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重点知识.docx
《组胚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胚重点知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胚重点知识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组织与组织学:
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2.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3.HE染色: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可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蓝紫色称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可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粉色,称嗜酸性;对酸性碱性染料亲和力都不强的称中性。
第二章上皮细胞
1.上皮细胞的特性
①细胞间质少
②有极性(基底面,游离面侧面)
③有基膜
④无血管
⑤神经末梢丰富
⑥分布广泛
⑦功能多样。
2.什么是被覆上皮?
分为哪几类?
答:
被覆上皮:
分布广泛,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贴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
(见教材P11表2-1)
3.上皮组织游离面有哪些?
(微绒毛,纤毛)
答:
微绒毛:
微绒毛是细胞膜和细胞质向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指状突起;
纤毛:
纤维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突起,具有节律定向摆动的功能。
4.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
答:
基膜:
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
质膜内褶:
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褶方向与细胞基底面垂直。
第三章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的特性
①分布广泛
②细胞少,散在分布无极性,细胞间质多
③有血管
④来源于间充质
⑤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
2.根据结缔组织基质分类
①基质呈胶装的固有结缔组织;
②基质呈液体状的血液和淋巴;
③基质呈固体状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3.固有结缔组织分为哪几类?
答:
①疏松结缔组织②致密结缔组织③网状组织④脂肪组织
4.疏松结缔组织有哪几种纤维?
分别有何别名?
答:
①胶原纤维(又称白纤维)②弹性纤维(又称黄纤维)③网状纤维(又称嗜银纤维)
5什么叫同源细胞群?
[名词解释]
越靠近软骨中央部的软骨细胞越成熟,细胞体积逐渐增大为原型或椭圆形,并成群分布。
每群可有2~8个软骨细胞,切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
6.软骨有哪几种类型?
分别又何特性?
答:
①透明软骨,较强的抗压性,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②纤维软骨,韧性强大,起连接和保护作用;
③弹性软骨,较强的弹性。
7.骨组织内有哪些类型的细胞?
答:
①骨细胞②骨祖细胞③成骨细胞④破骨细胞
8.骨单位:
又称哈弗斯系统,位于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的主要结构,每个骨单位呈圆筒状,由10~20层呈同心圆排列的环状骨板围绕中央的中央管或称哈弗斯管共同组成。
9.血涂片常用的染色法:
瑞特(瑞氏染色)或吉姆萨染色法。
10.血象:
临床上,将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为血象。
11.白细胞可分为哪几类?
各类的比例及临床意义
答:
根据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两类;根据颗粒的染色特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类;无粒白细胞则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各占的比例及临床意义:
(5类)
①中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在疾病状态下,1~2叶核的细胞百分率增高,成核左移;4~5叶核的细胞增多,称核右移,表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②嗜酸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0.5%-3%,抗过敏;抗寄生虫及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③嗜碱性粒细胞:
数量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1%,参与过敏反应。
④淋巴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25%~30%,在机体防御、稳定、监护等免疫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⑤单核细胞:
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具有活跃的趋化性、吞噬功能和杀菌功能;分泌活性物质和参与造血调控。
第四章肌组织
1.肌节:
明带中央有一条较深而细的Z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静止时肌节唱长2.1~2.5μm,它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横小管:
是骨骼肌纤维和肌膜向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人与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明带与暗带交界处。
3.肌浆网的功能:
肌浆网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
肌浆网的中部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称纵小管。
纵小管两端夸大呈扁囊状盲管,称终池。
功能:
肌浆网膜上钙泵能逆浓度差把肌浆中的Ca2+泵入肌浆网内贮存。
4.闰盘:
相邻心肌纤维分支的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
第五章神经组织
1.尼式体:
位于胞体和树突内,光镜下,强嗜碱性。
呈斑状或小颗粒。
电镜下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要的E类以及肽类的神经调质。
2.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细胞连接。
是传递信息的结构部位,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通讯,最常见的形式是轴--树突触、轴--棘突触、或轴--体突触,还有轴--轴突触、树--树突触等。
第七章循环系统
1.大中小微动脉血管结构及其功能(只答中膜)
答:
大动脉:
管径>10mm内弹性膜不易区分,中膜由40~70层有孔弹性膜构成,不能区分外弹性膜,又称弹性动脉,使心脏搏出的断续血流变的连续而均匀。
中动脉:
管径1~10mm内弹性膜发达,中膜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构成,外弹性膜明显,又名肌性动脉,调节分配各器官的血流量。
小动脉:
管径在0.3~1mm之间,较大的小动脉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纤维,无外弹性膜,有较多神经纤维又称外周阻力血管,能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和维持正常血压。
微细动脉:
管径在0.3mm以下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纤维组成,能调节局部血流量和维持正常血压。
2.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哪3类,各自得分布及其功能。
答:
①连续毛细血管:
分布于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通过吞饮小泡转运内容物以胞吐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②有孔毛细血管:
