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433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docx

楼宇自控调试方案

金宝街5#地

励骏皇宫酒店工程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

金宝街项目部

2007年3月

工程技术文件审批表

工程名称

金宝街5#地综合楼工程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2007/3/5

类别

主签人签字

页数9

□质量计划

□施组设计

□施工方案√

参加会审部门

会审人意见

总工程师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生产副经理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技术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生产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安技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质量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材料设备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同意□需修改,意见另附签字:

审定意见:

 

审定结论:

□同意□修改后再报□重新编制

签字:

年月日

1.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的施工,应符合设计施工图纸、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作好与建筑、电气、管道、通风、装饰等专业的配合工作。

BAS工程应具备齐全的经过会审的设备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

BAS工程的施工应按建筑智能化设计、系统验收及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BAS工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系统设备的安装质量及系统的调试质量两个方面。

1.1.1安装

1.1.1.1系统设备安装

A.安置于中央控制室的中央控制主机及网络通讯设备应选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操作维修方便的地方,且不宜有较大振动影响。

B.现场控制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与管道保持一定距离,如不能避开管道,则必须避开阀门、法兰、过滤器等管道器件,蒸汽口。

C.设备及设备各构件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

D.设备安装应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及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E.有底座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其直线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F.设备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1.1.1.2输入设备安装

A.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a)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能直射的位置,其它辐射热影响的位置和远离有高振动或电磁场干扰的区域;不应安装在环境潮湿的位置;安装的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及室内装饰布局的完整性;并列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毫米,同一区域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高度差不应大于5毫米;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远离墙面出风口,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米;墙面安装附近有其他开关传感器时,距地高度应与之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5毫米,传感器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

b)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稳,并能正确反映风管温湿度的位置;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安装;应避开蒸汽放空口。

c)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接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水管型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B.压力传感器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

a)风管型压力传感器与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气流流速稳定和管道的上半部位置;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安装;风管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避开蒸汽放空口;高压风管传感器应安装在送风口,低压风管应装在回风管。

b)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的取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如取压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流速稳定的地方,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高压水管传感器应装在进水管侧,低压水管应装在回水管侧。

c)蒸汽压力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蒸汽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管道顶部或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度夹角的范围内;安装位置应选在蒸汽压力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蒸汽流动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蒸汽压力传感器的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C.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5米,且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地方;风压压差开关引出管的安装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风压压差开关应避开蒸汽放空口。

D.水流开关安装时水流开关上的箭头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地方。

E.水管流量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水管流量传感器的取样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如取样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水管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流速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流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水管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直管段上,距弯头距离应不小于六倍的管道内径;水管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地方。

a)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避免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该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电磁流量计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游应有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管径),下游段应有4-5倍管径的直管段;在垂直的工艺管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以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液体或不致产生气泡,水平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

b)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要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标志一致。

如果没有标志,可按下列方向判断流向。

①流体的进口端导流器比较尖,中间有圆孔。

②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间没有圆孔;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D-5.5D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D-8D的位置;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稳。

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10倍管径的直管,下游有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

若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

F.电流量传感器的安装应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各种电量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信号是否相符;严防电压传感器输入端短路和电流传感器输入端开路;电量传感器裸导体相互之间或者与其他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m,当无法满足时,相互间必须绝缘。

G.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回风通道内;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探测气体比重轻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上部,探测气体比重重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下部。

H.风机盘管温控设备安装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毫米,与其他开关安装与同一室内时,高度差不应大于5毫米,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风机盘管电动阀应安装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用线应为零线;客房节能系统中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应与节能系统连接。

I.风速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安装;空气速度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

J.外围设备如控制显示屏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控制显示屏在安装前应作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显示屏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②显示屏外形尺寸、型号及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控制显示屏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垂直、平正、牢固;②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毫米;③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④相邻显示屏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毫米;⑤相邻显示屏镶接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毫米;⑥相邻显示屏镶接处的间隙,不小于0.5毫米。

