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317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4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

2019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S版语文全册教案

 

1、快乐的杉树林

教学要求:

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了无穷的快乐,体会我喜欢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的重点段是按时间顺序来写一年四季的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4、运用“抓中心学课文”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内容是围绕总起句或总结句来写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揭示预习要求

(1)自学以下生字新词:

倘若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粉妆玉砌呼啸而来生机

(2)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示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杉树林一年四季的景色?

2、学生预习课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查字词自学情况。

2、回答问题。

(1)课文是围绕“我家门前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这句话来写的。

也可以说是围绕最后一句话来写的。

(2)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

四、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读一读。

3、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五、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这些杉树林的景色到底如何?

它给作者带来了那些快乐呢?

我们下节课再讲。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带有生字的新词。

2、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并能学习课文中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想想杉树林的景色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

2.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杉树林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3.几个同学一组小组讨论。

4.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5.师总结:

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增添那么多的快乐,再加上它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不仅让我喜爱,让我为之陶醉,更让我难以忘怀。

板书:

喜爱之情

三、练习设计。

出示句子:

照样子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具体。

例:

杉树的叶子全变成红色,红得那样鲜艳,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1.师:

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划线部分。

边读边想,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

2.师总结:

后半句是把红得怎样写得更具体了,不仅写出了它的颜色,还用比喻写出了它的样子和动态。

请你学习这种方法,做下面的练习。

出示练习:

(1)下雪了,到处一片白,。

(2)春天到了,田里的麦苗绿了,。

(3),。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节。

2.找一些你自己或家人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说说衣服和周围景色有什么变化。

 

2火烧云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审美情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的分段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4~7节。

3、掌握本课生字。

理解下列词语:

紫檀色、威武、惶惶惚惚;并能积累课文中一些有关描写色彩的词语。

会用“镇静”、“偏偏”造句。

4、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充分发挥想像,有顺序的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掌握以时间先后顺序的分段方法理解霞光及火烧云颜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尝试读懂课文

1、组织学生根据自读提示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

2、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什么叫火烧云。

3、文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4、交流分段情况,完成课后练习2。

三、学习第一段,理解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

1、自读课文第一段,说说火烧云与霞光有什么区别?

2、听课文第一段录音,质疑讨论:

霞光有什么特点?

课文抓住那些事物的颜色变化写霞光的红?

3、句式练习。

仿照“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上红红的”,用“霞光照得什么变成什么样”的句式说说第一节中的五个句子。

4、有感情地读第一节,与刚才说的比较,哪种写法好?

好在哪里?

四、学习第三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

1、默读,读后交流:

这节从哪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极多?

2、哪些词语写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

交流明确:

变化快: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多: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把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分成三类,说说这么分的原因。

4、想像“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要求学生照样子写几个描写火烧云颜

色的词,代入课文说一说,注意火烧云的基本色彩为“红色”。

5、有感情读第三姐,体会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变化快。

五、存疑。

火烧云的颜色有那些变化?

(回家自学)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及课文的叙述顺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师背课文第二节。

1、问:

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呢?

2、问:

刚上来时的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3、问:

火烧云上来以后怎么样呢?

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二、学习2~6节。

1、默读、思考,课文这部分又从哪方面写出了上来时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呢?

2、问:

作者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什么?

这三种动物是否同时出现在天空的呢?

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从天空中出现马、狗、狮子,又从“一会儿出现,忽然又来了、接着又来了”,可以看出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3、重点学习第四节。

1、看一看、理一理段落的写作顺序。

2、读一读、想一想像马的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3、按顺序,说一说,复述第四节。

4、总结第四节的学法。

4、自学第五、第六节。

1、布置自学任务。

2、学生自学。

3、课堂交流。

5、想象说一段话,说说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6、小节。

三、学习第七节。

1、抽读。

2、课文最后一句话该读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让学生质疑。

五、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即兴说话慰问

教学要求:

1、慰问就是对别人进行安慰和问候。

2、学习例话,理解提示,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式谈话,揭示课题。

回忆即兴说话的方法:

根据情况 确定话题 结合板书 练习说话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即兴说话”

板书:

慰问

二、学习例话

1、指名读引子。

2、思考:

什么是慰问?

3、过渡:

春节前夕,梅林小学五(3)中队部分队员想去慰问军属张伯伯,大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听录音)

4、自由读例话,对照提示学习、讨论。

1、把称呼、礼貌、问候的词语划出来。

2、想一想,为什么梅林小学的少先队员要去慰问张伯伯,他们说了哪些让张伯伯得到安慰的话?

