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338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docx

博士生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

二级学科:

____农业经济管理_______

代  码:

____120301   ______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博士学位基础课

经济学前沿 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

权锡鉴

撰写时间:

2009年6月18日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

课程编号:

110K0036

课程英文名称:

拟授课教师:

权锡鉴

课程总学时:

36          总学分:

2

课内学时:

30        课外学时:

6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发展动态,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经济学前沿理论的基础上,加深对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经济发展问题有所研究。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课外调研相结合

考核方式及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

以期末开卷考试计成绩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分配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第一章现代产权理论

第一节现代产权理论

一、财产与产权

二、产权结构

三、产权界定与产权效率

第二节企业产权制度

一、企业产权制度类型

二、企业产权安排

通过该章学习和调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产权理论、企业产权制度类型等理论。

传统讲授

6

 

第二章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

一、交易费用概念

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第二节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二、制度创新分析

通过该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等理论问题。

传统讲授

6

 

第三章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第一节信息经济学理论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二、非对称信息与市场交易

第二节博弈论分析

一、博弈论基础

二、纳什均衡

三、重复博弈与经济合约

四、博弈论与经济分析

通过该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传统讲授与调研

6

2

第四章现代企业理论

第一节企业理论的发展

一、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

二、现代企业理论

第二节现代企业理论不同学说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契约理论

三、团队生产理论

四、企业家理论

五、企业能力理论

通过该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理论的不同学说。

传统讲授与调研

6

2

第五章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第一节企业制度及其类型

一、业主制

二、合伙制

三、公司制

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分析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三、企业改制及其问题

通过该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制度及其类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形式等内容。

传统讲授与调研

6

2

 

 

 

 

 

 

 

 

 

 

 

 

学习参考书:

1.王国成等译:

《经济理论的进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魏杰等著:

《产权与企业制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

3.钱颖一著: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4. 卢现祥主编:

《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管理学前沿 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

王淼

撰写时间:

2009年6月18日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

课程编号:

110K0146

课程英文名称:

LatestDevelopmentinManagement

拟授课教师:

王淼

课程总学时:

34           总学分:

2

课内学时:

 20         课外学时:

14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开拓视野,强化管理思维。

要求学生课下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并积极参与相关专题研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外阅读

考核方式及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

以期末提交论文为考核依据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学时分配

课内

学时

课外

学时

第1讲创意经济下的管理思维

掌握管理学研究新视角,开拓视野。

讲授

4

2

第2讲虚拟经济下的管理模式

掌握管理学研究新视角,开拓视野。

讲授

4

2

第3讲品牌经济下的管理策略

掌握管理学研究新视角,开拓视野。

讲授

4

2

第4讲信息经济下的组织结构

掌握管理学研究新视角,开拓视野。

讲授

4

2

第5讲全球经济下的管理变革

掌握管理学研究新视角,开拓视野。

讲授

4

2

调研+论文撰写

 

 

 

4

 

 

 

 

 

二、博士学位专业课

农业经济学前沿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

高强

撰写时间:

2009年6月14日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

课程编号:

110K0114

课程英文名称:

Current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ics

拟授课教师:

高强

课程总学时:

32           总学分:

2

课内学时:

 28         课外学时:

4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特点及我国三农现状;掌握农业经济微观组织的基本知识,我国农户兼业化的基本状况以及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了解改造传统农业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措施;熟悉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农业自然资源的具体内容和优化措施。

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及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

课程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分配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第一章农业、农村、农民

第一节农业

一、农业的概念

二、农业的特点

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四、农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农村

一、农村的概念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三、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节农民

一、农民的内涵

二、我国的农民问题

三、我国农民问题的解决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掌握农业的特点,作用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我国的现状,熟悉我国的农民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多媒体教学

4

 

第二章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

第一节我国农业微观组织制度的变迁

一、农户个体经营(1950-1952年)

二、农业合作社(1953-1957年)

三、人民公社(1958-1978年)

四、家庭承包经营(1979年以后)

第二节农业的家庭经营

一、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

二、农业中家庭经营的必然性

三、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

四、我国农业中的家庭经营

第三节农户兼业化

一、农户兼业化背景

二、农户兼业化的研究动态

第四节农户兼业化本质及命运

一、农户兼业的本质

二、农户兼业化与农业兼业化不同

三、农户兼业化和农业专业化可以并举

第五节发达国家农户兼业化的经验及教训

一、农户兼业深化的背景

二、农户兼业化与农业、农村发展

三、发达国家农户兼业化的几点启示

第六节我国农户兼业形态及特点

一、我国三大地带兼业形态研究

二、现阶段我国农户兼业经营特点及评价

第七节中国农户兼业化形成机制及演变趋势一、中国农户兼业化静态形成机制

二、中国农户兼业化动态发展机制

三、农户兼业化演变趋势

第八节农户兼业化与农业发展

一、农户兼业化与农业副业化

二、主体农业的现代化

三、农业发展政策选择

第九节农户兼业化与农村发展

一、农村社会结构变化与农村产业发展

二、农村社会结构矛盾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三、从农村社会结构改革看农村产业的发展

