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6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553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案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学教案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科学教案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科学教案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科学教案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教案6篇.docx

《科学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案6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教案6篇.docx

科学教案6篇

Iwillleavemylovetothosewhoareworthyofmylove,mytearstothepersonwholovesmethemost,andthesmiletothepersonwhohurtme.简单易用 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科学教案6篇

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城市的夜景录像、光沿直线传播的课件资料。

  分组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筒、吸管,大果冻(透明)、带孔纸板(每组三个)、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丰富多彩的光的世界

  师: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而且越变越美丽。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城市夜景的录像,请大家欣赏。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

  师:

看了这段夜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

美极了。

  师:

什么美?

  生:

城市的夜景很美,水也很美。

  生:

灯光很美,很好看。

  生:

夜晚的建筑物很漂亮。

  师:

最美的是什么?

  生:

灯光。

  师:

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

那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

  生:

世界将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

  师:

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研究光,好吗?

(板书课题)

  (教师在新课伊始就用美丽的夜景录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对光充满了神奇的向往,对光的探究更充满了深深地渴望,这是促进探究所需的无尽动力。

  二、认识光源

  师:

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呢?

  生:

太阳能发光。

  生:

月亮也能发光。

  师:

月亮会发光吗?

谁有不同意见?

  生:

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看课外书知道的。

  师:

你的知识很丰富。

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生:

老师,我知道星星会发光。

  生:

蜡烛发光。

  生:

不对,应该说是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师:

你描述得非常准确,很棒!

  生:

镜子也会发光。

  师:

是吗?

在漆黑的夜里,镜子在发光?

那你能看见镜子吗?

  生:

(笑了)看不到。

  师:

那镜子会发光吗?

  生:

镜子不会发光。

它看起来很亮,可能是它反射的别的物体的光。

  生:

老师,我还知道萤火虫也会发光。

  师:

是啊,“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也是一种光源啊!

  ……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

  (深深地启发,自然地交流,恰入其分地评价,让人听来既亲切又自然,指导中不忘吟诗点晴,体现了教师深深的文化积淀,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师:

树有根,水有源。

光也有个源头,大家刚才讲的这些发光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

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

叫人造光源吧。

  师:

很好。

那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它们叫什么好呢?

  生:

生物光源。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和操作,了解面粉的特性。

  2、感知面粉加了水再用双手揉捏后会变成面团的变化。

  3、知道面粉可以做成各种有营养的好吃的食品。

  【活动准备】

  教具:

面粉的由来PPT,面粉制品图片展示PPT,视频展示台。

干面粉若干、水、滴管各一份。

  学具:

人手一份干面粉,每桌一盆水、水中放若干滴管。

  其他准备:

每桌一块一次性桌布铺好,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面粉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

你们看盘子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

  用眼睛看一看。

面粉长得什么样子?

  用手捏一捏,说一说面粉又是什么样子?

  3、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引导幼儿小结:

面粉是白色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

  二、简单了解面粉的由来。

  提问:

你们知道面粉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吗?

(课件演示)

  三、感知面团的特性。

  1、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将面粉加水变成面团的操作过程。

  2、幼儿尝试使用滴管往面粉里加一次水,并揉和,说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次加水,并揉和,说说变化。

  4、小结:

面粉加水后揉和会变成像橡皮泥一样的面团。

  四、了解面粉制品。

  1、面团是什么样子的?

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

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2、面团可以做成什么?

科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

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

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

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

(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

小灯泡亮了吗?

用了几种连接方法?

哪种方法更好?

为什么?

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

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

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科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

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

(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

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师:

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

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预设:

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体积胀大

  空气热胀冷缩

  受冷体积缩小。

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知梯形的特征。

  2、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形王国的故事》。

  2、蜘蛛拼图操作材料若干。

  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纸若干。

  4.纸板裁割成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在故事情境中引出梯形,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讲述故事《图形王国的故事》。

  2、关键提问:

  

(1)咦?

