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589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docx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250Kt/a有机硅单体装置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Q/HYCS/DT/106-2011)

 

编制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

审定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

 

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安全总则1

3.1引用标准1

3.2车间安全生产特点1

3.3安全生产措施1

3.4安全准则2

3.5安全教育…………………………………………………………………….........................................2

4化学危险品性质2

4.1原材料主要性质、防护及伤害2

4.2产品性质、危害及防护5

4.3三废6

5各岗位火灾危险类别、防爆等级、卫生等级规定6

5.1车间各工序爆炸危险等级和火灾类别6

5.2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卫生标准6

6安全工作要点及防护措施7

6.1安全工作要点7

6.2事故抢救9

7装置消防系统10

7.1火灾危险性分析10

7.2总平面布置10

7.3消防系统10

 

水裂解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本车间安全生产的引用标准、安全总则、岗位防火、防爆、卫生等级、安全生产要点,防护措施和事故抢救等。

2引用标准

a《安全检维修管理规定》

b《石油化工生产装置防火防爆管理规定》

c《安全防护设施管理规定》

d《防护用品用具管理规定》

e《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规定》

3安全总则

3.1总则

(1)为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发展和车间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2)凡车间人员及下属各班组,均需严格遵守本制度。

(3)各班组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各项工作创造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4)各班组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5)本规定适用于水裂解车间,本规定若与公司下发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相抵触的,按公司规定执行。

国家另有规定的,按国家法规执行。

3.2车间安全生产特点

(1)本车间所用原料氯化氢,生产过程的副产氯化氢及甲基氯硅烷水解物,产生的氯化氢严重腐蚀设备并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对人体有危害。

(2)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及溶液属于腐蚀物质,操作不慎易灼伤皮肤及眼睛。

(3)反应设备、物料贮罐多系受压状态(真空),如安全装置不良,操作失误可造成设备损坏、物料泄漏,甚至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4)本车间传动设备较多,易造成人身绞伤事故。

(5)电器设备绝缘和保护装置不良易造成人体触电或者火灾爆炸事故。

(6)蒸汽、热物料管道及设备,保温欠缺,也易造成烫伤。

3.3安全生产措施

(1)在操作、检修过程中,避免皮肤接触盐酸、液碱、甲基氯硅烷。

(2)物料贮罐贮存的容量不得超过总容积的80%,各贮罐一定要保持正压,但不得超出规定的压力范围(低于0.005MPa)。

(3)员工会使用车间的各种消防设备和防护用具,并保证消防设施完好。

(4)接触、使用酸碱或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时,要佩戴胶手套、眼镜并穿好胶靴。

(5)进入检修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根据需要佩戴防尘、防毒、防酸碱等劳动保护用品。

(6)裂解釜掏渣时,裂解釜温度必须降至80℃以下,再加水处理。

(7)各种检维修作业必须票证书齐全,安全措施得当,并按检修方案进行作业。

(8)封闭厂房的通排风设备完好,并按规定进行通排风。

(9)必须牢记:

a.主要物料管线、蒸汽、工业水、氮气管线的主要截止阀的位置

b.主要运转设备电器开关的位置

c.疏散通道的位置

d.最近灭火设备的位置

e.火警电话号码:

119

f.厂应急指挥中心电话

3.4安全准则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做到人人有责,本制度之各项规定,全体员工必须认真执行:

(1)车间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凡违反本规程造成事故,按照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以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3)凡在工作中一贯重视安全工作,模范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有显著成绩者,应给予表扬,推广其先进事迹。

(4)本规程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不符之处,应按上级规定执行。

(5)本规程如在执行时与实际情况不符之处,应及时上报车间进行修正,个人不得任意修改。

(6)进入装置进行培训和实习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方可进入现场学习。

3.5安全教育

(1)车间领导和各班组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定期研究职工安全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2)应定期举办职工安全卫生学习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对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

(3)各班组要组织好安全生产活动日,白班每两周一次,倒班每轮班一次。

活动内容为:

a.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通报及报刊内容;

b.学习有关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操作规程等;

c.学习防毒、防火、急救知识,现场演练安全防护用品、安全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

d.开展岗位练兵、技术问答和组织安全技术操作比赛等;

e.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分析厂内外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f.开展有益于安全生产的活动,如进行典型教育、表扬好人好事、交流安全经验等。

各班组开展安全活动日要有统一印制的记录本,每次活动要认真及时记录,车间要定时检查、抽查。

(4)班组必须坚持每天利用班前、班会后时间,学习安全知识,指出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生产要求和总结本班安全情况等。

(5)各班组必须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开展职工自救能力、事故应急抢救的训练,对职工进行消防和防毒急救安全教育,并可请公司专业部门负责指导。

(6)在系统大修以及重大危险性作业时,车间应督促指导各检修(施工)单位进行检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

(7)职工违章及重大事故责任者和复工人员,应由所属单位领导或安技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内容记入“安全作业证”内。

4化学危险品性质

4.1原材料主要性质及防护

一:

盐酸 

(1)理化性质

中文名称:

氢氯酸分子式:

HCl 分子量:

36.46密度:

1.2g/cm3(液31%)沸点:

