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401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docx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整理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选择题

1.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

C.种群D.物种

[答案] A

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答案] B

3.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答案] A

[解析] 生产者包括植物、蓝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腐生动物,而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等,而细菌中既有生产者、分解者,又有消费者。

据图仔细分析比较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可推知A正确.

4.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答案] A

[解析] 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A正确;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B不正确;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不正确;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不正确。

5.(2015·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四种经济动物(M、N、O、P)进行了调查,所得结果如下:

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营养级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

B.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

C.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止一种

D.M动物一定处于第五营养级

[答案] C

[解析] 动物的营养级一般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但是在食物网中不一定,因为有的生物以多种生物为食,A错误;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B错误;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止一种,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C正确;由于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动物有可能处于第四营养级,D错误.

6。

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汁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0d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面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

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

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

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

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叙述,叶汁捣碎后混入池泥并在黑暗中保存,图中表示的是以叶汁为食的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即Ⅰ是以叶汁为食的初级消费者,Ⅱ为次级消费者,Ⅲ为三级消费者,Ⅳ可能为捕食者。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答案] C

8.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被捕食者

捕食者  

昆虫

狐狸

昆虫

狐狸

A。

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

B.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

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

D.鹰占有第三、四两个营养级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知该食物网如图:

大量捕杀鼠,狐狸和鹰的数量会减少,故C错误.

9.(2015·山东德州联考)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和物种C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物种C和苔类之间无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D.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 C

[解析] 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白杨树→B→I,白杨树→C→A,白杨树→C→D→A,白杨树→G→D→A,白杨树→G→A,苔类→E→A,苔类→F→A,A错误;物种C和苔类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故它们之间有竞争关系,B错误;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物种A还能以物种C、D、F、G为食,因此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C正确;图示的各种成分组成食物网,只包括动物和植物,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分解者,故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10.(2015·山东泰安期末)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

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主态系统的分解者

B.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C.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小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3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答案] D

[解析] 蘑菇为真菌,依靠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A正确;兔与人竞争植物,兔又被人捕食,鼠疫杆菌寄生在人体内,B正确;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影响很小,而捕食者对被捕食者数量影响较大,C正确;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4条食物链传递给鹰,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根据以下在野外观察到的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表(活动时间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

大鼠

休息20%

寻找配偶10%

55%吃种子

追逐小鼠15%

小鼠

休息20%

寻找配偶10%

45%吃种子

被大鼠追逐25%

浣熊

休息75%

寻找配偶10%

15%吃大鼠

北美郊狼

休息75%

寻找配偶5%

20%吃烷熊

(1)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大鼠和小鼠是________关系.

(2)浣熊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3)现在,假设北美郊狼成了当地居民们讨厌的动物。

居民们开始毒杀北美郊狼,导致其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小鼠的种群数量将会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 竞争 

(2)三

(3)增大 北美郊狼减少,浣熊增多,大鼠减少,小鼠和大鼠的竞争减弱,小鼠增多

12.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

据图1回答: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

B.________、C.________。

(2)B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据图2回答:

(5)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6)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________。

(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D A (5)8

(6)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7)捕食和竞争

(8)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增多

(10)食虫昆虫 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解析] 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粱”,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蛇和鹰存在捕食关系,都以食虫鸟或老鼠为食时,二者是竞争关系;该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若蛇绝种,鹰会以老鼠、食虫鸟为食,鹰的食物增多,数量增加;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证明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材料用具:

等大的玻璃瓶四个、清水、河泥、生长状况和大小相同的金鱼若干条、生长状况和大小相同的金鱼藻若干.

实验步骤:

(1)取玻璃瓶,分别编号为1、2、3、4。

(2)分别对4个玻璃瓶做以下处理:

(3)观察四个玻璃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

问题与讨论:

①1号和2号相比,哪一瓶存活时间长?

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号和4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必备成分?

若不能,应如何改进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金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本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①1号 2号瓶中金鱼藻因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O2

②不能。

4号瓶中应加入经过烘烤后杀死其中微生物的河泥

③1号 1号瓶中生态系统成分齐全,能维持较长时间

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不可缺少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1)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3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均加等量的水,3号中加少许河泥,再在1、2、3号中加入相同数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2、3号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瓶号

1

2

3

瓶中金鱼生存

的时间(周)

3

11

25

①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说明________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②________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③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最少答出两项)________等。

(2)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方法步骤:

第一步: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锥形瓶,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_______号锥形瓶相同。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观察记录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分解者 ②1号和2号 ③温度、金鱼的数量、金鱼藻的数量

(2)3 4号锥形瓶进行遮光处理 4号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比3号锥形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

[解析] 

(1)明确实验中的几组对照:

题干中设置了1、2、3号3个锥形瓶,这3个锥形瓶之间的对照关系分析如下:

锥形瓶

实验变量

实验目的

1号、2号

是否含有金鱼藻

探究生产者的重要性

2号、3号

是否含有河泥

探究分解者的重要性

(2)正确区分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

①实验变量是依据实验目的设置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不同的变量。

如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阳光为实验变量。

②无关变量为除实验变量之外其他的变量,如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消费者的数目、生态瓶的大小等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无关变量处于适宜且相同的状态,以降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