3、交流。

4、个别同学朗读例话。

评读要求:

热情、亲切。

5、归纳小结。

(板书)

慰问时:

要注意礼貌,见面后要先问候;

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讲合适的话,使人得到安慰;

态度要热情,语气要亲切。

6、如果你是张伯伯,听了这些话会怎么样?

(板书):

得到安慰 表示感谢

7、齐读提示。

三、观看录象,创设情景,练习说话。

烈日底下,正在指挥交通的民警叔叔。

寒冷的冬天,正在清扫马路的清洁工人。

时刻为学生操劳的老师。

1、对以上情况进行慰问。

2、在座的同学,如果你们就是被慰问的对象,感到满意吗?

四、结合提示,出示课后练习进行说话。

1、看看下列三种情况是否全是安慰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生活中还有这样的情况:

有人生病、受伤,有人遇到不幸,对于他们,我们也应该进行安慰。

(板书) 受到伤害 有痛苦的人

3、各自选择,在小组内互说互评。

4、班级交流、评议。

五、实践操作,表演小品。

六、总结。

 

3、让马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小战士的高贵品质。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领会中心思想。

3、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录课文中描写合龙关心、爱护向伢的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自学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揭题。

1、交流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及贺龙生平的故事。

2、小节过渡,揭示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教师归纳,并板书:

1、谁给谁“让马”?

2、为什么“让马”?

3、让了几次马?

二、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2、词语质疑,师生合作解答。

3、思考:

⑴课文写谁给谁“让马”?

贺龙为什么要把马让给向伢呢?

⑵课文写了几次“让马”?

每次让马的内容是第几节到第几节?

除了写“让马”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

三、交流学习情况。

1、交流、讨论思考题。

2、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3、通过贺龙给象牙“让马”这件事,你觉得贺龙是个怎样的人?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

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2、指到朗读。

五、小节。

六、质疑。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学习课文2~4段,从从中找出关键句体会人物的品质。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第三段。

⑴、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贺龙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让马”的?

⑵、贺龙是怎样给向伢“让马”的?

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的那些方面把事情写具体的?

⑶、找出表现贺龙关心、爱护小战士的有关词句,并加以体会。

4、小节: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不仅把第一次“让马”写具体了,而且让读者深感贺龙对战士的关心和爱护。

5、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2、用学第三段的方法自学第二、四段。

1、轻声读课文,自学。

2、交流。

3、小结。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三、作业。

1、摘录课文中描写贺龙关心、爱护向伢的句子。

用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学写一段话,内容、字数不限。

 

一次的小实验

教学要求:

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连贯。

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准备:

铁夹、铁架、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都做过那些实验?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次?

为什么?

二、阅读文章: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文章中的小实验分了几步走?

2、把文章中的动词用笔划出来。

3、按照先后顺序讲一讲实验过程。

4、找一找文章中体现同学们心情的词句,用浪线划出。

5、做课本28页的练习。

三、讨论交流。

1、哪些小实验比较好写,容易写好。

2、写小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

3、小组交流,大组讨论。

四、教师总结:

写实验不但要写出实验的顺序,而且还要注意实验中大家的表现以及科学道理。

 

4、瓜棚夜话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从“我”在瓜棚买瓜时所听到的三个老汉对话中,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2、自学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3、按照提示和例句,仿写句子。

把意思写具体。

4、有感情地朗读三个老汉的对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

如今,每家、每户都有彩电、冰箱、微波炉,有的甚至买了别墅,添了汽车,过着舒适的生活。

这一切,都来自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开放,人民的生活有改变,城市建设有了改变,农村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的第4课,讲的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有了好转的一个小故事。

2、板书课题:

4:

瓜棚夜话

3、指名读课题。

4、解释课题:

“夜”、“话”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过渡:

夜晚,谁在瓜棚下谈话,谈些什么呢?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听课文录音。

2、夜晚,谁在瓜棚下谈话?

三位老汉又具体指谁?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音,认清形。

2、读通、读懂课文。

3、可借助字典,理解重点词语。

绝技了如指掌朦朦胧胧一言为定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憋兜潺瓤籽洵幢鞋攒惬

2、指名读生字,师正音。

3、出示形近字:

憋——瞥说说部首与字义有什么联系?

4、指名书写:

5、出示“绝技”、“了如指掌”

⑴联系上下文解释“绝技”

⑵了如指掌的“了”是什么意思?

