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695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docx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电子教案

如何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

“无颜见江东父老”。

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

又是粗心惹的祸!

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一定能改掉!

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

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第一、仔细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

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

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的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

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第二、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

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

相信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

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

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

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第三、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

比如:

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

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第四、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同学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

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

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

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就好像,发现电脑键盘脏,仅仅把键盘擦拭干净是不够的。

因为键盘脏,反映整个电脑都脏了,要把整个电脑统统擦拭一遍才完全地解决了问题。

第五、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

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

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

慢慢的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你。

第六、信心、决心、耐心。

粗心一种习惯,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

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

细心的习惯一旦养出,粗心将彻底离开你。

粗心——最严重的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对待粗心的不同态度,很可能引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对“粗心”这个词,您一定太熟悉了。

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人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并因此而受到损失。

比如不小心把钥匙丢在家里,如果一下子等不到别人回家就只好拨打110。

或者有的学生在测验里因粗心而导致会做的题目还是答错等等。

这样的“粗心”所带来损失通常是不大碍事的,只是给当事人多添了点小麻烦。

但是“粗心”若是发生在另外的一些场合,比如中考、高考,它所带来的就不仅仅是小麻烦了,那损失往往不可计算,甚至无法弥补。

大多数人原本是不希望“粗心”的,但在潜意识里认为,“粗心”只能算是个大家都会犯的小毛病。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简单,人人都不会把“粗心”看做“无知”。

因为粗心不是不会啊,既然不是不会,就不能算是大毛病,也不算是大问题,当然也就不太值得让人担忧。

况且谁都会粗心,谁都免不了出错,在这样的自我解脱的意识中,对“粗心”的放纵和宽容也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有个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题目由于不会做而丢了分,会很生气,感觉自己很无能,甚至很悲愤。

可如果要是因为粗心而丢了这道题目的分,那么这种自我谴责和埋怨的情绪就会淡化许多。

“如果不是因为粗心的话,这回应该考100分!

”——家长常说,孩子也常说。

当母亲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

“这个学期你孩子考的怎么样?

”“唉!

别提啦,我的孩子这回要不是因为粗心,能考100分呢!

”或者“这次他因为粗心被扣了3分,要不这科成绩能在班里排到第二”之类的话,乍一听,似乎有很多遗憾和埋怨;可隐隐之中,又透出些许的满足和自豪。

唉!

这是多么遗憾的认识啊!

所以,如果对“粗心”认识不足的话,“粗心”所带来的灾难简直无法预计。

请注意以下几点:

1粗心比无知更糟糕,更可恨

一个概念,从无知到有知的改变是很容易的,而一种“粗心”的现象却是可以经常不断重复发生的。

从这个对比可以很好地看出,哪一个危害更大。

列宁曾说过:

“无知比偏见离真理更近一些。

”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套用这句话说:

“无知比粗心更容易获得真理。

”不怕“无知”,因为不会的可以学会,不懂的可以学懂,而“粗心”就可怕了,因为孩子们以为“粗心”不是“无知”,所以就一次再一次毫无顾忌地草率地“粗心”,也就一次再一次痛苦地做错,从而浪费许多时间,丧失了许多可能的机会。

所以粗心比无知还可怕,更糟糕。

粗心是由于对粗心的无知造成的。

2粗心会养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好改变了

由于对“粗心”的忽视,粗心一次次地在学习中出现,慢慢地“粗心”成了一种惯性,而自己还是不能清醒地认识。

许多同学都曾经经历这样的情况,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自以为这次考试成绩应该不错,可结果又是不尽如人意,很多是由于“粗心”造成的问题,虽然只是“粗心”而已,但不理想的结果往往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会认为自己再用功,学习成绩也不可能得到提高。

那么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会逐渐遭到了打击,对学习就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试想,“缺乏斗志”怎么可能成功?

所以“粗心”一旦形成惯性,变成习惯,就再也不好改变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大家都太熟悉了。

为什么有的人从小到大,还总爱丢钥匙、钱包。

只要仔细留意,但凡事业有成的人,哪个做事不是严谨细致,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人,也是“粗中有细”。

古希腊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那么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呢?

是习惯!

那么“习惯”又是如何养成的呢?

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反复。

这就是教育家为什么会强调的一点——“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这句话的原因!