108.6oC饱和蒸汽压:

31.16KPa(21oC)与水互溶禁配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2)危险性概述  

a.危险性类别:

中度危害

b.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c.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d.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

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或眼罩)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6)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涂上2%的NaHCO3溶液并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二:

二甲基二氯硅烷

(1)理化性质

分子式:

(CH3)2SiCl2分子量129.06闪点:

-16℃熔点:

<-86℃沸点:

70.5℃溶解性:

溶于苯、乙醚密度:

1.07g/cm3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在潮湿空气中发烟

(2)危险性概述

a.危险性类别:

中度危害  

b.火灾危险性甲级

c.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d.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和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肺炎、肺水肿而致死。

接触本品的工人可有眼痛、流泪、咳嗽、头痛、恶心、呕吐、喘息、易激动、皮肤发痒等症状。

(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氯化氢。

(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烘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面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或眼罩)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6)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涂上2%的NaHCO3溶液并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三:

氢氧化钾

(1)理化性质

分子式:

KOH分子量56.1熔点360.4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和甘油中密度:

2.04g/cm3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晶体,在空气中潮解。

溶解时或其溶液与酸反应时产生大量热

(2)危险性概述

a.危险性类别:

中度危害  

b.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渗入

c.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腐蚀性,口服中毒口服后消化道剧痛,呕吐、腹泻,可有休克。

呕吐物含有血液和脱落的粘膜上皮。

严重者可致胃肠道穿孔。

在数周甚至数月后可发生食道狭窄而引起吞咽困难。

急性吸入中毒吸入氢氧化钾粉尘或烟雾可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炎。

眼接触高浓氢氧化钾液可发生结膜水肿和角膜溃疡等眼灼伤表现。

(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具有腐蚀性。

严禁接触强酸、可燃、易燃物、酸酐。

  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和沙土灭火,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4)泄漏应急处理

处理泄漏物须穿戴防护眼镜与手套。

扫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5)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带护目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6)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对Ⅱ、Ⅲ度灼伤,冲洗后用2%乙酸(醋酸)湿敷。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口服中毒速给食用醋或橘汁、柠檬汁等以中和,继给蛋清水、牛乳、植物油。

避免洗胃或催吐以免导致穿孔,禁食。

如怀疑上消化道腐蚀,应在24小时内进行食道镜检查。

四:

氮气

(1)理化性质

分子式:

N2分子量:

28溶解性:

不溶于水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嗅气体

(2)危险性概述

a.危险性类别:

轻度危害  

b.侵入途径:

吸入

c.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分压下降,引起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到胸闷、气短、无力:

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精神错乱等,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高浓度吸入,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3)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进入经氮气置换过的容器内部时,应该佩戴正压式呼吸器

(4)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2产品性质、危害及防护

水解物、D3、D4、DMC、D5

(1)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D3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机物

(2)危险性概述

a.无毒、对皮肤有轻度刺激

b.危险性类别:

易燃物

c.火灾等级:

甲级

(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静电积累可能引燃气雾,通过接地、并联或惰性气体保护,避免火灾危险。

其中D4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物,爆炸极限为:

0.4—17.70/0 

灭火方法:

用干粉、泡或水雾灭火。

(4)泄漏应急处理

处理泄漏物须穿戴防护眼镜与手套。

扫起,慢慢倒回收油桶中,地面残余用水冲洗放入废水系统。

(5)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带护目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4.3三废

(1)减性下水

a.性质

生产所产生的减性下水,主要成分为NaOH、NaCL、Si—O链聚合物,PH值8—10。

b.危害

减性下水具有减的通性,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化学灼伤作用。

接触时需要佩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2)裂解碱渣(年排放量2500吨)

a.性质

裂解生产周期末产生的固体物质,成分:

水解物57%,硅醇钾盐40%,KOH2.02%,NaOH0.135%。

b.危害

可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

(3)酸性尾气(排放量4-5Nm3/h)

a.性质

主要成分为氯化氢。

来源氯化氢吸收。

b.危害

造成大气污染。

5各岗位火灾危险类别、防爆等级、卫生等级规定

5.1车间各工序爆炸危险等级和火灾类别

序号

单元号

主项名称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火灾危险场所类别

1

106#

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

2区

2

106#

水解物裂解精制

2区

5.2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卫生标准

序号

有毒有害物质名称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mg/m3

1

氯化氢

15

2

甲基氯硅烷单体

2

3

氢氧化钠

0.5

4

氢氧化钾

0.5

6安全工作要点及防护措施

6.1安全工作要点

(1)防火、防爆工作要点

在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及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多属于易燃物质(氯硅烷、DMC、裂解碱渣等),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故在操作或检维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车间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操作。

1)安全防火规定

a.车间所有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防火规定。

b.车间所有职工必须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范围,车间应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并定期进行消防训练和演练。

c.消防器材应实行专人管理、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使之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d.厂房内设置的各种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不准随意改变存放位置,全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用于与消防无关的工作使用。

e.一旦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积极组织人员灭火。

火警电话:

119。

f.发生火灾时,在班操作人员应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火势扩散、蔓延。

g.当有易燃易爆物料管道或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组织灭火。

h.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场所,禁止使用能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敲击设备或管道,应使用防爆工具。

i.非动火区禁止动火,不准穿带钉子的鞋进入工作现场,严禁携带火种或非防爆通讯工具进入现场。

j.厂房内设置的通风机必须完好,发生火灾时,立即停止通风。

k.车间内的一切危险品应妥善放置在制定的安全地点,并指派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的存放制度。

l.装置动火区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m.装置的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n.装卸易燃物品时,应采取导出静电措施。

u.禁止使用易挥发出可燃气体和摩擦产生静电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及衣物,切割金属、非金属、有色金属时,禁止使用闪点低于15℃的易燃液体作为润滑剂和冷却剂。

v.任何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准进入装置内。

2)动火制度

a.凡是在非制定动火区域进行明火工作,必须办理动火证。

b.动火证按办理规定办理和使用。

c.各级动火审批权限:

①特级危险动火由动火执行单位领导和动火所在单位领导审查,厂安全环保部门复查后,由生产厂长终审批准;②一级动火由动火执行单位领导和动火所在单位领导审查后,由厂安全环保部门终审批准;③二级动火由动火执行单位领导审查和动火所在单位领导审查并终审批准。

④节假日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d.水裂解车间动火管理规定

为保证水裂解车间生产和检修期间动火作业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结合有机硅车间厂房结构,生产检修特点,确定各部位在开车、停车、清洗置换合格等情况下的动火级别表如下:

工号

工序

状态

开车

待料停车

清洗置换合格并与物料系统隔绝

106100/200#

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

一级

一级

二级

106300#

水解物裂解精制

一级

一级

二级

以上动火如遇节假日升级管理

3)动火安全规定

a.动火时,动火人员必须事先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熟知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b.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的管道、设备,动火前必须有惰性气体进行置换、清洗,分析合格后,在适当的位置加盲板,然后动火。

c.动火分析标准:

爆炸下限大于4%(V),取样分析小于0.5%为合格。

爆炸下限小于4%(V),取样分析小于0.2%为合格。

d.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30分钟。

e.取样点不得超过动火点1米以外,不得在死角处取样。

f.特殊情况下的动火,如在开车情况下的易燃易爆工段,散发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等处动火,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尽量避免此类动火。

g.有易燃易爆物料泄漏的设备人孔、漏斗和阴井等处,在15米以内严禁动火,如确实需要动火时,必须分析合格,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h.高空动火,要注意火花飞溅,看火人在动火期间不准离开动火现场。

i.动火现场必须准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j.同一地点多处动火应单独办证,一张动火证只许一人动火。

4)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a.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适用于扑救贵重仪、电器和设备,不能扑救金属等物质的火灾,射程为3米,使用时一手拿好喇叭口对准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即可。

使用时站在上风头,防止二氧化碳溅到皮肤上发生冻伤。

b.干粉灭火器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和电器设备的初期火灾,喷射时间为14—16秒,射程为4—5米。

实用时,站在上风头,喷嘴对准火源根部,拔掉保险销,用力按下压把,灭火剂即可喷出。

(2)防中毒工作要点

车间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催化剂、辅助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副产品等,对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要以防粉尘、防有毒气体作为防中毒的主要工作,要学会使用防护器材。

1)防毒面具的佩戴及使用

a.长管式防毒面具

①长管式防毒面具的佩戴及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面具气密性,方法是:

戴好面具用手堵住进气口,深呼吸如果没有空气进入,则此防毒面具气密性良好可以使用。

②长管式防毒面具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进气口放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长管不能弯折挤压;长管防毒面具一般在进入有限空间时使用。

使用者如果感到呼吸不畅,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清新处摘下面具;使用长管面具必须设有监护人,监护人随时观察使用者情况,不得离开监护现场。

b.过滤式防毒面具

①使用前检查气密性方法同长管式面具,拔下滤毒罐胶塞,戴好面具然后进入现场。

②工作中如果闻到气味立即离开有毒区域。

③在氧含量小于18%,有毒气体含量大于2%的场所禁止使用过滤式面具。

2)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

a.使用前准备工作

①佩戴前首先打开气瓶开关,检查气瓶内压力,一般在25—30Mpa。

面罩内保持清洁

②关闭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读数,在5分钟时间内压力下降不大于2Mpa,表明供气管路系统高压气密完好。

③高压气密系统完好后,轻轻按动供给阀,观察压力变化,当压力指示降至5Mpa时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同时也吹扫一次管路。

注:

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每月按此方法检查一次。

将事故柜门用铅封封好。

b.佩戴使用方法

①呼吸器背在人体身后,根据身材可调节肩带腰带,并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②使用时首先打开贮气瓶开关,开关开启应两圈以上,使供给阀自动开启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检查贮气瓶压力应大于25MPa。

③戴上面罩进行2—3次深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时,供给阀门应停止供气,用手按压检查供给阀门自动开启开关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一切正常时,将面罩带收紧使面罩与面部有贴和良好的气密性,此时深吸一口气,自动开启开关开启,供给人体适量的气体使用。

④检查面罩与面部是否有贴合良好的气密性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