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练习题目.docx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题练习题目.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目
2018年实验探究题练习
1.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可忽略不计;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类似于CaO与H2O的反应;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会产生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C、CO、Na2O、Na2CO3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B中盛有NaHCO3溶液除去可能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还附着黑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
产物中一定有:
【交流反思】
(1)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时,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
(2)装置C中的药品是 .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
【继续探究】为了检验D中白烟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振荡,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D中的物质是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无明显现象
2.竹,高风亮节,常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竹的“虚心,有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准备活动:
收集竹子中的气体.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了几瓶(瓶子容积均为200mL)气体.
探究活动一:
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探究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结束时,冷却到室温,松开止水夹,结果流入集气瓶的水为20mL,说明竹子里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②两个方案中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写出该方案其他优点:
.
探究活动二:
小兰同学探究收集的竹子里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①用符号表达式表示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②操作:
向一瓶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③实验现象:
;④结论:
竹子里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三:
小立同学探究竹子里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他用一瓶气体按乙装置组装并测定.
①液体C是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较好的吸收CO2,图乙中用来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
②实验结束时,松开止水夹,结果流入B瓶的水为6mL,竹子里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
③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小立测定的结果明显小于真实的竹子里气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并指出“偏小”与前面的准备活动有关,你分析小立测定“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用锌粒与如图1中的硫酸溶液(部分标签被腐蚀)反应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他们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也可以与锌粒发生反应,但不会生成氢气,也不会生成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②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素)溶液褪色。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并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
【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
气体可能是H2;乙同学认为:
气体可能是SO2;丙同学认为:
气体还可能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D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图中的 (填字母序号)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
(3)H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G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
【实验结论】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5)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何反应过程中又产生氢气了呢?
用文字简述原因 。
(6)锌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都可以生成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往往选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其优点是 (答案合理即可)
4.已知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气体,溶液由浑浊又变澄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HCO3)2.某化学兴趣小组由此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由哪些物质组成?
【查阅资料】
①NaHCO3+NaOH═Na2CO3+H2O
②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为Na2CO3
猜想2:
溶质为NaHCO3
猜想3:
溶质为 、 (填化学式,下同)
猜想4:
溶质为 、
【实验方案】
Ⅰ.甲组同学为确定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或 和 .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
(3)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和 .
Ⅱ.乙组同学根据甲组同学的猜想,通过定量分析绘制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象确定溶质成分.
A.Na2CO3 B. C. 、 D. 、 .
5.小红学碱的性质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并把两个实验的滤液都倒入了一个烧杯中,结果烧杯中产生了少量气泡,最终还有白色沉淀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酚酞溶液的作用 。
(2)实验②中滤液的溶质除有氢氧化钠外,还有 (填化学式)。
(3)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物的化学方程式 。
(4)小红对烧杯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红认为除有NaCl外,还可能含有:
猜想1:
还可能含有CaCl2
猜想2:
还可能含有 ,为了验证猜想1提出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烧杯中的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
猜想1正确
6.三项测试结束后,同学们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桌面上的废液缸中有白色沉淀,已知这组同学的实验内容是“用碳酸钠溶液签别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如图)。
同学们将白色沉淀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组成情况展开探究:
【收集证据】小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华:
Na2CO3Na2SO4小美Na2CO3NaOH小明:
(2) 。
[实验探究]小华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現象是(3) ,于是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小明和小美认为小华的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理由是(4) 。
【分析与归纳】就本题而言,从反立物含有的离子角度分析更容易一些。
首先依据小组同学实验现象可知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 (填离子符号),利用离子共存知识能确定(6) (填离子符号)一定不存在。
再依据题中信息,对一定存在的离子和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得出正确猜想。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CO2+H2O═Ca(HCO3)2。
【提出问题】向NaOH溶液里通入一定量CO2,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
(1)在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NaOH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H2O═2NaHCO3。
(3)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
溶质为Na2CO3;猜想二:
溶质为NaHCO3。
猜想三:
溶质为 (填化学式)。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
酚酞变红色
该溶液显碱性
(2)另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有 生成
猜想二不成立
(3)取步骤
(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
(1)是多余的,理由是 。
【反思应用】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 现象,此时下列哪一种曲线能反映出该溶液的导电性与二氧化碳的量之间的关系 。
8.实验探究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①A实验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是:
;
②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③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再探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
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
老师问:
废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可能含有Ca(OH)2
学生乙
可能含有Na2CO3
学生丙
可能含有CaCl2
学生丁
可能含有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 ,没有 。
【实验反思】
①根据以上B实验可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现有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它的变质程度如何呢?