五、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学生自由选一节朗读。

2、点评并朗读指导。

3、听写练习。

在瓜棚下,“西瓜张”请买主们吃西瓜。

我买了西瓜,回家的路上感到特别清爽和惬意。

在一个闷热的夜晚,妈妈让我去向“西瓜张”买西瓜。

在瓜棚下,我听到了三位老汉甜蜜的对话。

师:

这四句话是四段段意,但排列的次序都乱了,请学生重新排列。

4、学生据意分段。

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

2、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3、出示句子:

夜晚,天气闷热。

人们好像呆在一个大蒸笼里,憋得喘不过气来。

“西瓜张”有一手种瓜的绝技。

他种出来的瓜,个大,皮薄,味甜……⑴男女分读

4、⑵师:

这句话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即后一句是前一句的补充说明。

七、总结全文。

在这样一个闷热的夜晚,有一手种瓜绝技的“西瓜张”会和另外两位老汉说些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精读第二、三、四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四段。

1、过渡: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本课记叙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夜晚。

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

(板书:

闷热)

2、在第四段中,这样一个闷热的夜晚为什么会让小作者产生另外一种感觉?

轻声读第四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板书:

清爽惬意)

解释:

清爽惬意

3、指导朗读第四段

4、齐读第四段,思考:

为什么在闷热的夜晚会感到清爽惬意?

(板书:

吃了清凉甘甜的西瓜,听了老汉的夜话)

三、讲读第二段

1、过渡:

到底是因为吃了那清凉甘甜的西瓜,还是听了几个老汉的夜话,让小作者感到清爽惬意?

让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2、轻声读第二段,找出有关描写夜晚景色的句子。

3、指导朗读第二段,重点指导描写夜景的句子。

形式可个别读、齐读、,并配上音乐及画面。

四、讲读第三段。

1、过渡:

在如此美丽的夜晚,大伙儿边吃西瓜,边听三个老汉说着话。

那么,他们说了写什么呢?

一起来学习第三段。

2、请学生合上书,仔细听课文第三段录音:

听到了些什么?

3、请学生边看书,边听课文第三段录音:

是哪三个老汉?

4、用“说:

”讲一句话。

5、分角色读第三段。

6、“甜蜜”的本意是指比蜜还甜。

在课文中“甜蜜”是指什么?

7、学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了让小作者在一个闷热的夜晚感到清爽惬意的原因。

请学生回答。

五、总结全文。

附板书:

4、瓜棚夜话

闷热吃了清凉甘甜的西瓜清爽惬意

听了老汉的夜话

 

5、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人能躺在波浪上课书的原因,并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2、自学本课字词,体会“蹦跳”、“沉默”、“絮语”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能用“从容”、“奇特”等词语造句。

3、能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能收集并交流一则世界趣闻。

4、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

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情引入。

1、读题,你想知道什么?

2、引入:

躺在波浪上读书的事真不可思议,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叙述去聆听一下这则奇闻吧。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三、按要求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1、以提问开头好不好?

为什么?

2、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

六、按提示给课文第二段分层。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选用恰当的方法确定重点。

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并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体会“蹦跳”、“沉默”、“絮语”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过渡:

在座的有谁曾躺在波浪上看书?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层(第2节)

⑴图像引入,创设情境。

⑵过渡:

去死海的一路上,我们有些什么见闻和感受呢?

2、学习第二层(第3、4节)

⑴指名分节读,边听边思考。

⑵理解“世界的肚脐”的含义

⑶体会“蹦跳”在句中的意思(与“流淌”比较)

⑷指导朗读。

⑸小结。

3、学习第三层(第5、6、7节)

⑴图像引入,创设情境。

⑵默读,边读边圈划:

在海滨浴场,我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⑶交流讨论:

1体会“沉默”在句中的意思,师生读第五节。

2感知“奇特的光晕”,指导朗读。

3填空:

因为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所以()。

4实验演示。

5书面填空(课堂练习一)。

4、学习第四层(第8至12节)

⑴听课文录音,边听边体会:

作者亲身躺在波浪上读书时有什么感受?

同时又有什么见闻?