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胃血管球等处,可通过内皮窗孔进行中小分子物质交换。
③血窦:
分布于肝、脾、骨髓和内分泌腺,可通过内皮细胞的窗孔和细胞间隙进行物质交换。
3.血窦:
也称窦状毛细血管,官腔较大,直径可达40μm,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有窗孔无隔膜,基膜不完整或残缺。
第八章免疫系统
1.淋巴细胞的功能也特性
答:
①特异性:
淋巴细胞表面具有抗原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不同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不同,每一受体只能与相匹配的抗原结合。
②转化性:
淋巴细胞受到与其受体相配的抗原刺激后活化,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代谢增强。
③记忆性:
淋巴细胞经抗原激活转化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中有一部分再度转化为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称记忆T细胞或记忆B细胞。
2.淋巴器官的分类
答:
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
中枢淋巴器官有:
脾、胸腺(培育淋巴细胞的场所)
外周淋巴器官有:
淋巴结、脾、扁桃体
3.胸腺小体:
由数层扁平的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直径约为30~150μm,嗜酸性是胸腺髓质的特征结构。
4.淋巴的皮质分为:
浅层皮质、副皮质、皮质淋巴窦
5.脾的白髓:
由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脾小体)构成。
第九章消化系统
1.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答:
①黏膜:
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
②黏膜下层:
内含大血管与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
③肌层:
分为内环行和外环行
④外膜:
分为纤维膜和浆膜。
2.胃腺主要细胞:
胃底腺、喷门腺、幽门腺
3.小肠黏膜扩大表面积的三个结构
答:
①环形皱襞:
距幽门5cm~回肠的中段,有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中轴:
黏膜下层
②肠绒毛:
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起,中轴:
固有层
③微绒毛:
上皮游离面胞膜和胞质形成指状突起
4.潘氏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答:
位于小肠腺的基部,是特征性cell,常成群,细胞较大呈锥形,顶部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且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功能:
分泌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起杀灭作用。
5.胰腺实质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6.泡心细胞:
腺泡腺面可见数个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是胰腺腺泡的特征性结构。
7.肝小叶:
是肝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呈多面棱柱体,长约2mm,宽约1mm,成人肝有50~100~万个肝小叶。
8.肝血窦中的细胞功能
答:
①内皮细胞:
增加肝血窦的通透性
②肝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
具有变形运动和活跃的吞噬能力,消除从肝门静脉入肝的病原微生物,异物。
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监视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应答。
③大颗粒淋巴细胞:
抵御病毒感染,防止肝内肿瘤及其他肿瘤的肝转移。
第十章呼吸系统
1.气管与主支气管管壁的一般结构
答:
①黏膜:
上皮、固有层
②黏膜下层
③外膜
2.导气部管段结构特征比较。
答:
(见书本P125页.表10-1)
3.气血屏障(90~95%考一道12分的大题,同学们重点背诵!
)
答:
由①肺泡表面液体层
②Ⅰ型肺泡细胞
③Ⅰ型肺泡细胞的基膜
④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⑤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构成
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经过的结构,厚约0.2~0.5μm,有利于气体交换。
4.肺泡壁由单层肺泡上皮和基膜组成。
5.肺的呼吸部有哪些结构?
答:
①呼吸性细支气管②肺泡管③肺泡囊④肺泡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
1.肾单位:
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2.肾小体:
又称肾小球,圆球形直径约150~250μm,是肾单位的起始部,由肾小囊和血管球构成。
3.滤过膜:
是肾小体的滤过结构,为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由于血管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血浆中部分成分经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细胞裂孔膜面虑入肾小囊腔内,血浆所经过的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
4.球旁复合体:
又称肾小球旁器,位于肾小体血管极所形成的三角区,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形成。
5.光镜下的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
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
1.皮质分为哪三个带,分泌什么?
答:
①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②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
③网状带,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第十五章男性生殖系统
1.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2.精子发生:
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连续过程,相继经历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成减数分裂期和精子形成期3个阶段。
3.精子形成:
精子细胞不再分裂,但要经过复杂的形态演变,由球圆形逐渐演变成蝌蚪状的精子的过程。
4.支持细胞:
不规则的长锥形,细胞质弱酸性,基底部紧贴基膜,顶部伸达管腔面,核似卵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着色浅,核仁明显。
5.支持细胞的功能
答:
①对生精细胞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②吞噬和消化精子形成期脱落的残余胞质
③分泌少量液体参与睾丸液的形成,有助于精子输送
④在卵泡刺激素和雄雌激素作用下会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
⑤分泌抑制素可反馈抑制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
⑥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6.睾丸间质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成群分布,核圆,居中或偏位,核仁明显,胞质嗜酸性,在黄体生成素刺激下分泌雄激素。
7.血--睾屏障:
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CT、生精上皮的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其中紧密连接的屏障作用最为重要,可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阻止精子抗原外逸,从而避免引发自身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