四、农村现代化

明确我国农业微观组织制度的变迁历程,农业家庭经营的相关概念,了解农户兼业化的含义、产生背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等,掌握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

重点是农业家庭经营的必然性及特征,我国农户兼业的形态、特点、形成机制。

本章难点是我国农户兼业化的静态形成机制和动态发展机制。

多媒体教学

10

 

第3章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第1节传统农业的改造

1、传统农业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2、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与其特性

3、传统农业的改造

第2节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4、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5、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六、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第3节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

6、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7、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4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1、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六大趋势

3、世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趋势和经验

四、我国三农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统农业的涵义及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的相关内容,了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重点是传统农业的改造、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

多媒体教学

4

 

第4章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1节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第2节可持续农业的内涵

第3节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4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涵

2、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农业的比较

第5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2、全方位的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生产技术上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业资源管理、保护及农业基本建设,从生产环境方面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可持续农业的内涵,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

重点是掌握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及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什么。

多媒体教学

4

 

第五章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

第1节农业生产结构概述

1、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

2、农业生产结构的衡量

3、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性

4、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

第2节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2、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3、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四、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五、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第3节农业生产布局

1、农业生产布局的内涵

2、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

3、农业生产布局的意义

四、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

掌握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生产布局的相关内容,包括概念、意义、重要性等。

本章的重点是明确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以及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

2

2

第六章农业自然资源:

土地和水资源

第1节农业土地资源

1、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

2、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三、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状况

第2节农业集约经营

1、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及类型

2、集约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农业集约经营水平的衡量

四、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途径

第3节农业规模经营

1、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

2、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

三、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途径

第4节农业水资源

1、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2、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三、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

四、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了解农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作用、特点、在我国的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农业集约经营以及农业规模经营的概念、类型、形成条件等。

重点是掌握我国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有哪些途径。

多媒体教学

4

2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1、雷海章:

《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2、朱道华:

《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4版

3、李秉龙:

《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西奥多.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日]速水佑茨朗,[美]弗农.拉坦: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6、[日]速水佑茨朗,神明善久:

《农业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7、[美]约翰.梅勒:

《农业经济发展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人力资源管理

撰写人:

孙健

撰写时间:

2009年6月14日

课程安排(本门课程主要采取专题方式授课)

第一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

本周主要学习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背景知识。

首先回顾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历史沿革过程,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从实践操作角度来讲解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功能;最后全班讨论,研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理论在现阶段的最新发展趋势。

第二周人力资源管理宏观与微观关系研究

本周将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微观及宏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几篇文章及海尔、海信的案例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三周宏观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周讲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需要由CEO、HR经理和业务经理共同来实现的,它以提升员工能力素质为目标,搭建有效的评价与激励互动平台,释放员工能力,促进企业发展。

第四周招聘

本周需要掌握的知识是企业招聘的程序及方法,另外还需要掌握心理测评的具体方法。

具体内容为:

招聘的程序、招聘的方法;选拔的程序、选拔的方法;心理测评的程序、心理测平的方法。

第五周员工培训

本周讲解员工培训的理论及操作知识。

首先讲授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培训的目标与策略以及培训课程的设计;其次讲解具体的员工培训的方法,具体有:

专家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习、观摩等;最后教授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具体有:

测验、行为观察、系统评价法、综合评估等。

第六周 绩效管理

本周讲解绩效管理的具体内容,具体涉及到考核内容、指标及标准的设计方法,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考核结果的处理、反馈及评价等。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绩效考核方法的设计,本周将会详细讲解KPI、360考核、BSC方法以及基于目标的考核方法的优缺点及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周 薪酬管理

本周讲解人力资源管理中另一项核心内容——薪酬管理的知识。

薪酬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现在比较常用的薪酬制度有岗位制、技能制、结构制等。

本周将通过讨论的形式,结合案例探讨不同的薪酬制度适合什么样的企业,最终每人按自己的理解完成自己的研究报告。

第八周 职业管理

员工的职业管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了,而员工的职业管理与组织的关联也越发的密切,从而对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周将主要讲授员工职业选择及职业开发的知识。