⑵交流讨论:

1理解“温润”、“舒服自在”、“浮力强劲”

2投影演示,体会“絮语”在句中的意思,指导朗读

3投影演示“身体一歪”,指名复述。

4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这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⑶小结。

三、确定文章重点

四、全文总结,完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收集一则世界趣闻,准备交流。

第三课时

课时重点: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

交流趣闻,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的2朗读课文。

二、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过程(课堂练习五)

三、用“从容”、“奇特”造句。

四、交流收集的世界趣闻。

六、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附板书:

地势之底含盐量高难

见闻

浮力极大得

游览死海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的

浮力强劲快

感受

温润舒服自在事

听读欣赏春笋

教学要求:

通过听听读读,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体会春笋那种“你追我感,竞争向上”的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到了,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你们能说说描写春天的句子吗?

2、教师师范读第二节。

⑴下面老师为你们诵读一段内容,请你们仔细听、用心记,等会儿请你们来说说听到了什么?

⑵教师诵读第二节。

⑶学生汇报。

⑷电脑显示:

教师配音,边听边欣赏。

3、这段文字多优美啊!

它就是节选于我们的课文听读欣赏《春笋》

4、电脑显示:

听读欣赏春笋

二、学习课文内容

1、出示学习要求:

通过听听读读,理解课文内容,摘录喜欢的语句。

2、学生自由地、轻轻地朗读全文。

3、检查生字组成的词语:

琴弦、渗进、吮吸、尖锥、欢畅、婆娑

4、小组检查朗读

5、老师检查朗读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齐读第一节,想想第一节写了什么?

你出哪个字看出?

2、电脑显示,填空练习

春雨(潇潇),雨雾(纷扬),小水珠(渗进土里),笋芽儿(吮吸着母亲的乳汁,积聚力量)。

⑴“母亲的乳汁”指什么?

⑵说说这节写了什么?

3、默读3至5节,找出能概括这一节内容的句子。

四、学生朗读,:

理解并积累重点语句。

1、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副景象?

2、师生合作理解句意。

A、春雷一动,它们就从地皮、沙砾、石缝里出来。

B、春雷一动,它们就冲破地皮蹦出来,顶开沙砾冒出来,穿过石缝钻出来。

比较以上两句句子,哪一句写得好。

3、练习朗读

4、小结

5、学生交流描写春笋的句子

6、显示:

“山泉……鸟雀……山花……松柏”欢笑的景象。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8、小结

五、全班诵读全文

六、积累句子

七、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听、读、欣赏,并且积累了优美的语句,了解了春笋那种“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精神。

 

6、赶花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养花人艰辛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敬仰那些所有为追求幸福与芬芳而卜辞辛劳的人.

2、复习巩固单元训练重点项目,识别课文重点,并能抓住课文重点进行阅读.

3、通过阅读,能了解全文分别描写花\蜂\人,读懂有关描写.

4、学生自学课文与讲\读\议结合.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了解养蜂人是怎样赶花的.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赶花

二、自学生字.

三、自学课文.

1、思考:

⑴选择”赶花”的”赶”的意思并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说出理由.

⑵思考:

谁赶花?

怎样赶花?

2、填表.

四、交流反馈.

1、交流.

2、结合学生回答,指导理解下列句子.

⑴我惊讶了:

“养蜂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这么多的路?

”理解千里迢迢的意思.

⑵“我们是和蜂儿一样……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⑶可蜂歇下人不能歇,人要作出远门的准备.

⑷我们养蜂人逢年过节也难得和家人团聚.理解团聚的意思.

3、交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五、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养蜂人是怎样赶花的?

2、齐读课文7~~17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理解养蜂人工作的艰辛和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朗读上一课时着重学习的写养蜂人怎样赶花的五句话.

二、继续学习7~~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5自然段.

2、思考: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养蜂人生活是这样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

3、讨论交流.

4、齐读7~~17自然段.

三、学习1~~6自然段.

1、过渡谈话.

课文7~~17自然段写了养蜂人是怎样赶花的,那么,课文1~~6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

2、自学填表(略)

3、交流反馈

⑴结合课文1~2节描写洋槐花的句子,体会花的香、美、多.

⑵结合课文中养蜂人介绍蜂的对话,体会蜂的忙碌和无私奉献.

⑶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介绍的蜜蜂的忙和后文描写养蜂人在“忙碌”和“无私奉献”上是一致的,所以这里写蜂实质是写人,对蜂的赞美也就是对养蜂人的赞美.

四、总结.

 

我跟逛商店

教学要求:

1、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逛商店“的经过写清楚。

2、重点部分要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回忆一下,自己曾经跟谁去逛商店,在商店里看见什么商品,自己对哪些柜台比较有兴趣,有什么见闻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