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837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docx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1

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

顾曰国

我虽然是专职研究人员,但我首先是英语教师。

我喜欢教书,因为这样我可以有许多学生。

现在我想根据我的经验,把一些我认为英语学习中的常见误区跟大家交流。

第一误区就是把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

大家知道我们习惯上把英语学习分解成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

这样分解是否科学,在此暂且不论,有不少学习者往往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

比如说,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人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

这里的错误是把看懂代替了会说。

看懂不等于会说。

练习口语,内容不能难,目的是通过一些能看懂的内容来操练“上口”。

也就是说,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练习,自己能说出书中相关的内容。

口语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

第二误区是把知识当成技能。

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

我给你一本题目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把书从头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

这时你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

但是你肯定不会骑。

原因是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

要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

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光看语法书、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练,要把知识变成技能。

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

知道怎么做不等于实际上会做。

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苦功夫。

学技能所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

第三个误区是速成心理。

必须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国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学好英语的。

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

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

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着命地默写,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

好的方法是大声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

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

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你听和说。

第四个误区是通过汉字记音。

现在有人推广通过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如“古帝拜”记good-bye。

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请奖。

这是极其错误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

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

错误的道理在本文有限的空间里无法讲清楚。

第五个误区是重结果不重过程。

应试教育是重结果,带来的后果是整天做模拟题,找出打勾的规律。

这是教育的大敌。

质量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

大家一定要遵照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学。

只要学习对路,好的结果自然会有。

第六个误区是对教师的依赖。

大家要仔细揣摩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本质。

任何一种学习,归根结底是在学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师。

第七个误区是缺乏系统性。

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是铺天盖地。

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个教材,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

我不是说我们不换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适合的教材就是要换。

但不能总是换个不停。

好的做法应该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材料。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要具备下面6个要素。

一是自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毅力,四是自我管理,五是自我约束,六是求知的童心。

我在这里作些简要说明。

先谈自信心。

如何树立自信心有许多方法,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能伤了自己的自信心。

一定不要过高要求自己,不能看到别人叽里呱啦说英语,就觉得自己不行。

要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要想到的是积沙成塔,积流成河。

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是决心。

我们往往是多次下决心而从不付诸行动。

所以大家在下决心的时候要把决心变成具体的学习计划。

如制定周、月和学期计划,通过这些计划把决心变成行动。

第三是毅力。

毅力就是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达是学好外语的大忌。

我们今天学到的新东西,都是贮存在我们大脑的临时记忆里。

临时记忆的东西有的只能保留几秒钟,最长的难以超过三天。

假如你对贮存在临时记忆里的东西不进行再利用(recycling),把它们从临时记忆贮存到长期记忆中,大脑就会把它们自动清除掉(因为大脑要保护它自己,不能把所有的临时信息都存着)。

所以,一定要有反复学习的毅力。

这里说的反复学,不是说去机械地重复原来学的东西,而是创造性地使用学过的东西。

如把原来的听力变成朗读。

把原来的朗读变成听力等。

第四是自我管理。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一身数任的人,有工作上的责任,有家庭上的责任,有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上的责任。

等等。

这些责任如果处理不好,都将跟你们的学习发生冲突。

所以自我管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第五是自我约束的能力。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成年人,享有很高的自由度。

在学习上你们没有上课时间的约束和老师的约束,这既可以变成有利的条件,也可以变成不利的隐患。

关键在你有没有自我约束力。

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能抗拒住足球赛的诱惑而去做作业,你就有了自我约束力。

第六是求知的童心。

儿童见到不知道的东西都想知道,不会的都想试一把,而且不厌其烦地问个没完。

假如我们学外语也有这颗求知的童心,我们就不怕学不好英语。

你见到一样东西。

不妨就问自己英文怎么说。

不怕出丑,不厌其烦,孜孜不倦,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我要强调的是,学好英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的问题。

所谓“全人”,英文叫“awholeperson”,就是素质全面的人。

在此祝你们早日成为学好外语的一个全人。

 

学习英语口语的两大法宝

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可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且听力太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学习英语口语的两大法宝:

科学聊天法与句子库法。

日常会话属于非正式口语。

平时多去英语角,多与人用英语聊天,是练习英语会话的不二法门。

可聊天毕竟是为了学习口语,当然也要注意方法,即科学聊天法,方法实际上也很简单:

1)方法:

a.聊天前做好主题准备工作,包括了解话题、查找所涉及的单词、准备能套几十个常用句型备用。

b.身上装上一本15000词左右的英汉小词典和一本1万词条左右的汉英小词典。

c.聊天过程中不要怕在对方面前查字典。

无关紧要的话可以想法用其它句子说清楚,关键的词则一定要查字典。

d.聊完天后应对从今天聊天中学到的单词、表达法、句型进行登记总结,并背下来。

2)注意事项:

a.复习预习工作一定要做,只有这样每一次聊天才会有较大的收益。

b.不要怕丢面子。

成年人学英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面子”。

c.自我对话与口头作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口语训练法。

一般会话,非正式口语就足够了,可要参加技术交流、商务会谈、正式会议等,练好正式的口语就很有必要了,这就是句子库法。

方法如下:

a.在阅读过程中、从书本例句中、从对话中看、听到地道、标准、典型、或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b.将每一个摘抄的句子分别记在不同卡片或纸条上随身携带。

c.随时取出尽量做到大声、快速、清晰地读几遍。

d.经常回忆所记的句子。

e.积累到一定量后分类总结设立“自己”的句子库。

注意事项:

a.一定要是“自己”的句子库,现有的这类辞典由于你未背熟所以不是你“自己的”,不过可利用它来对句子进行分类摘抄,以便查找。

b.一定要对句子达到随口而出的地步。

c.背诵的诗歌、文章也属“句子库”范畴。

d.对自己背的句子、文章还可采用复述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对自己的语法、单词量、反应速度都是很好的考验。

在实际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的情景或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表达某一意念时常使用的习惯用语并不太多。

这些用语大多具有固定的句型,往往不能用汉译英的方式直译出来。

一个对口语句型熟练的人,只要掌握了2500~3000个常用词和短语,就能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学汉语时,我们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可以这么说,如能熟背英语三百句,口语交流基本没问题。

更何况那些优美的句子还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呢!

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很好地进行口语会话,需要记忆一些过渡性、装饰性词语和插入语句。

对话总是双向的,除了说得出,还要能听得懂。

想练好听力,只有靠多听。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大多数国家的商务、技术人员都会说,可是由于受母语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发音并不很准确,甚至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也有地方口音——就如我国各地的方言一样。

例如,苏格兰人通常会吞掉一些音节,澳大利亚人常将“today”说成“todie”;不少新西兰人把“set”说成“sit”;拉丁语系的人说英语,有r结尾的单词往往加上小舌颤音;日本人说英语r与l分不清;东南亚的人说英语往往夹杂着本国母语的语调,而且t音常用d来代,等等。

在对话时应注意,而且平时也应适当听听这些国家的英语台作为练习。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口语能力差会使你不敢与人对话,从而无法交流。

希望大家能运用好本文介绍的两大法宝,把口语学好。

 

英语专家何其莘谈英语学习方法

*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

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难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

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

一般以每页(大32开)不超过八个生词为宜。

其次是阅读方法:

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

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

第三是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

只要坚持下去,几个月,半年之后,肯定会看到成效。

 

 

谈谈英语自学的体会与方法

最近,我先后收到国内两所重点大学的博士考试成绩通知单。

两校我都以优良成绩被录取,其中,英语成绩都远远高于其录取分数线。

回忆自学英语的道路,感触颇多。

我的中小学大部分是在文革期间度过的,当时受到“不学ABC,照样接好革命的班”的反潮流思想的影响。

所以高中毕业时我全部的英语知识就是认识26个字母。

当时我并未意识到这是不幸。

直到1989年我辗转完成两年大学进修,欲向研究生冲击时,才发现自己少了“一条腿”。

从此我决心自学英语。

在英语自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探索,克服重重困难,走过了一条曲折但还算成功的道路,因而有颇多体会。

