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docx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5
1智慧城市项目背景5
2智慧城市总体构想5
3智慧城市总体规划6
3.1建设目标6
3.2主要建设内容和功能7
3.2.1总体功能7
3.2.2基础平台8
3.2.3智慧应用13
第二部分“智慧城市”项目规划25
4“智慧城市”整体设计方案25
4.1“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25
4.1.1一期规划25
4.1.2二期规划26
4.1.3三期规划26
4.2“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规划设计26
4.2.1顶层设计26
4.2.2建设目标27
4.2.3建设原则27
4.2.4建设内容28
4.2.5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29
4.2.6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30
4.2.7数据资源中心建设30
4.2.8标准体系建设30
4.3平安城市系统31
4.3.1平安城市系统总体架构31
4.3.2系统建设原则33
4.3.3系统功能模块34
4.3.4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35
4.3.5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平台36
4.3.6PGIS设计45
4.3.7视频监控在PGIS上的应用46
4.3.8警用电子围栏系统47
4.3.9城市监控资源共享平台49
4.4智能交通系统52
4.4.1智能交通系统需求分析52
4.4.2智能交通系统的总体规划53
4.4.3智能交通系统平台56
4.4.4电子警察系统61
4.4.5交通信号控制系统68
4.4.6交通诱导系统73
4.4.7流量采集系统77
4.4.8交通监控系统81
4.5数字城管系统86
4.5.1系统概述86
4.5.2总体架构88
4.5.3建设原则89
4.5.4建设依据90
4.6应急指挥系统92
4.6.1系统概述92
4.6.2基础支撑系统95
4.6.3综合应用系统设计96
4.6.4小型移动应急平台97
4.6.5应急指挥场所98
第三部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风险及效益100
5“智慧城市”项目建设风险及应对措施100
5.1技术风险100
5.2安全风险100
5.3实施风险100
5.4管理风险101
5.5需求变更风险101
5.6平台建设的建议102
6智慧城市建设效果103
6.1智慧城市云平台的建设效益103
6.2平安城市系统建设效果103
6.2.1社会效益103
6.2.2经济效益104
6.3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效果105
6.3.1社会效益105
6.3.2经济效益105
6.4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效果106
6.4.1社会效益106
6.4.2经济效益107
6.5城市指挥中心建设效果107
7“智慧城市”项目投资预算107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1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市综合管理已成为推动城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目前在城市综合管理的综合协调与沟通方面,仍然不尽完善。
城市管理工作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较大差距。
这些问题,有些可以通过改善城市管理体制加以解决,有些属于加强法治建设范畴。
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可以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手段参与城市管理,辅助解决上述问题中的部分内容,使城市管理形成法制、行政、技术手段“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也是今后城市综合管理发展的必然。
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系统正以其信息海量化、网络互联化、动态实时化、覆盖全面化、现实虚拟化、表现丰富化等优势,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手段之一。
我国许多地方早在2003年就着手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到现在已是遍地开花。
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加强,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已成为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2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建设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建设管理保障、运行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人才队伍保障);打造集成、高效的数据中心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建成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各种应用系统,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显着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应用效果。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性与全局性的系统设计,将为社会、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并全面带动社会发展。
智慧城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等技术,清晰梳理城市级IT基础设施和行业IT应用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和竖井式建设,实现安全、可靠、开放、集约共享的智慧城市系统。
智慧城市围绕下述服务和支撑能力进行建设: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
具备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等能力。
通过创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环境,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信息亭都多种方式获得信息和政务服务。
●面向决策管理服务:
构建城市指挥中心,实时监测城市运营的关键数据,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经济运行、公共安全、交通运输、能源、环境、人口等综合数据,通过数据深入挖掘、定义关键事件和流程,为管理决策和资源优化分配提供服务。
●城市运行支撑环境:
建设城市运行的专业应用系统,包括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等应用系统建设。
●产业服务环境: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为提供更多的产业服务能力奠定的基础信息环境,通过电子商务、数字物流等云服务建设,提供先进的产业服务,推动智慧城市自身产业链的发展。
●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支撑能力:
打造先进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政务云中心、数据中心、标准的应用共享支撑环境,搭建全市统一的物联网支撑平台、视频网络环境,创建智慧城市的标准化体系,满足城市不断发展对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需求。
3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3.1建设目标