所以“粗心”是一种很糟糕的现象,如果不幸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3粗心不是缺点,是错误

家长在聊起或批评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说:

我的孩子最大缺点就是粗心。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每件事情都会有不足,世界也不是完美的,因为有不足,这个世界才会进步,人也一样。

有时候,人的缺点在某些时候是缺陷,有时候可能就是优点,所以我们常说:

个性无好坏。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爱发脾气,这应该算是缺点,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忍受,甚至可以原谅这个缺点的,但发了脾气就去打人,这就是错误了。

而这样的错误是应该被追究的,是需要被改正的。

大家可以容易发现“缺点”和“错误”的区别,但由于它们常常很相似,我们往往会把它们混淆,经常把“错误”当“缺点”。

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我们思想里对“粗心”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粗心”的属性认识不清,才会造成了我们对“粗心”的忽视,对“粗心”的宽容,甚至对“粗心”的放纵。

综上所述,想要解决“粗心”这个问题,如果在思想上没有足够、正确和清醒的认识,那么“粗心”的问题是解决不好的,它会像幽灵一样随时出现,会销蚀本已拥有的成就,更会妨碍将可能获得的成就。

“粗心就是错误”的论点或许有些偏激,但是有道理的。

至于“粗心”造成的后果有时候表现的不是很大,但无论如何我们对“粗心”的关注都应该非常警惕和严肃。

所以,我们对待“粗心”的态度应该——宁左勿右!

4“粗心”的现象绝不是“写错字”,“抄错行”这么简单我们前面谈到,一道题目做错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不会,二是粗心。

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想了好半天没有想出来,这时候别人给了一个小小的暗示,好了,一下子就做出来了。

还有在考试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下了考场,得,想起来了!

这样的现象该算什么呢?

算不会吧,有点委屈!

算会吗?

可又不是!

所以很多学生就对自己宽慰地说,没有好好琢磨,“粗心”了一下,所以就没有做出来。

而实际上,由于对概念掌握不够精通,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不能正确解决题目,而这实际上就是不会!

是学习上的“盲点”,在学习上有多少这样关键的漏洞往往会被“粗心”这个词给掩盖了。

在经历了上述的这种情况后,孩子们的反应更多的是无所谓,过去就过去

了!

也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把“无知”当“粗心”,想想有多可怕!

5怎么解决“粗心”谈了这么多关于“粗心”的危害,该想想解决的办法了!

我们首先应该对“粗心”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再想对策来解决。

先看看题中的案例,如何对“粗心”的现象进行分析!

题目:

10个人每小时可以栽5棵树,问10个小时可以栽多少树?

解:

设栽了X棵树。

第一种:

X=10X5X10=500

第二种:

X=10X5=50(棵)

第三种:

X=5X10=50

对解:

解:

设栽了X棵树。

X=5X10=50(棵)

答:

10人10小时可以栽50棵树。

第一种,盲目地把数字都乘了起来,有时候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有时是因为根本不理解题意。

第二种,不是“10X5”而应该是“5X10”这看起来有点挑剔,但这说明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一种良好的素质,做题不只是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是准确的思想完美的表达。

第三种,很显然,忘了写单位,这是不完整的。

前两种错误其实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粗心”,但也经常以“粗心”的面孔被评价(家长和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

出现在这种简单的题目,似乎无碍大局,一句话似乎就纠正了,但到了学习的高级阶段后,思路可能因为这点偏差而造成失误。

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同学在做题目时,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原因,虽然别人只要轻轻一点拨就明白了。

但久而久之,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缺乏自信,越来越感到束手无策。

关键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明白了,其实对基本的概念没有真正地深刻理解和掌握。

在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我曾经有过许多次这样的经历。

学生拿到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题目时,没有多想就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做。

我便问到,你再审审题吧。

可学生还是说,老师,我还是不会。

而实际上题目并不难,但是学生缺乏自信去解决。

(而我们的家长和那些家教老师却做出一副很顺手的样子,详详细细地给学生讲解。

殊不知,这样却是害了学生。

)而第三种就是典型的“粗心”了,但人们往往不在意。

像这样的粗心有很多种,但是这类粗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形式都比较简单,且经常会重复出现。

这就是真正意义的“粗心”,对于不属于“粗心”的错误我们在另外章节讨论。

关于对“粗心”现象的分析方法已经比较清楚了,接着我们该做什么呢?

首先,对自己所有发生的“粗心”现象做一个总结,当然要很具体,很详细。

针对学生经常写错别字这样的“粗心”现象,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没有一个被认为是“错字大王”的学生最常出现的错别字会超过20个,再多的错字往往也是由于不熟悉导致的。

有个五年级的小孩,在他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家长对此很灰心,孩子自己也感到很没有信心。

我和孩子便一起整理和统计他本子里所有的错别字,孩子本人及父母发现,总是写错的字原来才这么几个,感觉很意外,真是从来没有想到!