一、持之以恒

从1989年7月开始自学英语至今,可以说我从未间断过一天。

我每天早起晚睡,加上工作间隙的零星时间,保证了平均每天6小时的英语学习。

我走到哪里,就把英语书带到哪里,出差、生病、节假日也从未间断过,抽空就背几个单词,较整的时间就读一篇短文。

二、以句子为中心学习

句子是语言学习的中心环节,它下由字词构成,向上构成段落、篇章。

我从一开始学习英语就十分重视句子的学习,对所读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进行认真的语法分析。

有些十分复杂的句子我自己不会,就去请教别人。

我把这些不懂的句子抄在小本子上随身带着,凡遇到英语高手,我总是随时拜师,有时要问十几个人,直到满意为止。

正是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才使我的英语语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后来研究生学习期间,英语老师让我们分析句子时,我能熟练地剖析长达一百多词的多重复句,连英语老师和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都感到惊奇。

通过句子学习而大大受益的另一方面是牢固地掌握了必备的词汇。

凡成年英语自学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花大量时间背词汇表却收效甚微,或即使一时记了一些单词,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

但通过句子学习单词却可大大弥补这个缺憾。

因为只有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辨别它的意义和用法,同时记忆也更加深刻。

同时,要做大量的练习题,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即使通过艰苦学习掌握了牢固的知识,但不经过针对性的训练仍无法有效地应试。

我之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我拿一些考试题请教英语专业老师时,他们往往不能解答。

我在考研前曾做过十几本模拟试题,考博前更做了二十几本,同时搜集了招生学校近几年的试题进行实弹练习,结果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步退式套迭循环

学习语言最大的任务是记忆,面对记忆力减退的成年人而言,唯一的方法是大量的循环。

当然,循环不是简单地机械性重复,除了不断总结,逐步击破难点巩固重点外,选择循环的周期和方式十分重要。

我在学习时采用的是步退式多重循环。

根据心理学的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们对刚学习的知识遗忘最快,然后遗忘速度趋缓。

为此,我特别注意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我的循环是以五课为一组,即每次学习新课前先把该课之前刚学的四课快速复习一遍。

这样每学一课前面放弃一课,总保持着复习最新的课文,这是循环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是学完一个单元后,立即把该单元内容复习一遍,顺序是从后向前的倒行式,因为后面是刚学的,遗忘最快。

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分别是以一册书和全套书为单元的步退式复习。

这样大循环中套小循环,不断地复习,使得相关知识不断地被强化、巩固,同时加强了各部分知识的联系。

四、敢于运用

英语的最直接运用是说和写,而这对自学者尤其困难。

主要表现一是缺机会,二是怕难为情,而要克服这个困难只需一点,那就是勇气。

因为有了勇气,就不怕难为情,从而创造和寻找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

这样做下来,你会不断地有“还不坏”的感觉,从而增强自信心。

有一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

1995年,在导师的鼓励下,我向《国际自然灾害》杂志投了一篇稿子。

在这之前,我一直信心不足,学术水平不说,主要靠自学的英语拿出去会不会让外国人笑掉大牙?

但最终我还是迈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

当然,我做了充分地准备,我把文章修改了多次,又请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逐句梳理了一遍。

稿件寄出后很快有了回音,当然需要修改,既有内容上的也有语言上的,但这对我而言已是最好的消息了。

我怀着虔诚的心按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

让我感动的是编辑又连续两次审读修改稿并反馈意见,这样经过三次修改后,文章终于被采用。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别人并不会笑话我们,恰恰相反,很多时候他们会很主动热情地帮助我们。

说英语也是这样,没有哪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会笑话学英语的人说错话。

正向许多“老外”说汉语时把“五号”说成“号五”,我们除了觉得很有趣,很滑稽外,当然不会笑话他们。

我的英语口语是一个相对薄弱环节,以前也常信心不足。

但今年的博士考试面试时,我放下包袱说开去,结果竟意想不到受到主考老师的好评,我又一次体会到了“还不坏”。

总之,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我觉得英语作为一种交往工具虽然由于其应用性很强,在系统的组织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起来会更加有效,但如果因地因人因目标确定恰当的学习方法,自学也能成功。

 

英语专家胡壮麟谈英语学习方法

*我认为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

“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后者指学会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读书报读小说,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

*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

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

*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规律,学英语也一样,因此,看一两部浅易的语法书何乐而不为?