中兴作为全球通讯行业第三大企业,从09年开始介入到智慧城市的研究上来,目前是国内第一个智慧城市完整的产品、平台的供应商。
我们认为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达到以下的目标:
1.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实现一个数据共享的平台。
2.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一个帮助,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一个安全、便利的环境。
3.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以中兴通讯为龙头,带动当地一些相关企业的发展。
3.2主要建设内容和功能
3.2.1总体功能
智慧城市基础平台通过整合现有专业平台,实现与专业平台互连互通,利用专业部门监测网络,对突发公共事件隐患进行动态监控,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实现数据共享,依托于协同工作平台,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进行协同会商和综合决策,实现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
具体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实现部门信息、资源交互和共享
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与各部门专业指挥中心及各区县实现信息、资源交互和共享,以达到统一协调指挥。
2、协调指挥与命令发布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实现对市有关部门及各区县的统一指挥、命令下达。
使各相关部门和各专项应急指挥部门能有明确、统一的应急方向和任务。
3、重大的突发事件(灾害)的辅助分析决策
对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灾害提供计算机辅助分析决策,如各种信息和资源的计算机查询、统计,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的空间展示与分析,协助指挥员进行决策。
4、对全市系统进行监控、备份、汇总、分析
平时,对各专业中心和区县上报的数据进行备份、汇总和统计分析,对整个全市的系统及服务平台进行监控。
5、预警预报
通过与各区县及专项部门或中心的密切联系,以及其他各种渠道获得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并进行警情的分析和预报,以便进行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防工作。
6、信息发布
提供公告、图片等的制作,并能通过各类媒体向大众发布。
7、灾害评估与管理
对灾害进行损失、影响的评估,对将历史灾害进行分类管理、总结研究。
8、方预案制作与管理
即能提供电子应急预案文档的制作,又能通过基于GIS二次开发的方预案制作工具,并实现应急方预案的管理。
9、会商功能
市领导、涉及的各部门及专家队伍可通过非接触的、实时的视频协商系统、电话会议完成应急事件相关的商议、决策。
这一功能尤其在面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3.2.2基础平台
3.2.2.1云计算平台
随着智慧城市业务的发展、新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服务器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资源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中不同的业务系统的服务器相互独立,硬件资源相互独立,使得数据中心常常面临设备众多、管理复杂、能源不足、平均利用率不高、空间有限等系列瓶颈。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
把IT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
云计算也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用户使用。
云计算数据中心对政府现有的IT资源进行整合(硬件可以包括x86或unix的机器、存储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软件可以包括各种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及应用等),形成统一资源池,为政府各部门内部用户、外部企业及公众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根据用户请求自动地管理和动态地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资源,也可以动态安装软件和应用。
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目的在于:
●有效缩减IT开发和运维成本。
●降低整个管理支撑系统的复杂性。
即在引入架构和技术标准的同时,引导IT投资向有关业务创新、服务改进的领域倾斜。
●为来新应用开发或系统升级提供更快捷的开发手段和方式。
●降低管理支撑运作的复杂性。
通过增加系统协作与信息沟通,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提高IT基础设施管理的可靠性。
●建立系统架构约定与规范,并且可管理、可度量、可演进。
“云”的资源可从三个层面以服务的方式通过各种终端提供给使用者。
首先是基础架构服务(IaaS),提供的是虚拟化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及网络资源;其次是平台服务(PaaS),提供的是优化的中间件,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portal服务器等;最后是软件服务(SaaS),包括应用、流程和信息服务。
3.2.2.2指挥管理平台
构建城市指挥管理平台,指挥管理平台大屏幕显示系统通过大范围展示治安、交通、城市管理、公共事件的当前状态,供各职能部门更好的指挥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指挥管理平台包括监控指挥中心、管理决策中心、指挥中心和演示大厅。
监控指挥中心把城市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来查看和管理,能实时查看城市的运行活动,实时监测城市运营的关键指标和关键事件,协调各职能部门处理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事务。
管理决策中心能整合城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经济运行、公共安全、交通运输、能源、环境、人口等综合数据,通过数据深入挖掘、定义关键事件和流程,为管理决策和资源优化分配提供服务。
指挥中心为各接入单位提供开放式接口,在工作情况下,各接入业务单位应在指挥中心设置专人值班坐席来负责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各业务系统的信息数据交换和转达,并监督工作的状况,处置各类事件。
在紧急情况下,指挥中心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配合应急指挥系统充分调度各业务单位资源,进行统一指挥。
演示大厅主要用作观摩和演练,方便市民和考察团对智慧城市的了解。
3.2.2.3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共享平台作为标准化的运行环境,是智慧城市信息化的标准环境,是实现智慧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智慧城市系统设计中,流程由工作流服务驱动,基础数据库只接受各种基础服务的访问,不支持应用子系统的直接访问,所以数据共享平台主要实现基础数据的封装、交换,对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各应用子系统的联动和基础数据融合。
数据共享平台主要组成,如下图所示:
●信息资源库:
由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共享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资源目录数据库、资源交换数据库组成。
●资源目录管理:
目录管理系统实现对汇聚的目录内容进行审核和其它相关的管理工作,如目录注册、目录发布、目录维护等。
●资源目录服务:
目录服务系统基于网络实现对目录内容的发布,并向用户提供目录内容的查询。
●交换传输:
是用来构建前置交换子系统之间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信息交换通道,实现信息的打包、转换、传递、路由、解包等功能。
●前置交换:
前置交换子系统的逻辑结构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交换信息库、前置交换环境、提供交换服务配置工具等组成。
●交换桥接:
交换桥接子系统是部门业务信息库与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的信息交换接口,以实现两个信息库之间的在线交换。
●交换管理:
交换管理子系统支持对整个交换域的综合管理监控,包括交换流程的配置、部署与管理以及对交换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两个方面。
●管理子系统:
对前置节点和交换中心部署的服务、组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主要监控服务的使用率、异常及失败、服务消费能力、服务使用者情况,以及信息交换整个业务流程。
3.2.3智慧应用
3.2.3.1数字城管工程
根据数字城管工程的整体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数字城管工程的分期分阶段建设,提出如下初步设想:
首先,初步建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市、区县两级一体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软件平台,完成各业务系统的建设及系统集成。
●确定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业务流程;
●按照监管分离的原则,组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系;
●完成城市部件数据的普查、测绘和基础数据库建设;
●完成软硬件设备及网络等基础平台建设;
●搭建数字城管工程平台;
●建设视频监控子系统和车辆监控子系统;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监督评价体系;
●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
●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相关人员的招聘及培训工作。
其次,进一步优化一期建成的系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扩大平台实施覆盖的地域范围,拓展平台功能,为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进一步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建设、完善、强化镇区级平台;
●进一步完善具有本地特色的市、区县级数字化城管模式;
3.2.3.2平安城市工程
●新建一个全市统一的中心平台
该平台能整合现有公共监控点、社会监控点、交警电子眼、治安卡口等各种资源,对各职能部门提供统一的共享服务。
●新建公共监控点
以覆盖全市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新增公共监控点以高清为主,标清为辅。
●建设视频监控专网
全市已建和新建公共监控点直接进入监控专网,在监控专网上加防火墙,社会各单位自建监控点以互联网为传输通道,通过防火墙接入视频监控专网,实现全市统一的平安城市系统平台对社会监控资源的“可视、可控、可调取历史记录”。
●新建城管等政府各部门监控室,形成监控资源全面应用。
3.2.3.3智慧交通工程
按照道路交通管理现状,智慧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包括综合信息交换平台、与非公安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两大平台,并作为智慧城市城市中心平台的一个子系统,与其它系统平台数据实现无缝接合。
智慧交通系统包括交通信号远程控制系统、交通道路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交通流量检测系统(卡口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警车定位系统、集成指挥调度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网站(信息查询、短信服务)系统。
●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交通控制系统的基础性应用系统,主要功能是自动协调和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运行,均衡路网内交通流分布,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环境污染等减至最小,充分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
必要时,可通过指挥中心人工干预,直接控制路口信号机,强制疏导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已覆盖部分区域,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对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完善。
●电子警察、流量统计
为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在特定地点设置自动抓拍系统,抓拍车辆的违法行为,用高科技手段对闯红灯、违法变线、超速、违法驶入特殊车道(公交专用线等)等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取证,将违法车辆的图片、号牌、地点、时间等违法信息纪录,并向指挥中心传送,进入电子警察后台处理系统,按照法规流程进行处理。
通过对违法驾驶员的处罚,进一步强化司机的交通守法意识,使道路上各类交通控制设施能有效、切实地发挥作用,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证道路畅通。
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进一步完善。
●交通诱导子系统
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是综合利用现代GIS技术、网络技术、监测技术、通信技术等引导交通参与者合理选择行车与停车策略的一种综合性信息系统。
交通诱导信息系统的合理使用,能够实现交通流的分配优化,减少交通阻塞,极大程度提高有限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
交通诱导信息系统包含了诱导信息的生成和诱导信息的发布两大方面,诱导信息的生成涵盖了信息采集、诱导算法等内容。
诱导信息的发布面向计划出行者和在途车辆提供服务,是交通诱导信息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随着车辆拥有量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设交通诱导系统以充分发挥有限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
●交通监控子系统
道路监控能够对公路的交通流量、车速车况(超速车辆、超限车辆)、路况(雾、雨、路面积水、雪等)、事故(碰撞)情况、车辆违法行驶、监控车辆等信息,采用视频的方式进行采集,并进行现场预分析和处理,采用无线或者有线通讯的方式将经预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路段的随机监控,从而为公路的交通指挥、危情和事故预报、违章车辆监控等提供适时监控,从而有利于公路的智能化管理。
●交通信息数据库
交通是城市的基础服务。
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为了提高交通建设以及交通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有必要建设交通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提高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交通管理的水平,开创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管理的科学性。
3.2.3.4应急指挥工程