1.1.1.3输出设备安装

A.风阀控制器安装时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固;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度;风阀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绝缘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当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则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时,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

B.电动调节阀的安装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动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并应满足设计要求;电动阀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阀门整体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手动操作机构面向外操作;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与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安装于室外的电动阀应加适当防晒、防雨措施;电动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检查电动阀门的驱动器,其行程、压力和最大关闭力(关阀的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电动阀的型号、材料、阀体强度、阀芯泄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电压、输出信号和接线方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设计的要求。

C.电磁阀的安装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电磁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磁阀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柄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执行机构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有阀位指示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电磁阀安装前应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电磁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口。

1.1.2调试与验收

BAS调试工作应由熟悉建筑设备与BA系统设备的调试专业队伍来进行,现场操作人员应经本专业培训、熟悉施工,考核合格后并在专业工程师指导下才允许操作。

应根据本工程BAS设计要求编制的工程的调试大纲,并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调试大纲应包括调试程序、测试项目、方法、测试用的仪表一起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等。

1.1.2.1调试前的准备

A.图纸的检查:

调试前必须提供下列图纸和资料作为BAS调试的依据。

①BAS系统图、监控点数表、各子系统原理图、接线图(端子图)、施工设计图。

②BAS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技术资料、安装调试要领书。

③本工程合同规定的其他图纸和技术资料。

B.基本软件编程、组态、系统各单元的逻辑与地址的设定基本完成,包括图形制作、网络各结点的名称、地址与代号等。

C.设备外观和安装状况的检查:

按图纸和供应商提供产品说明书,核对BAS设备(包括现场的传感器、变送器、阀门、执行机构、控制盘等)型号、规格、数量、产地等主要技术数据、设备主要部分的尺寸、安装位置、设备外表有无变形和缺陷等;印刷电路板质量检查:

有无变形,接插件是否灵活、接触可靠、焊点均应光滑发亮、不能有腐蚀现象、无剥落和老化现象、不允许用外接线;设备柜内外配线检查:

应无缺损、断线、配线标记是否完善;设备的各种接地应符合图纸的要求,联结牢固、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无裸露导电部分;设备外部联线的检查。

BAS的设备、各类传感器、变送器、阀门、执行机构、控制盘、通讯接口必须全部按图纸的相关要求在现场安装就位。

BAS的系统设备与外围设备及其他系统的外部联线,应施工图、系统接线图、监控点数表相符。

如有变动,应在竣工图上按实际改正,并附有变更资料和依据。

外部联线核对时,应从端子上拆下来,使用校线器或万用表,确保外部联线、线路端子编号、选用电缆线的型号规格按图纸要求一一对应,并核对电控柜中与BA相关的二次回路电气图,严防强电电源串入BAS设备。

按图纸、监控点数表、接口界面的要求检查DI点逻辑值,DO点动作值输出信号范围,AI点量程范围,AO点动作值或者输出信号范围以及通讯接口的数据格式、通讯协议等是否符合图纸和各子系统之间相互约定的技术要求。

D.调试环境条件的检查:

本系统的调试环境、工业卫生要求(温度、湿度、防静电、电磁干扰等),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如无规定要满足如下条件;主控设备宜设置在防静电的场所内,现场控制设备和线路敷设应避开电磁干扰源与干扰源线路垂直交叉或采取干扰措施。

环境湿度:

10-85%相对湿度,并无结露现象。

环境温度:

0-40℃。

E.电源检查:

系统供电电源和接地的检查。

1.1.2.2系统设备与受控设备的单体调试。

A.DDC单体设备的点对点调试:

确认DDC、I/O板、监控点元件(阀门、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的硬件、接线的位置与该软件地址名称、型号、状态图形、平面图形位置、端接点方式和标记,完全一致,检查主机或局域网之间的各设备之间通讯是否正常。

使用笔记本电脑或现场检测器,在DDC与现场被监控设备之间以手动控制方式,按本系统监控点设备要求,对数字量输入、输出和模拟量输入、输出进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a)数字量输入测试