 

英语专家黄源深谈英语学习方法

*大量阅读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没有大量阅读很难学好英语。

现今学生的一个通病是阅读量太小,拘泥于短文章上的“精耕细作”,产生不了语感,因而口笔语都缺少外国味。

多读文学作品和外国报刊不失为一剂良药。

*写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语学习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

好的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老师)改出来的,多写才能出文章。

写作在开始时往往是苦事,一不坚持就会放弃,因而需要毅力。

写作应辅以大量阅读,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能通过阅读自我纠正。

*英美人都反对背字典,因而对说本族语的人来说,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大量的阅读足以使英语词汇得到多次重复,直到被掌握。

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情况就不同了,生活在汉语语言环境里,英语的阅读量往往不足,难以在自然的语境中通过重复掌握该掌握的全部词汇。

因此中国学生的词汇量往往偏小,对听、说、读、写造成很大障碍。

我主张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如大三学生)不妨背一背词典,细水长流,不要贪多,贵在坚持。

背的同时要不忘阅读,使背过的词汇在阅读中得以巩固。

掌握的词汇一多,学习者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英语专家胡文仲谈如何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无捷径。

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

不要被子商业广告所误导。

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

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二不要怕别人笑话。

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和外国人讲,和同学讲,和同事讲,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和自己讲。

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

要多用词典,多用英语词典。

如果读词典读的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

英语具有较好的基础以后,通读(注意不是略读或跳读)一本浅易的英语语法书会使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说一口纯正英语不难

说一口漂亮的英语口语是每一个英语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虽然现在会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真正说得很好的人却少之又少。

一位美国朋友对记者说,当前中国很多人英语口语进步很大,已不再影响交流,有的甚至很流利,但真正语音纯正、听起来让人觉得地道、好听的确实不太多。

著名教授翟士钊在《正音-美语发音基本功》一书中说:

中国人英语发音不地道的根源是缺乏严格而又有效的训练。

不论是自己跟着课本读,还是跟着录音带读,还是跟着老师读,有些人总是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是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强化自己的错误,从而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

北京外国语大学应用英语系的美籍教授PaulHanse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要想说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并不难,对于有发音毛病的中国人来说,关键是要花一段时间在语音方面认真地下一番功夫,把毛病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否则他们的英语口语就永远也摆脱不了中国味。

PaulHanse教授说,英语发音是很丰富的,英语的味道在于语音抑扬顿挫,在于元音的极度夸张和用腹部说话,而中国人说英语常见的毛病是习惯用喉咙发音,而不用鼻子和腹腔发音,这样说出来的英语往往声音平淡,语句生硬,没有节奏感。

另外,很多中国人元音发得不到位,辅音的发音部位也有问题,如thank和there中“th”的音有许多中国人都会说错。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知道了自己的毛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花大气力去改掉它。

基本方法就是要多听多读多练。

据PaulHanse教授介绍,学习语言虽然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更多还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

他说有一个中国学生从来没到美国生活过,但英语说得特别地道,如果只听他的发音绝对会把他当作地道的美国人。

其诀窍就在于天天听广播、听录音,看原版英语影片,在多听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并尽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值得强调的是,模仿一定要在完全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越模仿越糟糕,所以必须在你确实感觉到有把握之后才可以进行跟读和练习。

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和美国人和英国人进行面对面的口语训练,这对学习地道的英语口语是非常有好处的。

PaulHanse先生对记者说,学习一门语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时刻留意自己的发音,自己给自己挑毛病,不断改进,不断练习,是一定能讲出一口流利而纯正的英语的。

 

子恺学外语的方法

艺术家丰子恺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而且是有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

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除搞作画,练书法,写随笔外,先后学过日文,英语,俄语,并用这3种外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美术,理论和文学作品。