关于职业选择主要介绍帕森斯的人业匹配理论、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以及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关于职业开发将讲授职业开发的原则、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职业开发中的角色、员工职业能力开发等相关知识。

第九周 员工保障管理

本次主要掌握以下具体内容:

1.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体系;

2.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与现状;

3掌握我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等的基本内容;

4.掌握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的基本法律规定与作业条件管理。

第十周 人力资源激励管理

本章主要讲解美国管理专家戴维得在《管理技巧》中介绍的四种有效的激励方案,即:

金钱刺激的短期效果、长期激励方案、团队激励方案以及其他有效的激励机制。

另外还要详细讲解股权激励的相关知识,并讨论我国目前组织经营者持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周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本周将讲解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掌握的知识。

重点讲授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四种代表模式、管理的特点、化解文化冲突的技巧、如何选聘海外经理等知识。

另外也会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二周 课程总结

本次可是学期末的课程总结,通过圆桌会议的方式来让学生谈谈自己这一学期的学习心得以及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十三周 期末考试

考核方法

期末考试(论文):

50%

课堂表现:

25%

课后作业:

25%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

韩立民

撰写时间:

2009年7月14日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

课程英文名称:

Regional Economics

拟授课教师:

韩立民

课程总学时:

  32       总学分:

2

课内学时:

  26      课外学时:

6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结合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系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深入了解中国区域经济与海洋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区域经济理论等研究内容,探索促进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力求为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辅以教师指导下的研究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献和进行小组讨论。

考核方式及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

期末开卷考试(占60%)+调查报告(或分组讨论报告)(占40%)。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学时分配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专题一区域经济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

1.1区域经济的内涵

1.2区域产业结构

1.3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

1.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了解区域经济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掌握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区域协调与区际关系、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相关知识。

多媒体教学

4

 

专题二中国区域经济

2.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

2.2中国区域经济的新格局

2.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战略选择

2.4统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及格局,了解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多媒体教学、讨论

6

2

专题三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

3.1海洋经济的含义及实质

3.2海洋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3.3海洋产业内涵与划分

3.4海洋经济战略

了解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实质,了解海洋资源特点与海洋产业划分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教学

4

 

专题四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思路

4.1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

4.2海洋经济重要地位

4.3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4.4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了解世界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的背景与分类体系,掌握海洋经济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思考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多媒体教学、讨论

6

2

专题五农村区域经济与区域海洋经济

5.1中国农村区域经济概况

5.2中国农村区域经济显现新格局

5.3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5.4中国区域海洋经济

介绍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概况与显现的新格局,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了解中国海洋经济区域的划分及区域海洋经济运行情况。

多媒体教学、讨论

6

2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韩立民,《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版.

三、博士专业选修课

城镇经济发展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

权锡鉴

撰写时间:

2009年6月18日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

课程编号:

110K0118

课程英文名称:

拟授课教师:

权锡鉴

课程总学时:

36          总学分:

2

课内学时:

30        课外学时:

6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城镇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具有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分析和研究城镇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城镇经济发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关重点问题有所研究。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课外调研相结合

考核方式及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

以期末开卷考试计成绩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分配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第一章城镇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

第一节城镇经济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二、发展战略研究与制定

第二节城镇经济发展规划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产业发展布局与规划

三、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四、城镇体系布局规划

通过该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镇经济发展战略、城镇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

传统讲授

5

 

第二章城镇产业经济发展

第一节城镇工业经济发展

一、发展道路

二、发展模式

三、工业企业改制研究

第二节城镇农业经济发展

一、农业经营组织及其变革

二、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

三、关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问题

第三节城镇服务业发展

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各类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该章学习和调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镇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容和基本模式。

传统讲授与调研

5

2

第三章城镇化与产业集群发展

第一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二、城镇化协调发展

第二节产业集群结构与布局

一、产业集群结构及其优化

二、科技园区发展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通过该章学习和调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等。

传统讲授与调研

5

2

第四章城镇化与生产要素流转

第一节生产要素流转规律

一、劳动要素流转规律

二、土地要素流转规律

三、资本要素流转规律

第二节农业生产要素流转态势

一、农业劳动力要素流转态势

二、农业土地流转态势

三、农业资本流转态势

通过该章学习和调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镇生产要素流转规律。

传统讲授与调研

5

2

第五章城镇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

第一节城镇建设的内容

一、城镇布局

二、城镇规划

三、城镇运行

第二节优化城镇建设的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对策选择

三、管理机制

通过该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镇建设的内容、优化城镇建设的对策等。

传统讲授

5

 

第六章城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城镇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

一、外部性理论

二、外部性的表现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协调发展的机制

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