【查阅资料】Ⅰ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Ⅱ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
为了弄清久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 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②取步骤①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在上述实验步骤①中,小强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9.小华与朋友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酒精吗?
【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C2H5OH,熔点为﹣114℃,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交流讨论】小华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他判断的理由是 ,
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发现问题】小华观察发现,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会残留少量白色固体。
【再提问题】燃烧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二】固体酒精是酒精、氢氧化钠和凝固剂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该凝固剂在空气中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作出猜想】猜想一:
氢氧化钠;猜想二:
碳酸钠;猜想三:
。
你认为猜想中含有碳酸钠的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将白色固体溶于足量水中
白色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可溶于水
(2)
取
(1)所得少量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2CO3
(3)
取
(2)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入 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中肯定有
【反思交流】实验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如果实验中发现氯化钡溶液不够,可选用下列试剂代替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Ca(OH)2溶液B.Ba(NO3)2溶液C.稀盐酸D.CaCl2溶液
10.实验加试中同学发现: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再不断吹入CO2,沉淀全部溶解。
同学们对白色沉淀溶解的生成物展开如下探究:
活动一:
探究白色沉淀溶解的生成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氢钙。
请完成资料里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二:
探究碳酸氢钙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请你就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提出两个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可供使用的试剂和仪器为:
CaCl2溶液、NaH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盐酸、NaOH溶液、试管、烧杯、导管、玻璃棒。
序号
猜想
操作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一
二
11.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人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l】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
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①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
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经过讨论研究,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③ ,④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实验后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
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⑤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
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⑥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⑦ 。
12.小明在市场看到,卖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实验1】小明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应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选填序号)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 。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
Na2CO3;猜想二:
NaOH;猜想三:
Na2CO3和NaOH。
【实验2】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
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3】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 ,无明显现象。
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
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
,加入CaCl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13.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
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氢氧化钠猜想二:
碳酸钠猜想三:
【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一结论,理由是
(2)小红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玉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 。
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
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探究1】
(1)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试管壁变烫,样品中一定有 。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溶液中一定有 。
(2)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放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该样品中一定有 。
据上述现象判断:
原样品中 (选填“一定没有”、“一定有”或“无法判断是否有”)Fe2O3。
【实验探究2】如图2,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3)通过上述实验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 。
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 。
(4)同学们经过实验测得上述40.0g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8.0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5.0g,滤渣C的质量为20.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探究1与实验探究2的数据:
(5)判断久置固体的成分是 ;
(6)上述残留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为 。
15.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铵、硫酸钾、硝酸铜、氯化钠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现按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做出分析与判断:
(1)气体B的化学式是 。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上述现象判断,该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如果要证明混合物A中确实含有该物质,可用滤液F继续实验。
请简要说出继续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现象 。
16.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图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
废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
废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
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
(1)猜想 (填“1”或“2”或“3”)正确.
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
17.某工厂利用熟石灰除去废液中残余的盐酸,使废液呈中性而达到排放标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取处理后的废液样品进行检测.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只有CaCI2;
猜想二:
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三:
可能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实验,得到同样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猜想二正确
乙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反思与评价】
(1)用熟石灰除去废液中残余盐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为避免这种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结果出现,你认为处理废液中残余盐酸时,可以使用过量的 .
18.实验室有一种澄清的废液中可能含有Na2CO3、NaOH、Ca(OH)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了证明其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进行实验1】
甲同学取样:
【表达交流】由此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 ;
【进行实验2】乙同学再取样,向废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废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由此乙同学得出的结论废液中一定含有Ca(OH)2.
【表达交流】请你对乙同学的结论做出评价:
;
【进行实验3】甲同学再取少量废液加入一定量的 ,若观察到 ,证明乙同学的结论正确
【反思与评价】废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9.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取样地点:
废水排放口.取样时间2002年5月28日上午9:
00.
目测结果:
样品略显蓝色,无悬浮颗粒,透明.
实验过程:
①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物和滤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②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物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