他学外文的方法是有计划地熟读课文,或以中译本为参考,熟读原著。

每天读一新课,同时不断地温习旧课。

为了加深记忆,牢固掌握所学东西,他常采取有计划的重复的方法掌握所学的东西。

如读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在文章下面划一笔,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读”字的繁体字“”,即表示他把这篇文章读了22遍。

具体的办法是这样:

第一天他把第1课读10遍,写下左边的言字旁和右上的士字;第二天把第二课同样读10遍,再把每一课温五遍,在士字下加写一个四字;第三天把第三课读10遍,第二课温5遍,每一课温5遍,写下目字;第四天把第四课读10遍,重温第二,三课,同时把第一课再温2遍结束,即完成“”字的最后两只脚。

这样1课课文反复读下去,终于在每1课下面都写上一个完整的“”字像这样22遍分4天读,比一天读22遍收获更大。

可见,丰子恺先生学外语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这种刻苦自修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丰子恺先生刻苦自学俄语的精神更令人敬佩。

他开始自学俄语时,已经53岁了。

他用得课本是《俄语一月通》。

这本书是从日文的“四周间”(即“四星期通”)翻译过来的。

读完了这种课本,他就找一些俄文原著,对照着中译本读起来。

使人吃惊的是,他学俄文学了9个月就开始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原著了,全书9个月读完。

以后他就动手翻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31万字,5个月译完。

从开始学俄语到动手译《猎人笔记》,还不到2年呢!

而且他当时还有作画,编书等任务以及种种社会活动。

学俄语还是业余的。

丰子恺先生学外语,尤其是俄语,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完备的教材,全靠自己刻苦钻研,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同学们,在外语学习上,你是否也像丰子恺先生那样下过苦功。

你的学习方法正确吗?

在学习中能否有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又肯下苦功去学。

 

英语专家桂诗春谈英语学习

桂诗春

我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始学习英语,接受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

小学六年级时,英语学得很差,被父亲罚站打手心。

他找来一本缀字课本(Speller),要我跟着他念ba,bi,be……。

想不到这倒有点效:

在班上听写时,居然能经常名列前茅。

后来到了初中,学校常停课,父亲请了一个在机场当过文员的“私垫”名师到家里来教我们几兄弟汉语和英语,他用MaryLamb的TheTalesfromShakespeare(《莎士比亚故事集》),林琴南译作《吟边燕语》作为英语教材,用《古文观止》作为汉语教材。

他用的教学方法很呆板,念一句解释一句。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

但在抗战期间,却找不到什么书看。

我开始对英语感兴趣,那是因为通过英语的窗户,我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

那时能看到的是战前出版的M.West主编的《新法读本》,相当于现在的英语简写本,我看了不少。

抗战胜利后,跟着美军一起到中国来的是许多平装本(Paperback)通俗小说,绝大多数是侦探小说,当时我对侦探小说简直上了瘾,几天就看一本。

只要能够勉强跟上故事的情节,就囫囵吞枣;词典是很少翻的。

我的英语能够提高多少得益于这种“速读”,因为它可以增长我对英语的感性知识。

当时还有一种“文摘式”的杂志,如《读者文摘》、《皇冠》(Coronet),我也十分喜欢。

因为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引人人胜。

于是我就开始把这些我看得懂的文章翻译或改写成为汉语,并投稿到地方报章。

有些稿子被采用,对我也是一种鼓励。

翻译或改写的前提是我必须白己看懂,这才迫使我去翻字典。

当时用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汉综合大词典》,收录的词条比较多,能满足我的需要。

我的稿子被采纳的越来越多,有较长的,居然成为连载。

当时苏联还出版了一本叫做《苏联文学》的英语杂志,每期都登有一篇长篇小说。

有一次我谈到一位苏联作家的小说《金色的布拉格》(TheGoldenPrague),大受感动,就动手去翻译整本小说,足足花了我大半午的时间。

没想到我刚译完,诗人袁水拍的译本就出版问世了。

我也没有后悔,只当是满足了白己的一次翻译创作欲。

我在中学阶段又爱上了集邮。

为了交换邮票,我又结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