全市应急平台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整合全市范围内的各种特服号,满足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并实现与省应急平台、市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和县市区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
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视频会商等主要功能。
平时满足市政府值守应急需要,与市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和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平台保持联络畅通;可实时接报突发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以及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
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同志可以在市应急指挥中心(条件成熟时可配置移动应急指挥车)实施指挥调度。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现场图像信息并及时上报,准确及时提供上级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
●基础支撑系统模块
为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提供基础的硬件支撑技术平台,提供通讯、会商、决策支持的技术支撑系统,包含以下9个子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资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协同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安全存储系统,应急单位接入卡口
●综合应用系统模块
调动平台应遵循“指令上下贯通、系统左右对称、运转迅速流畅”的要求,构建“报警集中受理,处警分类调度、指挥分级协同”应急指挥中心,达到“纵向指挥扁平化、横向联动一体化”的要求,形成“资源共享、精确研判、全市联动、协同处置”的应急指挥网络格局。
●应急场所建设模块
建设移动应急指挥场所;
建设固定应急指挥场所;
●移动应急平台模块
系统集成后必须能适应平原、山地、沿海滩涂、城市乡村等各种复杂道路及现场环境。
现场指挥调度是通过移动数据终端与移动指挥车通信网络联网来实现的;可在无线集群或移动网覆盖的范围内任意移动;具有指挥中心调度台的基本功能;采用数字无线集群系统;单兵通信设备提供单兵所需的无线、有线、监控等相关通信设备。
3.2.3.5智慧医疗工程
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使临床科室更加方便快捷地处理和利用各种临床医疗数据,如病人的医嘱、病程记录、药品情况、检验结果、医疗费用等。
建设医学图像的存档和通讯系统,使临床医师能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医学影像信息及其相关的诊断报告、病历资料、病情记录、临床检查(检验)、报告、治疗记录等信息,以及查询与该医学影像相关的多种影像设备的图像信息,以便对医学影像做全面综合分析,做出明确诊断和拟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建设远程医疗,使远隔千里的病人和医生可以通过双向同步动态图像和语音的传递系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城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卡一网一中心三个平台九大业务系统”。
简称139应用体系,应用体系图如下:
一卡:
依托市民卡介质,建立市民健康一卡通系统,实现市民医疗卫生健康一卡通。
一网:
升级改造现有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市—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三级网络”。
一中心:
建立城市卫生数据中心。
三个平台:
建立市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市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市内三个区二个县(城区、矿区、郊区三个市辖区和盂县、平定二个县)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建立公共卫生平台,实现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的协同联动,流程优化。
建立增值服务平台,实现基于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的第三方增值应用的接入,完善并丰富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九大业务系统:
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基层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双向转诊系统、预约诊疗系统、突发公卫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疾病预防与应急处理系统、居民健康服务门户、居民健康卡一卡通。
3.2.3.6智慧旅游工程
智慧旅游将为城市发放一张卡、构建一张网、打造一个平台:
●一张旅游一卡通
具备储值消费、身份识别、景区门票、酒店门禁等功能,让游客在旅行生活中更方便,让管理部门能够监控旅游行为、监管旅游消费,提供增值服务。
●一张遍布全市的服务网络
通过信息采集设备、图像监控设备、电子识别设备采集全市旅游信息,通过网站、手机、触摸屏大屏等设备动态展示旅游信息,在全市范围内构建无所不在的智能触角,让管理部门、行业企业、海内外游客切身体会到智慧旅游。
●一个旅游服务云平台
具备基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功能,并承载丰富的旅游应用,包括服务门户、人流监控、旅游执法、手机应用、服务监管、信息发布、支付结算等。
并与智慧城市其他系统联动,为旅游提供融合服务。
3.2.3.7智慧安监工程
针对本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构建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综合应用系统、安全生产应急系统、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申报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基础设施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需求进行设计,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场所环境
基础场所环境是本项目各项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场所,为整个系统运行提供了包括在市安全监管局建设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值班室、支撑运行的机房、以及各级节点的基础办公环境等。
●硬件基础支撑系统
基础支撑系统是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硬件环境。
主要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主机存储系统等。
通过通信系统,实现各级指挥中心、监控中心的通信保障;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距离交流,提高会商、协调等应急工作效率;通过监控接入,建设将重大危险源监控图像、监测监控数据传送到各级监控中心的能力;通过主机存储系统,实现应用系统的运行支撑环境。
●应用支撑软件系统
应用支撑系统是本项目建设的综合应用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平台,向综合应用系统提供开发和运行环境,同时提供应用系统所需的各种通用服务,如信息交换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集成等通用性的服务。
应用支撑软件包括门户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
●数据库系统
安全生产数据库建设满足日常监管、应急救援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