●信号电平的检查:

①干接点输入:

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逻辑值;②脉冲或累加信号:

按设备说明书和实际要求确认其发生脉冲数与接收脉冲数一致,并符合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最小频率、最小脉冲宽度、最大频率、最大峰值电压、最大脉冲宽度。

③电压或电流信号(有源与无源),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的要求进行确认。

●动作实验:

按上述不同信号的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对全部测点进行测试。

●特殊功能检查:

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用于安保系统的数字量信号输入,正常、报警、线路、开路、线路短路的检测等。

b)数字量输出测试

●信号电平的检查:

①继电器开关量的输出ON/OFF,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输出的规定的电压、电流范围和允许工作容量。

②输出电压或电流开关特性检查,其电压或电流输出,必须符合设备使用书和设计要求。

●动作试验:

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测试全部数字量输出,并记录其测试数值和观察受控设备的电气控制开关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受控单体受电试运行成厂,则可以在受控设备正常受电情况下观察起受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特殊功能检查:

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按设计要求进行三态(快、慢、停)和间歇控制(1秒、5秒、10秒)等的检查。

c)模拟量输入测试

●输入信号的检查:

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其有源或无源的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通常的传感器可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和测试。

✓温、湿度、压力、压差、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

①按产品说明的要求确认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②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正确;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产品说明书的输入量程范围,接入模拟输入信号后在传感器端DDC侧检查其输出信号,并经确认是否与实际值相符。

✓电量传感器(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素的检查与测试):

①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正确,严防电压型传感器的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型传感器的输入端开路;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产品说明书的输入量程范围分别在传感器的输出端或DDC侧检查其输出信号,并经计算确认是否与实际值相符。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检查与测试:

①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其内外部连接线正确;②静态调整,将流量传感器安装与现场后(探头部分必须完全浸没于静止的水中),在DDC侧测试其输出信号,如此信号值与零偏差较大,则产品和系统要求进行自动校零。

③动态检查:

模拟管道中的介质流量,然后在DDC侧测试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计算确认其是否与实际相符。

●运行实验:

用程序方式或受控方式对全部的AI测试点逐点进行扫描测试并记录各测点的数值,确认其值是否于实际情况一致。

●模拟量输入精度测试:

使用程序和手动方式测试其每一测试点在其量程范围内读取三个测点,全量程的(10%、50%、90%),其测试精度要达到该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特殊功能检查:

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

d)模拟量输出测试

●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定其模拟量输出的类型、量程容量)与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常用的各种驱动器可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与测试。

各种风门、电动阀门驱动器的检查与测试。

●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该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

●确认各种驱动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否正确。

●手动检查:

首先将驱动器切换至手动档,然后转动手动摇柄,检查驱动器的行程是否在0-100%范围内。

●在确认手动检查正确后,在现场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模拟其输入信号或者从DDC输出AO信号,确认其驱动器动作正常。

●动作试验:

用程序或受控方式对全部的AO测试点逐点进行扫描测试,记录各测点的数值。

●特殊功能检查:

按本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保持输出功能,事故安全功能等。

B.DDC功能测试:

按产品设备说明书和本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测试。

通常进行如下功能测试。

a)运行可靠性测试:

检测受控设备设定的监控程序、测试其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态。

关闭中央监控主机、数据网关(包括主机至DDC之间的通讯设备),确认系统全部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重新开机后抽检部分DDC设备中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态,同时确认系统框图及其他图形均能自动恢复。

关闭DDC电源后,确认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重新受电后确认DDC能自动受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态并予以恢复。

DDC抗干扰测试:

将一台干扰源设备(例如冲击电钻)接于DDC同一电源,干扰设备开机后,观察DDC设备及其受控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运行是否正常。

b)DDC软件主要功能及其实时性测试:

按产品说明书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测试。

●DDC点对点控制:

在DDC侧用笔记本电脑或现场检测器,或者在中央控制机侧手控一台被控设备,测定其被控设备运行状态返回信号的时间应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在现场模拟一个报警信号,测定在CRT图面和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的时间必须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1.1.2.3空调系统单体设备的调试

A.新风机单体设备调试:

a)检查新风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正确无误,严防强电电源串入DDC,如需24VAC应确认接线正确,无短路故障。

b)按监控点数表要求,检查装新风机上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和接线是否正确。

c)新风机在非BAS受控状态下已运行正常。

d)确认DDC控制器安装位置正确。

e)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元件状态是否正常。

f)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提检测器按附表记录所有模拟量输入点送风温度和风压的量值,并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

记录所有开关量输入点(风压开关、防冻开关和压差开关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强制所有开关量输出点开与关、输出信号,确认相关的电动阀(冷热水调节阀)的工作是否正常与位置调节是否跟随变化。

g)启动新风机,新风阀门应连锁打开,送风温度调节控制应投入运行。

h)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高3℃左右),热水调节阀应逐渐减少,开度直至全部关闭(冬天工况0或者冷水阀逐渐加大开度直至全部打开(夏天工况)。

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低3℃左右),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完全相反。

i)需进行湿度调节,则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加湿器应按预定要求投入工作,并且到使送风湿度趋于设定值。

j)如新风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时,应模拟变化风压测量值或其他工期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改变或切换到测量值稳定在设计值时,风机转速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相对应高中低三速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

k)当新风机停止运转时,应确认新风门、冷热水调节、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l)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的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连锁、联动的要求。

m)大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定其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

n)对于四管制新风机,可参照上述规定进行,但冷热水管的电动阀门的调节按设计工艺、调试大纲和产品供应商技术要求进行确认。

B.冷冻机组的调试

a)检查各台冷冻机、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的电器控制柜,按设计监控要求与DDC之间的接线正确。

b)检查各台冷冻机冷凝器阀门、蒸发器阀门、冷却塔进出水阀门与DDC之间的接线正确。

c)检查各台冷冻机冷凝器水流开关、蒸发器水流开关与DDC之间的接线正确。

d)确认各台冷冻机、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阀门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其设备运行正常。

e)通过DDC控制器或操作站对冷冻机、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阀门等受控设备进行强制控制。

f)启动冷冻机群控程序,根据冷冻机组的工艺要求和冷负荷或回水温度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冷冻机组。

g)关闭冷冻机群控程序,根据冷冻机组的工艺要求关闭冷冻机组。

C.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的调试

a)检查各类水泵的电器控制柜,按设计监控要求与DDC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DDC。

b)按监控点数表的要求检查装于各类水箱、水池的水位传感器说水位开关,以及温度传感器、水量传感器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正确。

c)确认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其设备运行正常。

d)在DDC侧主机或主机侧,按本规定的要求检测该设备AO、AI、DO、DI点,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动连锁的要求。

1.1.2.4变配电照明系统单体设备调试

D.接线检查:

①按设计图纸和变送器接线要求,检查各变送器输入端与强电柜PT.CT接线是否正确和量程是否匹配(包括输入阻抗、电压、电流的量程范围)。

检查变送器输出端与DDC接线是否正确和量程是否匹配。

②强电柜与DDC通讯方式检查:

按设计图纸和通讯接口的要求,确认接线是否正确和书记通讯协议、格式、传输方式、速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E.系统监控点的测试:

①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监控点数表的要求,逐点进行测试。

②模拟量输入信号的精度测试:

在变送器输出端测量其输入信号的数值与通过计算与主机CRT上显示数值进行比较,其误差应满足设计和产品的技术要求。

③在确认受BAS控制的照明配电箱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启动顺序、时间或照度控制程序,按照明系统设计和监控要求,按顺序、时间程序或分区方式进行测试。

F.电量计费测试:

按系统设计的要求,启动电量计费测试程序,检查其输出打印报告的数据用计算方法或用常规电度计量仪表进行比较,其测试数据应满足设计和计量要求。

G.电梯系统运行状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