经过对错别字做了整理,并对其中一些字做了详解,比如把“以为”会写成“已为”这种典型的粗心归类,而经常导致用错“的”、“地”、“得”的原因,更多是由于对“的”、“地”、“得”的用法并没有本质掌握造成的。

在对错字进行详细耐心的罗列和分析后,一周以后,这个学生作文里的错别字就减少到只有三个,这令他和父母都很惊讶、开心,因为出现三个错别字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难得和不容易!

只要对“粗心”进行完整详细地整理,这些现象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强化,学生在以后类似环境中,只要遇到这种现象,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扼制。

打个比方,人人都知道在冰面上走路要很小心,因为冰上很滑。

同样,遇到类似可能粗心的境

遇时,就如同走路到了冰面上,也会变得小心翼翼。

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许多。

其实,解决“粗心”,就像在冰上走路一样,小心即可,因为在冰上摔过跤,所以你会记得,除非冰上摔过的那一跤对你没有什么印象!

只要用心一点面对“粗心”,“粗心”很快就会从你的视野消失,虽然这并不能完全保证不出低级的错误,但是可以很好地降低由于“粗心”而产生的错误率,做题质量和学习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当然,解决“粗心”的主要地点是在检查环节,请详看第二章第2节。

据科学家调查研究发现:

一个习惯的养成通常需要21天。

看了这句话,我想您一定有信心也有决心来根除坏习惯,建立好习惯吧!

对于您和孩子来说,只有没有经过启发和提高的认识,但没有什么习惯是克服不了的。

要点:

1“粗心”比无知更可怕,粗心可耻。

2“粗心”其实很容易被修理。

3只要不怕麻烦地对待“粗心”,“粗心”就不会麻烦你。

4“粗心”是最低级的一种错误。

♦家长作业1要和孩子共同总结所有具体的粗心现象,并在一个休息日里对所有科目里的现象全部整理出来。

2过1个月后,再看看“粗心”的现象还有哪些余留。

麻痹大意,事故亲戚

2003年第4期《读者》卷首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游客迷了路,左转右转也找不到方向。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挑山货的美丽少女。

少女带着游客抄小路往山下赶,来到一处险要之地,少女说:

“先生,前面一点就是我们这儿的鬼谷,是这片山林中最危险的路段,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我们这儿的规矩是人们路过此地,一定要挑点或者扛点什么东西

游客惊问:

“这么危险的地方,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

”少女笑了,解释道:

“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才会更加集中精力,那样反而会更安全。

这儿发生过好几起坠谷事件,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

我们每天都挑东西来来去去,却从来没人出事。

游客不禁冒出一身冷汗。

没有办法,他只好接过少女递过来的两根沉沉的木条,扛在肩上,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段“鬼谷”路。

两根沉木条,在危险面前竟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比危险更可怕的是无视危险,没有压力,麻痹大意。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心理叫粗心,有一种状态叫大意,有一种病症叫麻痹。

它的结果很苦涩,三国时期关羽就曾尝过,所以才有“大意失荆州”这个典故。

虽然千百年来,关羽老将军的教训一再提醒着我们,不要麻痹大意,可是,很多人并没有牢牢记取,时刻警醒。

不断的有人重蹈覆辙,犯同样的错误。

因为“麻痹大意”、“粗心”造成的事故举不胜举。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火灾,起火原因是一位林场工人启动割灌机引燃了地上的汽油造成的,而在一开始的灭火时只灭掉了明火,却粗心地放过了暗火、残火,最终酿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森林火灾。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就是因为经受了一场医疗事故而亡。

1926年他肾病住院,由于手术医生粗心大意,竟然将他健康的右肾割掉,反而留下了溃烂的一个。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很多事故,也是由于“麻痹大意”、“粗心”造成的,虽然我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都习惯用“安全防范意识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字眼,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麻痹大意”、“粗心”。

因为我们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都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也都很熟悉。

民间有句俗话,“淹死会水的,打死会拳的”。

不会游泳的人,根本就不下水;不会三拳两脚的人,也不会轻易去挑战。

会游泳的被淹死,会武术的被打死,多半是他们麻痹轻敌、粗心大意之故。

根治麻痹大意,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严谨认真的作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二是给自己添加压力,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

三是无论顺境逆境,平地还是险境,都不要放松警惕。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由于操作员粗心大意并违犯了规程,加上他们未察觉核电站控制棒上的设计缺陷,以及安全干事和负责该夜实验操作员之间的通讯不足(这也能归咎于

工作粗心)。

1986年4月26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

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

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

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

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

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C;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

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

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

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

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

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5月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

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

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

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

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

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

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

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

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

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

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80/20定律

80/20定律又名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这个原理是由十九世纪末期与二十世纪初期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所提出的。

它的大意是:

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80/20法则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应用广泛,它对我们的自身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会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分配的时间和精力。

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

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