这里少了谁?

  (引导幼儿快速观察,在众多的图形中发现少了什么形状,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述。

  

(2)梯形弟弟在干什么?

  (要求幼儿观察画面,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描述画面,引入“捉迷藏”的寻找游戏。

  (3)如果你们遇到梯形弟弟,会对他说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在劝说“梯形”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感受家人关爱、牵挂孩子的情感。

  二、在找找、玩玩中,加强感知,进一步掌握梯形的主要特征

  1、第一次寻找比较,感知梯形的主要特征。

  关键提问:

  

(1)请出一个三角形和梯形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出示九宫格,让幼儿在众多的三角形中指认梯形,说说三角形与梯形的不同,初步感知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正方形、长方形为什么不能称梯形呢?

  (教师出示不服气的正方形、长方形,鼓励幼儿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的区别,尝试描述区别,感受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征,说服不服气的形状们。

  2、第二次寻找比较,巩固对梯形主要特征的认识。

  关键提问:

  这些梯形长得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出示九宫格,幼儿在众多形状中指认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等腰梯形,尝试描述不同梯形的特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说说这些梯形像什么,通过对对边形态的感知,巩固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征。

  3、蜘蛛拼图游戏,经验运用。

  关键提问:

  

(1)这一次梯形躲到哪去了?

  (出示蜘蛛拼图,提出操作要求。

开始幼儿可能会遇到很多相似梯形的干扰,可以引导幼儿尝试转动蜘蛛网,调整观察角度,根据梯形的特征,比一比,找出梯形。

  

(2)看一看,这些都是梯形吗?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梯形的。

  (在集体验证中,幼儿观察黑板上的“梯形”,大胆纠错和辩论,再一次巩固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三、折出梯形,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1、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纸:

瞧!

这次梯形躲到哪去了?

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它?

  (请幼儿再一次自主探索,根据梯形的主要特征尝试自我验证,结合已有经验,动手尝试折出梯形,送到“梯形”小房子里,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2、延伸活动:

拼图游戏

  瞧,梯形请来了好多兄弟姐妹,我们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到图形王国玩拼图游戏吧!

科学教案篇6

  课题: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呼吸的研究活动来认识空气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对保证呼吸卫生的重要意义。

  3.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

  重点:

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来认识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难点:

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1.教师:

今天我们把门窗关着上课吧。

  2.请大家趴在桌上,记录我们一分钟呼吸多少次,数完后,请在记录本上记录下来。

  3.刚才是安静时的呼吸次数,如果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有变化吗?

会有什么变化?

  做一会静力性动作,如用力弯曲手臂等,然后马上记录呼吸频率,并写在记录本上。

  4.比较:

安静时和运动时呼吸有什么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

  由这个问题引出人是通过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等知识。

一般来说,学生能够自己说出来,如果不行,老师要讲解,或让学生看课文中的“资料与拓展”。

  5.如果我们不呼吸呢?

引出游戏:

憋气比赛,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通过这个比赛让学生认识到,人不能不呼吸。

  6.想一想,今天我们把门窗关闭着上课,你有什么想法呢?

  小组充分讨论后全班交流。

学生大致会说出下面的一些情况:

我们感觉有点闷。

  在封闭的教室里,氧气不足;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又吸进来了;新鲜空气少,二氧化碳多,所以觉得闷,对身体不好。

  7.体验活动:

分男女生,到教室外的走道上站一会,体验教室外和教室内的空气给我们的感觉。

活动完毕后问:

“你们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学生会回答:

“打开门窗!

”由此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体验推向高潮。

  8.想一想,在冬天,我们往往把门窗紧闭着上课,这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好处的,但天气又冷,不敢开窗,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9.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呢?

我们对这些情况调查一下。

  夏天空调房间里的空气流通问题;

  家庭里的空气流通问题;

  大商场是如何解决通风问题的;

  城市里的空气污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