨大的全球市场。

2005年全球汽车销量4000多万辆,而中国出口的汽车仅17万辆,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极少,国家鼓励汽车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

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

4.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使的汽车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的可能来源。

不少企业在谋求上市融资,外资也增资中国市场。

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各汽车产业集团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地、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

东风与日产、一汽与大众、华晨与宝马、通用与上汽、长安与福特等等的合资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5.汽车信贷的落后

我国目前汽车购买者大部分是现款,发达国家汽车销量70%是靠信贷售出的,我国的比例不足20%。

汽车金融公司和国内金融机构的汽车信贷发展缓慢,一方面,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信贷的呆坏帐率高达40%,由于国内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规定商用车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自用车首付比例不低于20%,期限都不得超过五年,这抑制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另一方面,国家批准的汽车金融公司要么是外资要么是合资,这使的本土汽车企业在这个领域又处于不利的落后位置。

6.钢材价格及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08年各种钢材的价格都出现了大的波动,进入09年,随着我国投资和基建规模的加大,对于钢铁的需求大幅增加,我国钢铁的产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但是受世界经济发展放缓、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铁矿石行业投资的暴增等原因的影响,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在09年将保持基本稳定,甚至略有回落。

受此双重因素的影响,09年钢铁价格不会有大幅波动。

具体的涨跌要视国家的调控政策的力度而定。

而汽车作为钢铁行业的消费大户,价格的稳定对其成本的维持至关重要。

7.橡胶制品的供求影响汽车轮胎成本

天然橡胶消费量最大的就是汽车工业(约占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65%),它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轮胎的产量,从而影响轮胎价格。

供求情况是影响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最根本的因素。

伴随着合成橡胶工业的不断发展,其价格也越来越具有竞争性。

当天然橡胶供给紧张或价格上涨时,许多生产厂商会选择使用合成橡胶,两者的互补性将会越来越强。

同时,由于合成橡胶属于石化类产品,自然而然,其价格受其上游产品――石油的影响。

而事实上,石油价格一直是不断波动的,因此,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通过影响合成橡胶的价格而作用于天然橡胶的价格。

1.2.2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一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宏观因素。

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1.政治

 近几年,在大家的视线中,无论提到“节能减排”,还是提到“国家优惠政策”均少不了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提及,可见对其是非常重视。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整体的提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近几年的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千万辆,首次成为汽车业的产销大国。

但在快速、积极发展的同时,汽车产业也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

在政策法规上,节能减排的实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成为其转型、升级、营销的关键点。

大众汽车也不断符合节能减排,与国产汽车(长安,长城,铃木)相比,polo,捷达,朗逸等系列,能耗少,排量低,不断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一些高新科技被不断地应用于汽车领域,例如汽车电子,用电子控制单元来精确控制汽车的各项行驶参数,使驾驶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为枯燥的驾驶带来不少乐趣。

汽车正在向高科技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应用使整个汽车产业将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与此同时,不但巩固了原有汽车市场,更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汽车市场开辟了新的道路。

大众汽车的发动机外国进口,其他部件国内制造,尤其发动机对于汽车而言至关重要。

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我国汽车技术发展动向尽管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但解决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问题不能仅仅汽车企业,它涉及到了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如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工作,汽车使用者的

消费习惯和驾驶习惯。

例如购买节能环保汽车,并具有节能降耗的驾驶技巧,国家从财税上鼓励汽车用户购买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产品。

大众汽车集团公司也需要结合中国政策的影响,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生产节能环保的车型。

3.经济

人均GDP与千人汽车保有量。

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DP与千人汽车保有量的关系来分析,虽然各国在同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汽车保有量不尽相同,但是人均GDP与千人汽车保有量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改善,消费结构的升级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